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我國每年因創(chuàng)傷和疾病所致骨缺損患者達數百萬急需大量骨修復材料。近年來,運用生物材料和骨組織工程學技術,即用人工細胞外基質材料、生長因子與種子細胞復合移植或單獨植入修復骨缺損,引起各國高度重視。但目前國內外骨組織工程學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其中如何研制出具有特定結構和骨誘導活性的仿生骨基質材料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從材料科學角度講,天然骨基質可看作是有機無機納米復合多孔材料,有機成分主要為膠原,無機成分主要為含碳酸根的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天然骨基質的形成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有機基質介導的生物礦化過程,HA納米晶體是以膠原纖維為模板,成核生長并自組裝而成。其中促發(fā)并指導礦化的功能位點是一類富含天冬氨酸或磷酸絲氨酸的磷蛋白。天然骨基質這種特定的納米自組裝結構和所攜帶的生長因子等分子誘導信號,不僅使其具備了很好的強度與骨傳導活性而且能通過特定的細胞通訊與信息傳遞系統對細胞的粘附和向成骨方向定向分化等生物學行為進行精確的調控,即骨誘導活性。但目前尚無一種人工骨材料具有這樣精巧的納米結構和良好的生物學活性,特別是骨誘導活性。例如,聚(丙交酯CO乙交酯)(PLGA)是目前骨組織工程學研究中應用最多的細胞基質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生物降解性,但其力學強度尚欠佳;表面疏水性較強、對細胞的粘附能力仍需提高、細胞材料界面總是存在不相容問題;更重要的是生物學活性不理想,缺乏骨傳導、骨誘導活性。近年來,運用仿生礦化原理和納米自組裝技術制備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并將多肽﹑生長因子等特定分子識別信號固定在材料表面,研制成新一代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仿生“智能”基質材料,以從納米水平誘導人們所需的特異性、可控性生物應答,是當今組織工程學和生物材料學研究領域的前沿課題。本課題擬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運用仿生礦化原理和納米自組裝技術,通過PLGA改性,合成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簡稱PLGAPEGASPN)多元共聚物;同時人工合成BMP2活性肽P24,將其與改性PLGA多孔基質材料共價結合,在改良模擬體液中自組裝礦化生成納米晶HA,研制出類似天然骨基質的具有特定納米自組裝結構和骨誘導活性的載BMP2活性肽納米晶羥基磷灰石PLGAPEGASPN仿生骨基質材料。為此,本文進行了以下兩部分的實驗研究一、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活性肽的骨誘導活性的初步實驗研究。目的研究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簡稱BMP2活性肽P24的骨誘導活性。方法此多肽通過FMOCTBU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通過質譜分析和色譜分析確定其分子量和純度。將BMP2活性肽P24以生理鹽水溶解,以04MG及01MG的不同劑量滴加于膠原海綿上,充分吸收后凍干備用。在WISTAR大鼠背部一側骶棘肌內植入04MG多肽膠原海綿材料或01MG多肽膠原海綿材料作為兩實驗組,對側骶棘肌內植入單純膠原海綿作為對照組。術后3、6、8周取材,通過X線、CT以及組織學檢查,觀察分析異位骨形成情況及其時效和量效關系。結果兩個實驗組植入材料的部位均可見新骨的生成,并呈劑量和時間依賴性。04MG多肽膠原海綿組可見明顯新骨形成,具有活躍的成骨細胞和發(fā)育很充分的骨小梁組織。01MG多肽膠原海組可見相對較少的新骨形成。對照的單純膠原海綿材料處僅見纖維組織形成,未見成骨。結論BMP2活性肽P24能誘導異位成骨,具有與BMP2類似的骨誘導活性。二、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活性肽修飾的納米仿生骨基質材料的實驗研究。1模擬生物礦化過程制備羥基磷灰石PLGAPEGASPN骨基質材料。目的運用仿生礦化原理和自組裝技術,觀察在聚(丙交酯CO乙交酯)PLGA分子鏈中同時引入親水性強的聚乙二醇PEG鏈段及能促發(fā)生物礦化的功能基團天冬氨酸ASP后,所合成出的PLGAPEGASPN新型嵌段共聚物在模擬體液中的礦化情況,以評價PLGAPEGASPN材料的礦化能力,制備出具有與天然骨基質相似微觀結構的骨基質材料。方法將PLGAPEGASPN多孔基質材料植入改良的模擬體液中,以PLGA為對照,通過鈣離子吸附分析、掃描電鏡、材料質量及磷酸鹽含量測定等方法對材料礦化情況進行表征。