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間性理論理解媒介融合的另一個維度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媒介間性理論:理解媒介融合的另一個維度</p><p>  摘要 媒介間性(intermediality)作為一個年輕的學術術語已有二十余年歷史,但其與媒介融合發(fā)生聯系卻是一個新現象。本文通過梳理媒介間性的概念歷史及其在人文社會學科各領域形成的不同研究路徑,討論其在傳播學領域形成的新內涵。媒介間性理論可以作為媒介理解媒介融合的另外一個維度,它視媒介文化為融合主體,考察新舊媒介在沖突中對話、在

2、協商中共謀的動態(tài),以及兩者合作共建主流價值體系的過程。 </p><p>  關鍵詞 媒介間性;媒介融合;本體論;媒介邊界 </p><p>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p><p>  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提出,媒介技術在分化,而文化在融合。新舊媒介融合發(fā)展是當下媒介現狀的主旋律,隨著融合進入縱深階段,探索媒介融合的深層規(guī)律已成

3、為重要議題。本文通過分析媒介間性(intermediality)理論在西方學術界的發(fā)展脈絡,挖掘其在新舊媒介融合傳播中的新價值,并將媒介間性視為重新理解和詮釋媒介融合的一個理論維度,探討其在當下重新獲得新概念內涵的可能。 </p><p>  對于媒介間性概念的來源,學術界說法不一、爭論頗多,最典型的現象就是它經常被當做一個新發(fā)明的概念。實際上,作為一個術語,媒介間性在西方學術界有二十余年的歷史,在人文藝術多個領

4、域形成豐富的理論傳統(tǒng),但其在傳播學領域尚屬新興概念?!队h大詞典》對媒介間性intermediality的前綴“inter-”的解釋為:1.表示相互;2.表示“在…中間”,“在…之間”,“在…內”,因此中文文獻中的intermediality有兩種譯法:“互媒體性”和“媒介間性”,本文采用第二種譯法。在概念內涵上,媒介間性與媒介融合有重合之處,兩者都關注新舊媒介之間關系。不同的是,媒介融合側重媒介技術維度的關系,而媒介間性則側重媒介文化

5、維度的關系。維爾納?沃爾夫(Wenner Wolf)認為,廣義的媒介間性涵蓋了不同媒介間的任何關系,狹義的媒介間性則聚焦人類藝術作品中一種以上媒介參與的現象。 </p><p>  作為一個舶來品,媒介間性與媒介融合兩個概念發(fā)生聯系是一個新現象。自2010年始,為了更為清晰地闡釋媒介間性的內涵,研究者們常常將媒介間性與媒介融合相提并論,這個做法回應了數字技術引發(fā)的媒介邊界消解現象:一方面產生了融合的數字終端,另一

6、方面則是同樣的信息或內容在不同媒介之間穿梭游移。媒介融合關注前者,而媒介間性關注后者。在理論前提上,媒介融合被視為具有濃厚的技術中心論色彩,而媒介間性則被視為具有文化中心論背景,兩者既有區(qū)別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p><p>  一、媒介間性與媒介融合的關系淺析 </p><p>  對于媒介融合與媒介間性之間的關系存在多種說法,有人認為媒介間性是媒介融合的補充,即“補充說”;有人認為

7、媒介間性不僅是一個學術概念,而且是一種理論和方法論,其解釋力在傳播研究中超越后者,即“超越說”。對于媒介融合與媒介間性的理論傾向,還分別存在“技術中心論”與“文化中心論”的說法。 </p><p>  “補充說”認為,媒介融合關注的是傳統(tǒng)媒體如何利用新媒體技術實現自身進化,而媒介間性關注媒體間相互作用力所產生的傳播效應,可以與媒介融合形成補充關系。每一種新媒體與舊媒體之間都存在密切的聯系,而這種相互關系以具有強大

