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先秦 先秦儒家重“政教”,道家重“審美”。墨家“尚質”“尚用”“非樂”“言有三表”一、 一、《尚書》選錄 《尚書》選錄談到“詩”的公用,即“詩言志”,志的內涵在先秦時期就有所發(fā)展變化,在國家政治語境中,“志”一般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負,到戰(zhàn)國中期以后,“志”可以代表人的情感、思想、意愿等,早期詩、樂、舞相互配合。二、 二、《論語》選錄 《論語》選錄 ※考點:強調“詩教”為政治服務。主要內容有:1、強調文學的社會作用——“興觀群怨”說(啟發(fā)感
2、染、認識社會、交流團結、抒怨預政)2、主張內容與形式統(tǒng)一——“先質后文”“文質彬彬”3、重視“中和”之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4、提出文學批評兩個標準(思想、藝術)——“盡善盡美”【譯文】孔子談到《韶》樂時說,“美到極點了,好到極點了”;談到《武》樂時說,“美到極點了,但還不夠好.” 【注解】《韶》:傳說是舜時樂舞名.盡美:主要指其音調、節(jié)拍之形式之完美.盡善:主要指其所涵蘊的思想意義之雅正.《武》:周武王時樂舞名.孔子認為舜以禪讓
3、得國,而周武王以征伐得國,故謂謂《韶》,盡美盡善,而《武》盡美而未盡善.【說明】孔子在這則語錄里提出了“盡善盡美”說,要求文藝作品能夠盡美盡善,這是孔子文藝思想的審美特征.5、孔子是先秦 儒 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文藝觀主要見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記錄他言行的著作《 論 語 》。6、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藝觀,大體上表現(xiàn)在以“詩教”為核心的文藝觀及其對《詩經》的批評。7、《論語?為政》篇記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4、: 思 無 邪 ?!边@就確立了儒家文藝批評的標準。8、《論語?陽貨》篇記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教材指出:孔子關于“文”和“質”的論述,后來被運用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成為要求文學作品 內 容 與 形 式 完美統(tǒng)一的基本理論,并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的發(fā)展中始終起著主導的作用。1.(孔子的 孔子的)“思無邪”說 “思無邪”說《論語?為政》篇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5、39;思無邪。'“提出了“思無邪“說。“思無邪“的批評標準從藝術上說,就是提倡一種“中和“之美?!对姟啡僦械淖髌菲鸪醪粌H關涉內容(歌詞),而且與音樂有緊密的關系。因此,從音樂上講,“思無邪“就是提倡音樂的樂曲,要中正平和,要“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從文學作品上講,則要求作品從思想內容到語言,都不要過分激烈,應當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過于直露。2、孔子的“興觀群怨”說 、孔子的“興觀群怨”說興、觀、群、怨怨“說是孔子在《論語?陽貨
6、》里里提出來的,文中說:“子日: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坝矛F(xiàn)代的話簡單地說。興,就是說詩歌有感發(fā)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聯(lián)想;觀,就是說詩歌可以起到觀察社會現(xiàn)實的作用,能看到世風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說詩歌可以使人們交流感情,達到和諧,起到團結人的作用;怨怨,就是說詩歌可以干預現(xiàn)實,批判黑暗的社會和不良的政治??鬃拥摹芭d觀、群、怨“說對后世影響極大,成為后世文
7、學批評的一個標準,影響了我國文學中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形成。.3、(孔子的 孔子的)“辭達”說與“文質”說 “辭達”說與“文質”說孔子說的“辭達而已矣”,從字面上說,當是說,寫文章只要文辭能表達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離開內容去追求形式的華麗。但并不是說文學作品不要文飾,孔子還說過“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可以說明孔子認為一定的文飾還是必要的,其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內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論語?雍也》記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8、,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主張文采和內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問題,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問題之一,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的發(fā)展中始終起著主導作用。三、 三、《孟子》選錄 《孟子》選錄 ※1、教材認為:孟子對儒家文藝思想發(fā)展的突出貢獻在于:其“與民同樂“的文藝美學思想,以及“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的文學批評方法論。兩漢 兩漢劉歆將《詩賦略》與《六藝略》《諸子略》并列,第一次把文學和學術著作區(qū)別開,成為我國古代文學
9、書目的最早文獻一、 一、司馬遷文論選錄 司馬遷文論選錄 ※1、司馬遷在劉安評價屈原的基礎上,更加突出了《離騷》“怨”的特點,認為“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根據(jù)歷史上偉人的事跡,更概括出“發(fā)憤著書”說,這種說法正是在他評論屈原及其作品基礎上的擴展。3.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4.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他寫作
