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中立幫助行為的可罰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與人們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使得處于正常職務業(yè)務范圍內的日常行為,不可避免與犯罪相牽扯,可能會因為對犯罪行為產(chǎn)生作用力并與最終的犯罪結果具有因果關系而落入“幫助行為”的范疇,這類行為在刑法上被稱為中立幫助行為。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認識到了正犯的意圖,則至少可以認定為間接故意。而客觀層面行為間接引起結果,與結果之間具備因果性,因而將其作為幫助犯進行處罰似乎理所當然。但是行為本身的“中立”特性使得有必要對其區(qū)別對待,因為不加區(qū)

2、分的、機械的把日常交往中的行為簡單歸為刑法中的支持幫助行為,會使得刑法觸角過度延伸,不當限制公民一般性的行動自由。這也并非當然性的排除幫助犯的成立,因為一味的放任此類行為并否定其違法性,也會導致法益保護的不周延,產(chǎn)生處罰的空隙。因此需要進一步判斷哪些中立幫助行為應當給予刑法上的否定評價。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
  中立幫助行為理論的提出是抑制刑法擴張傾向的產(chǎn)物,此類行為刑事處罰標準的明確化,是平衡犯罪風險防控和保障社會行動自由兩種價

3、值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對此類行為進行系統(tǒng)化研究。而明確在何種程度上依據(jù)何種標準對其進行刑法規(guī)制,是中立幫助行為研究的主要問題。
  對中立幫助行為的解讀需要明確“中立”、“幫助”的含義。中立幫助行為自身具有日常性、反復性、片面幫助性等特征,從而與中立行為、幫助行為相區(qū)別?,F(xiàn)階段刑法學界的爭論焦點在于如何限制處罰,而我國刑事立法和司法欠缺對此類行為的問題意識和系統(tǒng)化梳理。
  幫助行為的處罰依據(jù)解決的是為何可以將刑法的觸角擴展到

4、引起法益侵害結果的實行行為之外的行為,這也是劃定中立幫助行為可罰范圍的前提和基礎。其中,因果共犯論著眼于共犯與法益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在限制中立幫助行為的處罰范圍方面更有優(yōu)勢。而對于如何具體限制對中立幫助行為的處罰,綜合現(xiàn)有域外以及我國臺灣、大陸學者提出的觀點,主要有主觀、客觀和綜合三種路徑,但在各路徑中所提出的具體理論依據(jù)有所差別。
  在綜合考量、借鑒學者們的觀點的基礎上,對中立幫助行為進行歸責應當遵循先客觀后主觀的順序。在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