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表觀遺傳調控和靶器官損害腦卒中的相關研究及FBN1基因新突變導致馬凡綜合征心血管表型.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肥胖高血壓的全基因組甲基化研究
  目的:超重和肥胖正在世界范圍內流行,據估計,到2030年,超重人群達21.6億,肥胖者達11.2億,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和死亡風險。然而,通過飲食、鍛煉、外科手術和藥物治療減少肥胖的干預手段不能解決長期問題。當脂肪組織中儲存過多的甘油三酯,釋放大量自由脂肪酸產生不利效應時,就出現肥胖。肥胖是高血壓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肥胖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發(fā)病率增加,同時常合并多種

2、其他疾病如慢性腎臟疾病、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研究顯示,肥胖增加腎小管鈉吸收,血漿鈉水平升高,促使壓力-尿鈉曲線代償性右移,從而升高血壓。在糖尿病人群和肥胖動物模型中,鈉-葡萄糖同向轉運體-2在近曲小管上表達增加,葡萄糖重吸收增加,從而導致鈉重吸收增加和鈉潴留。此外,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中,Na+-K+-2Cl-同向轉運體磷酸化增加,同時該轉運體活性增加,介導鈉重吸收增加,參與肥胖高血壓的形成。因此,肥胖高血

3、壓可能是多種途徑介導激活鈉通道所致。這項研究的第一部分從全基因組水平在單純肥胖組、對照組、單純高血壓組和肥胖高血壓組的任兩組之間,比較外周血DNA甲基化譜和全轉錄本水平,找到影響基因表達的差異甲基化位點,為后續(xù)探索肥胖相關因素影響腎小管上皮鈉通道基因的表觀遺傳調控提供依據。
  方法:在2012年我們初步建立一個包含100個人的樣本數據庫,所有入選人群年齡為50~74歲,且無心腦血管事件。100例樣本分為4組,每組25例:1.單純

4、肥胖組(G1):本次入選單純肥胖患者的標準為BMI≥27 kg/m2;2.對照組(G2):18.5 kg/m2≤BMI≤24 kg/m2且血壓<140/90 mmHg;3.單純高血壓組(G3):本次入選單純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標準為收縮壓≥160 mmHg和/或舒張壓≥10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壓藥物;4.肥胖高血壓(G4):同時符合G1和G3的標準。根據芯片質控結果,DNA甲基譜采用芯片分析58個樣本,表達譜采用芯片分析52個樣本,最后

5、關聯分析兩張芯片中重疊的52個樣本的數據,單純肥胖組、對照組、單純高血壓組和肥胖高血壓組均為13例,且為年齡匹配的男性。
  結果:根據DNA甲基化芯片和表達譜芯片數據的關聯分析,單純肥胖組存在4個低甲基化CpG位點(cg01601XXX、cg08330XXX、cg19651XXX、cg27239XXX),1個高甲基化CpG位點(cg02193XXX);單純高血壓組存在5個低甲基化CpG位點(cg01601XXX、cg08330X

6、XX、cg16819XXX、cg19651XXX、cg12623XXX);肥胖高血壓組存在1個低甲基化CpG位點(cg02193XXX)。A基因body區(qū)上3個CpG位點(cg01601XXX、cg08330XXX、cg19651XXX)在G1 vs.G2和G2 vs.G3中甲基化水平降低,且與A基因mRNA表達水平上調/下調相關。B基因5'UTR區(qū)上1個CpG位點(cg02193XXX)在G1 vs.G2和G4 vs.G1中高甲基化或

7、低甲基化,且與B基因mRNA表達水平升高有關。因此,在肥胖和高血壓中,這4個CpG位點(cg01601XXX、cg08330XXX、cg19651XXX、cg02193XXX)均有甲基化程序的改變,且與A和B基因mRNA表達水平的改變相關。
  結論:我們的研究采用最新的Illumina450k甲基化芯片檢測全基因組DNA甲基化位點,同時利用Affymetrix表達譜芯片檢測全轉錄本水平,結果發(fā)現,4個CpG位點(cg01601X

