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論語》“游于藝”的訓釋看清初學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從《論語》“游于藝”的訓釋看清初學風</p><p>  【摘要】《論語·述而》“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一直是《論語》詮釋史上爭論較多的一處。在被視為“天崩地解”的清初(順康時期),儒者們希望透過經(jīng)典的詮釋以尋求安身立命之所。諸家對“游于藝”的訓釋顯示了各學派之間的巨大分野。也折射了清初復雜而多元的學風。 </p><p>  【關(guān)鍵詞】論語;游于

2、藝;清初;學風 </p><p>  【中圖分類號】B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434(2013)09-0060-06 </p><p>  在經(jīng)學史上,無論是“六經(jīng)注我”。還是“我注六經(jīng)”,其中都暗含著注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理論預設。后世對經(jīng)典的不同訓釋。為我們了解學人(們)的學術(shù)旨趣、派際差異以及特定時代的學風提供了某種可能。 </p><p

3、>  《論語》自漢代以來,便成為朝廷建構(gòu)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一環(huán)。同時,《論語》也內(nèi)化為士大夫階層的行為規(guī)范,成為士大夫安身立命的文本依據(jù)之一。出自《論語·述而》的“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一語,被古往今來的許多學者視為理解孔學原旨的關(guān)鍵。如近人錢穆便說:“《論語》此章,實巳包括孔學之全體而無遺。”正是因為此條的關(guān)鍵地位,歷代的注釋者莫不究心于茲。而其中對“游于藝”的理解。又成為了諸家差異最大的一處。關(guān)于“

4、游于藝”的訓釋,歧解頻出,這既顯示了學人之間、學派之間的學術(shù)紛爭,同時也折射了學術(shù)風氣的遞變。 </p><p>  根據(jù)詹云海的研究,清初的學者,在經(jīng)書中特別重視對《春秋》與《論語》的訓釋。由明清鼎革所帶來的夷夏之防,使得當時的士大夫多重《春秋》。相比《春秋》所倡導的“治人之學”,《論語》則更強調(diào)“修己之學”。清初諸儒,面對無可奈何的政治變局,必須思考在窮時如何獨善其身的問題,《論語》中“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

5、,游于藝”便成為他們思考修身時最直接的思想來源。而關(guān)于其中分歧最大的“游于藝”一目。清初諸儒針對什么是“游”、什么是“藝”、“藝”在古今上下有什么分別、“游于藝”與前三條目的關(guān)系為何、“游于藝”與孔學“下學而上達”的關(guān)系如何等問題,諸家都有不同層次的解讀??v觀前輩時賢的訓釋,本文并無意得出“游于藝”一條的確解。而是梳理清初學者對“游于藝”一條的異解,把此條的訓釋放在各家的學術(shù)旨趣、脈絡內(nèi)加以理解。并分析其中所折射的學風遞變,從而窺見“游

6、于藝”的訓釋在《論語》學以及學術(shù)史上的意義。 </p><p>  一、清初以前諸家注“游于藝” </p><p>  在分析清初諸儒對“游于藝”的訓釋之前。本文有必要對清初之前的注解有所交代。何晏《論語集解》中解釋“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時說: </p><p>  志,慕也。道不可體,故志之而已。據(jù),仗也。德有成形,故可據(jù)。依,倚也。仁者功施于人,故可

7、倚。藝,六藝也。不足據(jù)依。故曰游。 </p><p>  何晏的注,援引道家學說來闡釋《論語》,將“不可體”的“道”認定為宇宙本體,儒家的名教也是本于自然的天道。而何晏釋“游”為“不足依據(jù)”,也與《莊子·逍遙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之說相近。何晏注“藝”為“六藝”,即《周禮·保民》中所謂禮、樂、射、御、書、數(shù)。 </p><p>

