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治療方法,骨傷科疾病的治療原則,是在中醫(y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辨證施治為基礎,結合傷病的特點而制定的,它體現(xiàn)了骨傷科疾病治療的整體性和特殊性。 歸納為“固定與活動統(tǒng)一”(動靜結合)、“骨與軟組織并重”(筋骨并重)、“局部與整體兼顧”(內外兼治)、“醫(yī)療措施與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密切配合”(醫(yī)患合作)。,治療方法,分類:分為內治法和外治法兩大類。內治法是通過內服藥物以達到全身性治療的方法,故亦可稱為藥物內治法。外治法是對傷病局部

2、進行治療的方法。 外治法分為藥物外治法、外固定療法、牽引療法、練功療法以及手術療法等。,內 治 法,初期治法,攻下逐瘀法 適應癥: 跌打損傷初期皮肉筋骨或臟腑經(jīng)絡受傷而致氣滯血瘀,惡血留內,壅塞經(jīng)絡,或胸、脅、腰、腹傷的蓄瘀證。選方用藥: 胸部傷蓄瘀者常用大成湯加減;脅肋傷蓄瘀者用復元活血湯加減;腹部傷蓄瘀者用雞嗚散加減;腰及四肢傷蓄瘀者用桃核承氣湯加減。注意: 攻下逐瘀法屬下法,常用苦寒瀉下之

3、品,以攻逐瘀血,藥性較為竣猛,故對年老體衰,氣血虛弱,內傷重癥,失血過多,慢性勞損,婦女妊娠,月經(jīng)期間,產(chǎn)后氣血不足者忌用或慎用。,初期治法,行氣活血法適應癥 傷后氣滯血瘀腫痛并見或瘀血內停,但無嚴重的實熱閉結之癥,不必攻下者,或有某些禁忌,不能攻下的損傷病癥。選方用藥 傷氣為主者常選擇以行氣為主的柴胡疏肝散、復元通氣散、金鈴子散等加減。若傷血為主者,常選擇復元活血湯、活血止痛湯、桃紅四物湯加減。胸脅傷用血府逐府湯;腹部

4、傷用膈下逐瘀湯;腰及少腹傷用少腹逐瘀湯;四肢傷用桃紅四物湯;頭面?zhèn)猛ǜ[活血湯。注意:本法臨床使用極為普遍,此類方劑一般并不峻猛.但過用亦會耗傷氣血,凡損傷氣血虛弱,婦女月經(jīng)、產(chǎn)后期間不能使用破散者必須禁用或慎用,若辨證不明、應用于瘀、熱、實證,則會留邪損正,貽害不小。,初期治法,清熱涼血法適應癥 跌打損傷而引起的錯經(jīng)妄行,創(chuàng)傷感染,火毒內攻,熱邪蘊結或壅聚成毒等證。本法適應癥的特點是失血、血熱、火毒內盛而無明顯瘀血者。選

5、方用藥 臨床常用的清熱涼血方有加味犀角地黃湯、清心湯等;涼血止血方劑有十灰散、四生九、小薊飲子等。注意:應用本法時應注意防止寒涼太過,引起瘀血內停。血喜溫而惡寒,寒則氣血凝滯而不行,所以在治療一般性出血時常與消瘀和營之藥合用。出血過多時則輔以補氣攝血之法,以防氣隨血脫,常用獨參湯、當歸補血湯等。必要時還應結合輸血、補液療法。,初期治法,清熱解毒法適應癥:本法主要適用于骨癰疽,熱毒蘊結于筋骨或內攻營血諸癥。選方用藥:骨癰疽早期可用

6、仙方活命飲或五味 消毒飲加味,如熱毒盛加黃連、黃柏、生山桅、丹參等。熱毒在血分的實證,如證見高熱煩躁、口渴、舌絳、脈數(shù)者,可加用生地黃、牡丹皮、水牛角等。注意:本法是用寒涼的藥物使內蘊之熱毒清泄,因寒涼太過易使氣血凝滯.如氣虛而邪氣實者,宜用扶正托毒之法,以免毒邪內陷。,中期治法,(一)和營止痛法適應癥:傷病中期,瘀凝、氣滯、腫痛尚未盡除,但繼用攻消之法又恐傷正氣的患者。其適應癥特點是瘀、滯、腫、痛均較輕。選方用藥:常用方劑有和營

