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代主義設計的萌起(四),,現代主義設計概述(一),1現代主義設計是20世紀初從建筑設計發(fā)展起來的一場對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革命,成為20世紀設計的核心。主要是設計師為找尋代表新時代的形式,為改變設計觀念,開始在設計觀念、風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進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國(始于工業(yè)同盟,包豪斯為高潮)、俄國(構成主義)和荷蘭(風格派)進行試驗,在30年代中期取得驚人成就。設計上體現的現代主義內容分為:民主主義、精英主義、理想主義和烏托邦主義。現代主義
2、是由小批精英知識分子發(fā)動的,對設計長期服務于權貴階層的一種反動,具有理想主義和烏托邦主義。雖不提倡為精英服務,但提倡精英領導。,設計形式包括:1、功能主義特征,強調功能為中心,不再以形式為出發(fā)點,講究效率、科學性。2、提倡非裝飾的簡單幾何造型,受立體主義影響。具體特征表現:A、六面建筑。B、以柱支撐整個建筑的結構特征,結果是幕墻結構的產生。C、標準化原則。D、反裝飾主義立場。E、中性色彩計劃。3、具體設計上重視空間,特別是整體設計的考慮
3、。4、重視設計對象的費用和開支。,二戰(zhàn)期間,歐洲大批設計家流亡美國,從而將歐洲的現代主義與美國豐裕的具體市場需求結合,在戰(zhàn)后造成空前的國際主義風格高潮,現代主義逐漸變?yōu)榱诵问交耐鈿?,走向了形式主義的道路。其局限性在六七十年代受到質疑,壟斷的、近乎單調的風格受到挑戰(zhàn)而產生了后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2現代主義設計產生的背景:當時設計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解決眾多工業(yè)產品、傳達媒介等設計問題和針對往昔設計運動都強調為權貴服務的中心如何形成
4、新的設計理論和原則。,3現代主義設計的思想基礎: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簡介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紀最著名的建筑大師、城市規(guī)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筑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維格
5、83;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賴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稱為現代建筑派或國際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生平:,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約合(Jura),拉香.德.芳(La chaux-e-onds)。 1
6、900年(13歲)進入拉香.德.芳藝術學校學習。1907年(20歲)柯布進行第一次學習旅行,目的是去看歐洲的一些杰出的建筑與藝術。旅途中柯布繪制了許多精美的速寫與水彩畫。同時拜訪了嘎涅、貝瑞以及霍夫曼。1910年柯布結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學校之托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國裝飾藝術。在德國接觸到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并接觸到彼得.貝倫斯、格羅皮烏斯以及密斯.范.德.羅。,1917年柯布移居法國。1930年柯布加入法國籍。 1920年改用筆名
7、勒.柯布西耶,并同奧占芳以及其他的一些詩人、畫家、雕刻家等人共同出版了《新精神》雜志。 1923年柯布將《新精神》雜志上的文章匯集出版,書名定為《走向新建筑》。 1928年,他同W.格羅皮烏斯、L.密斯.范.德.羅等人組織國際現代建筑協(xié)會(CIAM)。他多次參加各國的建筑設計競賽,并多次獲得榮譽學位。 1965年8月27日逝世。,倡導新建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大規(guī)模重建工作中,現代主義建筑在歐洲興起,勒.柯
