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學因素在其發(fā)生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Graves病的發(fā)生呈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病人家族成員的患病危險性為普通人群的15倍,同卵雙生子的患病一致率明顯高于異卵雙生子,且作為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標志的甲狀腺自身抗體的陽性率在病人家族成員中高達50-70%。對復雜多基因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常參照
2、單基因疾病的研究模式,即基于家系成員的連鎖分析和基于隨機人群的關聯(lián)研究。 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指的是基因組序列上的單個堿基突變。作為第三代遺傳學標記,SNP在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處于基因調控區(qū)或基因編碼區(qū)的SNPs本身可直接導致編碼蛋白質數量或質量的改變。最近的研究表明,人類基因組中的SNPs并不是隨機分布的,而是呈現出由重組熱點區(qū)間隔的單倍
3、型域結構(haplotype block,HaploBlock),每個單倍型域內部連鎖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rn,LD)程度較高,且僅有數種常見的單倍型。如果導致疾病發(fā)生的突變位于LD程度很高的單倍型域內,那么該突變的頻率應該與該區(qū)域內所檢測的突變的頻率相一致,或至少與由檢測的SNPs確定的單倍型的頻率一致。 本研究所的金迎等人曾利用54個北方漢族多發(fā)家系標本通過全基因組掃描的方法,將中國人GD病的易
4、感位點定位于染色體5q31區(qū)(D5S436-D5S434),這與日本學者Sakai等人對受累同胞對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但與Tomer等人對西方高加索人群的結果存在差異,這提示,東亞人群可能有著相同的Graves病易感位點。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在染色體5q31區(qū)附近對Grayes病的易感位點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可能與Graves病發(fā)生有關的相關基因或SNPs位點,并研究在特定SNPs位點不同基因型患者臨床參數差異。同時,構建中國漢族人群染色體5
5、q31區(qū)的單倍型域結構,確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tagSNPs,并比較Graves家系先證者與正常個體主要單倍型分布上的差異,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礎。 材料與方法: 為了進一步探索Graves病的易感位點,我們在染色體5q31區(qū)Graves病易感位點定位區(qū)域對IL4、IL13、IL12B、IRF1、LJGRP1等可能與Graves病發(fā)生有關的14個候選基因的所有編碼區(qū)和約1,000bp的啟動子區(qū)進行了測序,篩查其中的SNPs,
6、并對在篩查中可能存在差異的SNPs位點在擴大的家系樣本或隨機人群中進行驗定。根據目前對Graves病發(fā)病機制的認識,我們對上述候選基因中的IL4、IL13、IL12B、IRF1、UGRP1和ADRB2等基因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包括擴大樣本的關聯(lián)研究、構建單倍型域、家系內的傳遞不平衡檢驗和不同基因型患者臨床參數的比較。 我們還從D5S436和D5S434這兩個微衛(wèi)星標記之間,挑選了74個低頻等位基因超過20%,且位于基因編碼區(qū)或
7、啟動子區(qū)周圍的SNPs,通過焦磷酸測序的方法,構建中國漢族人群這段染色體區(qū)域的單倍型域結構,并確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tagSNPs,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礎。 結果: 對染色體5q31區(qū)14個Graves病候選基因的篩查,測序總長度為63,498bp,共發(fā)現116個SNPs,其中基因編碼區(qū)17個,基因調控區(qū)35個。約每550bp堿基出現一個SNP,基因調控區(qū)或內含子區(qū)的SNPs的密度高于基因編碼區(qū)。檢出的116個SNPs
