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Co非勻質(zhì)Ti-,1-x-Co-,x-O-,2-鐵磁性半導體的制備、結構與物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磁性半導體材料對于自旋電子學器件的實現(xiàn)與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Ti<,l-x>Co<,x>O<,2>磁性半導體材料本身也因為具有許多優(yōu)良的性能而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然而,雖然世界上很多課題組在Ti<,l-x>Co<,x>O<,2>磁性半導體材料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具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首先是關于Ti<,l-x>Co<,x>O<,2>磁性半導體鐵磁性的來源,許多課題組傾向于其鐵磁性來自Ti<,l-x>Co<,x>

2、O<,2>磁性半導體的內(nèi)稟鐵磁性,但也有一些課題組的研究表明,其鐵磁性來自TiO<,2>中納米尺寸的Co團簇,也就是說,Co摻雜TiO<,2>得到的并不是本征的磁性半導體;其次是在上述提到的磁性半導體中,過渡族元素的摻雜濃度較低,原子百分比x一般小于10%,這不利于居里溫度的提高,而且其磁化強度也較??;第三,雖然一些課題組獲得了低溫度下較大的磁電阻,但其磁電阻隨溫度升高迅速變小,以至于溫度在50K以上其磁電阻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第四,對于

3、Ti<,l-x>Co<,x>O<,2>磁性半導體,至今還沒有報道過有關其磁光克爾效應以及光學性質(zhì)等特性的研究。另外,最近人們認識到磁性半導體、高溫超導體和具有龐磁電阻的錳氧化物體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其成分存在固有的非均勻性,并以“團簇態(tài)”(clustered states)的形式存在。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在Co摻雜TiO<,2>形成的Ti<,l-x>Co<,x>O<,2>磁性半導體中,Co原子傾向于非均勻分布,且近鄰的Co原子

4、之間有較短的Co-Co原子間距;這種非均勻分布是產(chǎn)生鐵磁性的關鍵。蒙特卡羅模擬計算表明,在Ga<,l-x>Mn<,x>As磁性半導體中,由于Mn原子之間的庫侖作用,Mn原子的分布也是非均勻的,近鄰的Mn原子之間有聚成團簇的傾向,形成富Mn的Ga<,l-x>Mn<,x>As區(qū)域。應該著重指出的是,在這兩個例子中,化合物成分的非均勻性可以看作在Ga<,l-x>Mn<,x>As磁性半導體中存在富Mn的Ga<,l-x>Mn<,x>As區(qū)域或團簇

5、,而不是從主相Ga<,l-x>Mn<,x>As或母體GaAs中析出了第二相(如純金屬Mn團簇,MnAs團簇等);同樣,在Ti<,l-x>Co<,x>O<,2>磁性半導體中的成分非均勻性表現(xiàn)為存在富Co的Ti<,l-x>Co<,x>O<,2>區(qū)和貧Co的Ti<,l-x>Co<,x>O<,2>區(qū),而不是從主相Ti<,l-x>Co<,x>O<,2>或母體TiO<,2>中析出了Co團簇第二相??赡苡捎趽诫s元素的濃度較低,理論預言的磁性半導體中成

6、分分布的非均勻性,目前還缺乏直接的實驗證據(jù)。對于磁性半導體中這種固有的非均勻性及其對自旋極化和電子輸運的影響,目前人們的認識還非常有限,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將會逐漸顯露出來。因此,高鈷含量的非勻質(zhì)Ti<,1-x>Co<,x>O<,2>磁性半導體材料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 在本論文中,我們使用高真空磁控濺射儀采用交替沉積的方法,在玻璃襯底上制備了系列Ti<,1-X>Co<,x>O<,2>薄膜樣品

7、。方法就是交替沉積非常薄的TiO<,2>層和Co層,在其成膜過程中,由于原子的強熱擴散,從而達到一種亞穩(wěn)的熱平衡態(tài),形成不分層的宏觀上均勻的含Co量高的Ti<,1-x>Co<,x>O<,2>薄膜;樣品的制備是通過利用磁控濺射儀在水冷玻璃襯底上依次沉積TiO<,2>和Co來實現(xiàn)的。本底真空優(yōu)于3×10<'-5>Pa。通過不同的沉積厚度來改變摻雜量的多少。共制備了以下兩個系列的樣品:第一個系列是固定Co層的厚度為0.6nm,TiO<,2>層

