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嬰幼兒期腦發(fā)育與基本心理能力發(fā)展Brain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 Infancy and Toddlerhood,2,目 錄,1 身體發(fā)育2 腦的發(fā)育3 早期生理發(fā)育的影響因素4 學習能力5 運動能力的發(fā)展6 觸覺、味覺和嗅覺的發(fā)展7 視覺的發(fā)展8 對知覺發(fā)展的解釋,3,一、身體生長發(fā)育,0-24個月,嬰兒的身體發(fā)育速度非??欤且簧邪l(fā)育最快的時期。9個月時,身體發(fā)胖,幫助嬰兒保持
2、體溫;1歲以后略有減瘦并一直持續(xù)到兒童中期。嬰兒期肌肉發(fā)育非常緩慢。直到青少年期才達到高峰。身體發(fā)育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4,身體的快速發(fā)育支持了嬰兒運動技能的發(fā)展,運動技能對嬰兒探索周圍世界具有重要作用。當嬰兒會坐、會爬之后,他們對環(huán)境的認識及探索環(huán)境的能力都將發(fā)生變化。,5,如圖所示,0-24個月嬰幼兒的發(fā)育速度非??臁€體差異也很明顯。中間的兩條曲線是在正態(tài)分布圖上50百分點位的男女孩子的發(fā)育情況。個體差異明顯存在。男孩身高體
3、重都超過女孩。,6,從胎兒期到青少年期的身體比例發(fā)育,從中可看出“頭尾律”和“近遠律”。,7,頭尾律和近遠律,頭尾律(cephalocaudal trend),人類個體從胚胎開始從頭到尾的發(fā)展趨勢。胎兒期以頭部發(fā)育為主,出生時頭部占全身長度的1/4。腿只占1/3。2歲時頭占1/5,腿則占到將近一半。近遠律(proximodistal trend),人類個體發(fā)育是從近到遠地進行的,最初頭部、胸部和軀干先發(fā)育,然后是胳膊、腿,最后是手腳。
4、在嬰幼兒期,胳膊和腿的發(fā)育仍快于手腳的發(fā)育。運動能力的發(fā)展與身體發(fā)育相似。,,8,二、腦的發(fā)育,1 腦細胞2 大腦皮層的發(fā)育3 大腦皮層的單側化和可塑性4 腦發(fā)育的加速度和敏感期5 喚醒狀態(tài)的變化,9,1 腦重,出生時,腦在大小容量上比其他任何身體結構更接近于成人。在嬰幼兒期,腦持續(xù)以令人震驚的速度發(fā)展。,10,,腦細胞:人類大腦有1000-2000億個神經元,或腦細胞,它們負責儲存和傳遞信息,其中很多細胞與其他細胞之間有數(shù)以千
5、計的直接聯(lián)系。神經細胞不像身體其他細胞那樣緊密聯(lián)結,而是靠突觸使細胞彼此接近但不接觸。神經細胞還依靠突觸釋放化學物質,向其他細胞傳遞信息。,11,在孕期的第二個時期即胚胎期,大部分神經細胞就已形成。出生后,神經元逐漸形成了復雜的突觸聯(lián)結網(wǎng)絡。嬰幼兒期,腦細胞的神經纖維和突觸以令人震驚的速度增長。由于這種發(fā)育需要空間,所以在突觸發(fā)育的高峰期,神經元周圍的許多神經細胞死去了。好在胎兒期形成的神經元有大量的剩余,遠遠超過了大腦對神經元的需要量
6、(Diamond & Hopson, 1999)。,12,出生時 6個月 2歲神經元的發(fā)育 從出生到2歲,神經纖維組織快速發(fā)育,13,圖2 三種不同器官系統(tǒng)和組織的成長情況和軀體一般成長情況比較。圖中0~20歲的發(fā)育情況以百分比變化表示。到兒童期末兒童淋巴腺組織的成長幾乎達到成人的兩倍,隨后逐漸下降。,14,髓鞘質化,既然胎兒期之后就再也沒有新的神經細胞形成,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大腦
7、容量在0-2歲期間增加了呢?這是因為,大約一半的腦容量是由神經膠質細胞(glial cells)占有的,它們不負載信息,但它們負責髓鞘質化(myelinization),也就是在神經纖維表面覆蓋一層髓鞘質,其功能是使信息傳遞更有效。從懷孕第四個月到2歲,神經膠質細胞迅速增多(Casaer, 1993)。由于神經纖維少和髓鞘質化過程尚未發(fā)生,出生時,嬰兒腦容量只有成人的30%,2歲時已達到成人的70%(Thatcher et al, 19
8、96)。,15,,大腦皮質的神經髓鞘質從懷孕38周開始形成,大約在2歲時完成髓鞘化,而大腦皮層主體神經髓鞘化直到青少年中期才完成。,16,突觸削減,當神經元之間形成聯(lián)結之后,對其生存來說,刺激就成為重要的東西。經常接受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刺激的神經元將繼續(xù)形成新的突觸,使其形成更精細的溝通系統(tǒng)并導致更復雜的能力。刺激導致突觸的過剩狀態(tài),并幫助兒童習得一定的技能。沒有受到刺激的神經元將失去突觸,這一過程叫做突觸削減(synaptic prun
9、ing)。它使此時不被需要的神經元處于一種自由狀態(tài),以便它們能支持以后的發(fā)育。,,17,2 大腦皮層的發(fā)育,大腦皮層是腦的最大、最復雜的結構成分,占據(jù)了85%的腦重,包含有最多的神經元和突觸。皮層是大腦最后停止發(fā)育的部分。因此皮層對環(huán)境影響的敏感性比腦的其他部分更強。,18,額葉 頂
10、葉 枕葉 顳葉 大腦左半球的皮層位置,19,,掌管視覺和聽覺的
