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理性瘢痕(pathologic scar,PS)是真皮損傷后組織異常修復的結果。它發(fā)生在創(chuàng)傷、感染、燒傷后,以成纖維細胞(fibroblast,F(xiàn)Bs)的過度增生和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過度沉積為特征。臨床表現(xiàn)為疼痛、騷癢、瘤樣增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病理性瘢痕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明了,目前尚無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在瘢痕領域的深入研究,從而
2、進一步認識了病理性瘢痕的生物學基礎:即修復細胞(主要是FBs)的大量增殖與凋亡抑制、ECM中膠原合成與降解失衡、部分細胞因子的大量產生及其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病理性瘢痕FBs的生物學行為是探索其發(fā)病機制的重點,信號傳導通路激活使FBs大量增殖在纖維化疾病中的意義已引起關注。 粘著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xiàn)AK)是一種非受體型的酪氨酸蛋白激酶,主要參與整合素介導的信號傳導。整合素激活FAK后進入磷脂酰肌
3、醇-3-激酶(phosphatedylinositol-3 kinase,P13K/AKT)途徑。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作為P13K途徑直接的靶蛋白,在該信號系統(tǒng)中起著關鍵作用,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protein kinase B,P-PKB)為其活化形式,具有促進細胞增殖、對抗細胞調亡、調節(jié)細胞周期等多種生物學功能。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B,NF-KB)是一種具有多
4、向性調節(jié)作用的轉錄因子,對細胞內許多基因的表達起著關鍵性的調控作用。為PKB的下游信號蛋白,在外來信號刺激下,抑制性蛋白IKB降解,NF-KB從其復合物中解離,才能進入細胞核,與胞核內特定的DNA序列,發(fā)揮其轉錄調節(jié)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病理性瘢痕的發(fā)生發(fā)展與FBs表面整合素的過度表達密切相關。P13K是整合素介導的信號傳導途徑之一,整合素介導的P13K途徑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已被證實。在腫瘤基質和病理性瘢痕中都伴有整合素的過度表達。研
5、究P13K途徑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達與病理性瘢痕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將有助于揭示病理性瘢痕發(fā)生的機制,為預防和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 本課題利用免疫組化染色技術,探討FAK、P-PKB和NF-κB在病理性瘢痕、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膚中的表達情況及其相互關系,旨在揭示P13K途徑與病理性瘢痕形成的關系,以便為預防和治療病理性瘢痕提供新的思路。 材料與方法 選用整形外科手術切除的病理性瘢痕、非病理性瘢痕,取材部位為面、頸、胸或
6、四肢等。正常皮膚取自皮膚移植供皮區(qū)的全厚皮膚,取材部位為四肢、腹部或背部等。所有標本均有詳細的完整病歷和隨訪記錄、均未行放療、激光或免疫等治療并經(jīng)病理證實。瘢痕疙瘩10例,增生性瘢痕30例為病理性瘢痕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65(20.8±9.1)歲,病程0.6~6.0(2.3±1.4)年;非病理性瘢痕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齡3~50(21.5±11.3)歲,病程0.5~5.0(2.3±1.6)年;正常皮膚20例,男
7、12例,女8例,年齡2~64(23.5±11.6)歲。本課題采用免疫組化染色技術(SP法),分別檢測P13K途徑中的FAK、p-PKB和NFKB在病理性瘢痕、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膚中的表達情況,并探討在病理性瘢痕中FAK、p-PKB和NF-κB表達的相互關系。所測數(shù)據(jù)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α=0.05為檢驗水準。 結果 1.FAK蛋白免疫組化結果病理性瘢痕中膠原結節(jié)、漩渦狀結構中的大部分FBs胞漿陽性著
