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由俚被曲的合雅到因曲述事的雅趣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從由俚被曲的合雅到因曲述事的雅趣</p><p>  摘要:由于政通人和的社會狀況與樂府采詩制確立的客觀催化,兩漢民間故事樂府的創(chuàng)作可謂盛況空前。伴隨著被曲吟唱的雅環(huán)境的漸漸形成,六朝時期民間故事樂府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已不復存在,繼之以合雅的文人故事樂府喧囂詩壇??腕w和主體兩大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變化,最終使得民間故事樂府在六朝時期趨于沉寂。 </p><p>  關鍵詞:民間故事樂府

2、;漢魏六朝;雅環(huán)境;興與衰 </p><p>  中圖分類號:J6092文獻標識碼:A </p><p><b>  一 </b></p><p>  西漢初年,鑒于秦亡的史訓,統(tǒng)治者都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安撫百姓。這其中尤以文帝和景帝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功效甚著。經過漢初至武帝時的近百年的歷練和發(fā)展,漢世已初步顯現出了封建第一個王朝的興盛氣象。經

3、濟上的繁榮和強盛,也帶來了民間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可喜時期。和文人以賦體的形式表現盛事的角度不同,來自底層的民間創(chuàng)作多數是以四言為主的詩歌形式來傳述社會的流俗和民瘼的。武帝以后,由于統(tǒng)治者的好大喜功和頻繁的征戰(zhàn)造成了“海內虛耗”,在“國力強盛”的掩蓋下,各種矛盾已趨尖銳和對立。從貴族生活的腐朽到孤寡饑困的苦難;從無休的征戍到思婦的離苦;從婚娶送別到愛情理想等內容,民間詩歌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現。 </p><p>  漢武帝

4、時本著“觀風俗,知薄厚”與“考課郡縣”的目的而設立的樂府采詩制,客觀上使那些流行于巷陌街隅的歌謳得以登堂入室而成為統(tǒng)治階級被曲合雅后的正聲了?!秲蓾h會要》在卷三十八“舉賢觀風”條就曾記載過孝武元狩六年、孝宣元康四年,孝初元元年、建昭四年,都能派遣博士大夫等官員“循行天下,存問鰥寡,覽觀風俗,察吏治得失”。此舉雖為統(tǒng)治者緩和階級矛盾的權宜之計,但客觀上卻使那些表現人民生存狀況的敘事民歌得以興盛起來。經樂府機構的被曲演唱后,民間樂府便成為了

5、漢代新體合樂文學的主打樣式了。 </p><p>  西周宗族制度下,其農奴集體勞動的方式使家庭的觀念非常淡薄。戰(zhàn)國以后到漢代,以家庭個體勞動為主的農民已開始占據勞動階層的大多數。反映家庭遭際與各種矛盾的詩作也相繼出現。反映社會問題的一類作品更是漢世民間敘事詩中的精華。其中,那些表現家庭問題或流離失所等社會現象的詩作,因其曲折完整的情節(jié)而成為了漢代故事樂府中的扛鼎之作,像《陌上?!?、《孤兒行》、《婦病行》、《隴西

6、行》等。關注家庭問題的此類詩作,自然也會隨著采詩入宮而得以使?jié)h樂府敘事詩的隊伍逐漸龐大起來。 </p><p>  兩漢時期,由于政通人和的社會狀況與樂府采詩制確立的客觀催化,民間故事樂府的創(chuàng)作可謂盛況空前。降及晉世,故事樂府的創(chuàng)作繼續(xù)風行。但是,來自底層的詩作卻愈來愈少了。蕭滌非在其所著的《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中有第二章謂之“晉之故事樂府”的這樣一段文字: </p><p>  漢樂府采

7、之現社會,故多“緣事而發(fā)”,故事樂府,可謂絕無僅有。魏雖出于模擬,然所擬者不過舊曲之聲調,故亦絕少其作。迨乎西晉,而故事樂府始大盛行焉。此其故蓋有二端:一曰擬古之過當。魏氏擬作,大抵借古題而敘時事,因舊曲以申今情,題名之襲用,無異傀儡。而晉之作者,則多在古題中討生活,借古題即詠古事,所借為何題,則所詠亦必為何事,如傅玄《和秋胡行》便詠秋胡事,《惟漢行》便詠漢高祖事。石崇《王明君辭》便詠王昭君事。陸機《婕妤怨》,便詠班婕妤事之類。以此而言