11、皮層發(fā)育的最快時期在3、4個月到12個月;在掌管身體運動的區(qū)域中,控制頭、胳膊和胸的神經細胞之間形成聯(lián)結早于控制軀干和腿的神經細胞(根據(jù)近遠律)。額葉是發(fā)育最晚的皮層區(qū),它掌管著思維、意識、對沖動的抑制以及有計劃地調節(jié)行為。2個月時,額葉開始發(fā)揮機能,其發(fā)育一直持續(xù)到30歲(Fischer & Rose, 1995; Johnson, 1998)。,,20,3 大腦皮層的單側化和可塑性,Split-Brain Studies
12、割裂腦的研究(Sperry)左半球:語言功能.聽,說,讀,寫,數(shù)學運算,邏輯推理,積極情緒右半球:空間關系,欣賞藝術,情緒,消極情緒彈鋼琴,敲擊小實驗男女差異:語言、數(shù)學、直覺、空間。左手運動員,21,,單側化過程從出生時就開始了,多數(shù)新生兒在聽到說話聲時出現(xiàn)左半球的腦電活動,相反,對非語言的聲音和刺激(如嘗酸果汁),則右半球活動更強,同時導致嬰兒的消極情緒(Davidson, 1994; Fox & Davids
13、on, 1986)。對腦損傷兒童的研究證明了腦機能的早期可塑性。1歲以前發(fā)生腦損傷的學前兒童,其語言和空間能力的缺失不如腦損傷的成人那樣嚴重。到5歲時,認知方面的損傷已大部分消失了(Stiles et al., 2000)。,22,,對聾啞成人的研究證明,由于他們要學習用手勢語與別人交流,其腦電圖顯示,他們比正常人更依賴于右半球來進行語言加工(Mills, Coffey - Corina, & Neville, 1994)。
14、語言發(fā)展特別好的孩子,其左半球的單側化程度比語言發(fā)展慢的孩子更強(Mills et al., 1997)。出生后的前幾年,這種腦機能的可塑性是一生中最強的時候。到8-10歲,腦單側化大部分已完成,發(fā)生腦損傷的成人和年長兒童,其能力恢復是有限的。(Chugani, 1994; Johnson, 1998)。,23,,單側化的大腦肯定適應得更好。和雙側皮層執(zhí)行完全相同的機能相比,單側化蘊藏著更豐富的潛力。,24,這個1歲女孩來自美國新墨
15、西哥州的圣克拉拉社區(qū),她正爬上椅子,揮錘敲打印第安鼓。她曾經見過他爸爸在印第安節(jié)日時怎樣打鼓。敲鼓的嫻熟動作顯示,她大腦的中部動作區(qū)域發(fā)育很好。刺激怎樣支持這一階段的腦發(fā)育,這是向未來研究提出的一個挑戰(zhàn)性課題。,,25,心理活動是否導致腦結構或功能改變?白鼠實驗結果:大腦皮層更重更厚腦內一種酶更具活性更多的膠質細胞神經元更大皮層與皮層下機構的重量比率,26,4 腦發(fā)育的加速度和敏感期,動物實驗證明,在腦發(fā)育的某段時間里,
16、腦視覺區(qū)若要得到正常發(fā)育,必須積累豐富多樣的視覺經驗。如果讓一只初生的小貓呆在黑暗中3-4天,腦的該區(qū)域就會退化,如果呆在黑暗中2個月,損傷就是永久性的。嚴重的刺激剝奪還會影響到整個大腦。家養(yǎng)的寵物與隔離喂養(yǎng)的動物相比,寵物的腦更重,密度更大(Greenough & Black, 1992)。,27,,對兒童的研究也獲得了間接的證據(jù)。例如,患斜視癥的兒童,如果早期沒有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其深度知覺將受到永久性損害,因為深度知覺依靠
17、融合而成的雙眼視覺圖像(Birch, 1993)。,28,對嬰兒到成人腦重、顱骨大小和腦電活動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從嬰兒期到成年期,腦發(fā)育的加速度現(xiàn)象是間隔出現(xiàn)的。1歲以內額葉活動的幾個加速度時期與嬰兒皮層的其他區(qū)域的發(fā)展有關:3-4個月嬰兒主動夠東西時;8個月左右嬰兒會爬,會尋找隱藏的東西時;12個月左右嬰兒會走并能做出更難的尋物行為時;1歲半到2歲,當語言逐漸豐富的時候(Bell & Fox, 1994; Fischer &
18、; Bidell, 1998);9歲、12歲、15歲、18-20歲,當抽象思維出現(xiàn)并獲得發(fā)展的時候(Fischer & Rose, 1995; Kitchener et al, 1993)。,29,近年來,美國到處成立了早期學習中心,讓嬰兒學習字母和數(shù)字的閃光卡片,大一點的幼兒則學習完整的閱讀、數(shù)學、科學、體操等課程。但是,研究表明,至今人們并未發(fā)現(xiàn)學習文化方面的特定知識技能的敏感期(Bruer, 1999)。例如,雖然大多數(shù)兒
19、童在進入學校時已為學習閱讀做好了準備,但是過去沒有機會上學學習的成年人,卻仍然可以在閱讀方面達到相當高的熟練水平。,30,逼迫嬰兒和學前兒童學習他們尚未做好心理準備的東西,可能導致他們對學習的退縮,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造成一種刺激剝奪的后果。當學了這些課卻沒有培養(yǎng)出小天才時,父母會非常失望,他們把幼小的孩子看成失敗者(White, 1990)。這些課程剝奪了嬰幼兒以健康的心理踏上走向成熟之路的機會,也妨礙了父母以輕松、愉快的心態(tài)參與到孩
20、子早期成長的過程中去。,,31,5 喚醒狀態(tài)的變化,大腦的快速發(fā)育意味著從出生到2歲期間睡眠和覺醒狀態(tài)的組織是不斷變化的,哭鬧會逐漸減少。最明顯的變化是短時間的睡眠和覺醒交替出現(xiàn)(Whitnety & Thoman, 1994)。2歲幼兒白天只需睡兩三次小覺就夠了。,32,,33,三、早期生理發(fā)育的影響因素,1 遺傳當營養(yǎng)和健康水平確定之后,生理發(fā)育就主要決定于遺傳。例如,收養(yǎng)兒童的體重主要不是決定于他們的養(yǎng)父母,而是決定于他
