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1 </b></p><p> 十二、典型的邏輯錯誤 </p><p><b> 1、同語反復 </b></p><p> 同語反復和循環(huán)定義一樣違反了定義的一條規(guī)則,即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具體地說,同語反復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義項,例如:&
2、#160;</p><p> ■樂觀主義者就是樂觀地對待生活的人。 2、循環(huán)定義 </p><p> 循環(huán)定義是間接地包含了被定義項。例如: </p><p> ■如果把丈夫定義為妻子的愛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愛人。 </p><p> 在這個定義中,定義“丈夫”必須用“妻子”這個概念,而定義
3、“妻子”則必須用“丈夫”這個概念,因此,這個定義等于什么也沒有說明。 </p><p><b> 3、概念不當并列 </b></p><p> 對概念分類的標準不一致會導致概念不當并列的邏輯錯誤。例如: ■音樂分為古典音樂、鄉(xiāng)村音樂、流行歌曲和民樂等。 </p><p> ■我最愛閱讀外國文學作品,
4、英國的、法國的、古典的,我都愛讀。 上述陳述在邏輯上犯了哪項錯誤? </p><p> A.劃分外國文學作品的標準混亂,前者的按國別的,后者的按時代的。 B.外國文學作品,沒有分是詩歌、小說還是戲劇等。 C.沒有說最喜好什么。 </p><p> D.沒有說是外文原版還是翻譯本。 [解題分析]
5、;正確答案:A。 </p><p> A指出了題干對外國文學作品分類中犯的邏輯錯誤是標準不一致。B指出的是如何分類好,不是題干的邏輯錯誤;C和D明顯不合適。 </p><p><b> 4、偷換概念 </b></p><p> 在同一思維中如果沒有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就會犯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例如:
6、;■司馬光夫人說:“我要去看花燈”</p><p> 司馬光說:“家中這么多燈,何必去看?” 司馬光夫人說:“我要去看游人” </p><p> 司馬光說:“家中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p><p> ■魯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讀完的,《狂人日記》是魯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記》不是一天能讀完的。 </p>
7、<p> 下列哪項最為恰當?shù)刂赋隽松鲜鐾评淼倪壿嬪e誤? A.偷換概念。 B.自相矛盾。 C.以偏概全。 D.倒置因果。 </p><p>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A。 </p><p> 題干中的推理兩次提到“著作”,前一個指魯迅著作的總體,第二個指一部具體的著作《狂人日記》,前后概念不
8、一致,為偷換概念。B、D顯然不合適。選C也不妥,因為“以偏概全”類的錯誤是從個體或部分的特性出發(fā),推廣到全體時所犯的推理錯誤。也許是因為中文表達上有這種特點,很容易出偷換概念的題目</p><p><b> 轉移論題 </b></p><p>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必須保持論題自身的同一,否則就會犯“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的錯誤。例如: <
9、/p><p> ■有人向執(zhí)法人員質疑亂罰款的問題,執(zhí)法人員說:“罰款本身不是目的,嚴格執(zhí)法是為了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 </p><p><b> 6、自相矛盾 </b></p><p> 矛盾律要求對兩個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對的判斷不能都肯定,必須否定其中的一個。否則,會犯“自相矛盾”的錯誤。例如: </p&g
10、t;<p> ■“這件事我沒有過問,只是側面了解一下情況,提點意見,僅供參考?!?#160;現(xiàn)再舉兩道邏輯考題: </p><p> ■一個月了,這個問題時時刻刻纏繞著我,而在工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時候,又暫時拋開了這個問題,顧不上去想它了。</p><p><b> 2 </b></p><p>
11、 以上的陳述犯了下列哪項邏輯錯誤? A.論據(jù)不足。 B.循環(huán)論證。 C.偷換概念。 D.自相矛盾。 </p><p>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D。 </p><p> 題干中一方面說“時時刻刻纏繞著”,又說“暫時拋開”,是比較明顯的自相矛盾</p><p> ■甲乙兩人就“人的
12、有意識的活動是否都是有目的”這一論題展開辯論。甲認為,人有意識的活動都是有目的的,乙持相反的觀點。為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乙說:“我現(xiàn)在就可以有意識地但卻無目的地舉起我的手?!?#160;</p><p> 乙的證明犯了下述哪項錯誤? A.模棱兩可。 B.兩不可。 C.自相矛盾。 D.以偏概全。 </p><p> [解題分析]
13、0; 正確答案:C。 </p><p> 答案想告訴我們的是:“有意識地”與“有目的地”是一回事,所以“有意識地”同時“無目的地”是自相矛盾的說法。乙聲稱其舉手是“無目的”的,但是事實上“要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正是他舉手的“目的”——因而與其聲稱的“無目的”恰好矛盾。</p><p><b> 兩不可 </b></p>
14、<p> 排中律的邏輯要求是:對于是非問題必須作出明確而肯定的回答。否定了其中的一個,就必須肯定另一個。否則要犯“兩不可”的邏輯錯誤。例如: </p><p> ■“這篇文章的觀點不能說是全面的,也不能說是片面的</p><p><b> 以偏概全 </b></p><p> 這是不正確構造簡單枚舉歸納推
15、理時出現(xiàn)的邏輯錯誤?,F(xiàn)舉一道邏輯考題: </p><p> ■目前的大學生普遍缺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積累。根據(jù)國家教委有關部門及部分高等院校最近做的一次調(diào)查表明,大學生中喜歡和比較喜歡京劇藝術的只占到被調(diào)查人數(shù)的14%。 </p><p> 下列陳述中的哪一個最能削弱上述觀點? </p><p> A.大學生缺少對京劇藝術欣賞方
16、面的指導,不懂得怎樣去欣賞。 B.喜歡京劇藝術與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是一回事,不要以偏概全。 C.14%的比例正說明培養(yǎng)大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大有潛力可挖。 D.有一些大學生既喜歡京劇,又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其他方面有興趣。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B。 </p><p> 題干中的觀點是“大學生普遍缺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積累”,根
