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九章 方劑學,人民衛(wèi)生電子音像出版社,山東大學醫(yī)學院 張繼東,第一節(jié) 方劑的基本知識一、方劑與治法二、方劑的組成及變化三、方劑的劑型第二節(jié) 方劑的分類及常用方劑一、解表劑 麻黃湯 銀翹散 桂枝湯 麻杏石甘湯二、祛風劑 川芎茶調(diào)散 鎮(zhèn)肝熄風湯 獨活寄生湯 天麻鉤藤飲三、祛濕劑 平胃散 茵陳蒿湯 藿香正氣散 五苓散 八正散四、清熱劑
2、 白虎湯 龍膽瀉肝湯 清熱地黃湯五、和解劑 小柴胡湯 逍遙散六、消食劑 保和丸七、催吐劑八、瀉下劑 大承氣湯 麻子仁丸 大黃牡丹湯九、化痰止咳平喘劑 二陳湯 小青龍湯十、溫里劑 理中丸 四逆湯十一、理氣劑 越鞠丸 瓜蔞薤白白酒湯十二、理血劑 血府逐瘀湯 補陽還五湯十三、補益劑 四君子湯 四物湯 六味地黃丸
3、 歸脾湯十四、固澀劑 四神丸十五、安神劑 酸棗仁湯十六、開竅劑十七、驅(qū)蟲劑十八、外用劑了解的方劑列表,目 錄,第一節(jié) 方劑的基本知識,一、方劑與治法,方劑是理、法、方、藥的組成部分,臨證時首先是辨證,然后確立治法,在治法的指導下選用相應的藥物組成方劑。因此,治法是組方的依據(jù),方劑是治法的體現(xiàn),即“法隨證立”,“方從法出”。,二、方劑的組成及變化,(一)組方原則 1. 君藥:是方劑中針對主
4、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2. 臣藥 3. 佐藥 4. 使藥,,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針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佐助藥:協(xié)助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 要的兼證的藥物。,佐制藥:用以消除或減緩君、臣藥的毒性與烈性的藥物。,反佐藥:根據(jù)病情需要,用與君藥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引經(jīng)藥:能引方中諸藥直達
5、病所的藥物。,調(diào)和藥:具有調(diào)和諸藥作用的藥物。,二、方劑的組成及變化,(二)組成變化 1. 增減藥味 2. 增減藥量: 3. 劑型變化:,,一種是佐使藥的加減,適用于主證未變而次要兼證不同的病 例,這種加減變化不至于引起全方功效的根本改變。,另一種是臣藥的加減,由于改變了方劑的配伍關系,則會使 全方的功效發(fā)生根本變化。,方劑的藥物組成雖
6、然相同,但其用量各異,致使方劑的配伍關系及功用、主治亦不相同。,方劑的劑型各有特點,同一方劑,若劑型不同,其作用亦有大小與緩峻之別,在主治病情上亦有輕重緩急之分。,三、方劑的劑型,常用的劑型: 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露 劑、 栓劑、 沖劑、片劑、糖漿劑、口服液、注射劑 等。,第二節(jié) 方劑的分類及常用方劑,一、解表劑,概念:凡以辛散解表藥為主組成,具有發(fā)汗、解肌、 透疹等
7、作用,治療表證的方劑,稱解表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應用解表劑時,服后取汗,但不可發(fā)汗太 過,以防損傷正氣。解表劑不宜久煎,以免影 響療效。,一、解表劑,掌握-麻黃湯、銀翹散的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熟悉-桂枝湯、麻杏石甘湯的組成、功用及主治。,了解-桑菊飲、柴葛解肌湯、敗毒散的功用及主治。,麻黃湯,【組成】麻黃 桂枝 杏仁 甘草【功用】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局髦巍匡L寒表實證。,【方解】,麻黃湯,,
8、君藥:麻黃,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臣藥:桂枝,溫經(jīng)散寒,解肌發(fā)表,助麻黃發(fā)汗而 散風寒。,佐藥:杏仁,降利肺氣,與麻黃相伍一宣一降,助 麻黃宣肺平喘。,使藥:甘草,緩中,制約麻、桂發(fā)汗過猛。,【使用注意】本方發(fā)汗作用較強,對于表虛 有汗、 新產(chǎn)婦 人、失血患者等均不宜用?!炯訙p運用】本方加白術(shù),名麻黃加術(shù)湯,治寒濕