21、們的親生父母。,34,2 營養(yǎng),(1)母乳喂養(yǎng)與人工喂養(yǎng)從1940到1970年代,美國采用人工喂養(yǎng)的兒童增加到75%。但是近年來,在提倡自然出生的同時,母乳喂養(yǎng)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在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婦女中。,35,,(2)胖嬰兒有患肥胖癥的危險嗎? 研究發(fā)現(xiàn),胖嬰兒與后來得肥胖癥之間只有微弱的相關(Shapiro et al, 1984)。到幼兒期和學前期,由于獲得體重過程減慢,活動量增多,大多數(shù)胖嬰兒都會瘦下來,所以,嬰兒和幼
22、兒可以自由地吃各種營養(yǎng)食品,不必擔心變得太胖。,36,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1 耐心地、逐漸地讓孩子吃硬食品先用小勺喂孩子流食,然后逐漸讓孩子適應硬食物,耐心地喂孩子吃他們拒絕吃的東西,逐漸增加新的食物類型??谖镀檬艿斤嬍辰涷灥暮艽笥绊?。2 提供多樣的健康食品健康食品即含有全面、豐富營養(yǎng)的食品,少吃糖,不吃那些不良食品,嬰兒可能會對那些東西形成偏好。,37,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3 讓幼兒自己選擇健康食品為了支持幼兒的早期獨立性的
23、愿望,應該鼓勵幼兒自己吃飯(哪怕弄得亂七八糟),并且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什么。吃過幾次以后,營養(yǎng)的需要就會得到滿足,也能使孩子在情緒上得到滿足。4 允許孩子吃個人偏好的食物當孩子不愛吃飯菜,而要吃花生、蘋果和奶酪時,不要管得太嚴,這些“好吃的東西”可能現(xiàn)在正符合孩子發(fā)育的需要。只要提供的食物豐富、多樣,孩子會改變自己的選擇。,38,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5 不要強迫嬰幼兒吃東西。如果孩子在吃飯時間總是不高興,父母就會對孩子的飲食行為感到不
24、安,這將會導致飲食行為問題的發(fā)生。,39,3 情緒健康,非器質性發(fā)育障礙(Nonorganic failure to thrive)指由于缺乏父母的愛而導致的發(fā)育失調,常在18個月時出現(xiàn)?;加羞@種障礙的嬰兒,雖然給他們提供的飲食充足,也沒有其他疾病,但身體消瘦,行為退縮,情感淡漠,查不出機體方面的原因。,,40,四、學習能力,學習指因個體積累的經驗而導致的行為變化。當新生兒來到我們這個世界時,由于遺傳,他們已經具備一套固有的學習機制,這
25、些機制使他們能夠從經驗中馬上獲益。新生兒的基本學習方式有三種:1 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學習2 對新異刺激的探索3 模仿,41,1 經典條件反射,經典條件反射,就是當一種新刺激多次伴隨著導致某種反射行為的刺激同時發(fā)生時,這種新刺激也能導致那種反射行為。在本世紀初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中,當一盤肉擺在狗面前時,狗就會流口水,這時的流口水叫做非條件反射,它是與生俱來的;當這盤肉出現(xiàn)在狗面前時,如果同時響起鈴聲或有燈光出現(xiàn),
26、經多次反復后,只要一有鈴聲或燈光出現(xiàn),即使沒有肉出現(xiàn),狗也會流口水,這時的流口水,就是條件反射。巴甫洛夫因為發(fā)現(xiàn)了這種條件反射而獲得諾貝爾獎。為了和后來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發(fā)現(xiàn)的操作條件反射相區(qū)別,人們把巴甫洛夫發(fā)現(xiàn)的條件反射稱為經典條件反射。,42,,當新生兒看到媽媽的奶頭時,他們的嘴會做出吸吮動作并有唾液分泌,這是非條件的吸吮反射;如果媽媽在每次喂奶前,先用手輕輕撫摸孩子的前額,那么,以后只要媽媽抱起孩子輕輕撫摸孩子的前額,孩子就會做
27、出吸吮動作并分泌唾液,這時的反射則屬于條件反射了。(見插圖),43,非條件刺激(母乳) 非條件反射(吸吮),條件刺激(撫摸前額)非條件刺激(母乳) 非條件反射(吸吮),,條件刺激(撫摸前額) 條件反射(吸吮),44,,條件反射是動物和人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它反映了個體的記憶力和知覺能力。在新生兒和嬰兒期,許多能力的獲得都是通過這種條件反射學習而發(fā)生的。例如,當孩子哭時,如果在抱起孩子的同時媽媽用搖棒發(fā)出響聲,
28、以后孩子哭的時候,只要孩子一聽到搖棒的響聲,就會停止哭泣。晚上當媽媽哄孩子睡覺時如果伴隨著關燈,久而久之,關燈本身就會引起孩子的睡意。,45,,并不是所有的條件刺激都會引起條件反射,只有當條件刺激具有生存價值時,條件反射才會發(fā)生。如前面說的撫摸額頭的條件反射,如果孩子剛吃完奶就撫摸他的額頭,他不會作出什么反射,但是當孩子餓的時候,撫摸孩子的額頭,他們的小嘴就會開始蠕動,做出吸吮動作,唾液分泌的量也會大量增加。,46,,心理學研究表明,有