8、布西耶是主要倡導者。1920年起,他發(fā)表了一系列鼓吹建筑創(chuàng)新的文章,后來匯集出版《走向新建筑》(1923)一書。他認為輪船、汽車和飛機是表現新時代精神的產品,但是建筑和建筑師落后了。他說“建筑藝術被習慣勢力所束縛”,必須創(chuàng)造新時代的新建筑,建筑要走工業(yè)化的道路;甚至說“住房是居住的機器”,建筑師要向工程師的理性學習。但他同時又把建筑看作“純粹的精神創(chuàng)造”,一再強調建筑師是造型藝術家。勒.柯布西耶的革新思想和獨特見解對當時的學院派建筑思想
9、是有力的沖擊。,“新建筑的五個特色”1926年,柯布西耶從現代建筑采用框架結構這一條件出發(fā),提出了“新建筑的五個特色”:①房屋底層采用獨立支柱;②屋頂花園;③自由的平面;④橫向長窗;⑤自由的立面。他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代表作品如庫克住宅(1926)、薩伏伊別墅、巴黎大學瑞士學生宿舍以及他參與設計的巴西教育衛(wèi)生部大廈(1936~1945)等,都反映了他的建筑觀點。這些作品比較符合現代技術和社會經濟條件,造型活潑新穎,對現代建筑影響很大。
10、,,,城市規(guī)劃思想,柯布西耶主張采用新的城市規(guī)劃原則和建筑方案。1922年他提出一個 300萬人口的城市規(guī)劃方案。設想城市中有可以應用現代交通工具的整齊的道路網,中心區(qū)有摩天樓,外圍是高層和多層樓房,高樓之間有寬闊的綠地。1925年,他又為巴黎市中心區(qū)改建提出了稱為“伏瓦生規(guī)劃”的方案。以后又為安特衛(wèi)普、斯德哥爾摩和阿爾及爾等城市制訂改建規(guī)劃。這些規(guī)劃都貫徹城市功能分區(qū)的原則,采用高層建筑以減少建筑占地面積,增加游憩、體育活動
11、用的城市綠地。道路按功能分級布置,有立體交叉等設施。這些方案,當時往往被認為帶有空想性質而被擱置。直到50年代,勒柯布西耶主持制定印度昌迪加爾規(guī)劃時,他的城市規(guī)劃的原則才得到了實現。,,,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城市規(guī)劃五要點: a、功能分區(qū)明確
12、60; b、市中心建高層,降低密度,空出綠地 c、底層透空(解放地面,視線通透)
13、160; d、棋盤式道路,人車分流 e、建立小城鎮(zhèn)式的居住單位,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現代建筑觀: 1、新建筑是新時代的建筑。 2、工業(yè)化
14、的建造方法 。 3、設計方法:由內而外,平面是設計的發(fā)動機,功能合適。運用基本形式和 有比例的幾何體,超脫個人情感,反對裝飾。 4、新建筑的五個特點:底層架空、屋頂花園、自
15、由平面、帶形長窗和自由立面。 5、城市集中主義者,大城市是現代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路德維西·密斯·凡德羅(1886年——1969年),生平 1908年,密斯在著名的貝倫斯事務所工作四年。在那里他學到了不少先進的建筑思想和技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風
16、格,那就是:紀律、秩序和形式。他認為在建筑中這就是真理。美就是真理的光輝。1930—1933年他擔任德國包豪斯學校校長。1938年由于德國納粹主義猖獗,密斯遷居美國,長期擔任著名學府伊利諾理工學院建筑系主任。他不但大膽改革學校原有的教學大綱和教育體制,還積極參與實踐,在融合芝加哥學派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密斯學派。,密斯提出了“流動空間”的建筑新概念。 這體現在巴塞羅納展覽館——德國館的設計中。該館建于1928—1929年,長約130英尺,最
17、寬邊為60英尺,有一個主廳和二開間附屬用房組成,二者之間由一條縱向的大理石墻面聯(lián)系成整體。主廳承重結構為八根十字形截面的鋼柱。大理石墻和玻璃隔段都不承重。它們只是作為空間劃分的手段,有的獨立布置,有的從室內伸到屋頂以外,形成了似分似隔,似封閉似開敞的流動空間印象。,整個建筑一反過去繁瑣裝飾的舊習,顯得干凈利落、清新明快。建筑材料也達到了最佳的美學效果。灰色和綠色的玻璃隔墻配以挺拔光亮的鋼柱和豐富多彩的大理石墻面,顯得高雅華貴,具有新時代