8、  由于何晏的《論語集解》兼采漢魏眾說,加上何晏特殊的政治地位,《論語集解》在魏晉時流傳甚廣,也影響后世巨深。如梁代皇侃的《論語義疏》解釋“游”時說“游者,履歷之辭也。藝,六藝,謂禮、樂、書、數(shù)、射、御也。其輕于仁,故云不足依據(jù),而宜遍游歷以知之也?!被收f在沿襲何注的基礎上,將“游”解釋為“遍游歷以知之”,更為具體。正如清末陳澧所說“何《注》始有玄虛之語……人于玄虛之境,亦可見此時學風”。宋初邢咼在《論語正義》中訓釋“游于藝”一條仍主張

9、《周禮·保民》所說的“六藝”,僅是“所以飾身耳,劣于道德與仁,故不足依據(jù)。故但日游”。邢說主張“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的仁說,并無濃厚的玄學色彩,但其釋“游”仍襲取何說成文。 </p><p>  朱熹的《論語集注》是《論語》學史上的集大成之作。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對“志于道”這一條有較為詳細的解讀。其略云: </p><p>  志者,心之所之之謂。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是也。

10、知此而心必之焉,則所適者正而無他歧之惑矣。據(jù)者,執(zhí)守之意。德,則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則終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依者,不違之謂。仁,則私欲盡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無終食之違,則存養(yǎng)之熟無適而非天理之流行矣。游者,玩物適情之謂。藝則禮樂之文,射、御、書、數(shù)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不可闕者也。 </p><p>  由上可知,朱熹的《集注》改變了何晏以來玄虛的詮釋路徑,將“太上無極”的“道”重新

11、界定成為“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暗含了在日常生活中踐道、證道的工夫論:朱熹將“德”解釋為“行道而有得于心”、“仁”為“私欲盡去而心德之全”,則是將此條的訓釋納入了朱熹本人的義理學架構(gòu),從屬于《集注》中“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的綱領(lǐng)下。同時,朱熹也對漢魏以來的古注有所取舍,朱子在“游”字的解釋上不取何晏“不足依據(jù)”之說,而釋之為“玩物適情”,這與皇侃所說“游者,履歷之辭”、“宜遍游歷以知之也”相近。既然“游”在朱熹的訓釋中成為了一項包含

12、學與思的活動,那么“游于藝”與“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都屬于身心修養(yǎng)的重要方面,都是體用合一的。朱熹的好友張拭在《癸巳論語解》中說“藝者,亦以養(yǎng)吾德性而已?!睆膹埵玫男形膩砜?,很有可能他是將“藝”就界定為書法繪畫等藝術(shù)。朱熹不同意張拭之說,并寫信與之商榷: </p><p>  此解之云亦原于不屑卑近之意。故恥于游藝而為此說以自廣耳……藝是合有之物,非必為其可以養(yǎng)德性而后游之也。 </p>

13、<p>  也就是說,朱熹所理解的“藝”應當是“合有之物”,即包含本末與體用。不過?!八嚒弊衷谥祆涞臅r代已經(jīng)有了更為豐富的內(nèi)涵??紤]到語義與語境的變化,“藝”既可解釋成為“禮”、“樂”等“六藝”,還可理解為書法繪畫等藝術(shù)活動乃至科舉考試?!墩撜Z集注》中所釋“藝”仍是在高揚理想的道德主義,不過朱熹也不得不考慮“藝”在當時的意義變遷。《朱子語類》中也談到了關(guān)于“游于藝”與前三者關(guān)系的不同解釋:   藝是小學功夫,若說先后,則藝

14、為先,而三者為后。若說本末,則藝其末,固不可徇末而忘本。習藝之功固在先。游者,從容潛玩之意,又當在后?!段闹凶印氛f:“圣人志道、據(jù)德、依仁。而后藝可游?!贝苏f得自好。 </p><p>  此處朱熹將“藝”視為“小學功夫”,與《與張敬夫論癸巳論語說》所謂“合有之物”稍有區(qū)別。此處的“藝”屬于“下學”的范疇,在修養(yǎng)身心之中屬于“末”與“用”,因而“游于藝”便成為了實現(xiàn)下學上達的工夫。由于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元仁宗后