9、 在表,一身煩痛,宜于發(fā)汗者。,麻黃湯,【組成】桂枝 白芍 炙甘草 生姜 大棗【功用】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主治】風寒表虛證。,桂枝湯,【方解】,桂枝湯,,君藥:桂枝,解肌發(fā)表,散風寒。,臣藥:白芍,益陰斂營。,佐藥:生姜,助桂枝解肌,又和胃止嘔;大棗, 益氣補中滋脾。,使藥:炙甘草,調(diào)和藥性。,【使用注意】藥后飲熱稀粥少許,使微微汗出?!炯訙p應用】本方加厚樸、杏仁,名為桂枝加厚樸杏子
10、湯,解肌發(fā)表, 降氣平喘?!捐b別】與麻黃湯相鑒別 相同點:麻黃湯和桂枝湯同屬辛溫解表劑,都可治外感風寒表證。 麻黃湯發(fā)汗散寒力強,為辛溫發(fā)汗之重劑, 適用于外感 不同點 風寒,惡寒發(fā)熱而無汗喘咳之表實證。 桂枝湯發(fā)汗解表之力遜于麻黃湯,但有調(diào)和營衛(wèi)之功,為
11、 辛溫解表之和劑,適用于外感風寒,發(fā)熱有汗而惡風之表 虛證。,桂枝湯,,銀翹散,【組成】金銀花 連翹 桔梗 薄荷 淡竹葉 生甘草 荊芥穗 牛蒡子 淡豆豉 蘆根【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主治】風熱表證。,【方解】君 藥:金銀花、連翹,辛涼解表,清熱解毒。、臣 藥:薄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利咽;
12、 荊芥穗、 淡豆豉,辛而微溫,助君藥 宣散在表之邪。佐使藥:蘆根、淡竹葉、桔梗、甘草,清熱生 津,利咽 化痰。,銀翹散,【使用注意】本方適用于風熱表證,外感風寒者禁 用;方中 多為辛散輕宣之品,不宜久 煎?!炯訙p應用】口渴甚者加天花粉,咽痛者加馬勃、 元參。,銀翹散,麻杏石甘湯,【組成】麻
13、黃 杏仁 石膏 炙甘草【功用】辛涼宣泄,清肺平喘?!局髦巍勘硇盎療岱阜沃却C。,【方解】 君 藥:麻黃,解表宣肺平喘; 石膏,清泄肺熱。 臣 藥:杏仁,止咳平喘。 佐使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diào)和諸藥。,麻杏石甘湯,【使用注意】本方為治療外邪未解,肺熱咳喘的常 用方劑, 風寒咳喘者不宜使用。
14、【加減應用】若肺熱甚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咳喘較 甚者可加蘇子、葶藶子、地龍??捎?于支氣管肺炎、大葉肺炎等。,麻杏石甘湯,二、祛風劑,概念:凡以辛散祛風或熄風止痙的藥物為主組成,具有疏 散外風或平熄內(nèi)風作用的方劑,稱為治風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祛風劑藥性多溫燥,津液不足、陰虛有熱者慎 用 。,二、祛風劑,掌握-川芎
15、茶調(diào)散、鎮(zhèn)肝熄風湯的組成、功用、主治及 方解。,熟悉-獨活寄生湯、天麻鉤藤飲的組成、功用及主治。,了解-牽正散、消風散、羚角鉤藤湯、大定風珠、大秦艽 湯的功用及主治。,川芎茶調(diào)散,【組成】川芎 荊芥 薄荷 羌活 白芷 細辛 防風 甘 草【功用】祛風散寒止痛?!局髦巍客飧酗L邪頭痛。,【方解】君藥: 川芎,味辛溫,祛風活血止痛,善治少陽、 厥陰
16、經(jīng)頭痛。臣藥: 荊芥、薄荷、防風,辛散上行,疏散風邪, 清利頭目。佐藥: 羌活,善治太陽經(jīng)頭痛;白芷,善治陽明經(jīng) 頭痛;細辛,散寒止痛,善治少陰經(jīng)頭痛。使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川芎茶調(diào)散,【使用注意】本方為主治風邪頭痛的常用方劑,氣 虛、血虛,或因肝腎陰虧、肝陽上 亢、肝風內(nèi)動引
17、起的頭痛,均非所 宜。用時以清茶調(diào)下。【加減應用】若屬風寒者可去薄荷,加蘇葉、生 姜;屬風熱者去羌活,加蔓荊子、菊 花。若頭痛久而不愈者可加全蝎、僵 蠶、地龍等。,川芎茶調(diào)散,獨活寄生湯,【組成】獨活 桑寄生 秦艽 防風 細辛 當歸
18、 白芍 川芎 干地黃 杜仲 牛膝 人參 茯苓 炙甘草 桂枝【功用】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方解】君藥:獨活,祛下焦風寒濕邪,蠲痹止痛。臣藥:防風、秦艽,祛風勝濕;桂枝,溫散寒邪, 通利血脈;細辛,祛寒止痛。佐藥:桑寄生、牛膝、杜仲,補益肝腎,強壯筋 骨
