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228浪險工作室收集制作1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謝新陳代謝簡稱代謝,泛指發(fā)生在活細胞中的各種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的總和。第一節(jié)微生物的酶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耗能代謝和產能代謝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的過程,它們在生物體中偶聯進行。細胞靠什么完成這些反應?是酶,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是在酶系統(tǒng)的催化下協調地進行的。一、酶與一般催化劑的比較(一)催化共性(二)酶的特性(三)微生物酶產生的特點1微生物繁殖快、生活周期短、產量高2微生物種類繁多,酶的品種齊全3工業(yè)生
2、產效益高二、酶的分類(一)根據酶在細胞中的活動部分分類培養(yǎng)時存在于細胞內的酶稱為胞內酶,分泌到細胞外的稱胞外酶。(二)根據酶的生成方式分類分為誘導酶和固有酶。(三)根據酶催化反應的類型分類四、工業(yè)上常用的微生物酶(一)淀粉水解酶類葡萄糖生成酶β—淀粉酶α—淀粉酶異淀粉酶(二)蛋白質酶來自微生物的蛋白酶主要是枯草桿菌蛋白酶、黑曲霉蛋白酶等。(三)纖維素酶纖維素酶的產生菌有:細菌、放線菌、霉菌以及各種高等真菌(如蘑菇)等。但真正用于生產的纖
3、維素酶的菌種主要是霉菌,特別是綠色木霉、黑曲霉、青霉和根霉。第二節(jié)微生物的產能代謝能量代謝是新陳代謝的核心問題最初能源→1.有機物(化能異養(yǎng)菌)→通用能源(ATP)最初能源→2.日光(光能營養(yǎng)菌)→通用能源(ATP)最初能源→3.無機物(化能自養(yǎng)菌)→通用能源(ATP)能量(3個去處)1.直接利用;2.ATP;3.環(huán)境中一、微生物細胞中能量的釋放——生物氧化生物氧化:物質在生物體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逐步分解并釋放能量的過程,稱為
4、生物氧化。生物氧化的功能:產能(ATP)、產還原力[H]、產小分子中間代謝物生物氧化的類型: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發(fā)酵(一)發(fā)酵概念:在生物氧化中發(fā)酵是指在無氧條件下,微生物以有機物分解不徹底的中間產物為受氫體,同時產生各種代謝產物并釋放少量能量的生物氧化過程。在發(fā)酵工業(yè)上,發(fā)酵是指任何利用厭氧或好氧微生物來生產有用代謝產物的一類生產方式。發(fā)酵途徑:葡萄糖在厭氧條件下分解產能的途徑主要有EMP、HMP、ED和磷酸解酮酶途徑。發(fā)酵類型:根據
5、發(fā)酵產物的種類有乙醇發(fā)酵、乳酸發(fā)酵、丙酸發(fā)酵、丁酸發(fā)酵、混合酸發(fā)酵、丁二醇發(fā)酵及乙酸發(fā)酵等。酵母型乙醇發(fā)酵酵母菌的乙醇發(fā)酵應嚴格控制三個條件:厭氧、培養(yǎng)基中不含NaHSO3、pH﹤7.6。(二)呼吸作用概念:底物在脫氫酶作用下脫下的氫和電子,經過呼吸鏈的傳遞,最終與外源的分子氧或無機氧化物結合,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呼吸作用與發(fā)酵作用的根本區(qū)別在于:電子載體不是將電子直接傳遞給底物降解的中間產物,而是交給電子傳遞系統(tǒng),逐步釋放出能量后再交給
6、最終電子受體。1.有氧呼吸概念:是以分子氧作為最終電子(或氫)受體的氧化過程;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特點:必須指出,在有氧呼吸作用中,底物的氧化作用不與氧的還原作用直接偶聯,而是底物在氧化過程中釋放的電子先通過電子傳遞鏈(由各種電子傳遞體,如NAD,FAD,輔酶Q和各種細胞色素組成)最后才傳遞到氧。2.無氧呼吸概念:以無機氧化物中的氧作為最終電子(和氫)受體的氧化作用。一些厭氧和兼性厭氧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無機氧化