8、沖擊力的新媒體的作用為中心,具有各種媒體在震蕩的媒體環(huán)境中尋求新的平衡關系的特點。而“超越說”則認為,媒介融合理論充滿技術烏托邦色彩,在當下新舊媒介并存的環(huán)境中存在局限,其根本缺陷在于掩蓋了媒介數字化變革中內在的結構性變化與社會性變化,通過強化同質性的過程,媒介融合模糊了媒介變革中的區(qū)隔性,所有的現象被同一個概念覆蓋。而媒介間性則更多將注意力放在傳播環(huán)境的特殊性中,因此能夠超越媒介融合的缺陷。芬蘭學者尤哈?海爾克曼認為,“媒介間性比媒介

9、融合提供了更為有用和有效的方法,用以分析媒介技術發(fā)展的社會文化影響與后果。媒介間性的概念更加注重于變幻的社會與文化背景中媒介形式的持續(xù)性和媒介的結合與再結合(articulation and re-articulation)”。 </p><p>  由于歷史背景與理論傳統(tǒng)的差異,媒介融合與媒介間性代表著不同的媒介觀。尤哈?海爾克曼(Juha Herkman)提出,媒介融合是技術中心論,而媒介間性是文化中心論(表

10、1)。 </p><p>  媒介融合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伴隨媒介數字化而興起的概念,一般被認為由美國未來學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Nicolas Negroponte)提出。此后,媒介融合成為一個兼容并包的概念,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成為傳播學與媒介產業(yè)研究中的熱門術語。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伊索爾?索勒?普爾(Ithiel De Sola Pool)在《自由的科技》一書中提出,技術驅動的整合一直是媒介融合概念的主要面向

11、。由此,媒介融合披上了技術決定論色彩。不同于前者,媒介間性發(fā)端于人文藝術領域,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成為文學、文化、戲劇電影等研究領域的熱門術語,因此披上了文化決定論色彩。 </p><p>  在歷史上,媒介間性與媒介融合有過多重交叉,但其重心與媒體融合倒是恰恰相反:媒介融合強調的是技術視野下的媒介共性,媒介間性強調的是文化視野下的媒介邊界。而在宏觀意義上,媒介融合與媒介間性并不矛盾,可以共同指向未來“立體多樣、

12、融合發(fā)展的現代傳播體系”。由此,媒介間性可以成為重新理解與詮釋媒介融合的另一個維度。 </p><p>  二、媒介間性概念起源與發(fā)展 </p><p> ?。ㄒ唬┟浇殚g性的起源 </p><p>  媒介間性的源頭曾被視作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思潮。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媒介間性起源于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來源于激浪藝術家迪克?黑根斯(Dick Higgins)的跨媒介(int

13、ermedia)創(chuàng)作理念及相關論著。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對于媒介間性的討論集中在超現實主義和達達主義藝術中,聚焦于文本與形象之間的關系。作為學術術語,媒介間性出現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其跨學科之旅中,媒介間性首先受到電影研究熱烈擁抱,戲劇研究也對其展開正式討論,由于其概念背景原因,文學研究是否已全面接受此概念則尚不明確。   在文學領域,媒介間性被視為二十世紀末期英國文學研究中的一種跨媒介轉向(intermedialturn),在這個

14、范式中,研究者倡導于以文學為中心,用媒介間性概念探討文學與多種媒介之間的多重交叉關系。而文化研究對于媒介間性的系統(tǒng)性分析始于對數字化和互聯網的討論,主要聚焦在它對于文本的影響。通過媒介間性概念,文本間性的概念被擴展,應用到數字互聯網文本形式的分析中。而在藝術研究領域,媒介間性被認為是二十世紀藝術與媒介研究的主流,其概念歷史貫穿整個二十世紀,學者傾向于將媒介間性視為一種更為寬泛的思潮,所有后現</p><p>  

15、對媒介間性的討論是二十世紀末期歐美人文藝術研究領域的一個理論轉型現象,其背景是媒介數字化浪潮對文學和藝術生產領域形成全面影響,是學術界對于媒介技術變遷驅動文學藝術生產轉型的回應。而現在,以往對于媒介間性的定義開始面臨挑戰(zhàn),越演越烈的“后媒介”環(huán)境將為媒介間性帶來新的理論空間,同時媒介的商業(yè)化、全球化、數字化趨勢,更使其作為一種跨學科理論愈發(fā)凸顯出來。 </p><p> ?。ǘ┍倔w與融合:作為藝術(文本)生產方

