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總管結石復發(fā)高危因素的探索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膽總管結石是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目前ERCP(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是治療膽總管結石的一線方法,但4-24%的患者在成功取石后出現(xiàn)膽總管結石復發(fā)。與EPBD(內鏡下乳頭柱狀球囊擴張術)相比EST(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術后患者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率高(5.7-26.7% vs.1.6-8.1%),可能原因為EST術后Oddi括約肌功能破壞會繼發(fā)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膽道,導致膽道反復感染,增加結石復發(fā)風險。雖然眾多學者認為

2、,膽總管結石復發(fā)與十二指腸-膽道反流(DBR)有關,但一直缺乏直接證據(jù)。如何利用簡單有效的方法證明兩者之間的關系是需要解決的臨床問題。胃食管反流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臨床癥狀,食管下端括約肌松弛導致的胃食管反流與十二指腸-膽道反流的機制有相似之處,高危因素也十分相似,例如腸道內壓力增高、胃腸道動力減弱、體位變化、解剖結構異常等。便秘也會增加腸腔內壓力從而加重胃-食管反流問題。我們推測,臨床常見癥狀如胃食管反流、便秘與十二指腸-膽道反流之間存在

3、一定關系,可能會影響膽總管結石的復發(fā),可用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高危人群的篩選。
  目的:
  1)通過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來探索十二指腸-膽道反流與膽總管結石復發(fā)之間的關系;
  2)通過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來探索胃食管反流、便秘癥狀與膽總管結石復發(fā)之間的關系。
  對象:本研究共納入在西京醫(yī)院接受ERCP膽總管取石的患者264例。其中第一部分研究64例(結石復發(fā)組32例,對照組32例),第二部分研究200例(結石復發(fā)

4、組100例,對照100例)。
  方法:
  第一部分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標準上消化道鋇餐、腹部CT、腹部磁共振檢查;
  第二部分研究所有患者接受問卷調查。統(tǒng)計方法包括T檢驗、Fisher檢驗、卡方檢驗、回歸分析。
  結果:
  1)兩組患者的首次ERCP參數(shù)和基線資料特征具有可比性。結石復發(fā)組患者的DBR顯著高于對照組(68.8%vs.15.6%,p<0.001)。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DBR(OR=9.59

5、;95%CI,2.65-34.76)和膽總管末段角度≤135°(OR=5.48;95%CI,1.52-19.78)是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高危因素。膽總管結石無復發(fā)、單次復發(fā)和多次復發(fā)患者的DBR分別是15.6%,60.9%和88.9%(p<0.001)。多次復發(fā)患者的肝內膽管反流率更高(66.7%vs.10.9%,p<0.001)。
  2)兩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及便秘癥狀的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石復發(fā)組及對照組中胃食管反流及便秘的發(fā)生

6、率為21%vs.17%及15%vs.16%(p值均>0.05)。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僅膽總管末段角度≤135°(OR=3.07;95% CI,1.22-7.72)是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高危因素。
  結論:
  1)本研究提供了十二指腸-膽道反流與ERCP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相關的直接證據(jù)。DBR和較銳的膽總管末段角度是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高危因素。
  2)本研究結果顯示胃食管反流及便秘癥狀與膽總管結石復發(fā)不相關。較銳的膽總管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