結果電鏡觀察可見在PLGAPEGASPN支架材料表面及內部多孔結構內逐漸有羥基磷灰石晶體的沉積,16天時已呈現連續(xù)的礦化層,高倍下礦化晶體呈薄片狀分頁結構,與天然骨基質礦物相微觀結構相似;PLGA材料表面僅見微量礦物沉積。PLGAPEGASPN支架材料在模擬體液各個時段中鈣離子吸附量、材料總體質量及磷酸鹽含量均顯著高于PLGA材料。結論在PLGA分子鏈中同時引入PEG鏈段及ASP功能基團,在改善材料的親水性的同時,為促發(fā)和指導礦化提供了豐富的功能基團,獲得了與天然骨基質相似的微觀結構,既可能提高材料強度,又提高了材料與骨組織間的界面相容性。2PLGAPEGASPN材料負載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活性肽的實驗研究。目的將BMP2活性肽P24通過交聯劑碳化二亞胺EDC及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共價結合于PLGAPEGASPN材料上,初步評價載BMP2活性肽P24的PLGAPEGASPN材料的礦化能力。方法將BMP2活性肽P24通過交聯劑EDC及NHS共價結合于PLGAPEGASPN材料上作為實驗組,以活性肽P24物理涂覆后的聚合物為對照組,通過X射線光電子光譜法和掃描電鏡檢測交聯情況,同時對兩組材料進行了鈣離子吸附實驗。結果XPS檢測結果表明,實驗組及對照組材料表面均已結合硫元素,兩者含有硫元素含量分別為15及009;鈣離子吸附實驗結果表明,12H及24H時實驗組材料的鈣離子吸附量分別為0126MG及0231MG;12H及24H時對照組材料的鈣離子吸附量分別為0053MG、0102MG。多肽交聯之材料較物理涂覆之材料的鈣離子吸附能力顯著增強。24H時通過掃描電鏡可觀察到兩組材料表面離子吸附情況存在明顯差異。結論EDC及NHS能將BMP2活性肽P24共價載于PLGAPEGASPN材料上。載BMP2活性肽P24的PLGAPEGASPN材料對鈣離子的吸附能力顯著增強,為下一步誘導納米晶羥基磷灰石的自組裝和生物礦化,制備出納米晶羥基磷灰石PLGAPEGASPN仿生骨基質材料奠定了良好基礎。3載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活性肽的納米晶羥基磷灰石PLGAPEGASPN仿生骨基質材料的制備。目的運用仿生礦化原理和自組裝技術,觀察載BMP2活性肽P24的PLGAPEGASPN嵌段共聚物在模擬體液中的礦化情況,以制備出具有與天然骨基質相似微觀結構和骨誘導活性的仿生骨基質材料。方法將載BMP2活性肽P24的PLGAPEGASPN多孔基質材料植入改良的模擬體液中,以PLGAPEGASPN材料為對照,10天后通過掃描電鏡、X射線能譜分析及X射線衍射儀等對材料礦化情況進行表征。結果10天后電鏡觀察可見在載BMP2活性肽P24的PLGAPEGASPN支架材料表面及內部多孔結構內已呈現連續(xù)的礦化層,較為致密;PLGAPEGASPN支架材料表面僅見分散的礦化層,較為稀疏。X射線能譜分析及X射線衍射分析表明礦化物主要成分為羥基磷灰石HA,鈣磷比為160,類似于人骨無機質。結論PLGAPEGASPN多孔基質材料經多肽修飾后,促發(fā)和指導礦化提供了豐富的功能基團,獲得了與天然骨基質相似的微觀結構,又使其具備了良好的骨誘導生物活性。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8
大小: 5.69(MB)
子文件數: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122
大?。?4.49(MB)
子文件數:
-
簡介:目的通過對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病人X線片的測量探討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病人異常影像學表現分析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股骨、脛骨和髕骨形態(tài)學改變以及三者之間排列關系的改變進而分析這些改變在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中的診治意義和作用結論①在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影像學分析中除了出現了直觀變化外還出現了脛骨角、股脛角、股脛關節(jié)間隙值及比值、LTLP值、LTHI值、髕骨傾斜角、髕股吻合角、髕骨半脫位值的變化②在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影像學分析中發(fā)現股骨角無明顯變化對于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影像學分析不敏感同時當股脛角發(fā)生改變時不一定說明存在骨性改變可由一側的關節(jié)間隙變窄引起③在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影像學分析和統計學檢驗中驗證了發(fā)生膝內翻的機率高于膝外翻股脛關節(jié)內側間隙狹窄多于股脛關節(jié)外側間隙狹窄④在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影像學分析中發(fā)現髕股關節(jié)可出現髕骨外翻脫位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0
