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針治療慢性癢(CP)的臨床觀察及其對血清IL-10、TNF-α水平影響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慢性癢(Chronic Pruritus, CP)是許多皮膚疾病及部分全身系統性疾病的常見癥狀,其發(fā)病率高、病程較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已引起醫(yī)學界的廣泛關注。由于CP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使其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題。本課題采用不同頻率的電針治療CP,通過觀察治療前后SCORAD積分、DLQI積分、ES積分變化,評估高、低頻電針治療CP的臨床療效差異。同時檢測治療前后血清中免疫因子(TNF-α、IL-10)的

2、濃度,比較免疫因子治療前后變化情況,探討電針治療CP可能的作用機制,為臨床治療CP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方法:
  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武漢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武漢市中心醫(yī)院、武漢市第五醫(yī)院針灸科和皮膚科招募35名 CP(包括濕疹、特應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結節(jié)性癢疹、不明原因的慢性濕疹樣皮膚病等)患者,隨機分為高頻電針組、低頻電針組和藥物治療組。兩電針組均取患側曲池、合谷、陰陵泉、血海穴,針刺得氣后,曲池、合谷穴接一

3、對電極,陰陵泉、血海穴接一對電極。高頻電針組采用100Hz電針治療,低頻電針組采用2Hz電針治療,藥物治療組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7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治療前、療程結束后分別對所有患者進行癥狀、體征指標觀察,進行SCORAD、DLQI、ES評分并建立數據庫。所有患者分別在治療前、療程結束后抽取靜脈血,離心,并在-80℃冰箱中避光保存,最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相應指標。用Spass11.5統計軟件對治療前后患者SCORAD積分、

4、DLQI積分、ES積分、血清中IL-10及TNF-α的濃度進行統計學處理,得出客觀的評價結果后進行數據分析。
  結果:
  1.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高頻電針組總有效率為100%,低頻電針組總有效率為70%,藥物組總有效率為60%;高頻電針組與低頻電針組及藥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治療前后SCORAD積分、DLQI積分、ES積分比較:三組治療后SCORAD積分、DLQI積分較治療

5、前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頻電針組及藥物治療組治療后ES積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低頻電針組ES積分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頻電針組治療后SCORAD積分、DLQI積分、ES積分與低頻電針組、藥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治療前后血清中IL-10、TNF-α水平比較:三組治療后較治療前血清中IL-10水平均有升高,TNF-α水平

6、降低。但只有電針組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高頻電針組IL-10水平、TNF-α水平與低頻電針組及藥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電針治療CP療效顯著,其中高頻電針組療效優(yōu)于低頻電針組,低頻電針組療效優(yōu)于西藥對照組。
  2.三組對CP患者的瘙癢癥狀、皮損情況、痛苦情緒等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高頻電針組效果更顯著。
  3.電針治療CP的機制可能是通過增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