29、些條件反射在新生兒期很難產生,如新生兒對危險事物的恐懼反射,在6個月前就很難產生。因為這時候孩子還缺乏必要的運動技能來回避危險事物,在危險事物發(fā)生時,他們還要依靠父母的保護,所以他們還沒有把某種條件刺激與危險情境相聯(lián)結的生理需要。但是在8個月以后,如果你把奶瓶放在孩子面前同時說“燙”,孩子即便很餓,也不敢用手抓奶瓶。這說明他們已經具備了通過條件反射學習而獲得了回避危險情境的能力。,47,華生的小阿爾伯特實驗,心理學家華生曾做過一個實驗,
30、先把一個用毛皮做的小白鼠放在一個9個月的小男孩阿爾伯特身邊,男孩出于好奇,自然會拿小白鼠玩。但是后來,每次拿出白鼠的同時,就響起尖利、刺耳的響聲,這種響聲足以把任何孩子嚇哭。后來,只要把白鼠擺在這個男孩面前,他就會嚇得哭起來。,,48,2 操作條件反射,在經典條件反射中,由于條件刺激的反復出現(xiàn)和隨之而來的具體好處,嬰兒增強了對條件刺激的預期,但是他們并不能影響這些刺激。操作條件反射則不同,在操作條件反射中,嬰兒對環(huán)境進行操作,操作產生某
31、種刺激,刺激使嬰兒再次進行操作的可能性增大或減小。,49,操作條件反射的例子:一個小孩學習彈鋼琴(對環(huán)境進行操作),他的彈鋼琴動作可能會產生兩種刺激,如果孩子天分較好,教師教法得當,家長不斷鼓勵,那么,他彈出的琴聲、樂聲使他自己覺得很好聽,甚至自我欣賞、得意非常,他勢必愿意再彈下去,結果是越練彈得越好,彈得越好就越想練。反之,假如孩子天分較差,教師、家長過分嚴厲,學琴動作會使孩子感到困難、枯燥甚至痛苦、厭惡。只要一坐到琴前,他就產生強烈
32、的對抗情緒,不愿意練下去。,50,,這種由孩子自己的操作造成的行為反射就是操作條件反射,其中,由操作帶來的刺激叫做強化物,使行為再次發(fā)生的強化物叫正強化物,例如孩子對樂聲的自我欣賞;使行為減弱的強化物叫負強化物,如孩子覺得彈琴困難、枯燥。,51,,心理學家對新生兒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他們在進行轉頭和吸吮動作時就能表現(xiàn)出操作條件反射。例如,在新生兒的頭右側放一個裝有糖水的奶瓶,當新生兒無意中把頭轉向右側,吃到糖水后,他們會在以后頻頻向右轉頭去尋
33、找糖水,而向左側轉頭的頻率明顯少。新生兒還會改變他們的吸吮動作的強度,如果把奶瓶里的糖水改為白水,新生兒就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喜歡,減少吸吮的強度和頻率。,52,,心理學家設計了一種巧妙的實驗條件,新生兒以不同頻率吸吮奶嘴時,實驗室里會出現(xiàn)不同的燈光和音樂效果,新生兒吃得慢時,燈光變暗,音樂不好聽;新生兒吃得快時,燈光變亮,音樂也變得歡快,還伴隨著人的聲音。結果,新生兒都“發(fā)現(xiàn)”了這種關聯(lián),他們的吸吮動作都變得快起來。,53,隨著新生兒的長大
34、,這種操作條件反射的范圍越來越廣,種類越來越多。一位名叫羅維-科里爾的女心理學家于1987年設計了一項非常巧妙的實驗,她在2-6個月嬰兒小床的上方懸掛一個十字型的架子,掛上一些彩色積木,再用一根繩子栓在嬰兒腳上,繩子與架子上的滑輪和轉軸相連,只要嬰兒一踢腿,架子就會轉動。結果,參加實驗的嬰兒只需幾分鐘就學會了踢腿,而且越踢越開心,越踢越快。心理學家用這種技術大量研究了新生兒和嬰兒的記憶、分類能力等,獲得了許多寶貴資料。,54,55,,操
35、作條件反射能很快地改變嬰兒和父母的相互之間的反應。當嬰兒的眼光注視到媽媽的眼睛時,如果媽媽回報以注視和微笑,嬰兒就會繼續(xù)注視并同樣發(fā)出微笑。母子雙方的動作對對方來說都是強化物,從而增強了雙方的相互作用。這種偶然的動作對母子、父子依戀關系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56,,研究表明,在新生兒和成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新生兒絕不是被動的,恰恰相反,他們善于利用他們所能找到的任何手段來控制周圍環(huán)境。如果嬰兒所處環(huán)境是無序和紊亂的,例如父母經常虐待孩子
36、或對孩子無責任心,使嬰兒的行為動作不能得到預期的回報,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就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如智力發(fā)展遲緩、情緒冷漠、抑郁等等。另外,腦功能缺陷會阻礙嬰兒通過積極的學習產生相應的行為反應,嚴重時甚至導致嬰兒的猝死綜合癥。,,57,3 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當你走在大街上,坐在辦公室里,或者正在讀一本書的時候,你注意到什么?首先引起你注意的大概是那些你沒見過的新東西,或是發(fā)生了變化的事物,如某座大樓上新懸掛了一幅廣告,辦公室里的布置變了,等等。人
37、在出生時,大腦中就具有一種對新奇事物的接近和好奇機制。習慣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復出現(xiàn),反應會逐漸減弱。這時,人的注視程度、心率和呼吸頻率都會減弱或減慢,表示興趣降低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刺激的出現(xiàn),又會導致較強的反應。心理學家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去習慣化”。習慣化和去習慣化機制使新生兒不斷地關注周圍環(huán)境中他們不熟悉的那些新東西,這是他們進行有效學習的一條重要途徑。,58,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的迭次出現(xiàn),給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探討新生兒記憶和知覺等心
