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85990二AStudyofKu’STranslationofConfucianClassicsfromthePerspectiveofSkoposTheoryA碭esisSubmittedin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ArtinEnglishByZhuPingSupervisor:ProfYeDingguoForeignLanguagesSchoolZhengz
2、houUniversityMay2010摘要摘要辜鴻銘(18571928)是清末民初馳名中外的文化名人,是儒家經(jīng)典英譯的第一位中國人。辜譯儒家經(jīng)典如《論語》和《中庸》因其通順流暢,旁征博引,文采飛揚而受到西方讀者的歡迎,在西方廣為流傳。他的譯經(jīng)活動打破了長期以來傳教士和漢學家壟斷英譯儒經(jīng)的局面,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目的論認為翻譯是有明確目的的跨文化交際活動,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翻譯目的決定翻譯策
3、略。它強調(diào)翻譯中協(xié)調(diào)原文意圖,譯者和譯文讀者之間的關系,譯文是否“充分“地實現(xiàn)了翻譯目的取代了傳統(tǒng)的“對等”成為了評判譯文的標準,因此它突破了傳統(tǒng)的對等理論的限制,為翻譯批評提供了一種動態(tài)多元的視角。本文以弗米爾的目的論為理論框架,以辜鴻銘的英譯《論語》和《中庸》為研究對象,通過探討辜英譯儒經(jīng)的目的,分析辜為實現(xiàn)其翻譯目的所使用的翻譯策略,作者認為辜氏翻譯策略的選擇可以用目的論來解釋,辜譯儒家經(jīng)典是譯者根據(jù)其翻譯目的選擇翻譯策略從而使譯
4、本順利進入目標語文化得到譯語讀者認可的一個典型例子;考慮譯者的目的、譯者、譯語讀者和翻譯的歷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對譯本形成的影響,從而給譯本更為全面,合理的評價。本文由六章組成,主體分為兩章。具體內(nèi)容如下:引言旨在介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義、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和論文結(jié)構(gòu)。第一章為文獻綜述,本章介紹了辜鴻銘所翻譯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以及辜譯儒家經(jīng)典的相關研究。第二章為本文的理論框架,旨在介紹本文的理論依據(jù):目的論。第三章為正文的主體之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從目的論看辜鴻銘英譯之儒家經(jīng)典
- 目的論視角下的辜鴻銘《論語》英譯研究.pdf
- 從圖里的翻譯規(guī)范論看辜鴻銘《論語》的英譯.pdf
- 從接受理論看辜鴻銘《中庸》英譯.pdf
- 從英譯古詩看“目的論”之缺陷
- 從譯者主體性角度看辜鴻銘英譯論語
- 辜鴻銘論儒家道德文明
- 從后殖民視角看辜鴻銘英譯儒經(jīng)中的注釋
- 從英譯古詩看“目的論”之缺陷_35863.pdf
- 從“改寫論”角度看辜鴻銘儒經(jīng)翻譯活動.pdf
- 譯者主體性和譯語文化規(guī)范觀照下的辜鴻銘之儒家經(jīng)典英譯.pdf
- 從譯者主體性角度看辜鴻銘英譯《論語》_38099.pdf
- 從目的論看漢語經(jīng)濟新聞的英譯.pdf
- 從目的論角度看時政新聞的英譯.pdf
- 辜鴻銘與林語堂英譯論語對比研究
- 辜鴻銘與林語堂英譯《論語》對比研究.pdf
- 從安東尼皮姆的交互文化理論看辜鴻銘的《中庸》英譯.pdf
- 從目的論看漢語動物成語英譯忠實度.pdf
- 從目的論角度看葉維廉英譯古漢詩.pdf
- 論辜鴻銘《論語》英譯中人名翻譯的思想傾向.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