大?。?1.59(MB)
子文件數: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7
大?。?6.64(MB)
子文件數:
-
簡介:退行性腰椎疾患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節(jié)段性不穩(wěn)、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等病變,在老年人中最為常見,常引起慢性腰腿痛、下肢麻木、間隙性跛行等癥狀,影響正常生活。開放性手術中腰椎椎體間融合術是有效的方式。其中以后路腰椎椎體間融合結合內固定對退行性腰椎疾患具有其明顯優(yōu)點,得到廣大骨科醫(yī)師的認可。堅強的內固定及充足的椎間植骨是確保手術效果的關鍵。植骨材料來源、形態(tài)及植骨方式對腰椎融合的影響目前仍有爭議。傳統采用髂骨植骨存在移植骨塊移位、塌陷及供骨區(qū)疼痛等并發(fā)癥;異體骨移植存在排斥反應。隨著椎間融合器的研制運用,椎間隙高度丟失都到一定解決,但仍存在融合器沉陷及高額醫(yī)療費用等問題。自體顆粒骨作為植骨材料的“金標準”,結合打壓技術已在四肢手術中得到肯定,應用于腰椎椎體間融合方面報道亦不少。本課題設計為自體顆粒骨打壓植骨腰椎椎體間融合內固定臨床運用提供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依據,通過臨床資料分析及隨訪為其推廣提供臨床依據。一研究目的1通過體外動物模型生物力學實驗比較后路自體顆粒骨打壓植骨內固定及CAGE內固定的即時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為臨床上后路自體顆粒骨打壓植骨內固定在腰椎椎體間融合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實驗指導。2探討后路自體顆粒骨打壓植骨腰椎椎體間融合內固定術治療退行性腰椎疾患的手術技巧及臨床可行性,為該術式的推廣應用提供臨床依據。二材料與方法1選取12具新鮮豬的腰段脊柱標本(L1L4),拍攝正位、側位X線片,剔除所有肌肉組織,保留椎間盤、韌帶的完整性。將12具標本隨機分為兩組打壓植骨結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組(即實驗組),CAGE結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組(即對照組)。2利用樹脂包埋法及腰椎后路附件逐級破壞、椎間盤切除術制作腰椎不穩(wěn)模型。實驗組標本采用椎體間打壓植骨椎弓根內固定,對照組標本采用CAGE椎弓根內固定。使用脊柱三維運動測試機模擬人體對三組標本在正常、不穩(wěn)、融合3個狀態(tài)下進行前屈、后伸、左右側屈、左右旋轉等各個活動的生物力學測試。運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測定不同載荷下不穩(wěn)節(jié)段的運動范圍(RANGEOFMOTIONROM),并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3回顧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因退行性腰椎疾患在我科行后路自體顆粒骨打壓植骨腰椎椎體間融合內固定術21例(28個節(jié)段),其中腰椎間盤突出合并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7例,腰椎間盤突出合并椎管狹窄6例,退變性腰椎不穩(wěn)8例。所有患者術前均行腰椎正側位及動力性側位X線片、腰椎CT和或MR檢查,明確診斷。所有患者術前均經2個月保守治療無效。術后隨訪時間至少12月。主要觀察指標根據融合前后X線片評價植骨融合率,腰椎前凸角(LUMBARLDOSIS,LL)、融合節(jié)段前凸角(SEGMENTALLDOSIS,SL)及相對椎間隙高度(RELATIVELUMBARSPACEHEIGHT,RH)的改善情況,采用腰腿痛VAS目測評分法、ODI評分法及標準MACNAB療效評價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并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三結果1正常狀態(tài)下,兩組間L23節(jié)段各方向ROM值及中性區(qū)范圍均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兩組標本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與正常狀態(tài)相比,兩組不穩(wěn)狀態(tài)各方向ROM值及中性區(qū)范圍(除側彎方向外)亦明顯增加(P<005);融合后對照組L23節(jié)段椎間各方向活動度(ROM值)及中性區(qū)范圍指數(NZ)均較實驗組小,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2全部隨訪12月以上,3~5個月后可見骨融合征象,無高度及復位丟失、螺釘斷裂等現象?;颊哐韧吹劝Y狀均有不同程度緩解。