38、理能力發(fā)展的窗口。在一項研究中,心理學者想考察5-6個月嬰兒分辨兩張照片的能力。一張是嬰兒照片,另一張是一個光頭男人的照片。在實驗的第一段時間(習慣化階段),給嬰兒看那張嬰兒照片;之后在第二段時間(去習慣化階段),給嬰兒出示嬰兒和光頭男人兩張照片。結果發(fā)現(xiàn),嬰兒花更多的時間注視那張光頭男人的照片,這表明,嬰兒記住了那張嬰兒照片,也發(fā)現(xiàn)了光頭男人照片對他們來說是新的。,59,60,類似的研究使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新生兒和嬰兒可以分辨和記憶各種不同
39、的光線、聲音和氣味。例如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早產5周的新生兒在出生6天時可以記憶視覺刺激。到6個月時,嬰兒只需5-10秒就能對刺激進行辨別。3個月嬰兒對視覺刺激的記憶可以保持24小時,一周歲時可以保持幾天,有時對非常相似的刺激物,如人的照片,記憶可以保持好幾個星期。,61,,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還是低估了新生兒和嬰兒的學習能力,新生兒對周圍世界的記憶和理解可能比這要強得多。如前面提到的羅維-科里爾的可轉動木架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2到3個月的嬰兒在學會用踢腿
40、使木架轉動之后,相隔2個星期,他們還記得這件事,只要在他們頭上掛上這個架子,他們馬上就開始踢腿。,62,新生兒和嬰兒的早期記憶、知覺與他們后來的智力發(fā)展有密切關系。心理學家的追蹤研究證明,在嬰兒期對視覺刺激的早期記憶與3-6歲時的智商分數(shù)之間,有相當高的正相關關系。所以研究人員認為,通過習慣化和去習慣化表現(xiàn)出來的早期記憶發(fā)展是兒童早期智力發(fā)展的一項非常有效的指標,因為它影響到兒童的各種基本認知過程,包括注意、記憶、對新奇事物的反應等等,
41、不管多大年齡的人,他的智力都是以這些基本認知過程為基礎的。,63,前面所說的記憶都是記憶的最簡單方式——再認,即過去見過的東西在眼前重復出現(xiàn)時想起它來,記憶的第二種方式——回憶,則比再認要難得多,它指過去見過的東西,即使當前沒出現(xiàn)在眼前也能想起來。到1歲時,嬰兒已經出現(xiàn)了這種記憶方式,研究表明,當1歲嬰兒觀察了別人玩一種玩具后的幾小時甚至幾天后,還能尋找被掩藏起來的玩具并模仿成人玩玩具的動作。所有這些研究都表明,新生兒和嬰兒的心理能力
42、,比我們以前想象的要強得多。,,64,4 新生兒的模仿,多年來,心理學家曾認為,出生幾個月的嬰兒還不具備模仿別人行為動作的能力。但近年來的許多研究證明,當嬰兒呱呱落地時,他們就能模仿成人的行為了。,65,圖中的a,b,c中的嬰兒,年齡只有2-3周,他已能模仿成人的吐舌頭、張嘴和噘嘴動作。圖中d和e的孩子,出生剛2天,就能模仿媽媽的高興和悲傷表情了。,66,,許多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在懷孕和分娩時使用藥物,會妨礙新生兒令人驚異的模仿能力的表現(xiàn)。
43、有些西方研究者對尼泊爾農村地區(qū)新生兒進行了研究,所研究的產婦都未使用過任何藥物,在孩子出生后幾分鐘就開始觀察,發(fā)現(xiàn),當他們清醒的時候,他們能夠模仿成人的兩種表情:嘴張寬和收緊,還能模仿成人轉頭的動作。,67,關于新生兒模仿能力的基本機制,有兩種意見。一些研究者發(fā)現(xiàn),2-3個月嬰兒的模仿反而比剛出生的嬰兒來得更困難。他們認為,這種模仿是與生俱來的固定行為方式,是對特定刺激的自動化反應,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減弱,和反射差不多。另一種意見認為,
44、新生兒可以模仿各種各樣的表情,而且當成人不再做動作逗他們時,他們仍然能延遲模仿出那些動作。這說明,新生兒的模仿動作是自發(fā)的和靈活的。,68,從出生到2歲,兒童的模仿能力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復雜。模仿向嬰兒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習手段,通過模仿,嬰兒探索著周圍的社會,分享周圍人的行為狀態(tài),理解著周圍的人們。在模仿過程中,嬰兒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動作和別人是不是一樣,開始尋找“自我”。我們成人則可以利用孩子的模仿,讓他們學習好行為,當他們模仿出
45、好行為時,及時鼓勵他們,使其得到強化。此外,養(yǎng)育者從孩子對自己行為、姿勢、動作、表情的模仿中得到極大的樂趣。新生兒的模仿能力是促進他們和父母、成人建立良好關系的重要開端。,,69,五、運動能力的發(fā)展,1 運動能力發(fā)展的意義2 運動技能的發(fā)展順序3 運動技能是一個復雜的動作系統(tǒng)4 夠摸動作:最先發(fā)展的精細動作,70,,二、嬰兒動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 1、動作的發(fā)展相對落后于感覺的發(fā)展 2、從帶有未分化、不隨意的性質向分化隨意的發(fā)展