8、XX、cg08330XXX、cg19651XXX、cg02193XXX)甲基化程度的改變可能與肥胖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相關。
  第二部分中國農村基于社區(qū)的卒中醫(yī)療體系
  背景和目的:在2005年,美國卒中協會(ASA)工作組推薦建立卒中醫(yī)療體系,優(yōu)化卒中患者的治療和管理流程,并改善患者預后。據統(tǒng)計,一個完善的卒中醫(yī)療體系可以減少2%~3%卒中相關的死亡,同時,卒中后的致殘也降低,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患者及其家庭和

9、政府的負擔。卒中醫(yī)療體系在為卒中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和改善卒中預后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我們的目的是在農村地區(qū)建立一個完善的卒中醫(yī)療體系,并對其效果進行評估。
  方法:從2009年11年至2011年11月,我們在贛榆縣建立一個卒中醫(yī)療體系,并將其他3個相匹配的社區(qū)作為對照。首先,我們調查了這些社區(qū)的卒中管理,接著在3個干預社區(qū)實施完善的卒中醫(yī)療體系和教育項目,隨訪2年,我們評估其實施效果。
  結果:6個社區(qū)344345人口中,

10、有1036例新發(fā)卒中患者,卒中發(fā)病率為301/100000,死亡率為55/100000。與對照社區(qū)相比,2012年干預社區(qū)在實施卒中醫(yī)療體系和教育項目后,3小時內就診(12.01% vs.8.13%; P=0.044)、入院24小時內行CT檢查(61.70% vs.55.08%; P=0.036)和接受溶栓治療(2.07% vs.1.02%; P=0.181)的患者比例顯著增加。2013年,3小時內就診(15.15% vs.9.70%,

11、P=0.008)、入院24小時內行CT檢查(69.09% vs.61.98%; P=0.017)和接受溶栓治療(3.03% versus1.14%; P=0.034)的患者比例增加更顯著。2012年,干預社區(qū)和對照社區(qū)死亡人數分別為43(8.90%)和48(9.76%)。2013年,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病死率顯著降低(6.06% vs.9.70%; P=0.032);干預組在實施卒中醫(yī)療體系和教育項目后致殘率也逐年降低(45.25% v

12、s.51.52%; P=0.045)。
  結論:我們的研究首次在中國農村地區(qū)建立、實施并評估了這樣一個卒中醫(yī)療體系,同時也證實,該體系可靠且可行。社區(qū)教育增加公眾的卒中知識,縮短卒中發(fā)作至到醫(yī)院就診的時間。實施卒中醫(yī)療體系使更多的患者能接受溶栓治療,減少致殘率。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URL: http://www.chictr.org.
  Unique identifier:

13、 ChiCTR-RCH-13003408.
  第三部分 FBN1基因新突變導致馬凡綜合征心血管表型
  目的:馬凡綜合征是一種結締組織常染色體顯性疾病,它主要影響心血管系統(tǒng)、視覺系統(tǒng)和骨骼肌系統(tǒng)。據估計,馬凡綜合征的患病率為1/5000~1/10000,同時有25%的散發(fā)病例。大量研究顯示,原纖維蛋白-1(FBN1)基因的不同突變導致馬凡綜合征。FBN1基因的突變破壞細胞外原纖維蛋白-1前體加工為原纖維蛋白-1。馬凡綜合征

14、患者在心血管系統(tǒng)、視覺系統(tǒng)和骨骼肌系統(tǒng)中表現出明顯的表型變化。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報道兩個馬凡綜合征患者,他們由FBN1基因新突變所致,主要引起心血管臨床表型。
  方法:兩個患者即患者-1和患者-2因需行主動脈瘤外科手術收住我們醫(yī)院,根據Ghent標準診斷為馬凡綜合征。抽取參加者(患者-1及其女兒和兒子、患者-2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組DNA。患者-1馬凡綜合征診斷明確,僅檢測FBN1基因突變。對于患者-2,首先采用二代測

15、序,確定致病基因為FBN1突變,然后對突變位點進行PCR驗證。
  結果:患者-1和其女兒測序的結果發(fā)現一個新的雜合移碼突變,位于FBN1基因12外顯子上,c.1560-1566(GAGCACA)缺失導致從第520位氨基酸開始變化,終止密碼子出現在第575位氨基酸,此后的氨基酸丟失。患者-1的兒子無突變?;颊?2發(fā)現一個新的錯義突變,c.6575T>C,p.2068C>R,位于FBN1基因50外顯子上?;颊?2的父親和母親無FB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