15、被懸為令甲,加之朱熹本人邃密的學風,朱注的權(quán)威性與影響力都不言而喻。清初諸儒對“游于藝”的討論也大多是接續(xù)朱熹的《集注》而來。 </p><p>  在朱熹之后。王陽明對“游于藝”也有較為獨特的解讀。陽明將“志于道”這四條目比喻成為修建房屋的四個步驟。其略云: </p><p>  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數(shù)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擇地鳩材,經(jīng)營成個區(qū)宅。據(jù)德卻是經(jīng)畫

16、已成,有可據(jù)矣。依仁卻是常常住在區(qū)宅內(nèi),更不離去。游藝卻是加些畫采,美此區(qū)宅。 </p><p>  如果按照陽明的比喻,“志于道”至于“游手藝”在時間上存在先后關(guān)系,而且前三者是本,“游于藝”則是末。陽明又說:“藝者,義也,理之所宜者也,如誦詩讀書彈琴習射之類,皆所以調(diào)習此心,使之熟于道也。”陽明將“藝”解為“義”,確能發(fā)人之所未發(fā),但不免有穿鑿之嫌。如此看來,“游于藝”在陽明的思想里是作為涵養(yǎng)義理的工夫而存在

17、的。陽明此說,雖與朱熹《論語集注》多有不同,但其思想的進路與《朱子語類》所論大體類似。 </p><p>  由此觀之,朱熹對“游于藝”的訓釋,對后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清初儒者,無論尊程朱一派,還有陸王學派、顏李學派,有關(guān)“游于藝”的訓釋,大多仍是接續(xù)《論語集注》的解讀而來。不可否認的是,王陽明式別出心裁的解讀在清初仍有較大影響。由此亦可窺見清初多元的學術(shù)格局。 </p><p>  二、

18、陸王派關(guān)于“游于藝”的訓釋 </p><p>  明代中葉。王陽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心學理論體系,其學說風靡百余年,陽明門徒遍及天下。就前文所揭,陽明在解釋《論語》時,往往不憑注疏,直出心解,將儒家經(jīng)典的訓釋都統(tǒng)合到心學體系中來。 </p><p>  陽明的解經(jīng)方法與具體的訓釋,在清初仍有較大影響。如刊布于順治四年(1647)的《四書藕益解》,智旭在該書的《論語點睛》部分便用夭臺宗的“六即

19、”來解釋“依于仁”的“仁”字。用“取之左右逢源,著于事物”(即萬法)來解釋“游于藝”的“藝”,匯通儒佛,為我所用。智旭認為佛教的一切理論都是發(fā)明此心,心(仁、道、德)是體,萬法(藝)是用。智旭此處援引李贄對《論語》此條的評價,認為“志于道”等是“學問階級”,這與王陽明在《傳習錄》中的解讀是十分接近的,由此可見陽明學對當時社會、學術(shù)的滲透力。 </p><p>  另一方面。清初陸王派的儒者對“游于藝”也有不少論述

20、。大體而言,他們的訓釋也沿襲陽明的解經(jīng)思路,將“游于藝”納入他們各自的心學理論當中。孫奇逢在所著《四書近指》中便說: </p><p>  志、據(jù)、依、游,正學者用功字面。夫子自志學至從心,一生作此功課,此外無可用心處,此內(nèi)原無可住足處。 </p><p>  孫奇逢在此將“游”釋為“從心”,則“游于藝”與前三者一樣,既是理想的精神境界,同時也是修養(yǎng)工夫?!断姆逑壬緜鳌贩Q其“學以慎獨為宗

21、,體認天理為要,以日用倫常為實際。”雖然孫奇逢自稱“幼而讀書,謹守程朱之訓”,但其學術(shù)宗旨仍在陸王一派,觀其《理學宗傳》的取材便可知曉。在孫氏看來,心是統(tǒng)該內(nèi)外的,所謂的“志”、“據(jù)”、“依”、“游”都只是心體涵養(yǎng)過程中的某一方面而已。對心體的重視,一直貫穿在孫奇逢的整個學說中,孫氏所謂“從心”、“用心”、“養(yǎng)心”、“觀心”、“洗心”諸說在其文集中屢見不鮮。簡而言之,孫奇逢所說的“游于藝”便是“從心”之境。“用心”之法。此外。孫奇逢認同