17、據(jù)關于是否喜歡京劇的調(diào)查。B指出了“京劇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區(qū)別,說明不能以不喜歡京劇之“偏”概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之“全”。A對題干中的觀點不置可否,僅對不喜歡京劇做了點解釋。C只是說“大有潛力可挖”,但承認絕大多數(shù)(86%)大學生缺乏中國文化的修養(yǎng),實際是贊成題干的觀點。D舉出“有一些”大學生的例子,好像是與題干辯論。但題干中的觀點和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都是說的“大多數(shù)”,并沒有說“全體”。因此,D也不能削弱題干的觀點。</p>
18、;<p><b> 循環(huán)論證 </b></p><p> 這種錯誤發(fā)生在一個論證中,論據(jù)的證明需要依賴前提的情況。例如: </p><p> ■魯迅在《論辯的魂靈》一文中,這樣揭露了頑固派的詭辯手法:“你說謊,賣國賊是說謊的,所以你是賣國賊。我罵賣國賊,所以我是愛國者。愛國者的話是最有價值的,所以我的話是不錯的。我的話既然不錯,
19、你就是賣國賊無疑了。</p><p><b> 倒置因果 </b></p><p> 因果關系是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的一種方式。因果關系一方面具有相對性,即一個現(xiàn)象對于某現(xiàn)象來說是結果,但對于另一現(xiàn)象來說又是原因;因果關系另一方面又具有絕對性,即因果鏈條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來說,原因就是原因,結果就是結果,既不可倒“因”為“果”,也不可倒“果”為“因”。現(xiàn)舉三例:&
20、#160;</p><p> ■19世紀有一位英國改革家說,每一個勤勞的農(nóng)夫,都至少擁有兩頭牛。那些沒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懶做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便是國家給每一個沒有牛的農(nóng)夫兩頭牛,這樣整個國家就沒有好吃懶做的人了。這位改革家明顯犯了一個邏輯錯誤。 </p><p> 以下哪項論證中出現(xiàn)的邏輯錯誤與題干中出現(xiàn)的類似?</p><p><b>
21、; 3 </b></p><p> A.天下雨,地上濕。現(xiàn)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濕。 B.這是一本好書,因為它的作者曾獲諾貝爾獎。 C.你是一個犯過罪的人,有什么資格說我不懂哲學? D.因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D </p><p> 題干中改革家的犯的邏輯錯誤是“
22、因果倒置”,選項D也犯了同樣錯誤。 </p><p> ■有一位改革人士說,凡是效益好的國有企業(yè),都擁有充足的自有資金。而那些效益不好的國有企業(yè),都是債務負擔過重,根本沒有自有資金。他建議給每一個國有企業(yè)補足自有資金,那么就不會再有虧損的國有企業(yè)了。 </p><p> 這位改革人士明顯地犯了一個邏輯錯誤。以下的選項中,哪個與該錯誤相類似? A、如果患肺炎
23、,那么就會發(fā)燒;張某沒有患肺炎,所以,他沒有發(fā)燒。 </p><p> B、一位律師為被告辯護說:“你們看他有如此美麗溫柔的妻子和活潑可愛的女兒,他會鋌而走險地去搶劫銀行嗎?” </p><p> C、你的觀點已被證明是錯誤的,那么還有什么資格發(fā)言! </p><p> D、你說謊,所以你的話不可信;因為你的話不可信,所以你說謊&
24、lt;/p><p>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D </p><p> 這位改革人士犯的邏輯錯誤是因果倒置,D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p><p> ■一位研究者發(fā)現(xiàn)具有低水平免疫系統(tǒng)的人在心理健康測驗中的得分比具有高免疫系統(tǒng)的人分數(shù)低。這位研究者的結論是:免疫系統(tǒng)不僅能防御身體疾病,也能抵御精神疾病。 </p>
25、<p> 以下哪項如果真的,將最嚴重地削弱該研究者的結論? </p><p> A.該研究者的理論研究和所進行的實驗之間有一年的耽擱。 B.人的免疫系統(tǒng)不受藥療法的影響。 </p><p> C.一些具有高免疫系統(tǒng)的人在心理健康測試中,與具有普通免疫系統(tǒng)的人得分相同。 D.對普通人,強烈的壓力首先引起精神疾病,然后降低免疫系統(tǒng)的活動&
26、#160;[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D </p><p> 要削弱結論,就說明研究者的結論把因果倒置了;即是精神疾病影響了免疫系統(tǒng)。也就是D項是最好的削弱</p><p> Aaaaaaaaaaaaaaa</p><p> 形式邏輯的4大基本規(guī)律(50)</p><p><b> 文/江南小隱</b&g
27、t;</p><p> 第50節(jié):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p><p> 違反同一律的第二種錯誤,就是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顧名思義,混淆概念或偷換概念是議論中概念不保持同一,而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則是議論中論題不保持同一。</p><p> 轉移論題:也叫離題、跑題、走題。是指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違反同一律的要求,離開了原來議論的論題。</p><
28、;p> 小張到水果店買水果,見架上的香蕉不怎么好,就問:“老板,還有好點的香蕉嗎?”店主說:“有剛進回來的桂元,很新鮮的,又便宜,要不要?”這里,店主不直接回答小張有沒有好點的香蕉,而是將話題轉移到桂元上,大談桂元如何物美價廉,這就是轉移了論題。</p><p> 爺爺帶孫子上街,孫子看到街邊有人在用汽槍打氣球,就問:“爺爺,為什么打槍的人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啊?”爺爺說:“如果把兩只眼都閉了,那就什么都
29、看不見了。”這里,孫子問爺爺打槍為何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原因,實際包含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打槍的時候為何不兩只眼都睜開,而要閉掉一只眼睛?結果爺爺回答說如果把兩只眼都閉了,那就什么都看不見了,明顯回避了孫子問題的實質,轉移了孫子的論題。</p><p> 丈夫回家,妻子質問:“你昨晚干什么去了?”丈夫說:“親愛的,我對你是絕對真誠的?!边@里,丈夫不直接回答妻子昨晚具體干什么去了,卻向妻子保證對她的真誠,這也是
30、較明顯的轉移論題。</p><p> 考試政治時,有考生在“什么是哲學?”題目下答:哲學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fā)展的最普遍規(guī)律的科學。而這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解釋,該學生將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定義套用到哲學上,就是混淆了論題,也即無意識轉移了論題。因為哲學既包含了唯物主義,又包含了唯心主義。而唯心主義不是科學。</p><p> 偷換論題: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將原來討論的論題偷偷
31、改換為其它論題,以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這是一種典型的詭辯。它與轉移論題的區(qū)別,僅在于是否存在主觀上的故意。</p><p> 古鎮(zhèn)臨河街口,有個西施米豆腐小吃店,店老板娘長得很有幾分姿色,又熱情大方,勤快能干,因此小店生意十分紅火。店主黑皮,黑瘦矮小,卻好酒貪杯,不思上進,因此常常受到他老婆的責罵,黑皮為此十分郁悶。某天,黑皮和幾個酒鬼在一起吃夜宵,酒多話多,聊起心中的煩惱,有個酒鬼出主意說,你何不如此如此..