18、的特色。他還設計了平椅和靠椅布置在室內,其造型舒展優(yōu)美,很快便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巴塞羅納椅”。,密斯的建筑以精確簡潔為主,并富有結構的邏輯性。他的名言叫做:“少就是多”(Less is more.)。他說“建筑與形式的創(chuàng)造無關。建筑取決于它所處的時代,并逐步表現出它的形式。” 1950年建成的范斯沃斯住宅坐落在距芝加哥47英里的普蘭諾,在??怂购拥陌哆叀7孔铀闹苁且黄教沟哪烈?,夾雜著一叢叢茂密的樹林,旁邊還有小河流過。整幢住宅是
19、一個架空的四邊透明的玻璃盒子,像水晶一般純凈。外部的鋼結構都漆成白色,與周圍的樹木草坪相映成趣,實乃點睛之筆。整個建筑視野開闊,置身室內就像大自然之中。建筑外觀也簡潔明凈,高雅別致。,,,密斯風格還強調技術的精美。,建于1954—1958年的西格拉姆大廈無疑是紐約最精致的摩天大樓之一。它是密斯設計高層建筑的代表作。大廈是一家釀酒公司的行政辦公樓,位于紐約曼哈頓區(qū)。主樓38層,高520英尺。整幢建筑放在一個粉紅色花崗巖砌成的大平臺上。前面
20、留有小廣場供人們活動和休息。建筑框架和窗欞均采用銅皮作外包裝材料。穩(wěn)重的古銅色結構與茶色玻璃相配合,顯得格調古樸而高雅,與周圍的藍色玻璃摩天樓形成鮮明對比。為了使大樓的造型不失輕靈,密斯把底層三面留成兩層高的空廊,看起來整座大樓就像架空在幾根獨立的大柱之上。,,美國現代主義先驅弗蘭克-賴特的現代設計思想,“美麗的建筑不只局限于精確,它們是真正的有機體,是心靈的產物,是利用最好的技術完成的藝術品?!薄ヌm克?勞埃德?賴特,,他本人的風
21、格也在這個漫長的期間發(fā)生了不少的變化,從自然主義、有機主義、中西部草原風格、現代主義,到完全追求自己熱愛的美國典范,每一個時期都對世界建筑界造成新的影響和沖擊。 (Robie House),賴特的客戶總是思想自由、富裕的個人,愿意讓賴特自由發(fā)揮他的想法,因此,他的設計具有相當大的個人表現成份,與當時領導世界設計主流的現代主義、新建筑、國際主義風格大相徑庭。,賴特的設計采用了大量的基本幾何圖形,比如方形、圓形、三角形等等,在總體上采用網格
22、的方陣方式,加上各種抽象的細部處理,總是具有相當特殊的裝飾效果。他設計上的一個很強烈的特點是努力在自己的設計和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中找尋一種和諧的因素,設法使設計達到與自然的融合關系,取得和諧。 (Darwin D.Martin House,1904年),沙里文曾經多次提到他對于功能與形式的看法,他說:形式追隨功能。這句話對于跟隨他多年的賴特來說,應該是會有很深的影響。賴特后來以自己的說法發(fā)展了這句話:功能與形式是一回事。表明了他的功能主義的
23、立場:認為功能與形式在設計中根本沒有可能完全分開。他認為,建筑的結構、材料、建筑的方法融為一體,合成一個為人類服務的有機整體。因此,他反復強調的有機設計其實就是指的這個綜合性、功能主義的含義。(東京帝國飯店),草原風格,賴特在沙里文事務所為顧客設計住宅,這時設計的一批住宅被稱作“靴子腿”屋子,建筑比較低矮,大平屋頂,有連續(xù)一排的窗子,組成一道窗子系列,。他的平面計劃是以壁爐為中心發(fā)展開來,壁爐通常是用實心磚建造,或者用石頭建筑,房間之間
24、互相流通,開放性強。室內空間是從一個到一個房間的連續(xù)串通的繼續(xù),擯棄他建筑的一向不對稱,與當地的大草原有密切的視覺和諧關系,因此,被稱為“草原房屋”( Prairie House)。這是賴特最早的個人風格。 D.Martin House, Hollyhock House,賴特在都市中的建筑具有強烈的反都市化傾向,大部分外部密封,向內部開放,稱作Walled-in ,因此,與市區(qū)的形象往往格格不入,被人們稱為是“不友好的建筑”( inho
25、spitable to the city)。他的這類建筑很大的特點在于采用中央空調和大天窗采光,比較重要的有紐約州水牛城的拉金公司管理大樓(the Lark in Company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 Buffalo . N . Y . 1904 年,1950 年被拆除)、伊利諾斯州奧克帕克市的聯(lián)合教堂( the Unity Church in oak Park , 1906 年),以及30 年代到50 年
26、代建造的約翰· 瓦克斯公司大廈(J 。hnson wax Company)。,賴特的有機建筑觀念大約是在1880 年代形成的,但是直到1930 年代方才得到全面實現的機會。,有機建筑六個原則,即: l )簡練應該是藝術性的檢驗標準; 2 )建筑設計應該風格多種多樣,好像人類一樣; 3 )建筑應該與它的環(huán)境協(xié)調,他說