19、;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養(yǎng)血活血; 人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使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獨活寄生湯,【加減應用】對痹證疼痛較劇者可酌加制川烏、制 草烏、白花蛇等;寒邪偏盛者酌加附 子、干姜;濕邪偏盛者去地黃,酌加 薏苡仁、蒼術(shù)。常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 炎、腰肌勞損、坐骨神經(jīng)痛等病。,獨活寄生湯,鎮(zhèn)肝息風湯,【組成】懷牛膝
20、 生赭石 生龍骨 生牡蠣 生龜版 生 杭芍 玄參 天冬 川楝子 生麥芽 茵陳 甘 草【功用】鎮(zhèn)肝息風?!局髦巍筷幪撽柨?,肝風內(nèi)動證。,【方解】君藥:懷牛膝,引血下行,補益肝腎。臣藥:代赭石,鎮(zhèn)肝降逆;龍骨、牡蠣、龜版、白 芍,益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佐藥:玄參、天冬,滋陰清熱,以制陽亢;茵陳、 川楝子、
21、生麥芽,清泄肝熱,疏肝理氣,以 利于肝陽的平降。使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鎮(zhèn)肝息風湯,【加減應用】若心中熱甚者加黃連;痰多者加膽 星;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高血壓 病、血管性頭痛等屬肝陽上亢者皆可 加減應用。,鎮(zhèn)肝息風湯,天麻鉤藤飲,【組成】天麻 鉤藤 石決明 梔子 黃芩
22、 川牛膝 杜 仲 益母 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功用】平肝息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方解】君藥:天麻、鉤藤,平肝息風。臣藥:石決明,平肝潛陽,除熱明目,加強天麻、 鉤藤平肝息風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佐藥:梔子、黃芩,清熱瀉火;益母草,活血利 水;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朱
23、 茯神,安神定志。,天麻鉤藤飲,【加減應用】頭暈頭痛者加菊花;心煩易怒者加黃 連;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枳實;舌苔 黃厚膩者,加黃連、天竺黃。臨床常 用于高血壓病肝陽上亢者。,天麻鉤藤飲,三、祛濕劑,概念:凡以祛濕藥為主組成,具有化濕利水、通淋泄?jié)嶙?用,治療水濕為病的方劑,稱祛濕劑。,分
24、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祛濕劑多由芳香溫燥或甘淡滲利之藥組成,易 于耗傷陰津,故對素體陰虛津虧,病后體弱, 以及 孕婦 等均應慎用。,三、祛濕劑,掌握-平胃散、茵陳蒿湯的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熟悉-五苓散、八正散的組成、功用及主治。,了解-藿香正氣散、防己黃芪湯、三仁湯、苓桂術(shù)甘湯、 真武湯的功用及主治。,平胃散,【組成】蒼術(shù) 厚樸 陳皮 甘草 生姜 大棗【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25、【主治】濕困脾胃證。,【方解】君藥:蒼術(shù),味苦性溫,燥濕健脾。臣藥:厚樸,辛苦溫,寬中除滿。佐藥:陳皮,理氣和胃。使藥:甘草、生姜、大棗,調(diào)和脾胃。,平胃散,【加減應用】若證屬濕熱者宜加黃連、黃芩,證屬 寒濕者宜加干姜、草豆蔻,濕盛泄瀉 者可加五苓散。慢性胃炎、胃及十二 指腸潰瘍、
26、慢性腸炎等屬濕滯脾胃 者,可加減應用。,平胃散,【組成】 藿香 紫蘇 白術(shù) 白芷 茯苓 大腹皮 厚樸 半夏 陳皮 桔梗 炙甘草 【功用】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局髦巍?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證。惡寒發(fā)熱,頭痛, 惡心嘔 吐,腹痛腹瀉,舌苔白膩,脈浮緩。【用法】水煎服。藥丸劑,每服6~9g,