8、模擬,故事樂府,焉得不盛? </p><p>  文中蕭先生在描述晉時敘事樂府的發(fā)展時,界定出了“借古題即詠古事”一類的故事樂府。所謂“古事”即為故事樂府的本事。此類詩作從情節(jié)的完整性和可考的本事兩方面來看,像蕭先生提到的如《秋胡行》、《惟漢行》、《王明君辭》等作品,便是故事樂府的佳作。但晉時的故事樂府皆出自文人之手,是魏晉以后文人故事樂府的代表作。而那些像漢代的《陌上?!?、《孤兒行》、《婦病行》、《隴西行》等來

9、自民間的故事樂府之作,在晉以后卻逐漸地趨于了消逝。時至魏晉南北朝,發(fā)為民生呼喊的社會底層的故事樂府之作則愈來愈少了,只北朝時,異域的風情和武文化培育出了此時期民間故事樂府的惟一佳作――《木蘭詩》。 </p><p>  喧囂一時的漢世故事樂府,在經歷著由俚被曲后的演唱過程中而興盛一時。迨至魏晉以后,社會上的雅環(huán)境已經形成。文士們藉此舊調來詠歌本事的故事樂府卻興盛至極,出現了像《秦女休行》、《秋胡行》、《王明君辭》

10、等成熟的故事樂府作品。而民間故事樂府的作品,除了北朝中洋溢著異域風情的《木蘭詩》一篇外,便杳無聲息。由此,是民間故事樂府創(chuàng)作中的客體和主體環(huán)境的變化碾軋出了此體詩歌在漢魏六朝中的興衰之跡。民間故事樂府孳生的土壤在魏晉以后慢慢的消失了,雅環(huán)境下滋生的文士合樂的雅趣充斥著詩壇,故事樂府正經歷著從漢代的民間創(chuàng)作向六朝時的文人化過渡。 </p><p><b>  二 </b></p>

11、<p>  來自底層的敘事詩歌,經由樂府機構的被曲傳唱,很快在社會上風行起來。魏晉以后,隨著社會離亂的加劇和樂府采詩制的消歇,漢世的那些由俚被曲的樂府新聲漸漸吻合了亂世文人遠身避害的愉情之需,一種輕靡綺麗的雅環(huán)境漸而形成。民間故事樂府創(chuàng)作的客體環(huán)境已然不復存在,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p><p>  首先,時代環(huán)境的雅化。故事樂府緣于敘事述史的功能,因而更適合于實錄那些厚重苦難的社會內容。魏晉以

12、后并無多少具有偉才抱負的君主,他們在三司馬的武力之變后穩(wěn)居朝政。雖然他們對文學的發(fā)展較為寬松,但正是這看似寬松,實為平淡無為的文學態(tài)勢,使西晉文學出現了多元化傾向,其中之一便是重形式的擬古主義作品的泛濫。西漢武帝本著“觀風俗”、“知薄厚”(《漢書?藝文志》)的意圖而設立的采詩制,曾在客觀上使那些芬芳于遍野的民間故事樂府奇葩得以澆培呵護,繼而繽紛異彩?!稑犯娂分休d錄的幾首漢代故事樂府名篇及《玉臺新詠》收錄的《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便可視

13、為漢代民間故事樂府興盛的原因之一。東晉以后,社會動蕩,朝代更替頻繁。文學上長期盛世的局面已不復存在,采詩制漸而消跡。廣大民眾投身創(chuàng)作民間故事樂府的熱情銳減。南朝雖歷經四次易代之變,但都不出朝廷的苑囿,似有舊瓶換簽之感。整個南朝四代,偏安、享樂是其精神風貌,統(tǒng)治者的歌舞宴饗鋪就了艷詩的溫床。觀六朝文學,玄風遍刮,釋道充斥。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要使以現實主義為精神內核的民間故事樂府的創(chuàng)作有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實乃無異于癡人說夢。重在敘事的兩漢樂