32、....黑皮喝酒回家,他老婆聞著他身上的酒氣,不由開始奚落起來。黑皮說:“你也別老瞧不起人,我至少有一點要比你強!”他老婆問:“你哪點強?”黑皮說:“我老婆就要比你老公強!嘿嘿,不是嗎?”他老婆一聽,差點當場暈倒。在這里,黑皮將他與老婆誰強的論題,偷換成我老婆和你老公誰強的論題,這就是故意偷換論題。</p><p> 小張騎車撞到一個行人,二人為著誰是誰非爭了起來,未了,小張說:我都騎了好幾年車了,難道我會出錯
33、?行人說:哼!我還走了幾十年的路呢?難道我連走路都不會?!在這里,小張不從具體情況入手分析誰是誰非,而將誰對誰錯的論題偷換成他騎了好幾年車,不會出錯的論題,妄圖以此證明責任不在他身上。行人于是奮起反擊,也依樣畫葫蘆,以偷換論題對偷換論題來對付他。</p><p> 第七章:判斷語句中易犯的幾種錯誤</p><p><b> 文/江南小隱</b></p>
34、<p><b> 案例一:</b></p><p> 戰(zhàn)國時期,有人給楚王送來長生不死之藥,由王宮的仆人負責傳送,看門的侍衛(wèi)拿起藥來檢查,問仆人:這東西可以吃嗎?仆人點頭說:這是長生不死之藥,可以吃。于是侍衛(wèi)二話不說,將藥丟入口中,幾下幾下就吃掉了。楚王聽說好不容易求得的長生不死之藥居然被看門的侍衛(wèi)吃了,一時氣得七竅生煙,就命人將那個膽大包天的侍衛(wèi)綁了起來,準備第二天砍頭。
35、侍衛(wèi)于是托人向楚王申訴說:請大王明察!當時我問過負責送藥的仆人,是仆人告訴我那東西可以吃,我才吃的,所以我不應當有罪,有罪的是送藥的仆人。</p><p> 案例一中,有罪的人到底是侍衛(wèi)還是送藥的仆人?要徹底搞清這個問題,就得從什么是判斷以及判斷和語詞的關系細細說來。</p><p> 當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許多概念,并運用已有概念去反映客觀事物時,往往就會要用到判斷。判斷是一種對
36、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方式。表現(xiàn)為將兩個或更多概念有機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揭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特定關系。</p><p> 例如,現(xiàn)在有兩個概念,“春天”和“溫暖”,用“是”聯(lián)系起來,就變成了這樣一個判斷:春天是溫暖的。又如有兩個概念,“知識”和“力量”,用“等于”聯(lián)系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判斷:知識等于力量。再如有兩個概念,“蘋果”和“吃”,用“可以”聯(lián)系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判斷:蘋果可以吃。</p><
37、p> 判斷的性質,表現(xiàn)在有如下兩個邏輯特征:</p><p> 第一,判斷必須對對象作出明確的肯定或否定,即必須有所斷定?;蛘呖隙呈挛锞哂心骋粚傩?;或者否定某事物具有某一屬性。例如:</p><p> 1、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qū)的法定貨幣符號。這個判斷,就是肯定了“人民幣”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qū)的法定貨幣符號”這一屬性。</p><p>
38、 2、火藥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這個判斷,就是肯定了“火藥”具有“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這一屬性。</p><p> 3、貪婪不是人類的良知。這個判斷,就是否定了“貪婪”具有“人類良知”這一屬性。</p><p> 4、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這個判斷,就是否定了“辱罵和恐嚇”具有“戰(zhàn)斗”這一屬性。</p><p> 第二、判斷總是有真有假。由于判斷是人們的思維認識
39、活動,是反映思想與客觀對象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因此,這種反映和斷定本身必然存在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問題。如果思維反映與客觀事實一致,思維正確反映了對客觀事實的認識,那么判斷就是真判斷;相反,如果思維反映與客觀事實不一致,思維錯誤反映了對客觀事實的認識,那么判斷就是假判斷。例如:</p><p> 1、蘋果落地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這一判斷就是真判斷。因為它正確地反映了蘋果落地的真正原因。</p><
40、;p> 2、太陽是圍繞地球運轉的。這一判斷就是假判斷。因為它沒有正確地反映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聯(lián)系。</p><p> 如何確定一個判斷的內(nèi)容是真是假?這只能依靠人類的實踐。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判斷的實際內(nèi)容是否真假,形式邏輯學無法替代實踐來作出回答。對于判斷,形式邏輯學不研究其具體內(nèi)容,那是各門具體科學所研究的問題。對于判斷的真假,形式邏輯只從邏輯學的角度,從判斷的邏輯形式,即判斷的形式
41、結構、種類、真假關系等方面來考察,以研究判斷是否恰當。</p><p> 由于判斷是人類思維認識的反映,是關于對象的一種思維形式或思想,而思想需要用語言來表達,離開語言的思想即或存在,也無法進行表述和交流。要恰當?shù)乇磉_正確的思想,就必須運用語言這一載體和工具。</p><p> 語句無疑是組成語言的高級材料。語句與判斷的關系為:任何判斷都是用語句來表達,但并不是任何語句都表達判斷。一個
42、語句是否表達判斷,要看它是否包含著對于對象有所斷定。只有對對象有所斷定,明確對象的真、假,才能稱之為判斷。</p><p> 比如說:1、春天已經(jīng)來了。這是對春天到來的肯定;2、網(wǎng)開一面音樂茶餐廳的設計很精美。這是對該餐廳設計的肯定;3、黑麋峰森林公園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這是對該公園性質的確定;4、這個問題小王回答錯誤。這是對小王回答的否定。象這種對對象的真、假有明確的斷定,就是判斷。如果一個語句無真、假可言,它
43、就不表達判斷。比如說:今天是星期幾?這一語句,只是提出了一個問題,既沒有肯定什么也沒有否定什么,因而便不能稱之為判斷。</p><p> 一般地說,陳述語句都表達判斷。如:1、社會在變化;2、天氣慢慢轉暖了;3、蘆江惠民書館是一家公益性圖書館;4、《孫子兵法》是一部偉大的軍事理論著作。5、喬口柏樂園是一家大型游樂園。這些陳述,都表達判斷。</p><p> 疑問句不直接表達判斷,但疑問