22、陸九淵“李白、杜甫、陶淵明皆有志于吾道”的觀點。他進而言之: </p><p>  愚謂詩亦道也,藝亦道也。無物不有,無時不然也。淵明三君子有志于道,所以為千古詩人之冠,具眼者自不獨以詩人目之,離道而云精于詩、精于文,小技耳。雖有可觀。君子不貴也。 </p><p>  孫奇逢此處的“藝”,并非《周禮》所謂的“六藝”,而是后世常說的詩文之藝。在孫氏看來,“藝”的具體內(nèi)容是不重要的。而持藝者

23、的向道之心才是評判人物的標準。孫氏所謂的“志于道”,實際上仍是陸王所說的“發(fā)明本心”。 </p><p>  比孫奇逢稍晚的李頤,也是清初關(guān)中陸王學派的代表人物。李頤以“悔過自新”為學問宗旨,對王陽明“致良知”之說尤為傾慕。其學以陸王之學為主體,旁采程朱學中工夫論的因素。李颙認為《四書》是圣賢“傳心之書”,故其所著《四書反身錄》也多就自身的身心體驗而寫成。李颙在《四書反身錄》中解釋“游于藝”一條時說: </

24、p><p>  “志道”、“據(jù)德”、“依仁”而后“游藝”。先本而后末,由內(nèi)而及外,方體用兼該,華實并茂。今人所志惟在于藝,據(jù)而依之,以畢生平,逐末迷本,騖外遺內(nèi),不但體無其體,抑且用不成用,華而不實,可恥孰甚。 </p><p>  在李氏看來。“志道”、“據(jù)德”、“依仁”三者為本(體),“游藝”是末(用)。古人所說的“藝”,如禮、樂、射、御、書、數(shù),都是日用不可缺者。而時人所謂的“藝”則多指

25、詩文字畫,無關(guān)于人倫日用。無論是《周札》所謂的“六藝”。還是當時人所謂的詩文字畫,都屬于“末”的范疇。如果心體不能端正,那么“藝”也無法寄托。而后世舉業(yè)、詩文、簿書這些“末藝”,更是妨礙修養(yǎng)身心的大厄。李頤說:“古人以道為先,是以知道者多;今人以藝為先,是以知道者少。道成而上,藝成而下,審乎內(nèi)外輕重之分,可與言“志”矣。”所以,李頤在解讀“游于藝”的時候,特別強調(diào)體用、本末的關(guān)系與古藝今藝的差別。整體上看,李頤的訓釋便是強調(diào)本心的作用,

26、學者惟有立其大體,才能保證“用”的純粹性。換言之,只有在“志道”、“據(jù)德”、“依仁”的基礎上,“游于藝”才不致偏差,從而達到實修身心的目的。 </p><p>  三、程朱派關(guān)于“游于藝”的訓釋   程朱理學在經(jīng)歷明中后期陽明心學的沖擊之后,在清初出現(xiàn)了復起的趨勢。滿清王朝在入主中原之后,大力提倡程朱理學,借以鉗制思想、籠絡人心。王學末流所帶來玄虛學風,被不少學人認為是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從民間學者方面來看。不

27、少程朱理學的信徒,通過述朱,以期轉(zhuǎn)移風氣。 </p><p>  康熙十六年(1677),由康熙御定的《日講四書解義》(下簡稱《解義》)刊行??滴踔潦贾两K對明末以來日趨簡易的學風有相當不滿,故在《解義》中完全站在了朱學的立場,就此書《論語》部分而言,基本上是對朱熹《論語集注》亦步亦趨。在訓釋“游于藝”這一條時,《解義》將這一章認定為“孔子教人以心學之全功”,然后按照朱熹所理解的“道”、“德”、“仁”稍作展開,并無

28、新意。其釋“游于藝”則云: </p><p>  如詩書禮樂之文,射御書數(shù)之法,皆至理所寓,所謂藝也。誠能游心于此,朝夕涵泳,以陶養(yǎng)其性情,則有以通乎物理,周乎世用,而心亦無所放矣。蓋道德仁藝所以會乎理之全,志、據(jù)、依、游所以盡其心之用,本末兼該,內(nèi)外交養(yǎng),而不失乎先后輕重之序焉。 </p><p>  由此觀之,《解義》與《論語集注》在這段話的訓釋稍有不同的是《解義》將“詩”、“書”也納