27、日2次。,藿香正氣散,藿香正氣散,【方解】君 藥: 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濕,理氣和中。臣佐藥:紫蘇、白芷,辛溫發(fā)散,助藿香解表散 寒;半夏、陳皮,燥濕和胃,降逆止嘔; 白術(shù)、茯苓,健脾運濕;厚樸、大腹皮, 行氣化濕除滿;桔梗,宣肺利膈。使 藥: 甘草,調(diào)和諸藥。,五苓散,【組成】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術(shù) 桂枝【功用
28、】利水滲濕,通陽化氣?!局髦巍克疂裢>?,膀胱氣化不利。,【方解】君藥:澤瀉,利水滲濕。臣藥:茯苓、豬苓,淡滲利水。佐藥:白術(shù),健脾運濕,使水精四布;桂枝,辛溫 通 陽,助膀胱氣化。,五苓散,【加減應用】若水腫兼有表證者可與越婢湯合用;水濕壅盛者可與五皮 散合用。常用于腎炎、肝硬化腹水、以及急性腸炎、尿潴 留、腦
29、積水等水濕內(nèi)盛者。【鑒別】與豬苓湯相鑒別 相同點:本方與豬苓湯同為利水之劑,皆治小便不利、口渴、身 熱。 不同點:五苓散證系表邪未盡,內(nèi)傳太陽之府,膀胱氣化不行,故 用澤瀉、二苓利水,配伍桂枝外散表邪,內(nèi)以溫陽化氣。 豬苓湯證為邪已入里化熱,水熱互結(jié),
30、熱傷陰津,故用豬 苓、澤瀉、茯苓以利水,佐以滑石清熱,阿膠養(yǎng)陰。,五苓散,茵陳蒿湯,【組成】茵陳 梔子 大黃【功用】清熱利濕退黃。【主治】濕熱黃疸。,【方解】君藥:茵陳,清熱利濕退黃。臣藥:梔子,清利三焦?jié)駸?,使?jié)駨男”愣ァW羲帲捍簏S,蕩滌胃腸實熱,通利大便,使?jié)駸嵊?大便而下。,茵陳蒿湯,【加減應用】若濕多者加茯苓、澤瀉、豬苓;熱多
31、 者加黃柏、黃連。本方為治療陽黃的 效方,適用于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 炎、膽囊炎、膽石癥等所引起的黃 疸,屬濕熱內(nèi)蘊者。,茵陳蒿湯,八正散,【組成】車前子 瞿麥 扁蓄 滑石 木通 甘草梢 梔子 大黃【功用】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32、。【主治】濕熱淋證。,【方解】君藥:車前子、木通、滑石、扁蓄、瞿麥,清利濕 熱,利水通淋。臣藥:梔子,清三焦?jié)駸幔淮簏S,泄熱降火。佐藥:甘草,和中解毒。,八正散,【加減應用】用治血淋宜加大小薊、白茅根;石淋 澀痛者宜加金錢草、海金砂;膏淋混 濁者宜加萆薢。常用于急性腎盂腎
33、 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 炎、泌尿系結(jié)石等。,八正散,四、清熱劑,概念:凡以涼性、寒性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 作用,用以治療里熱證的方劑,稱為清熱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注意熱證真假和虛實,不可誤用寒涼;注意寒涼 藥物久服易敗胃或內(nèi)傷中陽,必要時應配伍健脾和胃之品。,四、清熱劑,掌握-白虎湯的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熟悉-龍膽
34、瀉肝湯、清熱地黃湯的組成、功用及主治。,了解-清營湯、白頭翁湯、青蒿鱉甲湯、五味消毒飲、黃 連解毒湯、玉女煎、普濟消毒飲、葦莖湯、導赤散、仙方 活命飲、清暑益氣湯的功用及主治。,白虎湯,【組成】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功用】清熱生津?!局髦巍筷柮鳉夥譄崾⒆C。,【方解】君 藥:石膏,辛甘大寒,清熱除煩。臣 藥:知母,苦寒質(zhì)潤,清熱生津。佐使藥:甘草、粳米,和胃護津,以防寒涼傷中。,白虎湯,
35、【加減應用】本方加人參,名白虎加人參湯,甘寒 清熱,益氣生津。流感、支氣管感 染、大葉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出血熱等具有氣分熱盛者,均 可辨證應用。,白虎湯,清熱地黃湯 (原犀角地黃湯),【組成】犀角(水牛角代) 生地 芍藥 丹皮【功用】清熱解