44、句中的反問句卻有表達判斷的功能。比如1、彭贊你吃飯了嗎?2、茶亭的油菜花開了沒有?3、正良合作社的服務怎么樣?這些疑問句,都不能表達判斷。而1、今天難道不是星期三?2、九峰山的山水難道還不美?3、黑麋峰難道不是望城區(qū)最高的山峰?4、何宇紅,你這不是夸你很可愛嗎?這些反問句,就都能表達判斷。</p><p> 另外,驚嘆句和祈使句在特定情況下也是可以表達判斷的。如1、魏瑤真漂亮?。?、熊大師的演說太精彩了!3、啊
45、!新康戲鄉(xiāng)的田園風光真美??!4、蔡英的這篇散文寫得太生動了!這些驚嘆句,都表達了判斷。而帶有命令語氣的祈使句,如:1、一切車輛靠右行駛!2、江南小隱,不許盜用我的語句!這些也間接表達了判斷。</p><p> 語句可以表達判斷。但語句與判斷的不同,還表現(xiàn)在一方面,同一個判斷,可用不同的語句來表示,例如:</p><p> 1、任何事情都有因果。2、沒有事情是不含因果的。3、難道會有事情
46、是不含因果的嗎?這三個判斷,表達的實際上是同一意思,即任何事情都有因果這一判斷。</p><p> 另一方面,同一語句,也能夠表達不同的判斷。例如:</p><p> 1、魏偉這次沒打出水平。這一語句,可以表示魏偉打球沒打出水平,或魏偉打牌沒打出水平,或魏偉射擊沒射出水平等不同的判斷。</p><p> 2、算命先生口里的“父在母先亡”,既可理解為“父親在,母
47、親已先亡”,又可解釋為“父親在,母親將先亡”;或“父親已在母親之前先亡”和“父親將在母親之前先亡”等4種判斷,所以無論是父先死還是母先死,無論是父母已死還是未死,一句“父在母先亡”都可以作出貌視合理的解釋。</p><p> 正因為同一語句,也能夠表達不同的判斷,所以我們在說話和寫文章時,就要力求精確,盡量使判斷避免產(chǎn)生歧義,不犯“概念歧義”和“結構歧義”的錯誤。</p><p> 第
48、一章:概念使用中易犯的幾種錯誤</p><p><b> 文/江南小隱</b></p><p> 任何人在學習、交流或寫作中,經(jīng)常性地要接觸和使用概念,也常常聽到或見到諸如“概念不清”、“概念模糊”、“概念錯誤”、“概念正確”、“概念明確”、“混淆概念”、“偷換概念”這類詞語,那么,到底什么是概念呢?</p><p> 形式邏輯學認為,概
49、念是反映事物范圍和本質的思維形式。比如北京這個概念,它反映的范圍是指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東北方,與河北、內(nèi)蒙、遼寧等省或自治區(qū)相鄰;它反映的本質則指中國的一個直轄城市,是中國的首都,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p><p> 概念反映事物的范圍和本質。這里的范圍,指的就是概念的外延;而本質,指的則是概念的內(nèi)涵。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這是概念的兩種屬性,是概念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邏輯特征。任何反映現(xiàn)實事物的概念都會有其確定
50、的外延和內(nèi)涵。我們要正確地理解和使用概念,首先就必須了解清楚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p><p> 所謂外延、就是概念對于事物范圍的反映。概念的外延,有的較窄,它只反應單個事物,如孔子、泰山、張家界;有的較寬,它反應兩個或多個事物,如夫妻、子女、旅游區(qū)、教師、城市;也有的很寬廣,它反應一類事物,即某類事物的集合,如動物、金屬、樹。</p><p> 所謂內(nèi)涵、就是概念對于事物本質的反映。
51、如人這個概念,反映的就是人有理性、有分節(jié)語言、能制造或使用生產(chǎn)工具等性質。又如互聯(lián)網(wǎng),其內(nèi)涵包括使用公用語言互相通信的計算機連接而成的網(wǎng)絡、公用信息載體、大眾傳媒之一等方面。</p><p> 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反變關系,即概念的外延越大,其內(nèi)涵越小;內(nèi)涵越大,其外延越小。不同的概念之間,往往存在各種復雜的關系,要厘清其中的關系,就有必要對概念加以分類。</p><p>
52、; 按照概念內(nèi)涵和外延的不同作用,可以將概念分為不同的種類。分清和掌握概念的種類,是學習形式邏輯學的基石,也是我們明確概念、準確使用概念并進行正確思維的前提。如果弄不清概念的種類及其性質,在使用概念的過程中,就容易犯下這樣或那樣的邏輯錯誤。</p><p> 1、擴大論域或縮小論域(錯誤1)</p><p><b> 案例一:</b></p>&l
53、t;p> 甲指著乙對丙說:“他非牛非馬?!币业芍琢R:“你他媽才是牛是馬!”甲說:“你怎么不講道理???我又怎么會是牛是馬?你又怎么會不是非牛非馬?”</p><p> 案例一中,甲乙二人到底誰不講道理?要弄清這個問題,關鍵得先弄清楚什么是正概念和負概念。</p><p> 我們知道,內(nèi)涵是概念對于事物本質的反映,若根據(jù)概念內(nèi)涵的不同,可以將概念劃分為正概念和負概念兩大類型。正概
54、念反映事物具有某種質的規(guī)定性,負概念正好相反,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種質的規(guī)定性。</p><p> 正概念都會反映事物具有某種質的規(guī)定性。比如學生、指在學校學習的人。公務員、指為國家工作的人員。農(nóng)業(yè)戶口、指注冊居住在農(nóng)村的戶口。大于、指比...大。黑色、指事物在顏色方面的規(guī)定性。</p><p> 負概念都不反映事物具有某種質的規(guī)定性。負概念通常都會在正概念的前面加上“非”或“不”等否定詞
55、來表達。如非學生、指不在學校學習的人。非公務員、指沒有為國家工作的人員。非農(nóng)業(yè)戶口、指沒有注冊居住在農(nóng)村的戶口。非大于、指等于或小于。非黑色,指顏色方面除黑色以外的規(guī)定性。</p><p> 每一個正概念,都會有其相對應的負概念。比如固體,其對應的負概念為非固體。比如高,其對應的負概念為不高。美好,不美好。生物,非生物。合法,非法。如果某正概念為A,那么其對應的負概念則為非A。</p><p
56、> 要確定某個正概念的負概念。還必須注意它們的論域,即特定的范圍。比如黑色與非黑色這是以顏色為論域。三角形與非三角形這是以幾何形體為論域。重于與不重于這是以質量為論域??炫c不快這是以速度為論域。</p><p> 必須注意,論域不同,同一正概念的負概念所表達的內(nèi)容就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動物這一正概念,如果以生物為論域,那么其負概念非動物就是指植物和微生物;而如果以物體為論域,那么其負概念非動物就是指除動物
