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利用64層螺旋CT心血管成像及三維重組后處理技術以探討房顫患者的左心房肺靜脈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學,并與非房顫患者做比較。
方法:回顧性分析2012年4月至12月期間來江西省人民醫(yī)院CT室行心血管成像的90例非房顫患者(男性54人,女性36人)及116例房顫患者(男性65人,女性51人)的左心房及肺靜脈的結構,按照心房容積的大小,非房顫患者分為心房容積正常組(A組)和心房容積增大組(B組),房顫患者分為心房容積正常組(C組)和心房
2、容積增大組(D組);房顫患者又分為陣發(fā)性房顫組和持續(xù)性房顫組。利用工作站的容積再現(xiàn)(VR)、多平面重組(MPR)、仿真血管內(nèi)窺鏡(VIE)等多種三維重組技術進行后處理,以了解肺靜脈環(huán)及左心房的形態(tài)學結構。
結果:①利用VR可良好構建肺靜脈的形態(tài),90例非房顫患者中,79例雙側肺靜脈均為2支(87.7%);11例存在變異(12.3%),其中左肺靜脈共干7例,3支右肺靜脈4例;116例房顫患者中,112例雙側肺靜脈均為2支(96.
3、6%);4例存在變異(3.4%),其中左肺靜脈共干3例,3支右肺靜脈1例。②非房顫患者中,左房容積增大者比左房容積正常者的左上肺靜脈口明顯更粗(P<0.05);在左房容積正常者中,房顫組比非房顫組的右上肺靜脈口明顯更粗(P<0.05);在左房容積增大者中,房顫組比非房顫組的左房容積明顯更大(P<0.05),而且前者比后者的左下肺靜脈口、右上肺靜脈口和右下肺靜脈口明顯更粗(P<0.05);③房顫組比非房顫組的年齡、左房容積、左下肺靜脈環(huán)、
4、右上肺靜脈環(huán)、右上肺靜脈環(huán)明顯更大(P<0.05)。④持續(xù)性房顫患者比陣發(fā)性房顫患者的左房容積明顯更大(P<0.05)。⑤持續(xù)性房顫組比陣發(fā)性房顫組的右下肺靜脈口明顯更大(P<0.05)。
結論:①64層螺旋CT心血管成像多種三維重組后處理技術能夠在術前直接對左心房肺靜脈系統(tǒng)進行形態(tài)學(肺靜脈口的數(shù)量、周長、變異以及各肺靜脈口之間的關系等)觀察,明確各種形態(tài)學變異等,可以為臨床射頻消融治療房顫提供解剖信息。②房顫患者比非房顫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4排螺旋CT評價左心房與肺靜脈形態(tài)結構的研究.pdf
- 枕骨螺旋CT三維重建.pdf
- 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對頜骨內(nèi)埋伏牙定位研究
- 256層螺旋CT對左心房肺靜脈解剖及成像質(zhì)量輻射劑量的評價.pdf
- 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肺動靜脈畸形的價值
- 64排螺旋CT中耳仿真內(nèi)窺鏡和聽骨鏈的三維重建.pdf
- 多排螺旋ct三維重建臨床應用
- 螺旋錐束CT三維重建算法的研究.pdf
- 應用螺旋CT三維重建上頜形態(tài)并初步測量分析.pdf
- 螺旋CT三維重建在DDH診治中的應用.pdf
- 基于三維CT重建的寰椎釘通道形態(tài)學研究.pdf
- 64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肝段劃分及精準肝切除中的應用研究.pdf
- CT圖象的三維重建.pdf
- 醫(yī)學CT圖像的三維重建.pdf
- CT三維重建前后右腎上腺靜脈采血的對照研究.pdf
- 基于多層螺旋CT成像的冠狀動脈三維重建.pdf
- 木材CT圖像的三維重建.pdf
- 256層螺旋CT評價吸煙肺的形態(tài)學及功能學研究.pdf
- 左肺上葉肺靜脈解剖的多層螺旋CT研究.pdf
- 基于形態(tài)學模型的三維人臉重建技術.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