7、物:如NO3、NO2、SO42、S2O32等。在無氧呼吸過程中,電子供體和受體之間也需要細胞色素等中間電子遞體,并伴隨有磷酸化作用,底物可被徹底氧化,可產生較多能量,但不如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多。以無機物作為電子最終受體的呼吸作用(化合物氧化脫下的氫和電子經呼吸鏈傳遞,最終交給無機氧化物NO3、NO2、SO42、S或CO2等或延胡索酸等有機物的過程。)二、能量的轉換——磷酸化作用將生物氧化過程中釋放出的自由能轉移,使ADP(腺苷二磷酸)形
8、成ATP(腺苷三磷酸)的過程稱為磷酸化作用。ADP能量→ATP(一)氧化磷酸化利用生物氧化放出的能量進行磷酸化生成ATP的過程。底物水平磷酸化電子傳遞磷酸化(二)光合磷酸化以光合色素為媒介,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的過程。1環(huán)式光合磷酸化2非環(huán)式光合磷酸化第三節(jié)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初級代謝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質、核酸、糖類等,是菌體生長繁殖所必需的。次級代謝產物二、微生物的次生代謝產物概念:次生代謝物是指某些微生物生長到穩(wěn)定期前后,以結構
9、簡單、代謝途徑明確、產量較大的初生代謝物作前體,通過復雜的次生代謝途徑所合成的結構復雜的化學物。種類:抗生素、生長刺激素、維生素、毒素、色素等(一)抗生素根據抗生素的生物來源分類:放線菌產生的抗生素。迄今約有80%的抗生素是由放線菌產生的。其中鏈霉菌屬產生的抗生素最多。常用的抗細菌抗生素有鏈霉素、卡那霉素、四環(huán)素、土霉素、紅霉素等。真菌產生的抗生素。主要來源于半知菌亞門的青霉菌屬和頭孢菌屬,如青霉菌屬的青霉素和灰黃霉素、頭孢菌屬的頭孢菌
10、素等。A228浪險工作室收集制作3干重法濕重法(2)含氮量測定法(3)核酸含量測定法(4)生理指標法(二)單細胞微生物的群體生長規(guī)律1.細菌的群體生長特征細菌以裂殖的方式繁殖,一個細菌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的間隔被稱為世代,一個世代所需的時間就是代時,有時也被稱為倍增時間。2.細菌生長曲線把少量純種單細胞微生物接種到恒容積的液體培養(yǎng)基中后,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它們的群體就會有規(guī)律地生長起來。如果以細胞數目的對數值作縱坐標,以培養(yǎng)時間作橫坐標
11、,就可以畫出一條有規(guī)律的曲線,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長曲線。典型生長曲線:不補充營養(yǎng)物不移去培養(yǎng)物保持培養(yǎng)體積不變(1)延滯期概括說:分裂遲緩、代謝活躍將少量菌種接入新鮮培養(yǎng)基后,在開始一段時間內菌數不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生長速度接近于零。也稱延遲期、適應期。A、特點:①生長速率常數等于零②細胞形態(tài)變大或增長③細胞內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④合成代謝活躍,核糖體、酶類和ATP的合成加快⑤對外界不良條件例如NaCl溶液濃度、溫度和抗生
12、素等化學藥物的反應敏感。B、原因:延滯期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在接種到新鮮培養(yǎng)液的細胞中,一時還缺乏分解或催化有關底物的酶,或是缺乏充足的中間代謝物。為產生誘導酶或合成有關的中間代謝物,就需要有一段適應期,于是出現了生長的延滯期。C、影響延滯期長短的因素:(1)菌種的特性(2)接種齡(3)接種量(4)培養(yǎng)基成分D、在工業(yè)發(fā)酵和科研中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縮短延滯期:①通過遺傳學方法改變種的遺傳特性使遲緩期縮短;②利用對數生長期的細胞作為“種子”