8、的厚度分別為0.5nm、0.8 nm、1.2 nm和2.0 nm;第二個系列為固定Co層的厚度為0.3 nm,TiO<,2>層的厚度分別為0.5 nm、0.8nm、1.2 nm和2.0 nm。這樣相當于制備了8種不同Co含量的樣品。每個樣品都是交替沉積60個周期,最后再鍍2 nm的TiO<,2>做為保護層以防止樣品被氧化。這樣可以推算樣品最薄50 nm,最后為158 nm,其中Co含量最高的樣品為TiO<,2>層厚度0.5 nm,Co層

9、厚度0.6 nm,理論計算摻雜原子百分比為76%,與實驗測定的Co元素的原子百分比是一致的。 X射線衍射以及高分辨透射電鏡對樣品的結構進行的表征結果表明:制備態(tài)的薄膜樣品雖然是一層一層周期地進行沉積,但卻沒有形成多層膜結構,整體是一種非晶態(tài)結構,屬于亞穩(wěn)態(tài)相。這說明我們所提出的制備高Co含量Ti<,1-x>Co<,x>O<,2>薄膜的學術思路是可行的。同時,X射線光電子能譜,電子能量損失譜和激光拉曼光譜等所做的樣品的成分分析結

10、果同樣表明:非晶薄膜樣品的成分不是非晶Co與非晶TiO<,2>的混合物,而是單一的非晶Ti<,1-x>Co<,x>O<,2>相。因為無論是x射線光電子能譜還是電子能量損失譜都顯示樣品中Co元素的化合價態(tài)不是O價。因此,Co元素必然通過擴散摻入到TiO<,2>晶格中去。另外,Co元素在薄膜中分布的不均勻性也通過Co元素的mapping得到了最直接的證實。 磁性測量顯示所有樣品都具有室溫鐵磁性。其中(TiO<,2> 0.5nm/Co

11、 0.6nm)和(TiO<,2> 0.8nm/Co 0.6nm)兩個樣品在低溫下飽和磁化強度分別達到了524emu/cm<'3>(1.29 μ<,B>/Co)和470 emu/cm<'3>(1.47μB/Co),矯頑力分別為1100 Oe和1200Oe;樣品在室溫的飽和磁化強度也很大,分別達到了503 emu/cm<'3>(1.24μ<,B>/Co)和430 emu/cm<'3>(1.35μa/Co),只是矯頑力明顯減小,分別只有30

12、Oe和20 Oe。高的磁矩意味著高的自旋極化度,這對自旋電子學器件的應用極為有利;輸運特性測量表明樣品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這是明顯的半導體材料的導電特征。另外,室溫時樣品在相對較小的磁場下也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負磁電阻,在5 K時負磁電阻更是高達12.5%,在室溫時仍有4.8%的負磁電阻。磁電阻性質(zhì)對于材料本身在自旋電子學器件中應用是非常重要的。負磁電阻應該是由于自旋相關的躍遷電導和磁場引起的Anderson局域長度的變化引起的??紤]

13、到Co的濃度很高,而且在亞納米尺寸上是不均勻的。因此,使得:Efros’s變程躍遷過程的發(fā)生。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nèi)有Rocexp{(T<,O>/T)<'1/2>}關系成立。樣品還具有非常明顯的克爾旋轉效應。室溫時克爾角達到了0.37°。從光的透過率譜上來看,Co的添加產(chǎn)生了相應的添加物帶,形成添加物吸收。因此Co濃度越高,光的透過率越低。另外,由于高Co含量導致強吸收,因此難以觀察到明顯的帶邊吸收。因為樣品是非晶態(tài)物質(zhì),所以測到的PL譜的

14、發(fā)光峰都是饅頭峰。而沒有相對尖銳的發(fā)光峰。 退火以后,Co從亞穩(wěn)的非晶相中大量析出,形成Co顆粒。樣品的磁性隨退火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并接近單質(zhì)Co的水平;磁電阻卻急劇減小,在低溫和室溫都只有0.3%左右。另外,由于大量的Co顆粒形成了滲流網(wǎng)絡,所以樣品的導電行為轉變?yōu)榻饘賹щ娞卣?;磁光克爾旋轉角度也隨著退火溫度的升高而減??;樣品因為大量Co的析出而變得透明,因此透過率隨著退火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诖?,很明顯退火使得樣品不再是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