29、入了“藝”的范疇。除了御定的經(jīng)解作品之外,李光地的《讀論語札記》也是清初官方理學在《論語》學上的代表作。李光地對《論語》“游于藝”一條較為重視,曾在其《讀論語札記》中多次談到他對“游于藝”的認識。其《讀論語札記》云: </p><p>  凡身心性命之要日道、日德、日仁,凡名物器數(shù)為藝,六藝皆載道者,而有本與末之別,如同禮樂也,莊敬和樂,不可斯須去身者本也。玉帛籩豆鼓舞鏗鏘者,末也。此所謂藝專以其末者言之。雖日德

30、成,而上藝成而下然。 </p><p>  毋庸置疑的是,李光地認同朱熹《集注》中將“游于藝”視為統(tǒng)該體用、知行的看法。他進而提出,“藝”也有本末之分,禮樂背后所涵蓋的“理”才是“藝”的本體,而具體的名物器數(shù)則是“藝”的末端。李光地之說,仍不出朱熹《集注》范疇。至于陸隴其《四書講義困勉錄》及其門生焦袁熹所作《此木軒四書說》,在解釋“游于藝”一條時仍是墨守朱熹《論語集注》的本有之義。 </p><

31、;p>  至于民間的程朱后學,在《論語》詮釋上則較廟堂理學更為多元。呂留良的《四書講義》在清初《四書》學上顯得較為獨特。陸寶千稱呂留良為“南宋以來言朱學之異軍”。絕非虛譽。呂氏往往能發(fā)掘朱子學中較為隱蔽的思想資料,加以發(fā)揮。別開生面。呂留良解釋“游于藝”時,則扼要地指出“藝與道、德、仁相為終始,在初學肄習則藝則粗淺,非藝粗淺,為藝工夫粗淺也?!眳问险J為“藝”是體用合一的,而為藝工夫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則有精粗之分,深得朱注本旨。此外,

32、呂氏還特別注意到《朱子語類》中“藝是小學工夫”這段話,這是以往程朱后學解《論語》此條所沒有引用的。呂氏注意到“藝”在古今不同語境中的變化,更為全面地敘述了朱熹對“游于藝”的理解。王夫之早年所作的《讀四書大全說》,亦屬清初《四書》學上的力作。王夫之借評騭《四書大全》以建構(gòu)自己的哲學體系,而在訓釋“游于藝”一條時說: </p><p>  志道、據(jù)德、依仁,有先后而無輕重;志道、據(jù)德、依仁之與游藝。有輕重而無先后。故

33、前分四支,相承立義。 </p><p>  王夫之這一簡要的結(jié)論,將朱熹《論語集注》與《朱子語類》的說法糅而為一,不執(zhí)一偏,使得“游于藝”所彰顯的義理架構(gòu)更為縝密。 </p><p>  由上觀之,清初官方理學在訓釋“游于藝”時多墨守朱熹《論語集注》之說;而民間的程朱后學則能注意到《論語集注》與《朱子語類》之間的細微差別,搜羅朱子的不同說法,加以排比論定。這種邃密的治學取向,對清初經(jīng)史之學

34、乃至乾嘉考證學均有一定的誘導作用。 </p><p>  四、顏李學派對“游于藝”的訓釋 </p><p>  顏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顏元不從心性義理上分辨孔孟、程朱,而從實事實行上為之分辨。故得出程朱理學無用的結(jié)論。四庫館臣認為顏元之學“大抵源出姚江,而加以刻苦,亦介然自成一家,故往往與宋儒立同異。”顏元“目擊明季諸儒崇尚心學,放誕縱恣之失,故力矯其弊,務以實用為宗,然其中多過激之談,