14、府中,頗具情節(jié)的故事樂府</p><p>  另外,和文人故事樂府不同,一首民間故事樂府從傳其事再到定其形,這中間要有一個時間的緩沖階段,即口傳的過程。而文人故事樂府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則不需要這一環(huán)節(jié)。因而,漢世的長達四百年間的穩(wěn)定態(tài)勢中,無論是“繁盛”還是“昏暗”等各種點滴的社會現實都給予了老百姓充足傳述的時間和空間。降至魏晉以后,王朝和君主的頻繁遞變使老百姓無暇于生活的照理,又豈能有閑暇去傳述故事。其間縱有東晉偏安

15、江左的一段看似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時期,但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狡詐與血腥依然使老百姓心存余悸而無意去口頭創(chuàng)作。因此,只北朝的異域風光和尚武的傳統(tǒng),使此時期惟一的一篇北朝民間故事樂府《木蘭詩》脫穎而出。 </p><p>  其次,六朝詩學思想的浸潤。詩歌在先秦的發(fā)展中,注重的是“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正是這種“發(fā)乎情,止乎禮儀”的創(chuàng)作傾向被“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注:參見[漢]毛萇

16、傳述,[宋]朱熹辨說《詩大序》,《叢書集成初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頁。]的功用傳承著。如《詩經》中的“君子作歌,維以告哀”(《小雅?四月》第八章)[注:參見褚斌杰《詩經全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頁。]和“是用作歌,將母來諗”(《小雅?四牡》第五章)[注:參見褚斌杰《詩經全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頁。]等篇什皆是此種文學思想的體現。 </p><p>  曹魏時期

17、,漢室綱紀的紊亂使個人英雄的張揚得到了空前的活躍?!吧w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論?論文》)[注:參見[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1098頁。]的吶喊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統(tǒng)攝作用。這種儒家的積極用世的詩學理論亦被推至了顛峰。然而,也正是從曹丕開始,詩學先變的兆機在其《典論?論文》中已露端倪。其“詩賦欲麗”的思想,被后世的學者追捧至極。此后的陸機在《文賦》中第一次鮮明地提

18、出了“詩緣情而綺靡”的理論。開始重視詩歌本身情性的審美特質,并與“綺靡”相結合而完成了詩歌理論上的一次飛躍。至此,詩的美才第一次真正地被發(fā)現并予以大力張揚。后出的劉勰亦有“情文”并善的標舉,與齊蕭子顯的“文章者,蓋情性之風標”[注:參見[梁]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907頁。]和蕭繹的“情靈搖蕩”亦是此種理論的大力推介。至此,一個文學上的自覺時代應之到來。 </p><p>  “詩

19、賦欲麗”即謂詩歌、駢賦的藝術手法的先進和文辭富贍兩個方面而言的,這無疑是給藉敘事為主要特點的文人故事樂府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作空間,而這恰恰是民間創(chuàng)作中最鄙棄的做派,以敷敘情節(jié)為主的故事樂府之作又會是“欲麗”中文辭富贍一格的常用題材。而那些只講求藝術手段的競進與精湛之作必然是和魏晉以后的形式主義模擬之風不謀而合。民間故事樂府的樸質創(chuàng)作形態(tài)則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p><p>  隨著文學自覺性的不斷提高

20、,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在這一思想主導下的文論興盛時期。如果說摯虞的《文章流別論》還略顯稚嫩的話,那么陸機的《文賦》、劉勰的《文心雕龍》和鐘嶸的《詩品》則使這一文論輝煌的時代彪炳于史籍??偧臏Y源從《詩經》開始,到這一時期的蕭統(tǒng)的《文選》和徐陵的《玉臺新詠》,亦是文論體系成熟的外延化體現。它們和文論專著一樣,品評或編集古代詩文皆重情而輕事、貴文而賤質。在它們的影響下,漢魏六朝時期出現的詩文多為這些思想的直接產物,如玄言詩、永明體、宮體詩等。在

