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細菌G5的鑒定及調控系統(tǒng)在其生防活性中的作用.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假單胞菌株G5是分離自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莖內的一株內生菌,通過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及BIOLOG系統(tǒng)分析其底物利用圖譜,暫定Pseudomonas G5菌株為綠針假單胞菌屬桔黃亞種P.chlororaphissubsp.aurantiaca。在本研究中,菌株G5可產生多種次生代謝物質,如吩嗪衍生物、氫氰酸(HCN)、嗜鐵素和蛋白酶等。高效液相色譜(HPLC)方法鑒定菌株G5能夠產生植物生長素(I

2、AA),在溫室生測試驗中,以菜豆作為試驗植株,G5對菜豆表現(xiàn)出很好的促生作用。平板對峙測定結果表明,菌株對多種植物病原菌具有明顯的拮抗作用:溫室生測試驗結果表明,G5對菜豆灰霉病和立枯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本研究組合應用AHLs檢測菌株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CV026和薄層層析分析,初步檢測出G5可產生幾種可檢測水平的AHLs信號分子,其中以N-hexanoyl-homoserine lactone

3、(C6-HSL,HHL)為主,遷移率Rf值為0.4。進一步克隆和測序了該菌株中有PhzI和PhzR組成的群體感應quorum sensing系統(tǒng)的編碼基因phzIR,并在大腸桿菌中異源表達了AHLs信號分子合成酶基因phzI。序列和系統(tǒng)進化分析結果表明,它們與假單胞菌屬其它的phzIR基因有高度同源性和進化上的保守性。 在本研究中,運用miniTn5轉座子插入隨機突變的方法構建突變體,通過報告菌株Chromobacterium

4、violaceum CV026平板劃線檢測,篩選出G5的信號分子缺失的突變株(G5-6),經過PCR和測序鑒定其插入位置,已經確認插入位置在gacA基因內。通過對野生菌G5和突變體G5-6的生防功能分析,發(fā)現(xiàn)gacA基因與抗菌代謝物HCN、嗜鐵素、蛋白酶的產生有關。同時,也與細菌泳動和群集運動能力,生物膜(biofilm)的形成、菜豆根部的定殖、平板抑菌效果等密切相關。其中對嗜鐵素和biofilm的形成是一種負調控,突變體的形成量明顯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