1例患者術后6天CT檢查示椎管內小骨粒壓迫神經;1例術后第5天出院后傷口淺表軟組織感染。術前ODI評分為4305±726分,術后1個月及末次隨訪時分別是2036±536分及1006±531分,與術前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四結論1、在腰椎不穩(wěn)中,自體顆粒骨打壓植骨結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與CAGE結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均能明顯提高脊柱的即時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而且兩組對于改善脊柱穩(wěn)定性無顯著性差異。2、后路自體顆粒骨打壓移植聯合椎弓根螺釘置入內固定治療退行性腰椎疾患短期臨床效果良好,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恢復并維持腰椎前凸角及病變節(jié)段椎間隙高度,手術并發(fā)癥少。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 65
大小: 5.5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四軍醫(yī)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牙槽骨牽張成骨技術輔助正畸快速移動牙齒的實驗研究姓名劉燕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口腔臨床醫(yī)學(口腔正畸學)指導教師丁寅20070501第四軍醫(yī)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牙槽骨牽張成骨技術輔助正畸快速移動牙齒的實驗研究碩士研究生劉燕導師丁寅教授(主任醫(yī)師)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學院正畸科西安(710032)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傳統的正畸牙移動是指牙齒在單純正畸力作用下,經過一系列的牙槽骨吸收和沉積,以有限的速度緩慢地移動。在所能承受的最大牽引力作用下,牙齒的最大生理性移動速率為每45周移動115MM。緩慢的移動速率大大延長了正畸矯治療程,尤其是拔牙病例,尖牙后移階段需6~8個月之久。因此,如何加快正畸牙齒的移動速度,從而縮短正畸治療的療程,一直以來都是各國學者所比較關注的課題。盡管有電磁刺激,藥物治療,減緩牙周阻力等等方法相繼提出并且也可以使牙齒移動速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大多數方法未用于臨床,臨床應用的療效如何尚不得而知。牽張成骨術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是在截開的骨斷端間或骨縫處,應用牽引裝置加力促進新骨形成,延長或增寬骨的技術。利用DO加快牙齒移動是其在口腔正畸運用中的最新進展,也是口腔正畸矯治技術的一個新突破。2002年土耳其學者首次應用牙槽骨牽張成骨DAD技術輔助正畸牙齒移動。結果顯示采用此種措施,可使尖牙移動速度大幅度提高,并且無明顯并發(fā)癥和副作用,大大縮短治療時間,堪稱正畸史上的一次革命。但是國內外尚未見相關研究及應用報道。因此,運用此方法建立動物實驗模型,從而進一步研究這一新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對牙齒移動速度和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87
大?。?5.3(MB)
子文件數:
-
簡介:分類號R762密級公開◎單位代碼10422學號200913313∥戶蘩辦季SHANDONGUNIVERSITY博士學位論文DISSERTATIONFORDOCTORALDEGREE論文題目線粒體相關代謝性肌病的生物化學、分子遺傳學發(fā)病機制和藥物治療機制研究THEBIOCHEMICAL,MOLECULARGENETICSANDPHARMACOTHERAPEUTICSTUDIESOFMITOCHONDRIARELATEDMETABOLICMYOPATHY作者姓名培養(yǎng)單位專業(yè)名稱指導教師合作導師李多凌醫(yī)學院神經病學焉傳祝教授2014年5月5日目錄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6符號說明12第一部分維生素B2對核黃素反應性多?;o酶A脫氫缺陷RRMADD患者成纖維細胞中