8、色,陽性表達率為65.00%(26/40)。非病理性瘢痕組織中部分FBs胞漿陽性,著色較淡,陽性表達率為35.00%(7/20)。正常皮膚組織中FBs中FAK蛋白陽性表達率為25.00%(5/20)。病理性瘢痕與非病理性瘢痕、正常皮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非病理性瘢痕與正常皮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p-PKB蛋白免疫組化結果病理性瘢痕中p-PKB主要表達于FBs胞漿,陽性信號主要集中在膠原結
9、節(jié)、漩渦狀結構中,陽性表達率67.50%(27/40)。部分血管內皮細胞和皮膚基底層細胞胞漿亦呈陽性。在非病理性瘢痕的FBs胞漿中部分表達,陽性表達率40.00%(8/20)。正常皮膚中則大多缺乏表達,陽性表達率20.00%(4/20)。病理性瘢痕與非病理性瘢痕、正常皮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非病理性瘢痕與正常皮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NF-κB蛋白免疫組化結果NF-κB在細胞胞漿或/和胞核
10、著色均呈棕黃色為陽性標志。病理性瘢痕膠原結節(jié)、漩渦狀結構中的大部分FBs胞核或/和胞漿陽性著色,陽性表達率為72.50%(23/40)。大部分血管內皮細胞和基底層細胞亦呈陽性。非病理性瘢痕組織中部分FBs胞漿或/和胞核陽性,陽性表達率為40.00%(8/20)。正常皮膚組織中NFrJ3蛋白主要分布于少部分FBs、表皮基底層細胞、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胞漿或/和胞核中,F(xiàn)Bs陽性表達率為35.00%(7/20)。病理性瘢痕與非病理性瘢痕、正常皮
11、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非病理性瘢痕與正常皮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FAK的表達與p-PKB、NF-κB表達關聯(lián)性分析病理性瘢痕組中,F(xiàn)AK表達與p-PKB蛋白表達、FAK蛋白表達與NFRB蛋白表達、FAK表達與NF-κB蛋白表達均有正相關性(P<0.05)。 結論 1.FAK在病理性瘢痕中FBs胞漿中呈高表達,提示一些細胞因子(TGF,PDGF等)可能通過刺激FBs表面整合
12、素的表達并使局部FAK酪氨酸磷酸化而激活,F(xiàn)AK進一步激活下游信號傳導(Ras/MAPK途徑,P13K途徑),促進FBs的異常增殖,參與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2.p.PKB在病理性瘢痕中表達上調,可能通過激活各種因子參與了FBs的分化、增殖或對細胞因子的調控,抑制其凋亡,促進病理性瘢痕形成。 3.NF-κB在病理性瘢痕中高表達,可能通過促進bcl-2、C-myc、Cyclin D1基因表達、促進抑制死亡受體(DR)凋亡途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PTEN的表達及其意義.pdf
- Nogo-A對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PC-12細胞表達的影響.pdf
- 間歇低氧對大鼠肝臟細胞中同源性磷酸酶張力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達的影響.pdf
- 酪蛋白激酶2結合并磷酸化ataxin-3.pdf
- 工頻磁場暴露對FL細胞蛋白激酶Cζ磷酸化及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pdf
- 尋常型天皰瘡皮損中半胱天冬酶-8、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7表達及意義.pdf
- 蛋白激酶A在阿爾茨海默樣tau蛋白異常磷酸化中的作用.pdf
- Rho蛋白激酶調控Ezrin磷酸化水平干預肝癌轉移的實驗研究.pdf
- 高遷移率蛋白I的蛋白激酶C磷酸化及其對PDGF-B基因的轉錄調節(jié)作用.pdf
- 胸苷磷酸化酶、粘著斑激酶及葡萄糖轉運蛋白-1在宮頸鱗癌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高血壓左心室肥大心肌細胞粘著斑激酶絲氨酸722和910磷酸化及其核轉位的研究.pdf
- 蛋白激酶B與蛋白激酶C在人骨性關節(jié)炎軟骨組織中的表達研究.pdf
- 粘著斑激酶的原核表達、純化及抗體的制備.pdf
- 融合多肽靶向DNA蛋白激酶自主磷酸化的放射增敏實驗研究.pdf
- 熱性驚厥對大鼠海馬鈣調蛋白激酶Ⅱ磷酸化狀態(tài)和學習記憶的影響.pdf
- 丙烯酰胺對神經(jīng)絲磷酸化有關的蛋白激酶及相關蛋白的影響.pdf
- 19772.磷酸化調控的半合成熒光蛋白用于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檢測
- 抑制Hsp90影響肝癌細胞蛋白激酶B磷酸化并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的實驗研究.pdf
- 腦紅蛋白通過激活蛋白激酶B信號途徑減輕阿爾茨海默病樣Tau蛋白過度磷酸化.pdf
- 蛋白激酶與磷酸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