10、《史記》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1.(司馬遷的 司馬遷的)“發(fā)憤著書”說 “發(fā)憤著書”說司馬遷在《報任安書》歷述韓非、屈原等人的事跡后,總結說:“《詩》三百,大氐賢圣發(fā)憤之所作也?!疤岢隽恕鞍l(fā)憤著書“說。司馬遷通過分析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的事跡和作品揭示了一個真理: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真正偉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堅持自己的進步理想或正確的政治主張,在遭到反動勢力迫害后,為了抗爭迫害而堅持斗爭、發(fā)憤著書的產物。值得注意的
11、是,司馬遷的《史記》對漢武帝劉徹并沒有發(fā)泄私憤,而是既寫了他殘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長生不老等可笑事跡,也寫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偉大之處,有著公正的“實錄“精神。 “發(fā)憤著書“說對后來韓愈的“不平則鳴“說、歐陽修的“詩窮而后工“說都有很大的影響。2 談談司馬遷寫作《史記》的 談談司馬遷寫作《史記》的?實錄 實錄?精神和它的影響。 精神和它的影響。實錄?就是班固所說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即真實地記述歷史人物和歷史事實,不
12、夸張,不隱瞞。《史記》的許多篇章都體現(xiàn)了他的?實錄?精神,他受到漢武帝的殘酷打擊和迫害,因而?發(fā)憤著書?,但這并不影響他的公正和“實錄”精神。這種“實錄”精神,不僅對后世的史學著作產生過巨大影響,更對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深遠影響,后世的許多真實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文學作品,可以說都是受到過這種“實錄”精神的影響。而許多現(xiàn)實主義作家、詩人也都以“實錄”指導自己的創(chuàng)作。文論家也經常以“實錄”來批評文學作品,使之成為文學理論批評原則。受到司馬遷“實錄”精神
13、的影響,杜甫的詩歌被成為“詩史”就是一例。 二、 二、《毛詩大序》※ 《毛詩大序》※1、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詩三百》被奉為經書。詩學嚴重地經學化、儒學化,這種情況集中地表現(xiàn)在《毛詩序》中。2.《毛詩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1、詩歌的本質是抒情言志,“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提出了“吟詠情性”理論。但它又認為詩歌創(chuàng)作要合乎“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的原則,用封建思想禮教來規(guī)范這種情。而在揭露和批評現(xiàn)實黑暗方面,又必須“主文而譎諫”,明顯
14、地反映了儒家文藝思想保守性的一面。3.《毛詩大序》還提出了諷諫說,文中說:“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痹娕c社會政治的關系:強調詩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分為美刺、教化兩個方面。4、詩歌的體裁:風雅頌,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賦:鋪陳直敘。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興起,發(fā)端和比喻兼有。1.《毛詩大序》的“諷諫”說 .《毛詩大序》的“諷諫”說 “諷諫“就是諷刺的意思,“諷諫“是諷而諫,就是在諷刺之中包含著“諫(
15、勸說)“的意思。《毛詩大序》提出了“諷諫“說:“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這就充分肯定了文藝批判現(xiàn)實的意義和作用。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藝的形式對上層統(tǒng)治者進行批判,而且“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這就包含著一定的民主因素。它為后來進步的文學家用文學創(chuàng)作干預現(xiàn)實,批判社會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對文藝與現(xiàn)實的關系作了比較明確的論述。2.《毛詩大序》的“詩六義”說 .《毛詩大序》的“詩六義”說《毛詩大序》提到“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古代文論選中國古代文論選讀復習資料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筆記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復習大綱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期末復習要點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自測題清代文論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試題含答案
- 自學考試復習專題:00814中國古代文論選讀筆記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完美排版,自考必備)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課程考試大綱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綜合練習題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完美排版,自考必備)
- 自考00814中國古代文論選讀(山東)密訓高頻考點重點匯總
- 中國古代文論
- 自考00814中國古代文論選讀(云南)密訓高頻考點重點匯總
- 00814自考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試題綜合匯總
- 中國古代作家作品專題研究(2018年4月精心整理)
- 中國古代文論綱要
- 中國古代文論教案
- 中國古代文論教程
- 中國古代史爾雅考試答案必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