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發(fā)育性髖脫位是小兒最常見的下肢畸形之一,早期診斷治療(尤其保守治療)日后絕大部分可獲得良好的髖關節(jié)形態(tài)發(fā)育和近于正常的關節(jié)功能。目前對該病的治療達成共識的是:年齡在18個月以下采用保守治療,36個月以上手術治療,而對年齡在18個月~36個月的治療尚存爭議。
   研究目的:通過對18個月以下與18個月~36個月兩組髖脫位手法復位后髖關節(jié)形態(tài)發(fā)育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觀察兩組髖關節(jié)形態(tài)改變是否存在著不同,探討18個月以上髖

2、脫位手法復位治療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隨機選取2003年1月到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內收肌切斷、手法閉合復位、改良蛙式位(或蛙式位)石膏及外展支架固定治療的有完整資料的36月以下的患兒78例(97髖),其中男性患兒8例(11髖),女性患兒70例(86髖),單側脫位59例(59髖),雙側脫位19例(38髖),根據復位時年齡分為兩組:18個月以下組與18個月以上組(18個月~36個月)。通過骨盆平片上髖臼指數、髖關節(jié)內側間

3、隙、股骨頭骨骺核、股骨頭中心距離差及沈通氏線結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與殘余髖臼發(fā)育不良分別對手法復位后6個月、12個月、24個月、36個月髖關節(jié)形態(tài)變化進行復位后平均25.2月(6月到60月)的隨訪觀察。
   研究結果:手法復位后髖臼指數及髖關節(jié)內側間隙下降程度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0.05);股骨頭骨骺核發(fā)育情況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0.05);股骨頭中心距離差下降水平組間亦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

4、10,a=0.05);沈通氏線在兩組手法復位后都表現出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由復位前不連續(xù),到復位后6個月支架拆除后變得連續(xù),后隨著下地行走而有變得欠連續(xù)。18個月~36個月組發(fā)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率稍低于18個月以下組(p=0.04,a=0.05),而殘余髖臼發(fā)育不良率前組高于后組(p=0.01,a=0.05)。
   結論:年齡在18個月以上的發(fā)育性髖脫位采用手法復位進行治療仍然可行,其股骨頭壞死發(fā)生率低,但殘余髖臼發(fā)育不良的發(fā)生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