57、以外的一切物體,它還包括各種非生物,如空氣、石頭、水、金屬等等,其外延自然就要比植物和微生物廣闊得多,而內(nèi)涵則相對要小得多。</p><p> 又如漢族這一正概念,如果論域為中國,那么它的負概念非漢族,就指中國范圍內(nèi)除漢族以外的其它如滿、蒙、藏、壯、回等55個民族;但如果論域為全世界,那么它的負概念非漢族,就包括地球上除漢族以外的所有其它民族,其外延無疑要比中國范圍內(nèi)的其它55個民族要大得多,而內(nèi)涵則相對要小得
58、多。</p><p> 區(qū)分正概念和負概念,這對于給事物下出正確的定義,明確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從而準確無誤地理解、使用概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對于負概念,在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論域。</p><p> 一對正、負概念,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其約定俗成的論域。比如黨員和非黨員,在國內(nèi)是以中國共產(chǎn)黨為區(qū)分標準,非黨員是指不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員的那部分人。即使你是民建黨或致公黨成員,在此一論
59、域中,也算非黨員。對于約定俗成的論域,大家都必須遵守,若在思維過程中違背特定論域,就會犯“擴大論域或縮小論域”的邏輯錯誤。</p><p> 本章案例一中,非牛和非馬都是負概念,其約定俗成的論域是動物。當我們指著狗或豬說:這是非牛,或這是非馬,是沒有問題的,但人是高級動物,其論域比動物要小很多,故意將人放到動物論域中去討論,這是犯了擴大論域的邏輯錯誤。而如果指著一塊石頭說:這是非牛,由于石頭的論域是物體,將石頭
60、放到動物論域中去討論,這就犯了縮小論域的邏輯錯誤。</p><p> 案例一中,甲的說法一開始就犯了擴大論域的邏輯錯誤,是有問題的,由此引來乙的反擊,只不過乙的反擊除了同樣犯擴大論域的邏輯錯誤之外,還違背了事實。</p><p>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是一個犯有邏輯錯誤的成語</p><p><b> 文/江南小隱</b></p&
61、gt;<p>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一成語翻譯成白話意思就是:人不是草木,所以,人不是無情的。這是一個省略了大前提的直言三段論,但這個直言三段論卻是一個犯有邏輯錯誤的推理式,由于它省略了部分前提,所以其中隱含的邏輯錯誤較為隱蔽,不易為人所覺察。</p><p> 我們把這一三段論進行還原,就形成一個這樣的三段論:</p><p> 草木是無情的;(省略)</p&
62、gt;<p><b> 人不是草木</b></p><p> -----------------</p><p> 所以,人不是無情的。</p><p> 這個三段論中,大項(P)無情的在結論中是周延的,但在大前提中明顯不周延,違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詞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的規(guī)則,是一個不正確的推理式。犯有“大項不當周延
63、”的邏輯錯誤。</p><p> 與此類似的成語還有“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也犯了“大項不當周延”的邏輯毛病。</p><p><b> 邏輯的推理(78)</b></p><p><b> 文/江南小隱</b></p><p> 第78節(jié):二難推理的破斥式</p><p
64、><b> 3、簡單破斥式</b></p><p> 二難推理的簡單破斥式特點是:</p><p> 1)前提中兩個假言判斷的前件相同,后件不同。</p><p> 2)前提中兩個選言(或聯(lián)言)判斷的選言(或聯(lián)言)肢分別否定兩個假言判斷的的后件。</p><p> 3)結論是一個直言判斷,它否定前提中兩個
65、假言判斷的共同的前件。</p><p><b> 選言其公式為:</b></p><p><b> 如果A,則B;</b></p><p><b> 如果A,則C;</b></p><p><b> 非B或非C;</b></p>&l
66、t;p> ---------------</p><p><b> 所以,非A。</b></p><p><b> 例一:</b></p><p> 如果是正方形,四條邊會相等;</p><p> 如果是正方形,四個角會相等;</p><p> 或者四條邊不
67、相等待,或者四個角不相等;</p><p> -----------------------------</p><p><b> 所以,不是正方形。</b></p><p><b> 例二</b></p><p> 如果給女兒買了電子琴,那我就不能在家安靜地寫書;</p>&
68、lt;p> 如果給女兒買了電子琴,那我就不能在家安靜地睡覺;</p><p> 我想在家安靜地寫書,或者在家安靜地睡覺;</p><p> -------------------------------------------</p><p> 所以,不能給女兒買了電子琴。</p><p> 簡單破斥式也可以用假言聯(lián)言的形式來
69、表達,其公式是:</p><p><b> 如果A,則B;</b></p><p><b> 如果A,則C;</b></p><p><b> 非B并且非C;</b></p><p> ---------------</p><p><b&
70、gt; 所以,非A。</b></p><p><b> 例三:</b></p><p> 如果你愛我,你就會關心我;</p><p> 如果你愛我,你就會保護我;</p><p> 你不關心我且不保護我;</p><p> -------------------------
71、---</p><p><b> 所以,你不愛我。</b></p><p><b> 例四:</b></p><p> 如果張軍是殺人犯;則他有主觀上的殺人動機;</p><p> 如果張軍是殺人犯;則他有客觀上的殺人后果;</p><p> 張軍既無主觀上的殺人動
72、機又無客觀上的殺人后果;</p><p> --------------------------------------------</p><p> 所以,張軍不是殺人犯。</p><p><b> 例五:</b></p><p> 如果想學好文化,就要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p><p>
73、; 如果想學好文化,就要有適當?shù)膶W習方法;</p><p> 小明既沒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又沒有適當?shù)膶W習方法;</p><p> -------------------------------------------</p><p> 所以,小明學不好文化。</p><p><b> 4、復雜破斥式。</b>&