46、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順序性 頭尾、近遠、大小,71,,72,三、嬰兒主要動作的發(fā)展手的抓握動作的發(fā)展 嬰兒在三個月前,手指雖有時也會伸展,但基本是攥緊拳頭,或隨同手臂和腳一起亂伸亂動,只能作一些散漫雜亂的動作 三個月起,開始有一種不隨意的撫摸動作 四至六個月后,開始有隨意的抓握動作 1、眼、手動作協(xié)調,73,2、五指活動的分化 兒童最初的及物動作是整個手掌一把抓 5—6個月
47、左右,大拇指才逐漸和其他四指相對起來 七個月后:嬰兒手的動作又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時不單是簡單的抓握,而且開始擺弄抓到的物體;不但玩一個東西,而且能同時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稱為雙手開始協(xié)調動作階段,74,1 前夠摸動作 (新生兒)2 順向抓握 (3-4個月)3 把物品在兩只手里倒來倒去 (4-5個月)4 鉗形抓握 (9個月左右),75,,8-11個月的嬰兒不用怎么費勁就能順利地夠
48、摸和抓握一個東西了。這使他們的注意力從協(xié)調夠摸動作本身轉移到他們夠摸到東西之前和之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就大大促進了他們認識事物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心理學家皮亞杰發(fā)現(xiàn),1歲嬰兒已能開始尋找成人用毛巾蓋住的東西了。,76,和別的動作技能一樣,自發(fā)夠摸動作也受到早期經驗的影響。在一項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中,研究者把一些孤兒院嬰兒分成三組,向第一組嬰兒提供中等數(shù)量的視覺刺激,包括簡單的圖形和掛在床頭的會轉動的積木架,第二組嬰兒什么刺激都沒有,向第三組嬰
49、兒提供過量的刺激,結果,第一組嬰兒比第二組嬰兒早6-8周掌握夠摸動作;第三組嬰兒不比第一組嬰兒掌握夠摸動作更早,而且他們比第一組嬰兒更愛哭愛鬧。這個有趣的實驗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向嬰兒適時適量地提供刺激,可以促進他們動作技能的發(fā)展,但是如果提供的刺激過量,則可能阻礙他們的動作發(fā)展。,,77,1 運動能力發(fā)展的意義,每一個家長都如饑似渴地期待著孩子盡快掌握運動技能。當嬰兒自己能支起頭、會夠東西、會坐、爬、走的時候,孩子的爸爸媽媽肯定會產
50、生一種成就感。這些運動技能確實是兒童發(fā)育的里程碑。每掌握一種新的運動技能,嬰兒就以新的方式掌握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環(huán)境。例如,和整天躺在那里相比,嬰兒會坐,就給了他們一個全新的的看世界的角度。自發(fā)地夠和摸東西的動作,使嬰兒以自己的行動探索周圍的一切。當他們自己能運動以后,探索周圍世界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78,嬰兒掌握運動技能對他們社會關系的發(fā)展有極重要的影響。例如,當孩子會爬以后,爸爸媽媽就開始限制孩子的活動了,不用說,這種限制在以前根本
51、不需要。用手指玩具、讓別人看玩具,這些新動作,使嬰兒更有效地和別人交往。相形之下,父母用不著花過去那么多時間護理孩子,而要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游戲,說話。高興、笑、咿呀學語,這些愉快表情的表達可以促進孩子對其他愉快事物的反應,鼓勵著嬰兒作出進一步的努力。嬰兒的社會技能、智力和語言就這樣地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79,2 運動技能的發(fā)展順序,大動作技能指的是控制整個動作的技能,它幫助嬰兒在周圍環(huán)境中活動,這種動作有爬、站立和走。相形之
52、下,小動作技能則指那些比較精細的運動動作,如夠摸、抓握等。根據(jù)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貝雷的研究,對大多數(shù)嬰兒來說,運動技能的發(fā)展是有一定順序的,這個順序如下表所示。,80,大動作技能的發(fā)展順序-1,動 作 技 能 平均年齡 正常范圍以立姿被抱時,頭可直立 6周3周-4個月趴著時用手臂支起上身2個月3周-4個月從側臥轉為俯臥2個月3周-5個月用手夠懸掛的玩具3個月1-
53、5個月抓握積木3個月零3周2-7個月從俯臥轉為側臥4個半月2-7個月自己坐7個月5-9個月爬7個月5-11個月扶著東西站立8個月5-12個月按童謠節(jié)奏玩拍手游戲9個月零3周7-15個月,81,大動作技能的發(fā)展順序-2,動 作 技 能掌握的平均年齡正常范圍自己站立11個月9-16個月自己走11個月零3周9-17個月用兩塊積木搭一個塔 1
54、3個月零3周10-19個月在紙上涂寫14個月10-21個月被扶著上樓梯16個月12-23個月原地跳23個月零2周17-30個月,82,表中最后一欄所示的“正常范圍”表明,在兒童動作技能的發(fā)展方面,有著巨大的個體差異。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某一技能上發(fā)育晚的孩子,不一定在別的技能上發(fā)育也晚。例如,3個月時不會夠東西的孩子,7個月時不一定不會爬。但是,如果孩子在多項技能上發(fā)育都明顯地滯后,就要引起注意了。 從