36、毒,涼血散瘀?!局髦巍繜崛胙肿C。,【方解】君 藥:水牛角,清熱涼血解毒。臣 藥:生地,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佐使藥:赤芍,涼血散瘀,與丹皮合用既可清熱涼 血,又能活血散瘀。,清熱地黃湯 (原犀角地黃湯),【加減應用】若吐血者加側(cè)柏葉、三七,衄血者加白茅根、黃芩,便血者加槐花、地榆,尿血者加白茅根,發(fā)斑者加紫草。急性黃色肝萎縮、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紫癜、尿毒癥、急性白血病等屬血分熱盛者,
37、均可加減應用?!捐b別】與清營湯相鑒別 相同點:兩方均以水牛角、生地為主,以治熱入營血證。 不同點:清營湯是在清熱涼血中伍以清氣之品,以使入營之熱轉(zhuǎn)從氣分而解,適用于邪初入營尚未動血者;本方著重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用治熱毒深陷血分,而見耗血動血證。,清熱地黃湯 (原犀角地黃湯),龍膽瀉肝湯,【組成】龍膽草 黃芩 梔子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 歸 甘草 柴胡
38、 生地【功用】清肝膽實火,瀉下焦?jié)駸??!局髦巍扛文憣嵒鹕涎鬃C。,【方解】君藥:龍膽草,大苦大寒,清肝膽實火。臣藥:黃芩、梔子,苦寒瀉火,助龍膽草清熱燥 濕。佐藥:車前子、木通、澤瀉,清利濕熱,導濕熱下 行; 當歸、生地,滋養(yǎng)肝血,使祛邪而不 傷正。使藥:柴胡,疏肝膽之氣,引諸藥入肝經(jīng);甘草, 調(diào)和諸藥。,龍膽瀉肝湯,【加減應用
39、】肝膽實火較盛者可去木通、車前子, 加黃連;若濕盛者可去黃芩,加滑 石。高血壓、急性結(jié)膜炎、外耳道癤 腫、中耳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 膽囊炎、泌尿系感染、睪丸炎、急性 盆腔炎、帶狀皰疹、會陰部濕疹等,
40、 皆可加減應用本方。,龍膽瀉肝湯,五、和解劑,概念:凡具有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寒熱等作用, 治療邪在少陽或肝脾不和、腸胃不和等證的方劑,稱為 和解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陽,或邪已入里,陽明 熱盛者,皆不宜使用和解劑。,五、和解劑,掌握-小柴胡湯的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熟悉-逍遙散的組成、功用及主治。,了解-半夏瀉心湯、四逆散、大柴胡湯、葛根黃
41、芩黃連 湯、防風通圣丸、痛瀉要方的功用及主治。,小柴胡湯,【組成】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炙甘草 生姜 大棗【功用】和解少陽?!局髦巍可訇栕C。,【方解】君藥:柴胡,苦平,透達少陽半表之邪。臣藥:黃芩,苦寒,清少陽半里之熱,與柴胡配 伍,和 解清熱。佐藥:生姜、半夏,和胃降逆;人參、大棗,益氣 調(diào)中,扶正祛邪。使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小柴胡湯,【加減應用
42、】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瓜 蔞;口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感 冒、瘧疾、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 膽石癥、胸膜炎、中耳炎、乳腺炎、 睪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屬少陽 證者,皆可以本方加減治療。,小柴胡湯,逍遙散,
43、【組成】柴胡 當歸 白芍 白術(shù) 茯苓 炙甘草【功用】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局髦巍扛斡粞撈⑷踝C。,【方解】君藥:柴胡,疏肝解郁,暢達肝氣。臣藥:白芍,養(yǎng)血柔肝;當歸,養(yǎng)血活血;共助君 藥補肝體而助肝用。佐藥:白術(shù)、茯苓,健脾益氣;薄荷,疏散郁遏之 氣;生姜,降逆和中。使藥:甘草,補中而調(diào)諸藥。,逍遙散,【加減應用】肝郁氣滯較甚者加香附、木香;肝郁
