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野鳥尤其是以雁鴨類為主的水禽(鴨和鵝)是禽流感病毒(AIV)的天然宿主庫,幾乎所有亞型的AIV都已在世界范圍內的野鳥尤其是野生水禽體內分離出,而高致病性禽流感或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暴發(fā)一般也都來源于野鳥或水禽。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曾給世界養(yǎng)禽業(yè)帶來十分慘重的經濟損失,一直受到公共衛(wèi)生等領域的密切關注,雖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致病性較低,但存在異常廣泛,大部分LPAIV能夠在水禽體內長期適應卻不發(fā)病,在種群

2、內或種群間長期循環(huán)存在,易發(fā)生基因重組、變異、宿主易感性改變,甚至有轉變?yōu)镠PAIV的潛在危險,因此由其帶來的損失亦不容忽視。水禽包括鴨是攜帶和傳播AIV的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群體,可長時間的帶毒并向外界排毒,具有潛在感染其他宿主的危險,而AIV對水禽的致病力也已經發(fā)生明顯改變,因此研究AIV對水禽的致病性和病毒傳播方式以及水禽AIV傳播中的作用更加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為確定家鴨及野鴨在HPAIV和LPAIV傳播中所起的作用,明

3、確LPAIV和HPAIV的傳播方式,驗證科學界對遷徙野鳥在H5N1AIV傳播機制探討中所作的“跳躍式和接力式”傳遞方式的假設,本研究選取兩株黑龍江省三江自然保護區(qū)野鳥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Garganey/SanJiang/160/2006(H5N2)(簡稱H5N2 SJ160)和A/Mallard/SanJiang/162/2006(H6N2)(簡稱H6N2 SJ162)分別以106EID50的劑量,通過自然孔(眼、咽、鼻、泄殖腔

4、)對幼齡(2周齡等)家鴨(SPF紹興麻鴨)及野鴨(綠頭鴨)進行感染,觀察感染鴨臨床癥狀、病毒排出和復制、組織器官損傷、血清抗體轉陽情況,判斷病毒對鴨的感染和致病力,確定LPAIV傳播方式及鴨在LPAIV傳播中的作用。本研究還構建了兩株LPAIV感染陽性狀態(tài)下(血清抗體陽性)的幼齡(5周齡)家鴨模型,進行一株野鳥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Bar Headed Goose/Qinghai/3/05(H5N1)(簡稱H5N1BHG05)的感染試

5、驗研究,感染劑量為105EID50,通過自然孔(眼、咽、鼻、泄殖腔)接種,觀察感染鴨臨床癥狀、病毒排出和復制、組織器官損傷、血清抗體轉陽情況,以確定野鳥攜帶或感染的低致病力毒株是否可以抵抗HPAIV對家鴨進行感染,同時,分別以105EID50和106EID50進行HPAIV A/BarHeaded Goose/Qinghai/3/05(H5N1)對幼齡(3周齡等)及亞成體(13周齡)家鴨和野鴨的感染性試驗,觀察感染鴨臨床癥狀、病毒排出和

6、復制、組織器官損傷、血清抗體轉陽情況,判定病毒致病性,從而探討家鴨甚至野鴨在流感病毒傳播中的作用,正確定位家鴨及野鴨在AIV綜合防控中的角色。本研究可得出以下結論:
  1.野鳥源LPAIV H5N2SJ160對1日齡、2周齡SPF幼齡家鴨(紹興麻鴨)和幼齡綠頭鴨均呈現(xiàn)低致病性,臨床癥狀輕微,無死亡。病毒易感性與幼齡鴨日齡和宿主的種類有關,2周齡的SPF家鴨和綠頭鴨比1日齡的鴨對病毒更敏感,SPF家鴨比綠頭鴨對病毒更敏感。

7、  2.野鳥源LPAIV H5N2SJ160和H6N2SJ162對2周齡SPF幼齡家鴨(紹興麻鴨)均呈低致病性,臨床癥狀輕微,無死亡。試驗鴨以泄殖腔排毒為主,排毒量較高,排毒時間較長(最長可達10dpi)。病毒僅能在盲腸扁桃體和法氏囊兩個器官組織中較高水平復制,僅對少數組織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組織損傷。
  3.2周齡SPF幼齡家鴨對病毒H5N2SJ160和H6N2SJ162均敏感,染毒后既可排出病毒,又可進行病毒水平傳播,提示

8、自然狀態(tài)下,特別是在高度集群密切接觸時,易于發(fā)生個體間病毒的傳播,在兩個亞型LPAIV傳播中可起到一定作用。病毒在2周齡SPF鴨消化道內比呼吸道內更能優(yōu)先復制,推斷該兩株病毒的傳播更符合口泄口傳播的方式。
  4.2周齡SPF幼齡家鴨同亞型(H5N2)組和異亞型(H6N2)組的LPAIV超前免疫均可改變H5N1亞型HPAIV對鴨的感染,臨床癥狀、病毒排出與復制、病理組織損傷、血清抗體檢測情況各有不同,其中,同亞型(H5N2)組超前

9、免疫要優(yōu)于異亞型(H6N2)組,可更有效地抵抗H5N1亞型HPAIV的感染。異亞型(H6N2) LPAIV組感染家鴨排毒率更高,排毒量更大,更適合完成HPAIV的長距離傳播,在HPAIV的傳播過程中具有更大的潛在危險,本研究為國內首次通過試驗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野鳥感染H5N1后相對于家禽感染會有更長的潛伏期和病程的推測,也將進一步支持科學界對遷徙野鳥在H5N1傳播機制探討中所作的“跳躍式和接力式”傳遞方式的假設。
  5.野鳥源HP

10、AIV H5N1BHG05對不同周齡(幼齡和亞成體)的SPF家鴨和綠頭鴨致病性不同,病毒雖可在不同周齡、不同種類鴨體內多個器官高水平復制,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損傷,但致病性與水禽年齡、宿主類型有關。相同日齡的SPF家鴨和野鴨(綠頭鴨)對HPAIVH5N1BHG05感染情況為SPF鴨比綠頭鴨更易感,幼齡家鴨比亞成體家鴨更易感,其中對3周齡SPF幼齡家鴨致病性最強,死亡率最高,可達100%;對13周齡亞成體綠頭鴨致病性相對最低。6周齡SPF幼

11、齡家鴨排毒最強(最高病毒滴定可達10203EID50/0.1mL),13周齡亞成體綠頭鴨排毒時間與13周齡亞成體SPF家鴨一致(最長可達7天以上),但HPAIV傳播與LPAIV有所不同,雖具有直接接觸感染的能力,但個體間病毒傳播能力稍差。
  6.1周齡和2周齡SPF幼齡家鴨對病毒H5N1BHG05并不敏感,不排出病毒,也不具有病毒傳播作用。3-6周齡SPF幼齡家鴨病毒感染后具有明顯的排毒現(xiàn)象(最高病毒滴定可達10203EID50

12、/0.1mL),也可進行病毒水平傳播(同居感染對照組鴨可自然感染病毒),推測在AIV病毒傳播中可起到一定作用。而13周齡亞成體鴨感染病毒后不明顯發(fā)病,但可微量的排出病毒(13周齡亞成體SPF家鴨可達1015EID50/0.1mL),羽髓中亦有病毒存在(13周齡亞成體綠頭鴨可達10125EID50/0.1mL),所以在HPAIV傳播的過程中意義可能同樣重大。
  7.野鳥源HPAIV H5N1BHG05試驗感染幼齡鴨及亞成體鴨后以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