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該研究以楊樹優(yōu)良無性系為材料,選擇組培苗葉片和莖段誘導愈傷組織,建立楊樹懸浮細胞系并植株再生,進而篩選原生質體分離的最佳條件;在此基礎上,應用PEG一高Ca2+高pH法開展楊樹原生質體成對融合,為創(chuàng)造楊樹新種質提供依據(jù).主要結論如下:1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愈傷組織誘導率幾乎沒有差異.2,4-D濃度介于lmg/L和3mg/L之間,經(jīng)過5次調控繼代的愈傷組織,形成的愈傷組織由色澤淡黃而鮮艷的小顆粒組成,生長速度快,適宜建立胚性懸浮細胞系.2胚性
2、愈傷組織轉入液體培養(yǎng)基時,楊樹種不同建立穩(wěn)定的懸浮細胞系所需的時間相差不大.以MS培養(yǎng)基為基本培養(yǎng)基,附加1.0~2.0mg/L的2,4-D,懸浮細胞培養(yǎng)起始密度以40ml的液體培養(yǎng)基加入鮮重4g懸浮細胞,5~8d左右繼代一次有利于楊樹胚性懸浮細胞系的建立和保持.3在懸浮培養(yǎng)條件下,楊樹細胞先形成細胞團,再由一些胚性細胞團發(fā)育形成一個或幾個胚狀體.誘導胚狀體發(fā)生時較高濃度的BA可誘導胚性愈傷組織產(chǎn)生較多的胚狀體,低濃度的BA十NAA則可
3、促進胚狀體伸長.4酶液的成分組成與濃度對原生質體的游離有明顯影響.本實驗采用1.0%纖維素酶Cellulase RS、0.5%果膠酶Pectolyase Y23、0.5%半纖維素酶Hemicellulase和1.0%離析酶Macerozyme R-10組合酶液來游離原生質體,其中添加0.6mol/L甘露醇Mannitol、1470mg/LCaCl2·2H2O和95mg/L KH2PO4,pH值為5.8.5不同材料和不同取材時間對原生質體
4、產(chǎn)量和活力有顯著影響:采用繼代3d的懸浮細胞游離原生質體所得的產(chǎn)量最高;試管苗則采用繼代25d的葉片能獲得最高的產(chǎn)量,而且原生質體活力也最高;懸浮細胞游離原生質體得率和活力均明顯高于試管苗葉片游離的原生質體.酶解時間對原生質體產(chǎn)量和活力也存在影響:酶解8h的懸浮細胞原生質體產(chǎn)量基本上達到最高產(chǎn)量,酶解10h后,有些原生質體開始破裂,原生質體活力下降.滲透勢對游離原生質體的影響則不明顯.6 PEG-高Ca2高pH法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研究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香蕉(musaspp.)胚性細胞懸浮系的建立及其原生質體培養(yǎng)與融合的研究
- 芹菜胚性細胞懸浮系的建立及原生質體培養(yǎng)研究.pdf
- 柑橘同步化懸浮系建立及微原生質體分離.pdf
- 棉花原生質體培養(yǎng)和原生質體對稱融合研究.pdf
- 楊樹原生質體分離及電融合技術體系的研究.pdf
- 原生質體的分離與融合
- 文冠果懸浮體系的建立和原生質體的分離.pdf
- 原生質體
- 大蒜原生質體融合與培養(yǎng)技術研究.pdf
- 桑樹原生質體分離及融合的研究.pdf
- 玉蕈與金針菇原生質體融合研究.pdf
- 荔枝TPEC高頻率體胚發(fā)生及荔枝與龍眼原生質體融合研究.pdf
- 馬鈴薯與茄子原生質體融合創(chuàng)制新資源研究.pdf
- 生姜原生質體培養(yǎng)與體細胞變異.pdf
- 酵母間的原生質體融合[外文翻譯]
- 原生質體融合選育高效脫氮菌.pdf
- 原生質體融合技術選育高產(chǎn)乙醇酵母.pdf
- 原生質體融合技術研究概述【文獻綜述】
- 洛伐他汀產(chǎn)生菌的原生質體融合育種.pdf
- 棉花原生質體培養(yǎng)與體細胞雜交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