13、;③盡量使接種前后所使用的培養(yǎng)基組成不要相差太大;④適當擴大接種量等方式縮短遲緩期,克服不良的影響。E、應用:發(fā)酵工業(yè)上需盡量縮短該期,以降低生產成本;在食品工業(yè)上,盡量在此期進行消毒或滅菌。(2)對數期概括說:菌體數目按幾何級數增加特點:①生長速率常數R最大②細胞進行平衡生長,菌體內各種成分最為均勻③酶系活躍,代謝旺盛應用:指數期的微生物因其整個群體的生理特性較一致、細胞成分平衡發(fā)展和生長速率恒定,故可①作為代謝、生理等研究的良好材料
14、;②是增殖噬菌體的最適宿主菌齡;③也是發(fā)酵生產中用作“種子”的最佳種齡。(3)穩(wěn)定期概括說:菌體產量達到了最高點A、特點:①生長速率常數R等于0,總菌數達到最高水平;②細胞開始貯存糖原、異染顆粒和脂肪等貯藏物;③某些細菌在穩(wěn)定期開始合成抗生素等次生代謝產物;④多數芽孢桿菌在這時開始形成芽孢。B、穩(wěn)定期到來的原因:①營養(yǎng)物尤其是生長限制因子的耗盡;②營養(yǎng)物的比例失調,例如C/N比值不合適等;③酸、醇、毒素或H2O2等有害代謝產物的累積;④
15、pH、氧化還原勢、溫度等物化條件越來越不適宜。C、獲得更多的菌體物質或代謝產物采取措施:補充營養(yǎng)物質或取走代謝產物或改善培養(yǎng)條件,如對好氧菌進行通氣、攪拌或振蕩等。D、應用:穩(wěn)定期是以生產菌體或與菌體生長相平行的代謝產物,例如單細胞蛋白、乳酸等為目的的一些發(fā)酵生產的最佳收獲期。此外,由于對穩(wěn)定期到來的原因進行研究,還促進了連續(xù)培養(yǎng)技術的設計和研究。(4)衰亡期概括說:整個群體呈現出負生長A、特點:①個體死亡的速度超過新生的速度;②細胞形
16、態(tài)多樣,部分自溶;③產生或釋放抗生素等次生代謝產物;芽孢釋放B、產生衰亡期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環(huán)境對繼續(xù)生長越來越不利,從而引起細胞內的分解代謝大大超過合成代謝,繼而導致菌體死亡。(三)絲狀微生物的群體生長絲狀微生物的純培養(yǎng)采用孢子接種,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震蕩培養(yǎng)或深層通氣加攪拌培養(yǎng),菌絲體通過斷裂繁殖不形成產孢結構??梢杂镁z干重作為衡量生長的指標,即以時間為橫坐標,以菌絲干重為縱坐標,繪制生長曲線。第二節(jié)微生物生長的環(huán)境條件微生物與所處的
17、環(huán)境之間具有復雜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一方面,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有影響;另一方面,微生物生長繁殖也會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研究環(huán)境因素與微生物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控制環(huán)境條件來利用微生物有益的一面,同時防止它有害的一面。一、溫度從微生物整體來看:生長的溫度范圍一般在12℃~100℃極端下限為30℃,極端上限為105~300℃。但對于特定的某一種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生長,在這個范圍內,每種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長溫度三基
18、點,即最低、最適、最高生長溫度。(二)pH微生物生長過程中機體內發(fā)生的絕大多數的反應是酶促反應,而酶促反應都有一個最適pH范圍,在此范圍內只要條件適合,酶促反應速率最高,微生物生長速率最大,因此微生物生長也有一個最適生長的pH范圍。微生物最低pH最適pH最高pH細菌3~56.5~7.58~10酵母菌2~34.5~5.57~8霉菌1~34.5~5.57~8為了維持培養(yǎng)基pH的相對恒定,通常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pH緩沖劑、備用堿,或在進行工業(yè)發(fā)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