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香港的傳統(tǒng)製糖技術及糖廠的經營香港歷史博物館林國輝19世紀中葉以前,糖是繼茶和絲以外,清廷最大宗的外銷品,而廣東與福建則是產糖最多的省份,引起了經濟史家濃厚的興趣。1先秦至六朝典籍中,皆提到蔗,但據(jù)季羨林先生的研究,中國生產蔗糖的歷史,最早不超過三國時代,應是三國至唐朝的某一個時期2,至於史書上記載唐太宗遣使到印度學習煉糖之法,應只是為了要改良中國既有的熬製沙糖的技術。3近代用以生產蔗糖用的甘蔗(Sacchrumofficinarum
2、),原產於畿內亞,後傳播至印度,估計其培植方法也隨熬糖法於唐朝時傳入中國4。甘蔗生長於年平均溫約2030℃,年降雨量多於1500毫米的地區(qū),並以排水良好的砂土為佳,所以最適合在亞熱帶的「輋地」(坡地)上種植。中國的福建、臺灣、四川、雲南、廣東及廣西等省份,皆適合甘蔗生長。清代廣東的製糖業(yè)清代廣東的製糖業(yè)明清以來,廣東已成為生產蔗糖的重鎮(zhèn),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中,曾對廣東糖業(yè)有詳細記載:「糖之利甚厚,粵人開糖房者多以致富,蓋番禺、東莞、
3、增城糖房者十之四,陽春糖居十之六,而蔗田與禾田等矣?!嶂试趲衷谑病!r。上農一人一寮,中農五之,下農八之十之,以荔枝木為兩轆,轆轆相比若磨然。長大各三四尺。轆中餘一空隙。投蔗其中,駕以三牛之牯,轆旋則蔗汁洋溢,轆在盤上,汁流槽中。然後?成飴,其濁而黑者曰黑片糖,清而黃者曰黃片糖,一清者曰赤沙糖。……其凝結成大塊者,堅而瑩,黃白相間,曰冰糖,亦曰糖霜?!?清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年)范端昂,《粵中見聞》也有類似的記載類
4、:「榨之法,以荔枝木為兩轆,高三尺餘。規(guī)而圓之,徑闊二尺許。兩轆相比若磨,然中餘一空隙,投蔗其中,駕以二牛,鞭牛運行,則轆隨旋轉。蔗汁下注槽中,是謂糖清。然後用雞子清、豬膏合煮煉成,貯于糖漏。……久之啟視,1有關廣東製糖史的眾多論著中,以SuchetaMazumdarSugarSocietyinChina:PeasantsTechnologytheWldMarket(Cambridge(Maassachusatts):HarvardUn
5、iversityPress1998)最詳盡,書中除深入介紹製糖工藝外,更從世界經濟史角度看18及19世紀歐洲食糖需求的變化,如何影響著中國糖的外輸,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系之一員,而中國糖業(yè)的興盛,又如何影響到清廷國內的社會組織及經濟結構。2季羨林,《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頁67。3同上引書,頁100。4季羨林先生在甘蔗原生地及何時傳入中國等問題上皆未有定論,這裏的觀點為作者推測。5屈大均,《廣
6、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689至690。3告表示,元朗居民不滿機械榨汁機把甘蔗絞得太爛太碎,剩下的蔗渣不能用作燃料,令他們收入大減。12過往的政府報告視元朗為甘蔗種植的主要產區(qū),但從今日找到的糖廠遺跡可知,上水及西貢地區(qū)亦有甘蔗及蔗糖出產,不過仍以元朗為最大宗。(遺跡分佈見附表一。)然而,有關本地糖廠的圖片資料甚為缺乏,最早的資料見於1934年的《香港自然家》(HongKongNaturalist)雜誌,書內轉載了18
7、93年一位外國人在香港仔(LittleHongKong)所見的蔗磨素描。131970年代港大建築系師生在西貢進行古建築及村落史跡調查時,亦對當?shù)匕l(fā)現(xiàn)的蔗磨遺蹟進行繪圖14。現(xiàn)今東京外語大學藏有數(shù)幅約繪於1860年的「中國製糖圖」,也記載了製糖的每一個步驟,從圖中所見的客家農婦妝扮,似為廣東一帶村落糖廠的情況。15從這些繪圖資料可見,香港地區(qū)的蔗磨是以花崗石打製的,而石轆的高度較矮,直徑較大,與上引文獻所見的荔枝木轆有著極大分別。傳統(tǒng)糖廠