55、這個表上我們可以看出兩個規(guī)律,即“首尾律”和“近遠律”。所謂首尾律,是說嬰兒動作技能的發(fā)展,是從頭部到下肢按次序發(fā)育的;近遠律則是說,動作技能的發(fā)展總是從身體的中心部位向周圍部位逐漸發(fā)展的。,,83,,二、獨立行走(軀體在空間的移動) 1個月的嬰兒,俯臥時頭只能稍稍抬起一下。 2—3個月時,將嬰兒翻身俯臥在床,他的頭開始能抬起來。 3—4個月時開始能翻身。 5個月時伏臥,能用肘支持著將胸抬起,腹著地。
56、 6個月能獨坐。 7個月伏臥時手腳劃動,向后退。 8個月時能爬行,不僅用掌且用膝蓋支持,腹離地,手腳能成對角交叉活動,有時膝同時躍進,有時一邊膝提上去然后坐下。 10個月:扶著站到扶著走。 1歲,獨立行走。,84,觸覺、味覺和嗅覺的發(fā)展,剛出生的嬰兒能感覺到什么?1歲以前,他們的感覺和知覺是怎樣變化的?對這個問題,心理學家們爭論了幾十年,主要分歧:一派認為遺傳特性在感知覺發(fā)展中起主要作用,另一派認為
57、嬰兒出生以后積累的經驗起主要作用。通過這種爭論,現(xiàn)在人們已經基本上統(tǒng)一了認識,即,嬰兒知覺到的外部世界在許多方面和成人知覺到的世界相同,嬰兒剛剛出生,就具有好多令人刮目相看的知覺能力,而在另一些方面卻和成人不同,他們需要積累必要的經驗才能獲得和成人完全相同的知覺能力。這證明,知覺的發(fā)展是成熟和經驗兩方面的結果,因此最恰當?shù)慕忉屖牵X的發(fā)展處于遺傳和教養(yǎng)這兩個極端之間的某個位置上。,85,,最近一、二十年來,心理學家對嬰兒感知覺進行了大
58、量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的感知覺與心理發(fā)展的其他成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例如,觸覺、視覺和聽覺是嬰兒和別人交往的基礎,因此這些感覺是情緒和社會性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通過聽別人說話,嬰兒才能學習語言。所以知覺又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首先是通過感覺而得到的。所以了解孩子的感知覺發(fā)展特點,對孩子的智力和社會性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86,對嬰兒知覺的研究受到了特別的挑戰(zhàn),因為嬰兒不會說話,不能說出自己經歷的事情。研究者必須通過觀察嬰兒的行為來推
59、斷他們所知覺到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好在研究者可以嬰兒對各種變化的刺激的反應來觀察,例如看,吃奶,轉頭,面部表情和活躍反應。研究技術的改進也已經允許人們利用一些生理測量來觀察,如測量呼吸和心率的變化。有時,研究者還利用操作條件反射和習慣化-非習慣化的變化規(guī)律來發(fā)現(xiàn)嬰兒是否可以進行某些知覺的辨別。運用這種方法,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新生兒和嬰兒在觸覺、味覺、嗅覺和視覺等方面的許多有趣而重要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87,1 觸 覺,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新生兒和成人的
60、身體接觸有助于嬰兒身體的發(fā)育,這種接觸對情緒發(fā)展也非常重要。從降生人間的那一天起,新生兒的觸覺敏感性就已得到相當?shù)陌l(fā)展。新生兒對身體接觸,特別是對手心和腳心的接觸非常敏感。研究人員采用特殊的技術發(fā)現(xiàn),在未出生之前,手心、腳心和生殖器官就已發(fā)育得比身體的其他部位更敏感了。,88,,出生后,嬰兒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假如不給新生兒穿衣服,他們會感到不舒服,哭鬧,表現(xiàn)極其不安。而且這種表現(xiàn)的特點是怕冷不怕熱,以人的體溫為界,新生兒對低于體溫的
61、溫度比高于體溫的溫度更敏感。 新生兒對疼痛也非常敏感。醫(yī)學家發(fā)現(xiàn),男嬰在不用麻藥實施包皮環(huán)切術時(使用全身麻醉對新生兒很危險),常??薜梅浅柡?、哭聲尖利刺耳,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哭鬧不停,手術之后幾個小時都難以入睡。,89,對接觸的敏感性促進了嬰兒對環(huán)境的反應。在一項研究中,實驗者對新生兒輕輕的撫摸引起了嬰兒的微笑,并且對成年的面孔更加注意。等到嬰兒會抓握物體時,觸覺就成為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幾個月的嬰兒看到一個新奇的
62、玩具時,會噘動著小嘴,咿呀地說著話,嘴張開,甚至吐出舌頭。然后,他們把玩具移到一個便于觀賞的地方,仔細地看。這種探索新奇物品時噘動嘴唇、咿呀說話的高峰期大約在出生6個月左右,之后逐漸減弱,更多地把玩具拿在手里轉來轉去,用手拍打,皺起眉頭,詳細觀看。這種對物體的觸覺,和視覺相配合,對早期認知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90,2 味 覺,嬰兒呱呱墜地時,就以一種對味道的偏愛與養(yǎng)育者進行溝通。當給新生兒甜水喝時,他們喝的時間明顯地比喝白水長,