27、:“一個建筑應該看起來是從那里成長出來的,并且與周圍的環(huán)境和諧一致?!?#160; 4 )建筑的色彩應該和它所在的環(huán)境一致,也就是說從環(huán)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 5 )建筑材料本質的表達; 6 )建筑中精神的統(tǒng)一和完整性。,賴特的探索基本可以說是個人的,非社會化的,藝術型的。賴特的建筑基本沒有造成任何運動,他是一個孤獨的探索者。他對于現代
28、主義的最大貢獻是對于傳統(tǒng)的重新解釋,對于環(huán)境因素的重視,對于現代工業(yè)化材料的強調,特別是鋼筋混凝土的采用,和一系列新的技術(比如空調的采用)。他為以后的設計家們提供了一個探索的、非學院派和非傳統(tǒng)的典范,他的設計方法也成為日后新探索的重要借鑒。,阿爾瓦·阿圖(Alvar Aalto,1898-1976),在建筑上,阿爾瓦·阿圖習慣采用某些有機形態(tài)(如彎曲線)和原始材料(如木材) 的設計,被稱為“有機功能主義”。他提出了
29、有機功能主義的原則,把現代主義的單調面貌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奠立了斯堪的納維亞現代主義的形式,對世界影響很大。,對于阿圖來講,重要的是形象(image ) ,他認為一旦有了一個明確的形象,整個設計的系統(tǒng)將圍繞這個形象而發(fā)展開來。椅子服從墻面,墻面服從屋頂,屋頂服從天空,最終控制形象的還是自然。他重視視覺的統(tǒng)一,重視視覺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而中心在于他一向努力把觀眾、使用者引入他的形象之中,他的目的是使用者的完全參與,而不是簡單的強加他人。
30、,他代表了與典型的現代主義― 國際主義風格不同的方向,在強調功能、民主化的同時,探索一條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視人的心理需求滿足的設計方向,奠定了現代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的理論基礎.貝克學生宿舍(Baker House dormitory, 1947)。,,,從許多方面來看,阿圖的設計與科布西耶的設計恰恰相反:他的作品具有輕松感、流暢感、劇烈、耐性,與咄咄逼人、高度理性的科布西耶成為鮮明的對照。他的最大的貢獻在于對包豪斯、國際主義風
31、格的人情化改良,他的人情化趨向如此明顯和準確,以至迄今為止,人們仍然在研究他。他曾經說:“建筑師的任務是給予結構以生命?!?阿圖一生都在尋求與現代世界的協(xié)調特征,而不是簡單的創(chuàng)造一個非人格化的、非人情味的人造環(huán)境。他熱衷于使用木料,因為他認為木料本身具有與人相同的地方―自然性的、溫情的。大量的家具是采用蒸汽彎木的新技術設計和制作的。,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二),1)德國工業(yè)同盟和現代設計運動的萌起德國工業(yè)同盟是德國第一個設計組織,
32、1907年成立,是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基石。它在理論與實踐上都為20世紀20年代歐洲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其創(chuàng)始人有德國著名外交家、藝術教育改革家和設計理論家穆特休斯、現代設計先驅貝倫斯等人。,其基地設在德累斯頓郊區(qū)赫拉勞。 其宗旨是通過藝術、工業(yè)和手工藝的結合,提高德國設計水平,設計出優(yōu)良產品。 同盟認為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業(yè)設計師是社會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現為目的的藝術家,在肯定機械化生產的前提下,把批量
33、生產和產品標準化作為設計的基本要求。它努力向社會各界推廣工業(yè)設計思想,介紹先進設計成果,促進各界領導人支持設計的發(fā)展,以推進德國經濟和民族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工業(yè)同盟的宗旨是由弗里德利克·腦曼(1960-1919 )起草的,宣言本身可以看出當時德國設計界和建筑界所關心的幾個主要問題。宣言提出了下面六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即:1 .提倡藝術、工業(yè)、手工藝結合; 2