16、式的媒介間性 </p><p>  媒介間性與戲劇電影研究頗有淵源,許多研究者推崇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訊息”,認為媒介在藝術(或文本)生產中具有決定性作用。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己獨特的媒介,這種媒介將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區(qū)別開來??死锼雇懈?B.巴姆(Christopher B.Balme)曾總結三種“媒介間性”研究的范疇:1.一個創(chuàng)作主題從一種媒介轉移到另外一種媒介;2.媒介間性作為文本間性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3.在不

17、同的媒介中,對某一種特定媒介的美學傳統(tǒng)進行再創(chuàng)造(re-creation)。另外,研究者對于媒介間性的討論充滿本體論色彩,延斯?施勒特(Jens SchrOter)認為,媒介間性意味著對媒介的重新界定,一種媒介只有在與其他媒介發(fā)生聯系時才能界定此媒介的本體,單獨對一個特定的媒介下定義是不可能的,除非拿它與其他媒介相比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定義模糊是常出現的問題之一。尤哈?海爾克曼認為,媒介間性理論可以作為一種方法論,通過媒介相互之間

18、的作用和聯系來界定某種特定的媒介,“預設不同媒介之間存在這么一種關系(媒介間性,筆者注),媒介身份才能通過相互之間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被認可和被闡釋。對媒介身份的重要思考是媒介間性</p><p>  在此范式中,媒介“邊界”(boundary/border)的穿透是媒介間性概念的基本范疇,而近十年間,隨著電子媒介的迅速發(fā)展,媒介與藝術的邊界逐漸模糊,以往媒介間性概念中的媒介“邊界”穿透的標準不再適用。在2010

19、左右,媒介間性研究出現新的趨勢,媒介“邊界”討論再次出現熱潮。尤爾根.E.米勒(J n rgenE.M ti ller)論述認為,媒介間性是對馬歇爾?麥克盧漢“媒介雜交”(media hybridity)的延展,麥克盧漢暗示媒介之間有固定的邊界,而媒介“雜交”概念對于跨媒介研究來說非常狹隘,而媒介間性包含了跨媒介過程的社會功能層面,該層面與媒介地圖中的文化技術互動相聯系。勞斯?埃勒斯特羅姆(Larse EllestrOm)認為,媒介與媒

20、介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交叉,而非相互隔絕的,“我們有充分理由認為媒介間性是已經建立的媒介邊界被穿透的結果,實際上,媒介邊界并不天然存在,但是為了解釋媒介間性,我們需要討論邊界?!鄙鲜鲈诒倔w論意義上對媒介邊界的討論豐富了媒介間性的內涵,對于如何解釋融合背景下新舊媒介之間邊界消失的現狀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它或許暗示著,媒介間性研究的重心將是技術融合之后</p><p> ?。ㄈ┮饬x與融合:作為文本間性延展的媒介間性 &

21、lt;/p><p>  在文學和文化研究領域,媒介間性被視為文本間性在媒介范疇內的延展或創(chuàng)新。在這個范式之中,研究者首先反對拋棄文本、或背離以文本為中心去研究“文本一媒介”的關系。維爾納?沃爾夫(Werner Wolf)認為,媒介間性的概念不是一個理論上的假想物,而是來自文學與媒介的關系,“在歷史上和當代現實中有實質上的根基,上千年來被我們稱之為文學的東西,與其他媒介發(fā)生了多重交叉關系?!逼浯?,研究者還將媒介間性視為

22、一個可與文本間性相對應、相比較的概念?!拔谋鹃g性認為所有的文本都和其他文本之間的關系都是有跡可循的,對于媒介間性來說,媒介來也是如此?!薄埃浇殚g性)在廣泛的意義上,也是我們這里所認可的,是文本間性之與媒介的對等概念,它涵蓋了不同媒介間的任何關系?!?</p><p>  文本間性概念指向媒介維度,最早可見于約翰?菲斯克(John Fisk)對文本間性的闡釋,他將大眾文化文本的文本間性分為水平和垂直兩個緯度。文化