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上調和對黃素蛋白的穩(wěn)定作用材料與方法17結果42討侖45結侖51附表與附圖52第二部分基于ITRAQ多重標記技術對核黃素反應性多酰基輔酶A脫氫缺陷患者服用核黃素前后的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材料與方法79結果91討侖95結論102附表與附圖103第三部分TK2基因新發(fā)突變導致的嬰兒發(fā)病的線粒體DNA耗竭綜合征MDS一例及其家系研究材料與方法144結果156討念158附表與附圖161第四部分格列苯脲對巨噬細胞內活性氧的抑制和線粒體活性的改變以及降低ATP介導的鈣離子濃度升高材料與方法182結果184討侖185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258
大?。?26.9(MB)
子文件數:
-
簡介:組織工程學是利用降解材料做成三維支架,使生物體的細胞在表面繁殖增長,形成或長出新的組織或器官,是一種全新的治療骨缺損的模式,也是目前醫(yī)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磷酸鈣骨水泥CPC是一種新型的自固型生物活性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傳導性、可降解性、可塑性,而且反應產生的熱量少,是理想的骨替換及修復材料。但是磷酸鈣骨水泥作為骨組織工程應用的支架材料強度不足,而且孔隙率越高,孔徑越大,強度越低,嚴重限制了該類材料的應用。針對這一現狀,開展骨水泥多孔支架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首先采用固相燒結法制備出單斜相磷酸鈣粉體,通過對燒結溫度和保溫時間的對比實驗,優(yōu)化了Α磷酸三鈣粉體的制備工藝,使獲得的產物純度高,而且性能穩(wěn)定。延長原料的球磨混料時間并采用高導熱金屬作為傳熱介質,得到了斜方相磷酸鈣粉體,并理論分析了產物相的形成過程。力學性能研究發(fā)現,其壓縮強度為2671MPA,彎曲強度為1516MPA,明顯優(yōu)于單斜相磷酸鈣粉體。將骨水泥粉體與明膠顆粒充分混合,利用明膠的水溶性去除明膠制備多孔材料。研究了明膠顆粒粒徑和含量對于材料力學性能、凝結時間和氣孔率的影響以及在材料制備過程中液固比對于材料力學性能和氣孔率的影響,并研究了促凝劑NAHPO對于材料水化性能的影響。研究發(fā)現隨著明膠加入量的增加,力學性能逐漸降低,凝結時間延長,氣孔率上升隨著液固比的增大,氣孔率逐漸增大,力學性能隨之降低;促凝劑的加入使凝結時間大幅縮短。加入明膠后骨水泥水化產物無明顯區(qū)別,其水化產物主晶相為羥基磷灰石HA。采用SEM觀察水化產物的斷口形貌,發(fā)現基體結構較為疏松,晶粒較為粗短,晶體間相互交叉纏接結合緊密形成網狀結構,有利于力學性能的提高。分析研究了明膠的成孔機制,并建立了明膠對于HA生長作用模型。水化反應初期明膠溶脹,養(yǎng)護24H后置于超聲設備中4H,殘存的明膠微球因結合力減弱而變成較小的明膠質分子溶解于水中,保留了明膠顆粒占據的空間從而形成大孔。采用高溫熔體X射線衍射儀研究加入液相后漿體的物相變化,發(fā)現水化反應初期反應緩慢,120MIN時反應速度加快,一段時間后反應速度再度降低,反應趨于穩(wěn)定。對不同養(yǎng)護時間的水化產物進行XRD測試以觀察其物相變化,研究發(fā)現隨著養(yǎng)護時間的延長,除無水化性能的ΒTCP特征峰無明顯變化外,ΑHTCP漸漸減少,而HA不斷生成。水化24H后試樣中ΑHTCP基本水化完全。初步分析了CPC粉體的水化機理認為ΑHTCP水化過程是一個溶解沉淀過程,當ΑHTCP與水接觸時,CPC離子溶于水,與水作用形成水化產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 64
大?。?1.72(MB)
子文件數:
-
簡介: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牽張成骨與骨膜牽張成骨過程中肝細胞生長因子MRNA表達的實驗研究姓名馬鋒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口腔臨床醫(yī)學指導教師魏奉才20070510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牽張成骨與骨膜牽張成骨過程中肝細胞生長因子MRNA表達的實驗研究碩士研究生馬鋒專業(yè)口腔頜面外科學導師魏奉才教授目的在建立兔下頜骨牽張成骨與骨膜牽張成骨模型的基礎上,采用原位雜交的方法檢測肝細胞生長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的表達規(guī)律,探討HGF發(fā)揮的作用及作用機制,以期為該因子的外源性應用及基因治療來加速骨形成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選取成年新西蘭大白兔56只分別進行牽張成骨與骨膜牽張成骨實驗,牽張成骨實驗中動物分為牽張組與骨折組,每組20只,牽張組行兩側下頜骨切開術,經7天間歇期后以O5MM/12H的速度牽張,7D后固定,分別于間歇期末、牽張期末、固定期1W、3W、5W末處死4只動物;骨折組不牽張,分別于術后1W、2W、3W、5W、7W末處死4只動物。