21、這樣濃厚的“情志”、“?げ省庇搿吧?律”思想的熏陶下,主敘事、重情節(jié)、倡客觀的民間故事樂府當然是沉寂不名了。 </p><p><b>  三 </b></p><p>  建安以后,社會的動亂使采詩制漸趨消歇,來自民間的樂府敘事民歌已愈來愈少了。那些遺留的漢世樂府也因環(huán)境的雅化而漸漸移入到了文人手中。民間故事樂府的主體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文人化手法的成熟已使

22、六朝時期的民間故事樂府漸而銷跡。在“三曹七子”的努力下,敘事漢樂府在三個方面已逐漸完成了向六朝文人化樂府的過渡。 </p><p>  首先,樂府古題的使用情況已發(fā)生了改變。建安時期,以曹操為首的文人幾乎都拾起了樂府舊題而相襲擬作。漢樂府古題的習用出現了四種情況:借古題寫舊事;借古題詠古意;借古題詠時事;自創(chuàng)新題。第一種和第三種情況的敘事性較強,而第二種和第四種情況的抒情性較強。漢末時局的動蕩,使文士常常以古題寫

23、時事來融入個人的抱負和理想,因此第三種情況亦多具抒情性。而借古題寫舊事一類(第一種情況)雖是以敘事為主,且符合我們探討的故事樂府范疇,但由于此時期社會背景的局限而作品較少(只左延年有《秦女休行》)。這樣看來,從六朝的開始時期起,樂府以抒情性為主體的特征已見端倪。 </p><p>  其次,樂府敘事中心理描寫方式的改變。漢樂府民歌多注重摹寫特殊事件,注重故事情節(jié)。作品善于以情節(jié)中的人物自身行動與語言來展示主人公的

24、內心活動和精神世界。如《婦病行》中,病婦的悲苦心理是通過其臨終的叮囑來展示的?!稏|門行》里,男主人公憤而出走后又進家門,在摸米缸和看衣架之后終于毅然出門“不顧歸”的場景,正是用來表現其放心不下家中又堅持鋌而走險的心理活動的?!豆聝盒小分?,“瓜車反復”后,面對“啖瓜者多”的無奈與“兄與嫂嚴”的畏懼,孤兒心生煎熬的一段心理描寫亦是感人至深。而建安時的樂府擬作,心理活動的內容已是刻意打造的成分了,它們只是成為作品整體表述情志的一個附庸。如曹植

25、的《浮萍篇》中直擊棄婦心理的描寫:“新婦雖可愛,不若故所歡?!边@種心理描寫手法的文人化改變,對于六朝時期民間故事樂府的發(fā)展顯然是不利的。 </p><p>  最后,樂府民歌的語言走向了華麗。千百年來,漢樂府民歌之所以有著那么深的感人力量,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質樸自然的語言。胡應麟謂其“知成言,絕無文蝕,故渾樸真至,獨擅古今(《詩藪》內編)?!毕瘛豆聝盒小贰ⅰ秼D病行》、《東門行》等直擊社會底層民瘼的詩作,無一不是由質

26、樸自然的民生之語組成的。而六朝時期文人樂府語言中的鋪排、藻飾現象日益嚴重,即使像南朝的民歌(如(西洲曲)中的諧音、雙關等手法)和北朝僅有的一首民間故事樂府《木蘭詩》(如其中的鋪排成分“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也都染上了過多的文人化色彩。如此,在民間樂府逐漸雅化的時代,使保持本色的民間故事樂府有所發(fā)展,其中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p><p>  葛曉音先生的話也許能給予一些啟示。她在《

27、漢唐文學的嬗變》中說:“兩漢民歌的漢樂府敘事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五言、雜言體的開端,在漢代采詩制以及其他社會特殊因素的刺激下,得到了集中而短暫的發(fā)展,但其表現的特點決定了這種敘事詩的實質仍然是抒情的,因此,當樂府詩古題和它所奠定的詩歌形式脫離了特定的發(fā)展背景之后,很容易轉化為抒情詩?!闭窃谌遮呇呕奈娜藰犯拇罅繑M作中,六朝文人故事樂府才出現了可喜的豐收。而失去了特定發(fā)展環(huán)境的此時期的民間故事樂府,則漸漸地退卻了往日的風采。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