63、而且很少停頓。這表明,他們喜歡甜味,愿意把他們喜歡的味道在嘴里多留一會兒。新生兒的面部表情顯示,他們能夠區(qū)分好幾種味道。和成人一樣,吃甜食時,他們的表情放松,當吃到酸東西時,他們會嘴唇緊縮;苦味會使他們張開嘴,作出痛苦的怪相。這些與生俱來的反應對生存有重要意義,因為對新生兒來說最理想的食物是略帶甜味的母奶。嬰兒對咸味的反應和對甜、酸、苦的發(fā)展不同,剛出生時,嬰兒要么不能分辨出咸水和白水,要么拒絕對白水和咸水進行比較。但是到4個月時,他們
64、開始喜歡咸味,這種變化大概是在為他們開始吃非流食作準備。,91,3 嗅 覺,新生兒對食物氣味的反應和對味道的反應一樣,與成人非常相似,這表明對氣味的偏好也是與生俱來的。例如,讓新生兒聞香蕉和巧克力的氣味時,他們表現(xiàn)出放松、愉快的表情;但是臭雞蛋的氣味會使他們眉頭緊皺。新生兒還能找到發(fā)出氣味的地方,如果是不好的氣味,他們就避開那個方向。研究者把氨水放在出生不到6天的嬰兒鼻孔前,這些嬰兒很快地把頭轉到另一側。,92,嗅覺對很多種哺乳動物來
65、說,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可以幫助覓食,幫助母親保護幼仔免受天敵的捕食,還可以幫助母親和幼仔互相辨認。人類的嗅覺沒有哺乳動物發(fā)達,但它仍有很大的生存價值。一項研究中,在出生剛6天、吃母奶的嬰兒頭部的一側放上浸有自己媽媽奶汁的棉球,另一側放上浸有另一個女人奶汁的棉球,結果發(fā)現(xiàn),這些新生兒更多地把頭轉向散發(fā)著自己媽媽奶汁氣味的棉球一側。如果新生兒不吃母奶,就不具有這種特征,但他們喜歡聞正在哺乳的女人的氣味,勝過聞沒有哺乳的女人的氣味。看來新生
66、兒天生就有一種對人奶味道的偏愛,這保證了他們正確地選擇食物資源(人奶或牛奶),同時也使他們在吃奶過程中學會辨認自己的媽媽。,93,,綜上所述,新生兒具有天生的辨別氣味和味道的能力,出生以后,這兩種感覺隨著腦的成熟和經驗的積累而不斷地獲得發(fā)展,到一歲左右,嬰兒的觸覺、味覺和嗅覺能力已經和成人的相應能力大體相當。,,94,七、視覺的發(fā)展,1 視覺的一般發(fā)展2 深度知覺3 形狀知覺4 形狀對比性5 對圖形中各種成分的組合能力6 視覺
67、發(fā)展里程碑7 綜合知覺,95,1 視覺的一般發(fā)展,人類為了認識和適應環(huán)境,對眼睛的依賴超過對其他任何感官的依賴。正因為這個原因,人們才把眼睛比喻為“心靈的窗戶”。但是,似乎和這種需要不相稱,嬰兒的視覺卻是所有感覺中發(fā)育成熟最晚的。視覺是由眼睛和大腦視覺區(qū)共同掌管的,新生兒的眼睛和大腦發(fā)育都還不成熟,例如,負責調節(jié)眼與物體距離的晶狀體肌肉,在出生時還很弱,負責接收并往大腦輸送光線的視網(wǎng)膜細胞在出生后幾個月才慢慢成熟。負責信息接收的視覺皮
68、層細胞到幾歲以后還不能和成人相比。,96,,新生兒的眼睛還不能準確地聚焦;由于視敏度不夠,導致分辨能力差,新生兒還不能利用眼的聚焦功能。心理學家用測試成人的方法測試新生兒,發(fā)現(xiàn),在新生兒眼里,一個距離6米的物體,相當于成人從200米遠看這個物體。我們成年人看較遠的東西不清楚,看較近的東西清楚,而新生兒則不同,在他們眼里,一個東西不管距離1米還是距離10米,他們都看不清楚。這是因為,他們的晶狀體不能聚焦,他們不知道在身邊有東西需要留意。即
69、便是從近處看人的面孔,也是模糊的。,97,98,雖然新生兒眼睛還看不清楚,但他們憑借有限的視力積極地探究周圍環(huán)境。他們從視野中找出令他們感興趣的一切事物,他們的視線會隨著移動的物體移動。只是這種移動的速度比較慢,準確性也較差。在出生后的前幾個月里,嬰兒的視覺系統(tǒng)成熟非??臁?個月時,嬰兒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個月嬰兒的視敏度相當于成人的20%;2歲時接近成人水平。此外,眼睛的搜索和跟蹤能力發(fā)展也很快,1個月時,嬰兒可以以一種平穩(wěn)的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撫養(yǎng)方式與嬰兒動作發(fā)展.pdf
- 腦的學習與記憶
- [學習]發(fā)展心理學-嬰兒期的心理發(fā)展
- 小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
- 代工企業(yè)技術學習與技術能力發(fā)展研究.pdf
- 嬰兒早期發(fā)展訓練計劃
- 嬰兒早期發(fā)展訓練計劃
- 嬰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 嬰兒和學步兒的發(fā)展
- 六、嬰兒心理過程與氣質的發(fā)展
- 如何促進嬰兒的語言發(fā)展
- [學習]兒童視覺發(fā)育與學習能力
- 發(fā)展學生自學能力---學習習慣---
- 重視課堂評價研究,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
- 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 0-1歲嬰兒心智發(fā)展
- 0-1歲嬰兒心智發(fā)展
- 漢語嬰兒早期詞匯發(fā)展及評估
- 何謂腦基礎學習
- 以個性化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