44、 化火者加丹皮、梔子。慢性肝炎、胃 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腸神 經(jīng)官能癥、乳腺小葉增生、更年期綜 合征、盆腔炎等,均可辨證加減應用 本方。,逍遙散,六、消食劑,概念:凡以消食藥為主組成,具有消食健脾,除痞化
45、 積等作用,以治療食積停滯的方劑,稱為消導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消食劑雖較瀉下劑緩和,但總屬攻伐之品,不 宜長期使用,純虛無實者禁用。,六、消食劑,保和丸,【組成】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陳皮 連翹 萊菔子【功用】消食和胃?!局髦巍渴撤e。,【方解】君 藥:山楂,消一切食積,尤善消肉食油膩。臣 藥:神曲,化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消谷面 之
46、積。佐使藥:半夏、陳皮、茯苓,和胃止嘔,健脾利 濕;連翹,散結(jié)清熱。,保和丸,【加減應用】若食滯較重者可加檳榔,食積化熱者 可加黃連,兼脾虛者加白術(shù)。急慢性 胃炎、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均可 辨證加減應用。,保和丸,七、催吐劑,概念:凡以涌吐藥為主組成,具有涌吐痰誕、
47、宿食、 毒食等作用,以治療痰厥、食積、誤食毒物 的方劑,稱為催吐劑。,適應證:主要適用于痰涎壅盛,宿食停滯胃脘,或毒 物尚留胃中,屬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證。,注意事項:催吐劑作用峻猛,故年老體弱、孕婦、產(chǎn)后均 非所宜。,七、催吐劑,了解-瓜蒂散的功用及主治。,八、瀉下劑,概念:凡以瀉下藥為主組成,具有通便、瀉熱
48、、攻積、逐 水等作用,治療里實證的方劑,稱為瀉下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應用瀉下劑,若表邪未解,而里實已成,可表里 雙解。對年老體弱、孕婦、產(chǎn)婦及病后體虛者,均應慎用或 禁用。瀉下劑易傷胃氣,見效即止。,八、瀉下劑,掌握-大承氣湯的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熟悉-麻子仁丸的組成、功用及主治。,了解-大黃牡丹湯、枳實導滯丸、溫脾湯、增液承氣湯、 十棗湯的功用及主治。,大承氣湯,【組成】大黃 厚樸
49、 枳實 芒硝【功用】峻下熱結(jié)?!局髦巍筷柮鞲瓕嵶C。,【方解】君 藥:大黃,苦寒,瀉熱通便,蕩滌腸胃邪熱積 滯。臣 藥:芒硝,咸寒瀉熱,軟堅潤燥通便。佐使藥:厚樸,苦溫下氣;枳實,苦辛破結(jié);兩藥 消痞除滿,破氣散結(jié),助大黃、芒硝推蕩 積滯。,大承氣湯,【加減應用】兼陰津不足者加玄參、生地,兼氣虛者加人參。急性單純性腸梗阻、粘連性
50、腸梗阻、蛔蟲性腸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以及某些熱性病出現(xiàn)的高熱、神昏等而又見大便不通、苔黃脈實者,皆可加減用之。【鑒別】與小承氣湯和調(diào)胃承氣湯相鑒別 相同點:三方均用大黃以蕩滌胃腸積熱。 不同點:大承氣湯其功峻下,主治痞滿燥實具備的陽明腑實證;小承氣湯其功輕下,主治痞滿實之陽明腑實輕證;調(diào)胃承氣湯其功緩下,主治陽明腑實證,燥、實同見而無痞、滿之證。,大承氣湯,麻子仁丸,【組成】麻子仁 杏仁 芍藥
51、 枳實 厚樸 大黃【功用】潤腸通便。【主治】脾約證。,【方解】君 藥:麻子仁,潤腸通便。臣 藥:大黃,苦寒瀉熱,攻積通便;杏仁,降氣潤腸; 白芍,養(yǎng)陰斂津,柔肝理脾。佐使藥:枳實、厚樸,破結(jié)除滿,以加強降泄通便 之力;蜂蜜,潤燥滑腸。,麻子仁丸,【加減應用】陰虛便秘者去大黃,加生地、玄參。 習慣性便秘、老人及婦女產(chǎn)后便秘
52、 等,可辨證加減應用本方。,麻子仁丸,大黃牡丹湯,【組成】 大黃 牡丹皮 桃仁 冬瓜子 芒硝【功用】 瀉熱破瘀,散結(jié)消腫。【主治】 腸癰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甚則局部腫 塊,或發(fā)熱,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用法】 水煎服。,大黃牡丹湯,,【方解】 君: 大黃苦寒攻下,瀉腸中熱結(jié)、祛腸中瘀血; 桃仁活血化瘀,與大黃配伍,破瘀瀉熱。
