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世紀初期,伴隨著“西學東漸”的浪潮,世界各國的教育學涌向了中國,結束了中國無教育學的狀態(tài).使中國教育學早現了一時的“繁榮”。中國教育學發(fā)展歷經百年,其本土化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可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困擾,終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梢哉f,中國教育學缺失文化土壤是其本土化未達到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土壤的缺失導致教育學研究主體—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的匱乏,因此,為促進中國教育學本土化發(fā)展,重構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則顯得尤為重
2、要。 教育學者作為教育研究的主體,文化主體意識是他們在教育研究過程中主體性的具體表現。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的缺失,直接影響了中國教育學的本土化發(fā)展。本研究以中國教育學者的文化主體意識為切入點,探討中國教育學本土化發(fā)展的問題,試圖通過分析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重構的意義以及文化主體意識缺失的表征和原因,進而探尋出重構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的具體策略,其最終目的是希冀從文化的視角來理解教育學活動,理解中國教育學本土化發(fā)展效果
3、不佳的深層次原因,同時讓中國教育學者明了和理解自己的生存方式,尋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所在。 通過文獻分析和實證訪談等研究方法,筆者認為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缺失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在教育學研究中過分重視外來文化及教育理論;在教育學研究中對傳統文化缺乏足夠的重視;中國教育學者自身文化根基有待加強;中國教育學者后備人才傳統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因此,為構建中國教育學者的文化主體意識,就必須以多元文化理論為指導思想,在樹立正確對待文化的
4、原則下,從四個方面入手,即創(chuàng)設適合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重構的學術環(huán)境;加強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的自我建構;加強中國教育學者后備人才文化主體意識的教育以及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中國教育學者的共同努力,教育學本土化的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大進步,中國教育學一定會扎根于中國文化土壤,說出堂堂正正的“中國話”。 當然,本研究依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對重構中國教育學者文化主體意識的具體舉措還需進一步挖掘與探討,希望能在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83816.外國來華教育學者與中國教育學術發(fā)展研究
- 中國教育學家
- 論中國教育學派的形成.pdf
- 中國教育學百年
- 核心期刊《中國教育學刊》征稿
- 5.2意識的作用-中國教育出版網
- 中國教育研究發(fā)展空間的再尋找——關于教育學者介入實踐的探究與論證.pdf
- 中國教育電視文化品牌論.pdf
- 中國教育研究原創(chuàng)缺失的主體因素分析.pdf
-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課題
- “小議”中國教育
- 考研教育學中國教育史筆記整理
- 畸形的中國教育
- 中國教育學會 “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
- 美國教美國教育與中國教育的區(qū)別
- (中國教育學會)構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態(tài)、活力”校園實踐研究
- 中國教育出版網
- 對中國教育的批判
- 中國教育發(fā)展概況
- 中國教育缺什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