74、lt;/p><p> 二難推理的復雜破斥式特點是:</p><p> 1)前提中兩個假言判斷的前、后件均不同。</p><p> 2)前提中兩個選言(或聯(lián)言)判斷的選言(或聯(lián)言)肢分別否定兩個假言判斷的后件。</p><p> 3)結論是一個選言判斷,它的兩個選言肢分別否定前提中兩個假言判斷的前件。</p><p>
75、;<b> 選言其公式為:</b></p><p><b> 如果A,則B;</b></p><p><b> 如果C,則D;</b></p><p><b> 非B或非D;</b></p><p> ---------------</p&
76、gt;<p><b> 所以,非A或非C。</b></p><p><b> 例一:</b></p><p> 如果你批評別人時實事求是,那么別人就會心悅誠服;</p><p> 如果你批評別人時態(tài)度誠懇,那么別人就會感到溫暖;</p><p> 別人或者不心悅誠服,或者不感
77、到溫暖;</p><p> ----------------------------------------------</p><p> 所以,你批評別人時或者未實事求是,或者態(tài)度不誠懇。</p><p><b> 例二:</b></p><p> 如果是流氓罪,則具有流氓罪的特征;</p>&l
78、t;p> 如果是傷害罪,則具有顯著的危害后果;</p><p> 某的行為或不具有流氓罪的特征,或未造成顯著的危害后果;</p><p> ------------------------------------------------</p><p> 所以,某的行為或不構成流氓罪,或不構成傷害罪。</p><p><b
79、> 例三:</b></p><p> 馬王堆一號漢墓主人如果是自然老死,則應有高度衰老跡象;</p><p> 如果是暴力致死,則應有致死創(chuàng)傷;</p><p> 馬王堆一號漢墓主人或無高度衰老跡象,或無致死創(chuàng)傷;</p><p> -----------------------------------------
80、------</p><p> 所以,馬王堆一號漢墓主人或者不是自然老死,或者不是暴力致死。</p><p> 復雜破斥式也可以用假言聯(lián)言的形式來表達,其公式是:</p><p><b> 如果A,則B;</b></p><p><b> 如果C,則D;</b></p><
81、;p><b> 非B并且非D;</b></p><p> ---------------</p><p> 所以,非A并且非C。</p><p><b> 例三:</b></p><p> 如果是流氓罪,則具有流氓罪的特征;</p><p> 如果是傷害罪,
82、則具有顯著的危害后果;</p><p> 某的行為不具有流氓罪的特征,且未造成顯著的危害后果;</p><p> ------------------------------------------------</p><p> 所以,某的行為不構成流氓罪,也不構成傷害罪。</p><p><b> 例四:</b>
83、;</p><p> 如果你批評別人時實事求是,那么別人就會心悅誠服;</p><p> 如果你批評別人時態(tài)度誠懇,那么別人就會感到溫暖;</p><p> 別人既不心悅誠服,又不感到溫暖;</p><p> ----------------------------------------------</p><p
84、> 所以,你批評別人時既未實事求是,態(tài)度也不誠懇。</p><p> 若有興趣,敬請關注第79節(jié):二難推理的規(guī)則</p><p><b> 邏輯的推理(74)</b></p><p><b> 文/江南小隱</b></p><p><b> 第74節(jié):假言推理</b&
85、gt;</p><p> 假言推理是根據(jù)假言判斷前后件之間的關系所進行的推理。其前提至少由一個假言判斷構成。通常由一個假言判斷和一個直言判斷分別構成大前提和小前提。</p><p> 假言推理根據(jù)前提條件性質的不同,分為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假言推理。各有不同的形式和規(guī)則。</p><p> 一、充分條件假言推理</p><p>
86、 充分條件假言推理是以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為大前提,以一個直言判斷為小前提而構成的推理。通過小前提肯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進而推出后件存在的結論;或通過小前提否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后件,進而推出前件不存在的結論。即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p><p><b> 1、肯定前件式</b></p><p> 其規(guī)則是: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其公式為:</p&
87、gt;<p><b> 如果A,則B;</b></p><p><b> A</b></p><p> --------------</p><p><b> 所以,B。</b></p><p><b> 例一:</b></p
88、><p> 如果一個數(shù)能被2除盡,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偶數(shù);</p><p><b> 14能被2除盡;</b></p><p> -------------------</p><p><b> 所以,14是偶數(shù)。</b></p><p><b> 例二:<
89、/b></p><p> 如果江南小隱的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則他的行為不是犯罪;</p><p> 江南小隱的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p><p> -----------------------------------</p><p> 所以,江南小隱的行為不是犯罪。</p><p><b&g
90、t; 2、否定后件式</b></p><p> 其規(guī)則是: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其公式為:</p><p><b> 如果A,則B;</b></p><p><b> 非B</b></p><p> --------------</p><p><
91、b> 所以,非A。</b></p><p><b> 例三:</b></p><p> 如果車子是陳軍偷的,那么陳軍應有作案時間;</p><p><b> 陳軍沒有作案時間;</b></p><p> ---------------------------</p&
92、gt;<p> 所以,東西不是陳軍偷的。</p><p><b> 例四:</b></p><p> 如果春天來了,柳樹就會發(fā)芽;</p><p><b> 柳樹還沒有發(fā)芽;</b></p><p> ---------------------------</p>