骨膜牽張成骨實驗中對兔一側下頜骨體外側骨膜牽張,術后第8D牽張兩次,每次LMM,從第9D開始每4D牽張LMM,連續(xù)20D,另一側作為空白對照側,分別于術后28D、35D、42D、56D隨機處死4只動物。取下頜骨標本,通過HE染色和原位雜交對標本進行組織學分析并檢測肝細胞生長因子的表達規(guī)律結果牽張成骨實驗牽張組間歇期末牽張間隙內充滿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纖維,可見炎癥細胞散在于纖維之間,牽張期末可見少量新生的骨小梁及類骨質沿牽引力方向形成,固定5W時可見大量骨組織形成,纖維組織減少。HGFMRNA在間歇期末有少量表達,主要位于牽張間隙內炎性細胞的細胞漿,牽張期末可見陽性染色主要位于牽張間隙內血管內皮細胞及血管壁間充質細胞,骨斷端新骨形成區(qū)開始出現陽性染色,固定1W周時,陽性表達強度達到峰值,隨著時間的延長,陽性表達強2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3
大?。?1.54(MB)
子文件數:
-
簡介:骨缺損的修復和重建是骨科臨床面臨的問題之一。自體骨是骨移植的金標準,但其來源有限且易引發(fā)供區(qū)并發(fā)癥;同種異體骨和異種骨也可用于治療骨缺損,但存在免疫排斥反應和病毒傳播等潛在危險。利用組織工程技術將成骨性種子細胞與多孔支架材料復合后體外構建組織工程骨為骨缺損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途徑。但是,傳統的靜態(tài)細胞接種和培養(yǎng)方法存在細胞接種率低和分布均勻性差、支架內氣體交換及營養(yǎng)供應不足等缺陷,降低了組織工程骨的成骨活性。本研究利用自行設計的灌注式生物反應器進行成骨細胞的灌注性三維動態(tài)接種和培養(yǎng),以提高細胞的接種率和分布均勻性,促進支架內細胞的均勻增殖,增強組織工程骨的成骨活性和對節(jié)段性骨缺損的修復效果。1成骨細胞在四種多孔支架材料內的灌注性三維動態(tài)接種研究目的檢驗自行設計的灌注式生物反應器用于成骨細胞灌注接種的可行性,對比四種支架材料的細胞接種效果,篩選較優(yōu)的支架材料。方法選取異體松質骨粒、多孔磷酸三鈣(ΒTCP)、明膠海綿、膠原蛋白海綿四種支架材料作為載體,使用自行設計的生物反應器進行人胚胎成骨細胞的灌注接種,以靜態(tài)接種方法為對照,通過細胞活力、活細胞接種率檢測及組織學觀察和計量,比較兩種接種方法和四種支架材料對細胞接種效果的影響。結果ΒTCP和明膠海綿灌注接種優(yōu)于靜態(tài)接種(P2成骨細胞在多孔ΒTCP支架內灌注性接種和培養(yǎng)的優(yōu)化研究目的探討自行設計的灌注式生物反應器用于成骨細胞灌注性接種和培養(yǎng)的可行性,對比不同條件對細胞接種和培養(yǎng)效果的影響,篩選較優(yōu)的細胞接種和培養(yǎng)條件。方法以多孔ΒTCP支架為載體,采用自行設計的灌注式生物反應器進行人胚胎成骨細胞的灌注接種和短期灌注培養(yǎng),以靜態(tài)接種方法為對照,比較細胞接種時間、細胞懸液密度、灌注接種及灌注培養(yǎng)速率的變化對活細胞接種率和細胞活力的影響。結果灌注接種12H接種率顯著高于8H和4H(P3利用灌注性細胞接種培養(yǎng)系統體外構建組織工程骨目的利用灌注性細胞接種和培養(yǎng)系統體外構建組織工程骨,以靜態(tài)接種和靜態(tài)培養(yǎng)(SSSC)以及靜態(tài)接種和灌注培養(yǎng)(SSPC)為對照,對比三種方法的構建效果。方法以多孔ΒTCP支架為載體,采用自行設計的生物反應器進行人胚胎成骨細胞的灌注接種和灌注培養(yǎng)(PSPC),以SSSC法和SSPC法為對照,通過葡萄糖日耗量、細胞活力檢測、掃描電鏡(SEM)以及硬組織切片觀察和組織形態(tài)學計量,比較三種方法的細胞增殖和分布情況。結果三組的葡萄糖日耗量均隨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而增加,SSPC組和PSPC組的葡萄糖日耗量高于SSSC組(P4灌注法結合可控微結構ΒTCP支架體外構建大體積組織工程骨目的探討采用灌注培養(yǎng)方法和可控微結構ΒTCP支架體外構建大體積組織工程骨的構建效果以及支架微結構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快速成形(RP)技術制備的大體積可控微結構ΒTCP支架為載體,采用自行設計的灌注式生物反應器進行人胚胎成骨細胞的灌注性三維培養(yǎng),以靜態(tài)培養(yǎng)方法為對照,通過葡萄糖日消耗量、細胞活力檢測、組織學觀察和計量、SEM觀察及X射線能譜(EDX)分析,比較兩種培養(yǎng)方法對支架內細胞增殖和分布的影響。