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略論明心見性緒說(甲)明心見性之意義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體,從流得源也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乙)明心見性之證成禪宗凈土宗密宗(丙)悟后真修(?。┳C體啟用(戊)歸宿問題(己)結論緒說我等眾生,從無始曠劫以來,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為真,喚奴作郎,妄起貪嗔,造業(yè)受報,如春蠶作繭,
2、自纏自縛,無解脫時。愚者無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脫;智者雖知生死事大,苦海無邊,欲求解脫而苦無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探宇宙萬有之緣起,不曰神我,即謂冥諦、斷滅;今之科學、哲學,究人生萬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元,雖各言之鑿鑿,極盡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無有是處。釋迦文佛,悲憫眾生,出苦無由,應現(xiàn)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隨順時節(jié)機宜,說大、說小,說偏、說圓,說頓、說漸,披肝瀝膽,委曲開示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二者菩提涅槃原清凈體,以
3、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輪回之根由,俾眾生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回復真常,出離生死,息滅苦輪。我等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靈明空寂,與佛無殊。只因無明不覺,顛倒妄執(zhí),動亂不已,造業(yè)受報,才由共業(yè)感現(xiàn)山河大地,復由別業(yè)招來十二類生。由是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不已,故而生死輪回不息。今欲回復本來,出離生死,首須覺破無明。以無明不破,迷己逐物,見境生心,生死絕不能了。以是一切經論,所有法門,無不圍繞著這一中心——明心見性——來闡揚發(fā)明,使人們得以覺
4、破迷情,消除無明,離妄返真,就路歸家。佛教之所以異于他教,超越外道者,其原因即在切中眾生生死與還滅之根源,而此根源又在明心見性與否。故明心見性,實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脫死之重要關鍵也。因是之故,經論雖多,闡述評唱,縱或有異,而宗旨是一;法門雖廣,設施手段,容有不同,而目的無殊。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也。奈何降及近世末法時代,教內學者大為走樣,他們非但不敢提倡弘揚‘明心見性’這一代時教的偉大宏深之旨與精髓之所在,反而有似談虎色變,連‘明
5、心見性’一詞也不敢形于口吻,見于著述,廣為宣傳了。細細推究起來,其原因不外下列數端:(一)禪宗行人因缺乏師資,用功時無人指引,相機提示,痛下鉗錘剿絕粘縛,于緊要關頭更無人為之點開正眼,親見本來。大都抱定一則千篇一律的死煞話頭——念佛是誰,苦參幾十年,了無消息。因而以見性為甚深難事,高不可攀,乃高推圣境,不敢企求,更不敢弘揚提倡了。(二)凈宗行人絕大多數都說凈土宗的修法與眾不同,它是主張橫超生西橫超生西的,不用明心見性。殊不知凈土是三根普
6、攝的大教,對下根雖不明言明心見性,只強調橫超生西橫超生西,但事實上早將明心見性的要義,暗暗含藏在修法內了。請試看它的修法:念佛時要‘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垎栠@都攝六根,不即是一切放下嗎?一切不放下,能六根門頭緊閉,將見聞覺知都攝在一句佛號上嗎?這凈念相繼四字,含義深廣,留待下面來詳非有非空,乃佛教不立二邊中道之的旨,要會此的旨,非明心見性不可!由此可見,明心見性是學佛者至關重要的課題了。明心見性對學佛者如此重要,那末,明心見性的內容究
7、竟是怎么回事?怎樣才能證取它?證到時是什么境象(界)?證到后又有什么功用?這許多問題,都是學佛者所想(應)明白,而亟待研究的問題,茲為能明白易曉,以便于讀者證取起見,分別略述于后。(甲)明心見性之意義明心見性一詞簡約總括地解釋起來,就是:從究明人們的‘心’(本心)的形相與作用,而徹見、領悟、神會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體與真理,以覺醒迷夢,而了生脫死,證大涅槃。它的意義詳細分析起來,至為深廣,因為它是這一代時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說
8、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注腳。現(xiàn)在我們只能擇其精要者約略言之。在未討論明心見性的內容與如何明心見性之前,首先讓我們來把心性的輪廓勾勒一下,以便易于著手分析討論明心見性的意義。那么心是什么?性又是何物呢?原來所謂心者,并不是我們胸膛里的肉團心,而是我們對境生起來的念頭和思想,佛經稱為六塵緣影,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落謝的影子,簡稱曰集起為心。意思是說,我們本來沒有心——思想和念頭,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從各別的境緣上領受它的形象,產生認識,
9、分別它的同異,安立名字,發(fā)生愛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種種心念。這心是和環(huán)境集合起來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單獨起的,所以稱為集起為心,也就是現(xiàn)代學說所謂‘思想是客觀環(huán)境的反映?!敿氄勊男蜗蠛蛢热荩ㄏ嘧凇冻晌ㄗR論》說得很清楚,它可以分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這里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篇幅,不詳細說它了,請讀者自己去研讀《成唯識論》吧。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F(xiàn)代學說認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沒有它,對境生不起心來。我
10、們之所以能對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無形無相的,所以眼不能見,但它能起種種作用,故確實是有。古人比為色里膠青,水中鹽味,雖不可目睹,但事實上確實在起作用,在佛經上它有很多異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來藏、佛性、真心、大圓勝慧等等。只因眾生迷而不覺,不知有此妙體,無始以來,只與生滅和合,變?yōu)橥?。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與波,不是兩回事。現(xiàn)在世界得以飛躍前進,全靠自動化,而自動化又靠熱能,無有熱能,即無動力;無有動力,一切都是靜止的,死的。
11、同樣,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創(chuàng)造發(fā)明等,也靠體內的動力,而這動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雖不能眼見,但確實在起一切作用,猶如電雖不能目見,而一切照明、發(fā)動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經內稱性是體,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但宗下常兩者混用,稱心為性,稱性為心,我們只要洞悉它們的底蘊,搞清它們的分野,也就不至為之混淆惑亂了。明白了心和性的形貌和定義,就須進一步探討‘性’——生命的根源——何由緣境而生心?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生死纏綿不斷?更須明白,明
12、心見性的含義包括些什么?怎樣才可以明它、見它,出離生死?現(xiàn)在讓我們分為五節(jié),詳細討論一下。(一)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我人欲了脫生死,先須知道生死之由來。如欲斷其流者,先須識知源之所在,而后方可塞其源、斷其流,逍遙于生死之外。那么蕓蕓眾生在六道內頭出頭沒地輪回不已,究竟何由而起呢?釋迦佛用兩句簡約的話告訴我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治銎饋?,乃是說,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性,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來不去、無相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