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翻譯雜合化研究——以莎士比亞翻譯為例_31856.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雜合”理論為翻譯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和方法。翻譯涉及到不同的語言和文化,翻譯時兩種語言在碰撞和交融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雜合,譯文因此成為十足的雜合體。譯文語言吸收了兩種語言和文化的特點,處于介于原語與目的語之間的“第三空間”。梁實秋的翻譯思想和翻譯實踐也體現出了雜合的特點。
   論文以雜合理論為切入點,剖析了梁實秋的翻譯思想和翻譯實踐所體現出的雜合性。首先從梁實秋的文學翻譯評論以及其他學者對梁實秋及雜合的研究中梳理出梁實秋

2、的翻譯思想。梁實秋以“存真”為第一要旨,認為翻譯翻譯首先要忠于原文,力求達到“信”,對原文中的異質性成分予以保留;同時倡導譯入語的通順流暢,符合目的語讀者的表達習慣,力求達到“順”。他堅持翻譯應該在“信”的基礎上做到“順”,實現“信”與“順”的有機統(tǒng)一。這種雜合的翻譯理念在其翻譯實踐得到了有效的貫徹。
   論文抽樣選取梁實秋莎士比亞翻譯作品作為語料,采用描寫、分析、比較的方法,從中選取大量的實例進行文本分析,對其翻譯實踐中體現

3、出的雜合特點從語言、文化、文學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論證。梁實秋的翻譯以忠實通順而聞名,他對原語文本中的語言、文化、文學等方面的異質性成分給予了充分的關注。首先,梁實秋翻譯的莎士比亞作品中還是有一些不符合漢語習慣或規(guī)范的語言成分,包括尚未被漢語讀者普遍接受的音譯詞匯,明顯具有英語句法特點的句子,這些異質性成分構成了其譯文語言上的雜合。其次,譯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來自英語原文的文化意象、概念、典故等等,這些成分具有明顯的異國情調。此外還有對

4、內容或語言技巧如雙關語,俗語等的大量注解。莎士比亞戲劇中有大量猥褻語,梁實秋在翻譯時全部保留,悉數照譯,真實地反應了莎劇的原貌。這對引進莎士比亞,介紹西方文化,促進中西文化的雜合起到了積極作用。第三,莎士比亞作品以“無韻詩”(素體詩)為主,而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卻以散文為主,并保留了莎士比亞作品中還有許多新穎的文學表達方法,如大量獨白的運用、十四行詩、細致的景物描寫等等,其體裁也是異質性的。
   反思梁實秋翻譯中的雜合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