35、攻擊先儒,未免已甚。”他反感終日靜坐、讀書、講學。而主張在實事中磨練,經(jīng)世致用,所著《朱子語類評》對朱熹及其后學充滿揶揄之辭。其所著《四書正誤》,也是集“平日偶辯辨朱子《集注》之誤者”而成。 </p><p>  具體到對“游于藝”的訓釋上來,顏元在《四書正誤》中說: </p><p>  吾凡與朱、陸兩派講學先生言周公、孔子三物之道,即言以六藝入手。再無不舉此章“游于藝”作辨柄者,渠亦不

36、是果志道、據(jù)德、依仁了方學藝。只藝學是實下手功夫,渠亦不肯落袖手高談空架,做此下學事,且以道、德、仁可以念頭口頭筆頭熱混者自己涂抹。并與朋友弟子交相涂抹耳。 </p><p>  在顏元看來,六藝是為學的入門功夫。為學志道之初,就應該對精通六藝之學,而不是志道、據(jù)德、依仁了才開始學習六藝。顏元批評朱熹等人并非不知道六藝是入學門徑,只是他們不肯實踐下學之事,徒以高談性理天道互相標榜而已。在批評程朱陸王的學風之后。顏

37、元提出了自己所理解的孔門原旨: </p><p>  夫子正恐德立仁熟之后便視藝為粗跡,不復理科,故又說個“游于藝”,蓋如游玩景致,不大費力耳。三物之學,貫徹始終,不相離者也。 </p><p>  顏元所謂的“藝”即包含禮、樂、射、御、兵、農(nóng)、水、火等方面,將《周禮·保民》所謂的“六藝”拓展為關(guān)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將“游”字解釋為“游玩”,意即六藝為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實學,

38、從事既久,學者對六藝之學就能揮灑自如。如游玩一般。不甚費力。 </p><p>  李塨,與顏元有師生之誼,因其思想趨向與顏元相近,故后世合稱之為顏李學派。在對“游于藝”的訓釋上,李塨明顯受到顏元的影響,并在顏元基礎上更進一步,愈闡愈密。李塨在《論語傳注》中釋“游”時說: </p><p>  “游”即《學記》“息焉、游焉”之“游”,如涉水者之浮游、行路者之游行以循習乎藝也。程石開曰:游者

39、,終身涵泳于藝中,如魚之在水而不可斯須離也。 </p><p>  李塨將“游”的意思與“息焉、游焉”之“游”等同,并以魚水關(guān)系來比喻人與藝的關(guān)系。李塨所謂的“游”則不僅是游玩,而是一種終身融入所游之領(lǐng)域的一種學習狀態(tài)。顏元釋“游”為“游玩”,強調(diào)的是學習六藝并不費力。而李塨則在其基礎上強調(diào),人與六藝即魚與水之不可須臾離也,人須時時習行六藝,“學習以游之,作圣之全功也”。 </p><p>

40、;  關(guān)于“藝”的具體內(nèi)涵,李塨在《論語傳注》中沿襲了邢昺《論語正義》的方式,詳述五禮、六樂、五射、六書、九數(shù)等條目,較顏元的訓釋更為細密、精致。顏元以宋學為無用之虛而主實行。李螓則更進一步,將所實行之狀態(tài)與內(nèi)容都詳加辨析。使得顏李之學更趨落實。 </p><p><b>  五、結(jié)語 </b></p><p>  學界常用“實學”這一名目來界定清初的學術(shù),有一定的道

41、理。但透過清初諸家對《論語》“游于藝”一條的訓釋,大體可知,“實學”一詞只是從對當時學術(shù)的某一方面作了性質(zhì)上的規(guī)定。而不能說明不同學派的具體差異。正如日本學者山井涌在《明末清初的經(jīng)世致用之學》中所指出,明清之際的學術(shù)主流是經(jīng)世致用之學,經(jīng)世致用之學又包含了實踐派、技術(shù)派以及經(jīng)史之學派這三個面向。結(jié)合清初諸家對《論語》“游于藝”的訓釋來看,陸王派主張實修本心,在朝堂之外的程朱派則多對朱熹本人經(jīng)典進行考證與議論,開后世考據(jù)實證之風,而顏李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