53、 臣: 芒硝咸寒,瀉熱導滯,牡丹皮涼血化瘀消腫。 佐使:冬瓜子清腸利濕,排膿散結(jié)。,大黃牡丹湯,【使用注意】本方適用于腸癰初起,常用于急性單純 性闌尾炎屬實熱血瘀者,亦可用于急性 盆腔炎等而見本證者。,九、化痰止咳平喘劑,概念:凡以祛痰平喘藥為主組成,具有祛痰平喘作用,治療咳嗽、哮 喘的方劑,稱為化痰止咳平喘劑。,分類及適
54、應證,注意事項:運用化痰劑時,首先應辨別痰病的性質(zhì),即寒熱燥濕的不 同。有咳血傾向者,不宜用燥烈之劑;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潤 之品。,,化痰止咳劑,止咳平喘劑—風寒外束,痰熱內(nèi)蘊之證,九、化痰止咳平喘劑,掌握-二陳湯的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熟悉-小青龍湯的組成、功用及主治。,了解-清氣化痰丸、貝母瓜蔞散、定喘湯、蘇子降氣湯的 功用及主治。,二陳湯,【組成】制半夏 橘紅 茯苓 炙甘草【功用】燥濕
55、化痰,理氣和中?!局髦巍繚裉悼人?。,【方解】君藥: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和胃。臣藥:橘紅,理氣化痰。佐藥:茯苓,健脾利濕。使藥:甘草,和中補脾,調(diào)和諸藥。,二陳湯,【加減應用】風痰可加南星、竹瀝,熱痰可加黃 芩、膽星,寒痰可加干姜、細辛。慢 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等,均可用本 方加減治療。
56、,二陳湯,小青龍湯,【組成】麻黃 芍藥 細辛 干姜 炙甘草 桂枝 半夏 五味子【功用】溫肺化飲,止咳平喘?!局髦巍亢嬁头?。,【方解】君藥:麻黃、桂枝,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臣藥:干姜、細辛,溫肺化飲,助君藥以解表。佐藥:五味子,酸收斂氣;芍藥,養(yǎng)陰,以防耗傷 肺氣,溫燥傷津;半夏,燥濕化痰降濁; 炙甘草,益氣和中。使藥:炙甘
57、草,調(diào)和諸藥。,小青龍湯,【加減應用】兼熱象者可加石膏,喘者加杏仁。慢 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 等,皆可辨證應用。,小青龍湯,十、溫里劑,概念:凡以溫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 逆作用,治療脾胃虛寒、陰盛陽衰、亡陽欲脫等里寒 證的方劑,稱為溫里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應用解表劑時,服后取汗,但不可發(fā)汗太
58、 過,以防損傷正氣。解表劑不宜久煎,以免影響療 效。,十、溫里劑,掌握-理中丸的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熟悉-四逆湯的組成、功用及主治。,了解-小建中湯、當歸四逆湯、陽和湯的功用及主治。,理中丸,【組成】人參 干姜 白術(shù) 炙甘草【功用】溫中散寒,健脾益氣?!局髦巍科⑽柑摵C。,【方解】君藥:干姜,辛熱,溫中祛寒,扶陽抑陰。臣藥:人參,補中益氣。佐藥:白術(shù),健脾燥濕。使藥:炙甘草,補脾益氣,調(diào)和諸藥。,理中丸
59、,【加減應用】虛甚者重用人參,寒甚者可加附子。 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胃下垂、慢性結(jié)腸炎等,皆可辨證加 減應用。,理中丸,四逆湯,【組成】附子 干姜 炙甘草【功用】回陽救逆。【主治】陰盛陽衰。,【方解】君 藥:附子,大辛大熱,祛寒回陽。臣 藥:干姜,溫中散寒。
60、佐使藥:甘草,和中,緩干姜、附子燥烈之性。,四逆湯,【加減應用】陽氣暴脫者去炙甘草、干姜,加人參 以回陽益氣救脫。心肌梗死、心力衰 竭、急性胃腸炎吐瀉過多等,出現(xiàn)亡 陽虛脫者,可應用本方。,四逆湯,十一、理氣劑,概念:凡以理氣藥為主組成,具有行氣或降氣的作 用,以治療氣滯或氣逆病證的方劑,稱為
61、理氣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理氣劑大多辛香而燥,易傷津耗氣,故對氣 虛、陰虛火旺者及孕婦等,均當慎用。,十一、理氣劑,越鞠丸,【組成】香附 川芎 蒼術(shù) 神曲 梔子【功用】行氣解郁。【主治】郁證。,【方解】君 藥:香附,行氣解郁,以治氣郁。臣佐藥:川芎,活血行氣,以治血郁;蒼術(shù),燥濕 運 脾,以治濕郁;梔子,清熱瀉火,以 治火郁;神曲,消食