結果葡萄糖日耗量和細胞活力均隨培養(yǎng)時間延長而升高(P5灌注法構建組織工程骨修復兔橈骨節(jié)段性缺損研究目的探討灌注性細胞接種和培養(yǎng)方法體外構建組織工程骨以及修復兔橈骨節(jié)段性缺損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以RP技術制備的可控微結構ΒTCP支架為載體,采用自行設計的生物反應器進行兔成骨細胞的灌注接種和灌注培養(yǎng)(PSPC),以靜態(tài)接種和靜態(tài)培養(yǎng)(SSSC)以及靜態(tài)接種和灌注培養(yǎng)(SSPC)方法為對照,通過葡萄糖日耗量、細胞活力檢測和組織學觀察,對比三種方法的細胞增殖和分布情況;將組織工程骨植入兔橈骨節(jié)段性骨缺損,以缺損曠置、自體骨和單純ΒTCP支架為對照,通過影像學和組織學檢查比較骨缺損的修復效果。結果PSPC組的葡萄糖日耗量和細胞活力高于SSPC和SSSC組(P綜上所述,以上研究結果說明,本研究自行設計的灌注式生物反應器可用于多孔支架材料上的成骨細胞灌注性接種和培養(yǎng);與傳統的靜態(tài)細胞接種和培養(yǎng)方法以及采用靜態(tài)接種的灌注培養(yǎng)方法相比,灌注性細胞接種和培養(yǎng)系統顯著提高了支架內接種細胞的數量和分布均勻性,增強了支架內部營養(yǎng)物質的傳輸和氣體交換,從而促進細胞在整個支架內均勻擴增,增強了組織工程骨的成骨活性和對兔橈骨節(jié)段性缺損的修復效果。灌注性細胞接種和培養(yǎng)方法優(yōu)于顯著增強了組織工程骨的成骨性能,構建的組織工程骨可修復兔橈骨節(jié)段性缺損。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 123
大?。?6.12(MB)
子文件數:
-
簡介: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FHIT基因與下咽癌的相關性研究及胸大肌肌皮瓣在耳鼻咽喉頭頸腫瘤外科缺損修復中的應用姓名吳昊申請學位級別博士專業(yè)耳鼻咽喉科學指導教師欒信庸20050101洳窳大掌博士掌德論文第一部分FHIT基因與下嚼癌的相關性研究博士研究生導師摘要吳吳粲信庸目的分析下咽癌腫瘸細胞中脆性組氨黢三聯體FHIT蛋白及EHLT基因轉錄本熬裹這,探討FHIT蒸囂與下稠痿生鏹擘行菇豹趣關縫。方法收集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耳鼻嘲喉一頭頸外科下咽濂瘸俐60飼,采取腫瘤、癌旁正常組織標零,采用兔抗人FHIT騷白抗體和枸櫞酸一微波SP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福爾瑪林固定,石蠟包蠼的標本中FHIT蛋囪液達狀況并分謄囂藪冬縫級學分綴,漤沒綾轉移夔關系。應羯巢式遂轉錄聚臺懿鏈茇農NESTEDRTPCR及DNA測序技術研究24鍘下咽癌組織及對應靜正常組織標本中FHIT基因的缺失情況。結果下咽癌組織FHIT蛋白表達陽性攀為450%27160,IE常下咽組織表達麓瞧搴S83囂53/60,二卷£較,差異鴦鼗羲瞧PO00鎊。FHIT蛋警詆表達下矚滴組織中FHIT染色的陽性細胞數量及強艘較正常下翻部組織鞠顯減少及降低。高分化鱗癌FHIT爵白表達陽性率為625%15/24,中分化鱗癌為368%7/19,低分化鱗癌為294%5/17,各個瘸理分級之間的豢辮寄顯著性‘‘一0。2843PO0277;燹漤蹩縫轉移下嘲滾磺L蛋鑫表達藤性率戈75%9/T2,伴淋巴結轉移癌綴375%08/48,蓑羚商顯著性P002。24例正常配對下咽組織中23例有腳鮒R藻因完整表達,1例來見出任何轉錄舉,9例375%下嘲癌標本中檢測出FHIT基因MRNA轉錄本的界常表達。高分化鱗瘀FHIT基4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87
大?。?3.27(MB)
子文件數:
-
簡介:本課題采用帶骨間前動脈背側支血管蒂的頭狀骨移位術與以橈動脈莖突返支為蒂的橈骨瓣植入術聯合治療月骨晚期缺血性壞死,以橈動脈莖突返支為蒂的橈骨瓣植入替代單純的游離植骨,使植骨后的愈合進程不再是緩慢的爬行替代,而成為血運良好的兩骨瓣間的直接愈合,從而加快骨的愈合進程,為患腕早期進行功能練習創(chuàng)造條件,避免游離植骨造成的異位骨化和長期的關節(jié)固定導致的關節(jié)僵直,達到重建血運并恢復腕關節(jié)正常結構,改善腕關節(jié)功能的目的。研究方法隨機分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頭狀骨帶蒂移位血管蒂橈骨瓣植入術和頭狀骨帶蒂移位單純的游離植骨術進行治療,治療組用以橈動脈莖突返支為蒂的橈骨瓣植入替代單純的游離植骨,對比患腕功能的治療效果,以期對兩種術式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按X線LICHTMAN分期標準進行判斷、分期。嚴格篩選我院1996年10月~2005年1月期間月骨無菌壞死Ⅲ、Ⅳ期病例63例,隨機分為頭狀骨帶蒂移位血管蒂橈骨瓣植入術組治療組32例和頭狀骨帶蒂移位單純的游離植骨術組對照組31例。對照組帶蒂頭狀骨移位、游離植骨ⅢA期5例,其中男4例,女1例,20歲~35歲3例,36歲~50歲1例,51歲~65歲1例;ⅢB期9例,其中男7例,女2例,20歲~35歲5例,36歲~50歲3例,51歲~65歲1例;Ⅳ期17例,其中男14例,女3例,20歲~35歲11例,36歲~50歲4例,51歲~65歲2例。