7、止痛湯、定痛和血湯、和營通氣散、七厘散等。注意:本法與行氣活血法不同,其意不在消散而在調和,故一般無特殊禁忌癥。,中期治法,接骨續(xù)筋法適應癥:傷病中期,筋已理順,骨位已正,瘀腫漸消,筋骨已有連接但未堅實,尚有瘀血未去的患者。選方用藥:常用方劑有續(xù)骨活血湯、新傷續(xù)斷湯、接骨丹、壯筋續(xù)骨丹等。注意:本法根據(jù)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則骨不能合、筋不能續(xù)的原理選藥組方。,中期治法,舒筋活絡法適應癥:傷病中期仍有瘀血凝滯,筋膜粘連,

8、或兼風濕,筋絡發(fā)生攣縮、強直,關節(jié)屈伸不利者。選方用藥:若以活血理氣為主,通絡為輔,可選用舒筋活血湯;若以舒筋通絡為主,活血為輔,則用舒筋活絡九、舒筋活血片等;若活血舒筋兼驅風濕,則選用蠲痹湯、獨活寄生湯、寬筋散等加減。注意:舒筋活絡法是在行氣活血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即用活血化瘀之劑配伍舒筋活絡之品組成,并佐以理氣藥宣通氣血,消除凝滯,加強活血舒筋之功效。,后期治法,補氣養(yǎng)血法適應癥:內傷氣血,外傷筋骨,以及長期臥床不能活動,日

9、久導致體質虛弱而出現(xiàn)各種氣血虧損征象的患者,如素體氣血虛弱或氣血耗損較重,筋骨萎軟或遲緩愈合。選方用藥:傷病后期以氣虛為主者,可用四君子湯,以血虛為主者,可用四物湯;氣血兩虛者,可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注意:補氣、補血雖各有重點,但不可截然分開.氣虛可導致血虛,血虛亦可導致氣損,故在治療上常補氣養(yǎng)血并用。,后期治法,補益脾胃法適應癥:傷病日久,脾胃虛弱,運化失職,飲食不消而見四肢疲乏無力,形體虛贏,肌肉萎縮,筋骨損傷,修復緩慢,脈

10、象虛弱無力等。選方用藥:常用方劑有參苓白術散、健脾養(yǎng)胃湯、歸脾湯等。注意: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補益脾胃可促進氣血生化,充養(yǎng)四肢百骸,本法即通過助生化之源而加速損傷筋骨修復,為損傷后期常用的調理之法。,后期治法,補益肝腎法適應癥:傷病后期出現(xiàn)肝腎虛衰之象的患者,如年老體弱,筋骨萎弱.骨折愈合緩慢、骨質疏松等。選方用藥:肝虛而腎陰不足,或久不復原,常以補血養(yǎng)肝為主.滋腎為輔.選用壯筋養(yǎng)血湯、生血補髓湯;,腎陰虛為主選擇左歸丸合四物湯

11、;腎陽虛為主用右歸丸合四物湯;筋骨軟弱,疲乏衰弱者.選擇健步虎潛九、壯筋續(xù)骨丹、續(xù)斷紫金丹等。注意:臨床應用本法時、雖要區(qū)分腎陰虛或腎陽虛,但腎陰腎陽相互依存。此外,肝為腎之子。肝虛者應注意補腎,養(yǎng)肝常兼補腎陰.以滋水涵木。,后期治法,溫經(jīng)通絡法適應癥:損傷后氣血運行不暢,或因陽氣不足,腠理空虛、風寒濕邪乘虛侵襲經(jīng)絡;或筋骨損傷日久失治,氣血凝滯,風寒濕邪滯留者。選方用藥:常用方劑有麻桂溫經(jīng)湯、大紅丸、大活絡九等。注意:血氣喜溫

12、而惡寒.寒則澀而不流,溫則流行暢利。本法使用溫性、熱性的祛風、散寒、除濕藥物,并佐以調和營衛(wèi)或補益肝腎之藥,以求達到驅除留注于骨節(jié)經(jīng)絡之風寒濕邪,使血活筋舒、關節(jié)滑利、經(jīng)絡通暢。,后期治法,滋陰清熱法適應癥:本法主要用于傷病后期或肢節(jié)病痛患者有陰液耗損、邪毒留于陰分癥狀者.如骨蒸、潮熱、顴紅、盜汗、消瘦、口干唇燥、胃納少思、大便燥結、舌紅少苔等癥。選方用藥:滋陰清熱法主要用青蒿、鱉甲、地骨皮、銀柴胡、秦艽、龜板等,代表方劑如青蒿鱉甲