62、導滯,以治食郁。,越鞠丸,【加減應用】氣郁偏重者可加木香、枳殼、厚樸, 血瘀偏重者酌加桃仁、紅花,濕郁偏 重者酌加茯苓、澤瀉,食郁偏重者酌 加山楂、麥芽,火郁偏重者加黃連, 痰郁偏重者加半夏、瓜蔞。胃及十二
63、 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膽囊炎、膽石 癥、肝炎等,皆可辨證加減應用。,越鞠丸,瓜蔞薤白白酒湯,【組成】 瓜蔞實 薤白 白酒【功用】 通陽散結(jié),行氣祛痰?!局髦巍?胸痹。胸中悶痛,甚至胸痛徹背,喘息咳 唾,短氣,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居梅ā?水煎服。,瓜蔞薤白白酒湯,【方解 】君 藥:瓜蔞,滌痰散結(jié),理氣寬胸。臣 藥:薤白,通陽散結(jié),行氣止
64、痛。佐使藥:白酒,辛散溫通,調(diào)暢氣血,助藥上行。,【加減應用】本方是治療胸陽不振,氣滯痰阻之胸 痹的基礎方劑,冠心病心絞痛、肋間 神經(jīng)痛等,皆可辨證加減應用。,瓜蔞薤白白酒湯,十二、理血劑,概念:凡以理血藥為主組成,具有調(diào)理血分的作用, 治療血分病的方劑,稱為理血劑。,分類及適應證,注意事項:活血逐瘀劑性多破泄,對于月經(jīng)過多及孕
65、婦 當慎用或禁用。止血方屬于治標,病情緩解后,宜審因 論治。,十二、理血劑,血府逐瘀湯,【組成】當歸 生地 桃仁 紅花 枳殼 赤芍 川芎 牛膝 桔梗 柴胡 甘草【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局髦巍啃刂醒鲎C。,【方解】君 藥: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引瘀血下行。臣佐藥:柴胡、枳殼,疏肝理氣;桔梗,開宣肺氣,助君藥
66、活血祛瘀;生地、當歸,養(yǎng)血活血,使祛瘀而不傷陰血。使 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血府逐瘀湯,【加減應用】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者去桔梗,加香附、 益母草;脅下有痞塊屬血瘀者,可加 郁金、丹參。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 心臟病、胸部挫傷等所引起的胸痛, 以及腦震蕩
67、后遺癥所致之頭痛等,皆 可辨證加減用之。,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組成】生黃芪 當歸尾 赤芍 地龍 川芎 桃仁 紅 花【功用】補氣活血,祛瘀通絡?!局髦巍恐酗L后遺癥。,【方解】君 藥:黃芪,大補元氣,使氣旺血行。臣佐藥:當歸尾、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活血 化瘀;地龍,通經(jīng)活絡。,補陽還五湯,【加減
68、應用】偏寒者可加熟附子,痰多者加制半 夏、天竺黃,言語不利者加石菖蒲、 郁金、遠志。常用于中風后遺癥,或 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等屬氣虛 血瘀者。,補陽還五湯,十三、補益劑,概念:凡以補益藥為主組成,具有補養(yǎng)氣、血、陰、陽等作用,治療 各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方劑學第九章固澀劑
- 《方劑學》第七版
- 中醫(yī)方劑學第七版方歌
- 第七版方劑學歌訣
- 第九章 最新醫(yī)學主治中醫(yī)
- 方劑學(中成藥)第七版方歌
- (中醫(yī)資料)第九章
- (中醫(yī)學第七版)13 內(nèi)科病證
- (中醫(yī)學第七版)05 第五章 四診
- (中醫(yī)學第七版)03 第三章 藏 象 學 說
- (中醫(yī)學第七版)07 第七章 防治原則與治法楊
- 09第九章應用層
- 第九章
- 09第九章心境障礙
- (中醫(yī)學第七版)08 第八章 中 藥
- (中醫(yī)學第七版)04 第四章 病因病機
- 09第九章 應用層協(xié)議
- (中醫(yī)學第七版)14 其他常見病證
- 09第九章 地形圖應用
- 09第九章 結(jié)構(gòu)防水施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