8、的經營──以元朗山下村為例傳統(tǒng)糖廠的經營──以元朗山下村為例山下村的糖廠香港「新界」的糖廠遺址,以元朗屏山鄉(xiāng)山下村保存得最多及最好。香港政府1960年出版的《香港地名誌》所載,全村只有825人16,但據(jù)父老憶述,過往村內曾先後出現(xiàn)過約13所糖廠,最高峰期曾有三所糖廠同時運作?,F(xiàn)今尚可認出的糖廠名字有:中心寮、老寮、高地寮及新寮仔。其中以「新寮仔」的成立時間最晚,約建於1920年代,而山下村糖廠雖面臨現(xiàn)代化糖廠低廉片糖的競爭,但仍屹立至1
9、950年,由於遇上連年大旱,作物失收,才不得不停業(yè)。據(jù)筆者考察,山下村的製糖作坊可分為蔗場、絞寮及糖廠三個部分。蔗場是絞寮外的空地,用作暫時存放新割下的甘蔗,村民在這裏先把甘蔗削根去葉,再送到絞寮榨汁。絞寮內放置有一組兩個的石轆連石底盤,石轆由四只牛18411941Vol.2pp.28328412“HongKong(NewTerrity)1901”inHongKongAnnualAdministrationRepts18411941Vo
10、l.12p.314315.13“HongKong:SomeEarlyNotesonItsNaturalHisty”byA.H.CrookL.GibbsinHongKongNaturalistVol.5No.1(March1934)p193.14SurveyofChineseHisticRuralArchitectureinSaiKungDistrictNewTerrititiesbyAntiquitiesMonumentSectionU
11、rbanServicesDepartmentDepartmentofArchitectureUniversityofHongKong(1977)p.29.15該批圖卷見唐立著,《雲南物質文化生活技術卷》(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從作者實地調查所得,雲南現(xiàn)今仍使用木轆製成的蔗磨,而不是廣東地區(qū)流行的石磨。16AGazetteerofPlaceNamesinHongKongKowloontheNewTerrities(HongK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香港的傳統(tǒng)制糖技術及糖廠的經營
- 香港的傳統(tǒng)制糖技術及糖廠的經營
- 香港的傳統(tǒng)制糖技術及糖廠的經營
- 香港的傳統(tǒng)制糖技術及糖廠的經營
- 制糖廠年度工作總結
- 技術創(chuàng)新對傳統(tǒng)制造業(yè)的影響
- 技術創(chuàng)新對傳統(tǒng)制造業(yè)的影響
- 外文翻譯--傳統(tǒng)制造系統(tǒng)
- 中藥蜜丸的傳統(tǒng)制作方法
- 江蘇省傳統(tǒng)制造業(yè)的判定及升級研究
- 新常態(tài)下傳統(tǒng)制造業(yè)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 徽州楹聯(lián)匾額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 徽州楹聯(lián)匾額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 中國傳統(tǒng)制造業(yè)的出路在哪里
- 傳統(tǒng)制造業(yè)軟件面向Web升遷的關鍵技術研究.pdf
- 當代回族傳統(tǒng)制度文化變遷研究
- 中醫(yī)古代傳統(tǒng)制劑文獻研究.pdf
- 供應鏈管理對傳統(tǒng)制造模式的挑戰(zhàn)
- 廣西某制糖廠生產廢水處理工藝設計[開題報告]
- 基于傳統(tǒng)制馕工藝的自動制馕機的研發(fā).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