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美他尼對缺氧致癇幼鼠神經保護作用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新生兒期是癇性發(fā)作的高峰期,主要病因包括缺血缺氧性腦病、神經系統(tǒng)感染、先天性發(fā)育異常等。新生兒癇性發(fā)作會引起癲癇易感性增加、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學習能力減退等長期不良影響。新生兒癲癇的臨床處理頗為棘手,目前苯巴比妥和苯二氮卓類藥物是最常用的一線治療藥物,但療效欠佳,因此探索新的癲癇后神經元保護方法有著重要臨床意義。布美他尼(bumetanide)是Na+-K+-2Cl-同向轉運體(Na+-K+-2Cl- cotrans

2、porters,NKCCs)的特異性拮抗劑,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主要拮抗細胞膜上的NKCC1,減少氯離子內流入細胞。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小劑量的布美他尼可以減輕新生兒強直陣攣發(fā)作程度,具有一定的抗驚厥作用。有實驗研究顯示,新生期大鼠預先給予布美他尼治療再誘導癇性發(fā)作,皮層及海馬區(qū)神經元的突觸興奮性明顯減弱,大鼠發(fā)作程度也明顯減輕。在幼鼠缺氧致癇模型中也證實布美他尼可以增強苯巴比妥的抗癲癇作用。目前關于布美他尼的實驗研究多局限于行為學觀察及電生理方面

3、,對于該藥物是否影響癲癇后幼年大鼠的神經發(fā)生及學習記憶功能了解甚少。因此本研究運用全面缺氧誘導幼鼠癇性發(fā)作,探討缺氧致癇對幼鼠海馬齒狀回神經發(fā)生和中間神經元數(shù)量的影響,并探討NKCC1抑制劑布美他尼對缺氧致癇幼鼠海馬神經發(fā)生、腦電活動及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
  方法:
  1、應用全面缺氧誘導出生后10天(postnatal,P)大鼠癇性發(fā)作,通過免疫熒光染色的方法觀察缺氧致癇后海馬齒狀回新生細胞增殖、樹突形態(tài)及表達微清蛋白

4、(parvalbumin,PV)、鈣視網膜蛋白(calretinin,CR)、神經肽Y(neuropeptideY,NPY)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能中間神經元數(shù)量的變化。
  2、幼鼠缺氧致癇后連續(xù)3周腹腔注射布美他尼,采用免疫熒光染色的方法檢測藥物對海馬齒狀回新生細胞增殖、分化和樹突形態(tài)的影響,用腦電圖儀記錄致癇1月后大鼠的腦電活動并應用Morris水迷宮實驗評價大鼠學習記憶能

5、力。
  結果:
  1、在致癇后1周和1月,缺氧組大鼠海馬齒狀回溴脫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BrdU)陽性細胞數(shù)量較對照組明顯增加(P<0.01),在致癇后2月,缺氧組和對照組BrdU陽性細胞數(shù)量無明顯差異(P>0.05)。
  2、在致癇后1周,缺氧組大鼠海馬齒狀回雙皮質素(doublecortin,DCX)陽性細胞頂樹突長度較對照組明顯延長(P<0.01),在致癇后1月和2月,頂樹突長度較對照

6、組明顯縮短(P<0.01);在致癇后1周、1月和2月,基底樹突長度均較對照組明顯延長(P<0.01)。
  3、大鼠缺氧致癇后,海馬齒狀回PV、NPY、CR中間神經元數(shù)量明顯減少(P<0.01),致癇1月時減少最明顯,在致癇后2月,NPY、CR中間神經元數(shù)量較致癇1月時有所增加。
  4、布美他尼促進了缺氧致癇1月后海馬齒狀回新生細胞的增殖和頂樹突長度的增加,而對缺氧致癇后新生細胞的分化無明顯影響。
  5、布美他尼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