23、學者米克?萊赫托寧(MikkoLehtonen)認為,垂直文本間性因文本與傳播媒介發(fā)生聯系,因而與媒介間性概念聯系更為緊密?!霸谖谋鹃g性的概念中,所有的文本在閱讀中都不可避免地與其他文本發(fā)生聯系,文本知識被讀者所擁有。媒介間性的概念轉而表明,這些其他的文本、以及文本知識,并非一定或必須來自于相同的媒介?!币虼耍麑⒚浇殚g性定義為“超越媒介邊界的文本間性”(圖1)。 </p><p>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24、對文本間性的討論,無論從廣義還是狹義上,都在試圖闡釋跨媒介理論。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媒介間性實際上順著巴赫金的對話概念與克斯提娃的文本間性理論,為這兩者提供了基礎條件(Irina 0.Rajewsky,2005)。在國內,媒介間性亦被認為源自巴赫金或克里斯提娃,也是因為其與文本間性長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實際上,這種說法遭遇到廣泛批評,克里斯托弗.B.巴姆批評文本間性限制了媒介間性的空間,或者使得媒介間性泛化。尤哈?海爾克曼(Juha H

25、erkman)批評這種思路是特定領域的學者為保持學科純粹性的思路,媒介間性應與文本間性這些概念區(qū)別開來,如果可以被作為一種不同媒介間的文化、經濟和社會關系而被廣泛理解,它將會是一個有生命力的概念。楊霜也認為,媒介間性與文本間性有著共通的思維角度,同樣具有反權威、反邏輯、去除中心、消融界限的特征,但如果涉及到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之間的關系研究,互媒體性(媒介間性的另外一種譯法,筆者注)比文本間性涵蓋的內容與形式更為多樣,影響力也更為強大。

26、  ?。ㄋ模┤诤吓c文化:作為媒介認同機制的媒介間性 </p><p>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媒介間性研究開始關注新舊媒介邊界消失之后發(fā)生的文化融合現象,如信息的穿梭游移、意見的沖突協商,意義的逐漸趨同。亨利?詹金斯曾提出的融合文化(convergence culture)概念,將媒介融合視為一個文化轉向、一個消費者驅動的機制。消費者移民式穿梭于各種媒介,通過互動與集體智慧建構自己的神話,構成媒介文化的新面貌。

27、“沒有一個人能夠知道一切,每一個人知道一點,如果我們能傾瀉我們的信息、合并我們的技能,我們就可以將碎片放在一起?!泵浇槿诤现械奈幕D向促使我們思考,在一個重大媒介事件中,哪些媒介或傳播主體能起到溝通、協調和整合的作用? </p><p>  傳播學領域中的媒介間性研究往往聚焦于此。例如,尤哈?海爾克曼曾研究2006-2008年芬蘭政治選舉,結論是芬蘭政治傳播領域傳統(tǒng)媒體仍占主導地位、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之間隔閡依舊,

28、以至于無法形成融合文化。“并非像融合概念所說的‘走到一起’,傳播與媒介在格式、標準等方面的多樣性甚于以往,更有歷史、社會、美學和體制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對單個媒介的認同頑固持續(xù)著。”楊霜以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事件為例,分析傳統(tǒng)媒體與網絡媒體之間“渠道互補、內容分享和內容對立”的關系,認為傳統(tǒng)媒體對事件的報道具有“安全傾向”,網絡媒體具有“危險傾向”,而“第三方機構”(研究機構的學者群體、民間社團組織)“成為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有效結合的‘互媒

29、體’實踐的重要平臺,成為借助網絡媒體互動優(yōu)勢提升傳統(tǒng)媒體信息質量的有效手段,最終為促進科學傳播與民意和諧互動做出貢獻。”在現有相關研究中,每一種媒介均被視為獨特的媒介形式或內容生產方式,研究者在此基礎上考察其在傳播領域的角色關系、相互作用和影響力。如在關于芬蘭政治選舉的研究中,尤哈?海爾克曼采用訪談法界定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在競選中的角色與特征,并根據四種媒介的特性推論新舊媒介之</p><p>  孟建提出