93、<p><b> 所以,春天還沒來。</b></p><p> 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這兩個式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正確式。其它如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則都是無效的。</p><p><b> 例五、否定前件式:</b></p><p> 如果患肺炎,則發(fā)燒;</p><p>
94、<b> 小羅沒有患肺炎;</b></p><p> --------------------</p><p> 所以,小羅沒有發(fā)燒?(不正確的結論)</p><p><b> 例六、肯定后件式:</b></p><p><b> 如果是牛,則有角;</b></
95、p><p><b> 此物有角;</b></p><p> -------------------</p><p> 所以,此物是牛?(不正確的結論)</p><p><b> 例七:</b></p><p> 如果他是罪犯,則他有作案時間;</p>&l
96、t;p><b> 他有作案時間;</b></p><p> -----------------------</p><p> 所以,他是罪犯?(不正確的結論)</p><p><b> 例八:</b></p><p> 如果李勇是殺人兇手,則必進過犯罪現(xiàn)場;</p>&
97、lt;p><b> 李勇進過犯罪現(xiàn)場;</b></p><p> ------------------------</p><p> 所以,李勇是殺人兇手?(不正確的結論)</p><p><b> 例九:</b></p><p> 如果是女人,則乳房發(fā)達;</p>&
98、lt;p><b> 此人乳房發(fā)達;</b></p><p> -------------------</p><p><b> 所以,此人是女人。</b></p><p> 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四條規(guī)則:</p><p> 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p><p&
99、gt; 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p><p> 3、否定前件無法否定后件。</p><p> 4、肯定后件無法肯定前件。</p><p> 若有興趣,敬請關注第75節(jié):必要條件假言推理。</p><p><b> 邏輯的推理(68)</b></p><p><b> 文
100、/江南小隱</b></p><p><b> 第68節(jié):關系推理</b></p><p> 關系推理是用關系判斷作前提和結論的推理。是一種簡單判斷推理。它包括直接關系推理和間接關系推理。</p><p> 一、直接關系推理是從一個關系判斷直接推導出另一個關系判斷的推理。根據(jù)兩個判斷之間的三種關系形式,可分為1、對稱關系推理。2
101、、非對稱關系推理。3、反對稱關系推理。</p><p><b> 1、對稱關系推理</b></p><p> 對稱關系是指對象A與對象B有某種關系,則對象B與對象A也有這種關系。其公式為A=>B,B=>A。</p><p><b> 例一:</b></p><p> 張軍與李芳有
102、男女關系;</p><p> -------------------------</p><p> 所以,李芳與張軍有男女關系。</p><p><b> 例二:</b></p><p><b> 劉紅與王燕是同事;</b></p><p> -----------
103、-------------</p><p> 所以,王燕與劉紅是同事。</p><p><b> 例三:</b></p><p> 三角形A與三角形B有交叉部分;</p><p> -------------------------------</p><p> 所以,三角形B與三角形A
104、有交叉部分。</p><p><b> 例四:</b></p><p> 陳香長得和高晶一模一樣;</p><p> -----------------------------</p><p> 所以,高晶長得和陳香一模一樣。</p><p><b> 例五;</b>
105、;</p><p><b> 鐵和鋁完全不同;</b></p><p> --------------------</p><p> 所以,鋁和鐵完全不同。</p><p><b> 例六:</b></p><p><b> 長沙離株洲不遠;</b&
106、gt;</p><p> --------------------</p><p> 所以,株洲離長沙不遠。</p><p> 凡具有對稱關系的判斷,可以由A判斷直接推導出B判斷,也可以由B判斷直接推導出A判斷。</p><p><b> 2、非對稱關系推理</b></p><p> 非
107、對稱關系是指對象A與對象B之間不存在對稱關系,兩個非對稱關系判斷之間是不能互換的,如果將非對稱關系作為對稱關系來推導,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其公式為A=>B,B無法=>A</p><p><b> 例七:</b></p><p> 劉棟深深地愛著彭燦;</p><p> -----------------------</p
108、><p> 無法得出:彭燦深深地愛著劉棟。</p><p><b> 例八:</b></p><p> 高強經(jīng)常對徐小蘭進行性騷擾;</p><p> -------------------------</p><p> 無法得出:徐小蘭經(jīng)常對高強進行性騷擾。</p><
109、p><b> 例九:</b></p><p><b> 小楊認識邱文;</b></p><p> ------------------------</p><p> 無法得出:邱文認識小楊。</p><p> 象上述非對稱關系判斷之間,都是不能互換的。</p><
110、p><b> 3、反對稱關系推理</b></p><p> 對稱關系是指對象A與對象B有某種關系,則對象B與對象A就絕沒有這種關系。其公式為A=>B,B絕對不能=>A。</p><p><b> 例十:</b></p><p> 公牛隊戰(zhàn)勝了火箭隊;</p><p> -
111、----------------------</p><p> 所以,火箭隊沒有戰(zhàn)勝公牛隊。</p><p><b> 例十一:</b></p><p><b> 曹操是曹植的父親;</b></p><p> ------------------------</p><p
112、> 以以,曹植不是曹操的父親。</p><p><b> 例十二:</b></p><p><b> 老子早于韓非子;</b></p><p> -----------------------</p><p> 所以,韓非子不早于老子。</p><p><
113、;b> 例十三:</b></p><p><b> 美國侵略阿富汗;</b></p><p> -----------------------</p><p> 所以,阿富汗沒侵略美國。</p><p><b> 例十四:</b></p><p>