34、 .主張通過教育、宣傳,努力把各個不同項目的設計綜合在一起,完善藝術、工業(yè)設計和手工藝; 3 .強調走非官方的路線,避免政治對設計的干擾; 4 .大力宣傳和主張功能主義和承認現代工業(yè); 5 .堅決反對任何裝飾;
35、 6 .主張標準化的批量化。,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興起,與貝倫斯的設計實踐是分不開的。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1868-1940) 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建筑師,工業(yè)產品設計的先驅,“德國工業(yè)同盟”的首席設計師。,倫斯是德國現代建筑和工業(yè)設計的先驅。 1886-1891年貝倫斯在漢堡工藝美術學校接受藝術教育,后改行學習建筑。1893年起成
36、為慕尼黑分離派成員,1900年加入由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組成的“七人團”,開始建筑設計活動,1907年成為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的推進者與領袖人物,同年受聘擔任德國通用電器公司AEG的藝術顧問,開始其作為工業(yè)設計師的職業(yè)生涯。 德國通用電器公司(AEG)是1883年由埃米爾?拉特諾恩創(chuàng)建。在隨后七年,發(fā)展成大型企業(yè)——康采恩。公司采用標準化生產,重視設計的作用。1907年6月,貝倫斯被聘請為其藝術顧問。開始了他作為工業(yè)設計師的職業(yè)生涯。這是
37、世界上第一家公司、第一次聘用一位藝術家來監(jiān)督整個的工業(yè)設計,及讓一位藝術家擔任董事,并成為藝術設計史上第一個擔任工業(yè)公司藝術領導職務的人。,他所制訂的生產綱領和工業(yè)產品樣品,一直到30年代仍起作用,他還制定了批量生產的技術復雜型產品的藝術設計方法,這些方法后來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職業(yè)手段。貝倫斯在AEG各方面設計的成就,就是聯(lián)盟所追求的目標的一個典型范例。1909年,貝倫斯設計了德國通用電器公司AEG的制造車間與機械車間,在建筑上摒棄了傳
38、統(tǒng)的附加裝飾,造型簡潔,壯觀悅目,被稱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筑。,他在1907 年為德國電器公司設計的電風扇、臺燈、電水壺,都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功能主義的基礎,同年為這個企業(yè)設計的企業(yè)形象,是現代企業(yè)形象設計先驅作品。 貝倫斯1908年設計的電風扇,貝倫斯1909年設計的電鐘,貝倫斯1909年設計的電水壺,貝倫斯寫了許多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主張對造型規(guī)律進行數學分析。他拒絕復制歷史風格,而在研究植物、花卉的造型和動物界、植物界
39、線條的基礎上堅持理性主義美學原則。他的風格接近幾何圖形,因而易于轉向純工業(yè)形式的創(chuàng)作 。貝倫斯還指出,在關于藝術與技術的關系中,與藝術家所堅持的傳統(tǒng)相比,技術更能夠確定現代風格,同時通過批量生產符合審美要求的消費品可以逐漸改善人們的趣味。技術和文化的結合是文化的新源泉,與其說它服務于生活的審美改造,不如說它服務于全民的社會利益。因 此貝倫斯在考察藝術形式時,力圖表明視覺形式對于作為人類文化一部分的物質環(huán)境而形成的意義。,貝倫斯還是一位杰
40、出的設計教育家,1903年他被任命為迪塞爾多夫藝術學校的校長,在學校推行設 計教育改革。 擔任過迪塞爾多夫實用藝術學校校長、維也納與柏林普魯士兩地美術學院的建筑系系主任。1910年間,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密斯·凡·德·羅 (Mies van der Rohe,Ludwg,1886-1969)和勒·柯布西埃(Le
41、Corbusier,1887-1965)等,都在柏林貝倫 斯 的辦公室工作過,他們后來都成了20世紀偉大的現代建筑師和設計師。所以他更重要的意義是影響和教育了一批新人,這一批人成為現代含義的工業(yè)設計之父,是第一代成熟的工業(yè)設計師與現代建筑設計師。,2)俄國構成主義設計運動俄國構成主義設計,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前后在俄國一小批先進的知識分子當中產生的前衛(wèi)藝術運動和設計運動,無論從它的深度還是探索的范圍來說,都毫不遜色于德國包豪斯
