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語意及設計方法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產品語意及設計方法2009091122:03摘要:在符號邏輯支配的消費社會,產品語意學無疑成為產品由明晰的實用功能轉向潛移默化的文化積淀的利器。本文從產品語意學的歷史發(fā)展入手,將產品語意分析和設計方法與當前在用戶研究中廣泛運用的群體文化學方法相結合,提出結合用戶研究、團隊管理和產品語意的設計程序,以及如何在研究階段發(fā)現語意源、在整合階段提取語意點、在設計階段運用語意點等方法,通過形式與內容的呼應與互補,將深埋于用戶意識和潛意識中的心理、

2、文化、社會、環(huán)境等深層意義更準確投射在視覺形式上,引發(fā)他者的感知進而共鳴。關鍵詞:產品語意學;群體文化學;設計程序;設計方法布西雅(JanBaudrillard)融合了馬克思理論與符號學觀點,總結了人為“物”的三個屬性:強調“使用價值”的“工具”屬性,其支配邏輯是日常生活的領域的功用邏輯;強調“交換價值”的“商品”屬性,其支配邏輯是市場的領域的經濟邏輯;強調“符號價值”的“符號”屬性,其支配邏輯是地位和聲望的領域的符號邏輯。產品就是充滿

3、、交織著這三個屬性的文本,購買、使用產品的過程本身就是消費者的解讀過程,通過對顯在的形態(tài)、符號、語意的解讀,進入隱藏在表層注釋背后的意義象征,從而完成從明晰的實用功能到潛移默化的文化積淀的轉向。產品語意學無疑是有效完成這一轉向的利器。以下,就從產品語意學的歷史沿革入手,結合現代設計程序與方法,探討產品意義發(fā)生、轉化、實現的程序與方法。1、產品語意學發(fā)展回顧和理論簡介語意(Semantic)即語言的意義,產品語意學(ProductSema

4、ntics)則是研究產品語言(ProductLanguage)的意義的學問。其理論架構始于1950年德國烏爾姆造型大學的“符號運用研究”,更遠可追溯至芝加哥新包豪斯學校的查理斯(les)與莫理斯(Mris)的記號論。這一概念于1983年由美國的克里彭多夫(K.Krippendf)、德國的布特教授(R.Butter)明確提出,并在1984年美國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CranbrookAcademyofArt)由美國工業(yè)設計師協會(IDSA)

5、所舉辦的“產品語意學研討會”中予以定義:產品語意學乃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態(tài)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應用在工業(yè)設計上的學問。它突破了傳統設計理論將人的因素都歸入人機工程學的簡單作法,擴寬了人機工程學的范疇;突破了傳統人機工程學僅對人物理及生理機能的考慮,將設計因素深入至人的心理、精神因素。會議論文結集由《創(chuàng)新》(Innovation)雜志專輯出版。1985年在荷蘭舉辦了全球性的產品語意研討會,飛利浦公司在布萊克(BlaichRober

6、t)的領導下采取“造型傳達設計策略”而獲得空前成功,展現了產品語意理論的具體應用成果。1989年夏,荷蘭赫爾辛基工業(yè)藝術大學舉辦了國際產品語意學講習班。由此,產品語意學被推廣到歐洲。1991年畢德克在《設計——產品造型的歷史、理論及實務》一書中詳細介紹了產品語言和產品語意的眾多論述,并指出“產品語言”是設計領域的深層知識(IndepthKnowledge)和設計的核心競爭力(CeCompetence)。1997年,德國《fm》雜志再度以

7、產品語言為主題(OnLanguageObjectsDesign),重新對產品的表現形式與詮釋意義加以探過參與用戶的生活,并將其如實詳盡地記錄下來,可以發(fā)現設計機會的線索,從而有效解決人的多樣化與產品準確命中目標用戶之間的矛盾。更關鍵的是,它不僅是描述性的,而且是預見性的:通過對目標市場中代表性人群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對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生活體驗和產品使用的深刻理解,能夠對消費者對產品功能、形態(tài)、材料和色彩以及使用和購買模式的喜好進行預測,

8、通過觀察消費者面對技術、造型和使用時的情緒和態(tài)度,從而明確產品應該具備的品質;通過了解人們本質上如何認識他們周圍的世界、他們最新關注的焦點以及他們所拋棄的東西,研究團隊可以獲得對人們在未來幾年需要、要求和愿望的變化的深入認識,從而預測消費需求的重要轉變,監(jiān)視市場的動態(tài)發(fā)展。[4]基本程序與方法如下:通過問卷調查對目標群體使用產品的特定活動和背景環(huán)境有一個總的理解;對報紙、書籍、雜志、電視、廣播、網站等各個媒體相關主題的資料收集,通過對二

9、手資料進行歸類、分析,提取輿論引導的關鍵詞,分析產品發(fā)展的可能趨勢;通過身體風暴(BodyStm)觀察法、深度訪談(DepthInterview)、影像故事(VideoEthnography)等方法,針對產品使用過程、使用環(huán)境、使用態(tài)度,了解個人如何看待、理解這些產品,并發(fā)現特定產品與其生活方式某一方面的行為之間的聯系;通過實地考察了解產品被使用時的環(huán)境及情形以理解產品發(fā)揮作用的來龍去脈;運用相機觀察法(ObservationalCam

10、era),由參與人使用一次性相機并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他們在給定的環(huán)境中認為重要的事或物,完成“視覺日記”,這種記錄可以是他們所關注的活動、一天中的亮點、或者他們喜愛的服裝和顏色,從中可以發(fā)現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特別是用戶與設計師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式。在前期全面、詳實、充分、有效的調查研究之后,就可以確定典型用戶模型(Persona);并詳細描述生活場景(Scenario),從中可以發(fā)現大量可進行設計創(chuàng)新的具體線索,從而引導后期的設計創(chuàng)造

11、。3、基于群體文化學的語意設計程序與方法將克里彭多夫關于產品語意的內容分析與現代設計程序相結合,可以構造一個基于產品語意學的設計程序。首先,通過用戶研究、背景分析和對產品的語意理解,可以發(fā)掘出產品獨特的語意內容并加以深入研究,然后整合這些特色內容并加以強化,最后將那些需要賦予意義的設計內容加以發(fā)展。這個程序可以劃分為研究階段、整合階段、設計階段等三個階段,設計團隊通過在“質”與“量”上對每一演化階段的意義進行較準確地把握,可以將抽象、模

12、糊的設計意象轉化為明確具體的產品形象。以下對三個階段分別說明。研究階段。這是一個誘導階段,設計團隊通過用戶研究尋找設計機會,并尋求對那些影響真實環(huán)境的設計內容的理解。通過問卷調查、二手資料分析,提取輿論引導的關鍵詞,分析產品的意義來源和發(fā)展趨勢,了解產品語意的起源內容和生態(tài)內容;通過“BodyStm”觀察法、深度訪談等方法,針對具體產品的使用過程和使用環(huán)境,了解用戶的背景資料與其個人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之間的聯系,尋求典型的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