114、<b> 玉蘭樹比桂花樹高;</b></p><p> -----------------------</p><p> 所以,桂花樹不比玉蘭樹高。</p><p> 把對稱關系誤為反對稱關系來進行直接推理,必會得出錯誤的結論。</p><p><b> 例十五:</b></p>
115、;<p><b> 熊輝和熊勇是兄弟;</b></p><p> -----------------------</p><p> 所以,熊勇和熊輝不是兄弟。</p><p> 把非對稱關系誤為反對稱關系來進行直接推理,得不出確定的結論。</p><p><b> 例十六:</b&
116、gt;</p><p><b> 胡志罵了丁威;</b></p><p> ----------------</p><p> 所以,丁威沒有罵胡志?(可能罵了也可能沒罵)</p><p><b> 邏輯的推理(58)</b></p><p><b> 文
117、/江南小隱</b></p><p> 第58節(jié):直言三段論的前提規(guī)則(續(xù))</p><p> 3、兩個特稱前提得不出任何確定的結論。</p><p> 兩個特稱判斷作前提,一共有三種情況。</p><p> 一、如果前提是兩個特稱否定判斷,根據(jù)“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任何確定的結論”之前提規(guī)則,無法得出確切結論。</
118、p><p> 二、如果前提是兩個特稱肯定判斷,則中項無論在大前提還是在小前提中都是不周延的。根據(jù)“中項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之詞項規(guī)則,不周延一次的中項得不出確定的結論。</p><p> 三、如果前提是一個特稱肯定判斷和一個特稱否定判斷,則兩個判斷只有特稱否定判斷中有一個詞項(謂項)是周延的,其它詞項都不周延。如果這個詞項不作中項,則根據(jù)“中項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之詞項規(guī)則,不周延
119、一次的中項得不出確定的結論。如果這個詞項作中項,根據(jù)“前提中有一個是否定的,結論必然是否定的”之前提規(guī)則,結論必然只能是一個否定判斷。那么結論中的大項必然是周延的。而大項在前提中不周延(唯一一個周延的詞項作了中項),這就違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詞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的詞項規(guī)則。犯了“大項不當周延”的錯誤。因此,一個特稱肯定判斷和一個特稱否定判斷,無論其周延的詞項是否作為中項,都得不出確定的結論。</p><p>
120、 綜上所述,兩個特稱判斷作前提的三種情況,無論哪種都得不出確定的結論。</p><p> 4、如果前提中有一個是特稱的,那么結論必然是特稱的。</p><p> 如果前提中有一個是特稱判斷,那么兩個前提的排列會有四種可能。1、全稱肯定判斷與特稱肯定判斷。2、全稱否定判斷與特稱肯定判斷。3、全稱肯定判斷與特稱否定判斷。4、全稱否定判斷與特稱否定判斷。</p><p&
121、gt; 1、全稱肯定判斷與特稱肯定判斷。兩個判斷中,只有全稱肯定判斷的主項是周延的,其它詞項都不周延。那么這個詞項只能用來作為中項,否則就違犯“中項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之詞項規(guī)定。而這個周延的詞項作了中項,則前提中作為小項S的詞項必不周延,根據(jù)“前提中不周延的詞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的詞項規(guī)則,那么,結論中的小項S必不周延,小項S只能是特稱。</p><p> 2、全稱否定判斷與特稱肯定判斷。兩個判斷中,
122、全稱否定判斷的主項和謂項都是周延的,特稱肯定判斷的主項和謂項都不周延。按照“前提中有一個是否定的,結論必然是否定的”之前提規(guī)則,結論必然是一個否定判斷,其謂項是大項P且是周延的。這要求前提中另一大項P也必須周延,所以大前提只能是全稱否定判斷。小前提特稱肯定判斷的主項和謂項都不周延,那么小項S必然也不周延,再根據(jù)“前提中不周延的詞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的詞項規(guī)則,結論中的小項S必然不能周延,只能是特稱。</p><p&
123、gt; 3、全稱肯定判斷與特稱否定判斷。兩個判斷中,全稱肯定判斷的主項是周延的,特稱否定判斷的謂項是周延的。按照“前提中有一個是否定的,結論必然是否定的”之前提規(guī)則,結論必然是一個否定判斷,其謂項是大項P且是周延的。這就要求前提中的大項P必須是周延的。這時有兩種情況:1:如果大前提中的大項P是全稱肯定判斷的主項,那么中項只能是全稱肯定判斷的謂項且不周延,根據(jù)“中項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之詞項規(guī)則,中項必須在小前提特稱否定判斷中周延,
124、為特稱否定判斷的謂項,則小項S為特稱否定判斷的主項且不周延,再根據(jù)“前提中不周延的詞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可知結論的主項小項S為特稱。2:如果大前提中的大項P是特稱否定判斷的謂項,則中項在此特稱否定判斷中必不周延,這就要求中項在全稱肯定判斷中周延,即全稱肯定判斷的主項為中項,其謂項為小項S且不周延。再根據(jù)“前提中不周延的詞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可知結論的主項小項S為特稱。</p><p> 4、全稱否定判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磁盤邏輯錯誤的修復
- 辯論中常見的邏輯錯誤
- 講義 邏輯錯誤及推理結構
- ets官方提供的11個邏輯錯誤
- 邏輯錯誤誘發(fā)的ERP成分研究.pdf
- 基于網(wǎng)絡的學生英語寫作邏輯錯誤分析.pdf
- 組合邏輯電路SER分析與抗軟錯誤優(yōu)化.pdf
- 邏輯電路軟錯誤可靠性評估方法研究.pdf
- mba論文邏輯電路軟錯誤率分析評估pdf
- 五防典型邏輯
- 對象錯誤與打擊錯誤
- 典型的錯誤駕駛習慣100條
- 科技英語寫作中的典型錯誤答案
- “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典型錯誤及對策
- 考慮軟錯誤率優(yōu)化的FPGA自動邏輯綜合算法及驗證.pdf
- 名詞性從句典型錯誤例析
- 19118.面向軟錯誤和漏電功耗的fpga邏輯綜合與布局布線可靠性設計
- 晶體管級與邏輯級數(shù)字集成電路軟錯誤防護研究.pdf
- “人”的邏輯與“物”的邏輯
- 指數(shù)與對數(shù)函數(shù)中的典型錯誤分類辨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