13、湯、知柏地黃丸等。注意:滋陰清熱法內的藥物多滋膩.所以對濕阻臟腑經(jīng)絡者,注意選用滋陰而不礙濕的藥物組方或在滋陰方中加用一定的化濕藥物。兼有痰結者,宜加用祛痰藥物。,外治法,藥物外治法,敷貼藥 敷貼藥是將藥物制劑直接敷貼在局部,使藥力經(jīng)皮膚發(fā)揮作用。常用的有藥膏、膏藥、藥散三種。(1)藥膏(敷藥、軟膏) 將藥物碾成細末,然后選用飴糖、蜂蜜、香油、酒、醋水、鮮藥汁或凡士林等,調和均勻如厚糊狀,按損傷部位的大小攤平在相應的棉墊或桑皮紙

14、上敷于患處。調和劑的選用原則:緩急止痛多選用飴糖或蜂蜜;散瘀消腫多選用白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選用鮮藥汁;軟堅散結常用米醋。(2)膏藥(薄貼) 是祖國醫(yī)學外用藥物中的一種特有劑型。是將藥物碾成細末配合香油(芝麻油)等基質煉制而成。一般多用于筋傷、骨折的后期,但新傷初期如無明顯腫脹亦可使用。(3)藥散(摻藥) 將處方藥物碾成極細的粉末,可直接摻于傷口上或加在藥膏或膏藥上使用。根據(jù)臨床需要常配制成止血收口類、祛腐拔毒類、生肌長肉

15、類等。,藥物外治法,搽擦濕敷藥搽擦藥 系指直接涂搽于患處或在施行治筋手法時配合作推拿介質應用的制劑,—般有兩類: ①酒劑 指外用藥酒或外用傷藥水,是將藥物浸于白酒及米醋中制成,一般酒醋比例是8:2,亦可單用白酒或酒精浸泡。常用的有活血酒、舒筋藥水、正骨水、舒筋止痛水等,具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絡、追風祛寒的作用。 ②油劑與油膏 用藥物與香油熬煎去渣后即可制成油劑.如加黃蠟收膏則可制成油膏。具有溫經(jīng)通絡、消散瘀血的作用,適用于

16、關節(jié)筋絡寒濕冷痛等癥,也可在手法治療或練功前后作面部搽擦。常用的有跌打萬花油、傷油膏、活絡油膏等。濕敷藥 用凈帛或新棉蘸藥水漬洗患處。,藥物外治法,熏洗藥(淋拓、淋渫) 將處方藥物置于鍋或盆中加水煮沸后,先用熱氣熏蒸患處,候水溫稍減后用藥水浸洗患處。冬季熏洗時可在患肢上加蓋毛巾或棉墊,以便熱力持久。熏洗的同時,可進行患肢的功能活動,以加強熏洗的效果。每次熏洗時間15—30分鐘,每日2—3次。熏洗藥具有舒利關節(jié)筋絡、疏導腠理、流通氣

17、血、活血止痛的作用。適用于關節(jié)強直拘攣、酸痛麻木或損傷日久夾風夾濕者,多用于四肢關節(jié)部位,對腰背部可視具體情況酌用。常用的方藥如海桐皮湯、舒筋活血洗方、上下肢損傷洗方等。,藥物外治法,熱熨藥 該藥是一種借助物理熱療促進藥物吸收的局部治療方法,適用于腰背部及軀干等不便熏洗的部位。熱熨藥具有溫經(jīng)散寒、活血祛瘀、行氣止痛、通經(jīng)活絡的作用。臨床多用于風寒濕痹痛、陳舊損傷以及脘腹脹痛,尿潴留等疾患。(1)熨藥(藤藥) 將一劑處方藥物用白酒或

18、醋浸透后,分置于兩個布袋中扎口入鍋內,用蒸氣加熱(10一20分鐘)后騰熨患處。為防止燙傷皮膚,可先在患處放一條毛巾。兩藥袋交替使用,每次30一50分鐘,每日2—3次。(2)坎離砂(風寒砂) 系用鐵砂加熱后與醋水煎成的藥汁攪拌后制成。臨床應用時,將坎離砂倒入治療碗內,加醋少許和勻后裝入布袋,數(shù)分鐘自行發(fā)熱,即可熱熨患處至不熱為止。(3)簡便熱熨藥 民間常用粗鹽、米糠、麩皮、吳茱萸等炒熱后裝入布袋中熱敷患處,簡便有效。此外,近些年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