30、,媒介融合的“數字終端”轉向實現了數字技術對媒介邊界的消解?!懊浇榕c媒介之間的傳統(tǒng)界限化為烏有,媒介與媒介之間的內容得以輕而易舉地實現共享,媒介與媒介之間的融合,不再只是必要,而成為了必然?!痹谶吔缦е?,媒介間性研究關注的是信息在不同媒介間逐漸調適、實現受眾認同的過程與機制,其核心為新舊媒介融合傳播可以推動媒介向心力,強調媒介的凝聚力與社會整合功能。與媒介融合不同,媒介間性對新舊媒介互動關系的研究深入到信息聚合、意義整合、文化融合的

31、層次,尤其關注集體意識的凝聚和群體身份認同。 </p><p>  三、媒介間性是重新理解媒介融合的另一個理論維度 </p><p>  盡管同時發(fā)端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媒介融合與媒介間性卻在數字化浪潮中形成了不同路徑。媒介融合一詞在大眾視野中頻頻出現,而媒介間性則稍顯冷僻。當下,兩者殊途同歸,共同指向新舊媒介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媒介間性既非媒介融合理論的補充也非超越,而是重新理解媒介

32、融合另外一個維度。 </p><p>  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關系,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傳統(tǒng)媒體建設新興媒體,二是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互動發(fā)展,三是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現在正進入第三個階段。融合已成為當下媒介關系的主流方向,而文化融合是新舊媒介之間融合關系進入復雜階段的時候發(fā)生的。隨著新舊媒介融合走向縱深階段,以技術決定論為導向的媒介融合在解釋新現象時難免乏力,尤其是在文化層面,未來媒介將在內容生產、傳

33、播結構、價值觀念領域發(fā)生一系列深刻變革,這并非媒介融合一詞所能完全解釋,而媒介間性作為另外一種維度,重新理解與闡釋媒介融合帶來的變化。 </p><p>  在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新舊媒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交叉重合性。勞斯?埃勒斯特羅姆(LarseEllestrOm)指出:“什么是媒介間性?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清楚什么是媒介,媒介間性在哪里為它們之間的‘鴻溝’搭建了橋梁。”媒介間性將媒介文化而非技術作為融合主體,考

34、察新舊媒介在沖突中對話、在協商中共謀的動態(tài),探索不同媒介共通之處,為搭建媒介之間的對話平臺,促進媒介文化深度融合提供啟示與方法。廣義上,媒介間性涉及到對多種媒介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研究,與媒介融合不同,媒介間性探索新舊媒介互動傳播的客觀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對未來媒介的融合路徑與格局提出建議。狹義上,媒介間性研究將每種媒介均視為具有獨特內容生產體系與文化特征的個體,關注媒介在深度融合過程重構傳播格局的過程,如:新舊媒介如何在重大事件傳播中重新定

35、位,進而形成傳播合力;新舊媒介在互動過程中如何超越主體限制、融合不同社群的話語,形成更為廣泛的共識;新舊媒介如何相互促進,轉換固有角色,重塑媒介形象,形成更強大的公信力。在新舊媒介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媒介間性重點考察新舊媒介在沖突中對話、在協商中共謀的動態(tài),以及新舊媒介彌合話語裂痕與觀念鴻溝,合作共建社</p><p><b>  四、結語 </b></p><p> 

36、 在二十余年的論爭與發(fā)展中,媒介間性已完成從流行語到學術概念的蛻變,并作為一種觀察式、應用型理論被納入到傳播領域。新舊媒介交替交融,在未來的傳播體系中,如果說技術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主流,那么文化融合則是暗流。因此,媒介間性在融合背景之下探索文化對話與融合,可以幫助媒介融合理論走出技術決定論的藩籬。但與此同時,與其他理論一樣,媒介間性只有形成完整的理論基礎、明確的研究對象和嚴謹的方法設計,嚴格遵循共同的學術規(guī)范,媒介間性理論才能在新的領域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