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通過與單節(jié)段PLIF(lumbar inter-body fusion,腰椎后路椎間融合術)在術后下腰椎矢狀面平衡的影像學表現(xiàn)進行對比,研究并探討Topping-off技術(PLIF聯(lián)合Wallis棘突間動態(tài)固定裝置置入術)在治療腰椎間盤退行性疾病時對下腰椎矢狀面平衡的影響。
方法:回顧性分析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脊柱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連續(xù)性收治的有完整隨訪資料的接受Topping-off技術(單節(jié)段腰椎后路
2、減壓椎間融合術+鄰近節(jié)段Wallis棘突間固定裝置置入術)治療腰椎間盤退變性疾病的患者20例(Topping-off組)。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齡35-65歲,平均50.6歲;L5-S1融合和L4-5置入Wallis裝置13例,L4-5融合和L3-4置入Wallis裝置7例。同時回顧性分析同期有完整隨訪資料的接受單節(jié)段PLIF(lumbarinter-body fusion,腰椎后路椎間融合術)的患者資料22例(PLIF組)。兩組患者
3、的性別、年齡均匹配。兩組患者術前均有下腰痛以及下肢神經癥狀或間歇性跛行癥狀,并經過X光平片以及動力位片、CT和MRI檢查確認病變節(jié)段和診斷。經X線片測量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下腰椎的矢狀面平衡參數,包括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傾斜角(PT)、骶骨傾斜角(SS)、節(jié)段前凸角(sLL)及椎間隙高度(DH)。
結果:所有患者均隨訪2年以上,平均隨訪時間為35.8個月。評價下腰椎矢狀面平衡相關指標為腰椎前凸角LL、骶骨
4、傾斜角SS、節(jié)段前凸角s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傾斜角PT、椎間隙高度DH,分別將每組的術前參數與術后6個月、術后3年參數作比較。Topping-off組LL由術前35.23°±8.53°降至術后6個月34.74°±10.2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至術后3年為39.19°±4.51°,較手術前有增加趨勢,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LIF組中LL由術前的34.04°±5.75°升為術后6個月的39.89°±7
5、.45°、術后3年的40.89°±7.4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LL術后6個月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3年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opping-off組SS由術前28.58°±6.78°至術后6個月30.23°±8.53°,統(tǒng)計學結果示差異無意義(p>0.05);至術后3年31.59°±1.57°,差異顯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LIF組SS由術前26.23°±6.34°升為術后6個月的31.95°±9.
6、47°、30.23°±8.5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PT在術前和末次隨訪6個月和3年時的差異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opping-off組分別為22.68°±4.21°、18.95°±7.06°、19.27°±5.12°,PLIF組分別為21.39°±7.8°、16.89°±6.45°、17.53°±8.41°。SS、PT組間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節(jié)段前凸角sLL PLIF組術后隨訪時均較術前增加,差異顯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但是Topping-off組sLL由術前的6.6°±1.1°升為術后6個月的7.0°±0.9°(p>0.05),呈一定的增加趨勢,至術后3年為8.1°±2.5°(p<0.05)。兩組間sLL術后6個月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IF組大于Topping-off組,然而術后3年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的DH術后隨訪時均較術前變化明顯,Topping-off組分別為0.36±0.1、0.56±0.12、0.52±0.32,PLIF組分別為0
8、.39±0.08、0.36±0.05、0.32±0.1。組間比較示術后隨訪時的早期、中期椎間隙高度Topping-off組均較Topping-off組改變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⑴Topping-off術及PLIF術在治療腰椎間盤退行性疾病的中短期隨訪中都會對下腰椎的矢狀面平衡的恢復產生一定的影響,改善下腰椎的矢狀面平衡,但是兩者的長期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隨訪觀察。⑵在下腰椎的矢狀面平衡上,Toppi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Topping-off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pdf
- 微創(chuàng)TLIF對腰椎矢狀面平衡影響的研究.pdf
- 腰椎內固定對脊柱矢狀面平衡及臨床療效的影響.pdf
- 退變性腰椎側彎短節(jié)段融合術后矢狀面平衡對下腰痛的影響.pdf
- 腰椎矢狀面曲度對融合術后相鄰節(jié)段影響的研究.pdf
-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脊柱矢狀面失平衡.pdf
- 下腰椎小關節(jié)退變與脊柱-骨盆矢狀面平衡的相關性研究.pdf
- 兩種腰椎融合術治療L5滑脫對腰骶部矢狀面平衡的影響.pdf
- 脊柱-骨盆矢狀位平衡參數對腰椎滑脫治療影響的研究進展.pdf
- 腰椎退變性后凸截骨矯形術后矢狀面平衡的變化.pdf
- 腰椎滑脫患者脊柱矢狀面及骨盆排列變化.pdf
- 微創(chuàng)經椎間孔腰椎椎體間融合術對腰椎矢狀面影響的早期影像學研究.pdf
- 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患者脊柱骨盆矢狀位平衡研究.pdf
- PLIF對退變性腰椎疾病合并側凸療效及矢狀面曲度重建分析.pdf
- 骨盆形態(tài)及全脊柱矢狀位平衡狀況對峽部裂腰椎滑脫發(fā)病及臨床癥狀的影響.pdf
- 腰椎峽部裂滑脫與退變性滑脫矢狀位平衡比較研究.pdf
- 腰椎矢狀位幾何特點預測腰椎間盤病理性改變.pdf
- 矢狀位椎體損傷范圍對胸腰椎骨折后路前中柱重建手術的影響.pdf
- 峽部裂性腰椎滑脫癥與矢狀面參數變化的相關性分析.pdf
- 腰椎融合術后癥狀鄰近節(jié)段退變與矢狀面參數的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