8、中,轉換與顛換的比例約為2:1。對IL12B和ADRB2較大樣本的研究表明,IL12B基因的rs2853697A/C SNP在GD患者與正常個體間的分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024,Pc=0.0168),其余位點未發(fā)現差異。 利用54個GD多發(fā)家系標本、146名散發(fā)GD患者和142名無關對照個體,對IL4、IL13、IRF1和IJGRP1與中國人GD的發(fā)病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隨機樣本還是家系成員中,均未發(fā)現這些基因的
9、SNPs與Graves病的發(fā)病之間具有統(tǒng)計學的相關性或從雜合型父母向受累子代的優(yōu)勢傳遞。對IRF1和UGRP1基因的單倍型研究也未發(fā)現差異,但在IRF1 6477 T/G位點,基因型為TT的Graves病患者的發(fā)病年齡為37.73±11.69歲,要早于基因型為TG(42.16±13.75)或GG(43.24±15.20)的患者,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Pc=0.020)。對染色體5q31區(qū)(D5S436-D5S434)構建單倍
10、型域的結果表明,這段染色體區(qū)域可以分為8個獨立的單倍型域結構,最長的單倍型域長達77kb。在每個單倍型域的內部,染色體的重組事件發(fā)生較少,僅含有少數(1-4)幾種主要的單倍型。而且,每個單倍型域的結構,可以通過少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tagSNPs來決定。這表明,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僅通過對這些tagSNPs進行分型,即可確定待測樣本的整個單倍型域結構。而且,在第6個單倍型域中的AGCGTC單倍型和第8個單倍型域結構中的GGCCT單倍型在G
11、D多發(fā)家系的先證者和正常個體間的分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值為0.0064.和0.0274,前者校正后為Pc=0.0256)。 結論: 1、篩查的14個候選基因中SNPs的頻率約為每550bp一個,啟動子區(qū)和內含子區(qū)出現頻率較高,SNP中轉換與顛換的比例約為2:1。 2、IL12B的rs2853697位點可能與中國人Graves病相關聯(lián)。 3、ADRB2基因與中國人Graves病并不具有相關性。 4、
12、IL4、IL13、IRF1和UGRP1基因與中國漢族人GD的發(fā)生并不具有相關性。 5、在IRF1 6477 T/G位點基因型為TT的GD患者的發(fā)病年齡要早于基因型為TG或GG的患者。 6、中國漢族人群的染色體5q31區(qū)的D5S436-D5S434具有典型的單倍型域結構,其中最長的單倍型域長達77kb。在每個單倍型域結構的內部,染色體的重組事件較少發(fā)生,僅含有少數幾種主要的單倍型。且每個單倍型域的結構可以由少數幾個具有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漢族人群15號染色體中心粒區(qū)域5個基因的高精度單倍型及單培型域的構建.pdf
- Graves病易感基因-CTLA4在中國漢族人群中的易感性研究.pdf
- 中國漢族人白癜風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pdf
- 中國漢族人中DVT易感基因的初步研究.pdf
- 全基因組關聯(lián)研究搜尋中國漢族人銀屑病易感基因.pdf
- 染色體4q25區(qū)痛風易感基因的篩查.pdf
- 中國漢族人冠心病易感基因相關性研究.pdf
- 中國漢族人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相關性研究.pdf
- 中國漢族人銀屑病易感位點的精細定位.pdf
- 中國漢族人尋常型銀屑病與HLA單倍型相關性研究.pdf
- 漢族人群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8和11號染色體易感基因位點掃描研究.pdf
- 中國漢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研究.pdf
- 中國漢族人群IFN-γ基因單倍型與HBV感染關聯(lián)性研究.pdf
- 中國漢族人白癜風易感位點的精細定位.pdf
- 中國漢族人白癜風易感區(qū)域AIS4內的候選基因研究.pdf
- 中國漢族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研究.pdf
- 漢族人群肺癌易感基因及其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pdf
- 染色體22q11.2區(qū)域泌尿生殖系統(tǒng)畸形關鍵易感基因的初步鑒定
- 中國漢族、藏族、日本群體Y染色體STR單倍型遺傳多態(tài)性研究.pdf
- 骨癌染色體7q31區(qū)域雜合性缺失及TES基因表達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