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字到影像: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電視劇經過五十年的發(fā)展,已經成長為一門獨立的電視藝術,占據了當今主要敘事藝術的地位,以及人們故事消費和日常話語的空間。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電視劇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的一種重要儀式和景觀,并且影響著受眾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對世界的感知與理解。它在投射群體心理幻象,塑造受眾文化、審美趣味和社會心理,建構受眾的知識、信仰體系以及意識形態(tài)方面具有其它藝術所無法比擬和替代的作用。與西方的肥皂劇不同,中國電視劇享有特殊的文化意義和地位,它在給大

2、眾提供精神娛樂的同時,還承擔著一定的文化啟蒙作用。電視劇的話語生產和話語實踐一方面及時地反映著中國當下社會生活的種種變遷,成為當代人生活、情感和社會演化的“見證”,另一方面又以一種獨特的影像方式在傳承、傳播、闡釋、演繹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價值訴求,同時也為數量龐大的受眾提供了夢想、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身份認同的原始材料。
   在中國為數龐大的電視劇藝術生產中,改編自小說等文學作品的電視劇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藝術地位

3、,一部中國電視劇的發(fā)展史幾乎就是文學作品的改編史。尤其是20世界90年代以來,隨著媒介重心由文字向影像的轉移以及以電視劇藝術為代表的視覺文化的強勢崛起,電視劇取代了電影成為小說等文學作品的最大改編者,基本上占據了與圖書共謀發(fā)展的空間,正是電視劇的改編帶動了小說的傳播與出版。小說的電視劇改編,電視劇與小說的關系與互動成為一個值得言說的話題。如果說在電視劇本體藝術的探索階段,電視劇與文學的關系主要體現為前者對后者的單向依附的話,那么隨著電視

4、劇語言表意系統(tǒng)和美學特征的成熟,電視劇擺脫了與小說的單向交往與依附,真正擁有了與小說互映互動的話語空間,它甚至憑借其巨大的傳播優(yōu)勢和強大的文化資本以及技術資本的支撐,擁有了相對小說的文字傳播更多的話語權。而社會文化語境的變化也使電視劇改編實踐和理念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電視劇改編由初創(chuàng)時期對文學作品的簡單圖解,到20世紀80年代精英意識指導下對文學作品頂禮膜拜的“忠實性”改編,逐步發(fā)展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種改編觀念、改編模式和改編風格共

5、時并置的多元化局面,電視劇改編理念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的嬗變。電視劇主體地位的獲得,使改編從以往的“以文學為本位”轉向以“以電視劇為本位”的相對自由的改編。文學原著不再是改編者奉若圭臬的“模本”,而被視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這種改編新現象的出現表明電視劇已經成功地從小說等創(chuàng)造出的表意手法和認識手段的包圍中剝離出來,找到了一種適合于影像符號的敘事方式,表明了電視劇強烈的自信和自我意識的彰顯。
   但是,與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的繁榮形成鮮明

6、對照的就是改編理論研究的空疏和改編批評理念的單一與落后。后者主要體現在批評中的小說中心主義傾向,即以小說的話語、批評和審美為標準,以原著為核心,對改編作品進行藝術價值評判,使得電視劇自身的本體特征和美學特質被忽略被無情地消解;其次,共同的技術中心主義傾向,即從改編的實踐性、可操作性出發(fā),將改編研究與批評停留在單一的技術層面和淺層次的認知上,糾纏于改編作品與原著細枝末節(jié)的比較。從而使批評陷入小說與電視劇的庸俗比附;第三,批評往往圍繞具體作

7、品的改編得失進行言說和經驗式的歸納總結,多呈現印象式、感悟式和零碎化特征。缺乏對改編作宏觀的整體把握和理論的深入闡釋;第四,業(yè)界往往注重改編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忽略對改編應有的理性思辨,而學界的一些批評理念又脫離實際,二者缺少融合與交叉,造成了電視劇改編研究和批評的自說自話。
   立足當今電視劇改編批評和實踐的現實語境,本論文以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平等對待小說與電視劇兩種藝術的前提下,試圖將小說的電視劇改編作為一

8、個整體事件,從一個立體的角度對改編作品的意義生成機制進行考察。論文將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看作是一種符號現象、行為現象和文化現象,從這一認識出發(fā),論文首先從文字文本和影像文本的內部入手,從符號學和敘事學的角度對小說和電視劇文本轉換的內在理據和意義生成機制進行了探討,并從靜態(tài)的角度對由文字“言、象、意”構成的小說藝術世界向由影像構成的電視劇的“像/言、意”藝術世界的轉換進行了分析,這當中也涉及到了敘事思維和方式的轉換以及二者在轉換中存在的困境與

9、限度。改編作為一種特殊的“閱讀”行為和敘事行為,它不僅涉及改編主體針對原文本的復雜的解碼活動,在進行影像文本的編碼/闡釋過程中,還要面對諸多外在文化因素的制約。換言之,改編的敘事行為是在某種特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獲得實現的,不同的環(huán)境制約著受眾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敏感點,它們影響了改編作品最終面貌的形成和意義的實現。改編行為的發(fā)生不可能超越時代文化與審美的假定,因此,受眾、經濟等社會文化環(huán)境因素也被納入改編行為的研究視野。在完成了從文字到影像

10、,從小說到電視劇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轉換生成考察之后,論文對小說名著的電視劇改編和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當代小說的改編實踐從不同的視角進行了個案分析,將改編和文化研究相結合,進一步闡明小說的電視劇改編不是一個單純的敘事媒介在文本內部的靜態(tài)轉換問題,影像文本的形成和最終的意義實現是一個動態(tài)的、復雜的過程。個案研究試圖凸現改編背后的敘事策略、文化機制和意識形態(tài),揭示改編作品為何以這樣而非那樣的面貌出現。
   總之,論文充分借鑒電影改編研

11、究的相關成果,運用符號學、敘事學、接受美學、闡釋學、文化研究以及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的相關資源,采用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理論闡釋與個案分析,藝術本體與文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從整體上對小說的電視劇改編進行全面的把握和多層次、多維度的立體觀照。以期從跨學科的角度,對小說的電視劇改編這一復雜現象進行理性的分析與論證,從而對改編這一行為事件的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論文試圖闡明以下觀點:首先,改編作品與原著既存在多重互文性關系,又不

12、同于原著,它是獨立的藝術作品,是電視劇導演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小說與改編電視劇的接受是不同話語場域、不同交際環(huán)境的合法性對話,改編是一系列被社會認可的、合法的符號建構而不是對原著亦步亦趨的“忠實性”圖解;其次,由小說到電視劇,即是文本的再生產,又是意義的再生產。其意義的生成是一個動態(tài)的、立體的,而不是靜態(tài)的文字到影像的媒介轉化,它關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文本內部的,也有文本外部的社會、文化、經濟及接受終端等因素的影響。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電視劇的主

13、題與內涵,不僅僅是文學原著的作者與電視劇的導演賦予的,同時也是受眾和某種社會價值觀念以及理想所賦予的;再次,小說與電視劇在美學和敘事學層面有著共同的特性,但由于媒介的差異,二者不可能實現完全的“轉譯”,而不可轉譯的地方正是影視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忠實”不應該成為衡量改編電視劇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和唯一合法的改編模式;最后,小說與電視劇是平等的敘事藝術,各有各的敘事語法、敘事話語,不存在影像敘事低于文字敘事。二者的相互依存與互動,為小說的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