治療組頭狀骨帶蒂移位血管蒂橈骨瓣植入32例ⅢA期5例,其中男4例,女1例,20歲~35歲3例,36歲~50歲1例,51歲~65歲1例;ⅢB期9例,其中男7例,女2例,20歲~35歲5例,36歲~50歲3例,51歲~65歲1例Ⅳ期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20歲~35歲11例,36歲~50歲5例,51歲~65歲2例。兩組患者治療前病程分期的分布、年齡段的分布、性別分布等各項指標經統計學檢驗,無差異性P>005。兩組均行壞死月骨摘除,將頭狀骨附帶骨間前動脈背側支血管蒂進行移位,重建橈頭關節(jié),對照組用游離植骨填充頭狀骨移位后的空隙,治療組則以橈動脈莖突返支為蒂的橈骨瓣植入填塞頭狀骨移位后的空隙替代游離植骨。術后3周第一次復查X線片,之后每周復查一次。觀察、比較并記錄X線片動態(tài)愈合進程。研究結果術后隨訪1648個月,平均215個月,術后3個月腕關節(jié)活動明顯改善,X線片示橈骨遠端與頭狀骨關系正常,植入的橈骨瓣骨性愈合。終末隨訪,按周連圻制定的評定標準進行評定對照組帶蒂頭狀骨移位、游離植骨24例腕痛完全消失,1例明顯緩解?;顒臃秶_健側的75%,握力平均達健側的80%。優(yōu)良率805%;治療組頭狀骨帶蒂移位血管蒂橈骨瓣植入28例腕痛完全消失,2例明顯緩解,活動范圍達健側的75%,握力平均達健側的80%。優(yōu)良率913%;結果應用SPSS100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兩組有顯著差異。研究結論1頭狀骨帶蒂移位替代月骨壞死術有其解剖學基礎,符合生物力學原理,保證了腕關節(jié)的穩(wěn)定和功能,有利于腕關節(jié)的應力傳導,是治療晚期月骨壞死的有效方法。2頭狀骨基底部血運供應較差,頭狀骨移位后進一步削弱了它和移位部分的血液供應,帶血管蒂的骨瓣植入使其愈合進程不再是緩慢的爬行替代,而是骨瓣之間的直接愈合,加快了愈合進程。3縮短了患腕的固定時間,有利于早期功能鍛煉及頭狀骨的頭部與橈骨遠端進行適應性的模造、嵌合。4避免了頭狀骨移位后斷端間的游離植骨造成的關節(jié)僵直和異位骨化,顯著提高了療效,是治療月骨無菌壞死Ⅲ、Ⅳ期病例的較好的方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71
大?。?2.34(MB)
子文件數:
-
簡介:分類號分類號R4599密級密級超聲引導經皮微波消融超聲引導經皮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研究臨床研究CLINICALSTUDIESONULTRASOUNDGUIDEDPERCUTANEOUSLYMICROWAVEABLATIONFADENOMYOSIS作者姓名作者姓名楊宇學科專業(yè)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學科專業(yè)影像醫(yī)學與核醫(yī)學導師張師張晶教授教授答辯委員會主席答辯委員會主席論文答辯日期二〇一論文答辯日期二〇一四年五月四年五月八日院校地址北京市復興路院校地址北京市復興路28號郵政編碼郵政編碼100853本研究得到以下基金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81371562)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5
大?。?2.4(MB)
子文件數: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 111
大?。?3.5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碩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專業(yè)型學位)補腎固齒丸輔助牙周基礎治療的牙槽骨改變的研究補腎固齒丸輔助牙周基礎治療的牙槽骨改變的研究STUDYONALVEOLARBONECHANGESINTHEPERIODONTALINITIALTHERAPYASSISTEDBYBUSHENGUCHIWAN姓名姓名吳賈涵吳賈涵專業(yè)專業(yè)口腔醫(yī)學口腔醫(yī)學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牙周病學牙周病學導師導師楊萍教授楊萍教授培養(yǎng)單位培養(yǎng)單位遵義醫(yī)學院遵義醫(yī)學院2014年5月學校代碼10661密級公開中圖法分類號R7814學號2011468吳賈涵遵義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目錄目錄1論文1中英縮略詞對照表1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前言5材料與方法7結果13討論20結論25參考文獻262綜述293致謝374作者簡介38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41
大?。?1.74(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