42、或者荷蘭的“風格派”運動。但是,由于這個前衛(wèi)的探索遭到斯大林早在1925 年前后開始的扼殺,因此,沒有能夠像德國的現代主義那樣產生世界的影響,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俄國的革命 建筑家埃爾· 李西斯基(1590-1941) 的海報《紅楔子攻打白色》是采用完全抽象的形式,強烈地表達出革命觀念的現代海報之一。,弗拉基米爾·塔特林(1885 -1953)設計的第三國際塔方案,是在1920 年設計的。這個塔比埃菲爾鐵塔要高
43、出一半,其中包括國際會議中心、無線電臺、通訊中心等。,1918 年到1921 年,是俄國歷史上的所謂戰(zhàn)時共產主義階段。列寧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沒有進行任何干預,也沒有執(zhí)行任何審查,他的一個基本的立場是希望能夠在混亂之中形成新的、為無產階級政權的藝術形式。因此,各種各樣的藝術團體開始大量涌現。,1919 年,在維特別斯克市,由伊莫拉耶娃(Ermoiaeva)、馬列維奇和李西斯基(Lissitzky)成立了激進的藝術家團體“宇諾維斯”。同年,李西斯
44、基開始從事構成主義的探索,開始把繪畫上的構成主義因素運用到建筑上去,他用俄語為新藝術幾個字的縮寫PROUN 來稱這種新的設計形式。1920 年,宇諾維斯在荷蘭和德國展出自己的作品,可以說,立即對荷蘭“風格派”產生了直接的影響。,1918 年,在莫斯科也有前衛(wèi)的藝術家和設計家成立了一個團體-自由國家藝術工作室(the Free state Art studios) , 利用縮寫簡稱為“弗克乎特瑪斯”,這個團體力圖集各種藝術和設計之大成于一
45、體,繪畫、雕塑、建筑、手工藝、工業(yè)設計、平面設計等等無所不包,具有高度的全面性和廣泛性,成員包括重要的建筑師亞歷山大·維斯寧(Alesander vesnin)、伊利亞· 戈索諾夫、莫謝· 金斯伯格( Moisei Ginsburg)、尼古拉·拉多夫斯基(Nikolai Ladovsky)、康斯坦丁·梅爾尼科夫、弗拉基米爾·謝門諾夫(vladimir Seoenov)。,191
46、8 年,另外一個前衛(wèi)的設計組織“因庫克”( INKHUK )也成立了,這個組織包括了另外一些重要的俄國前衛(wèi)藝術和設計的先驅:剛剛從德國回來的前衛(wèi)藝術家瓦西里·康定斯基( Kandinsky)、重要的前衛(wèi)藝術家羅欽科、瓦爾瓦拉·斯捷潘諾娃(varvar stepanova)、柳波夫· 波波娃( Liubov Popova)和評論家奧西勃·布里克(Ossip Brik)。,1923 年,拉多夫斯基和梅
47、爾尼科夫組織新建筑家協(xié)會,簡稱阿斯諾瓦(ASN0VA) ,宣布集中利用新的材料和新的技術來探討理性主義,研究建筑空間,采用理性的結構表達方式。,與此同時,維斯寧也開始全力研究構成主義,圍繞他形成了一個相當可觀的“構成主義者”集團,是當時俄國規(guī)模最大的研究和探討構成主義的團體。他們對干表現的單純性、擺脫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單純結構和功能的表現的探索,以結構的表現為自身的最后終結。這個集團包括嘉堡(Gabo)、佩夫斯奈、羅欽科、斯捷潘諾娃、布里
48、克等人,原來“弗特乎克瑪斯”的一些學生,如米哈伊爾·巴什(Mikhall Barsch ) ,安德列· 布洛夫( Andrei Burov)也參與到這場運動中來。當時,俄國前衛(wèi)詩人馬雅科夫斯基與理論家布里克組織的“左翼藝術陣線”( Leftist Art Front ,簡稱LEF)與這場運動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俄國早期電影導演愛森斯坦與梅耶霍德也與他們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通過他們的電影,構成主義的建筑才為外界所知。,19
49、23 年,有兩件重大的事情,促進了現代設計觀念,特別是構成主義的發(fā)展。 其一是國際構成主義大會的舉行。 其二是俄國文化部在柏林舉辦的俄國新設計展覽。,俄國的構成主義在藝術上也是具有非常大的突破,對干世界藝術和設計的發(fā)展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在電影上,愛森斯坦創(chuàng)造了構成主義式的新電影剪輯手段,稱為蒙太奇,成為世界電影剪輯手法中的核心成份; 俄國舞臺劇作家梅耶霍德的舞臺設計和劇本安排受到構成主義的很大影響,而他的作品
50、又影響到歐洲現代戲劇家匹斯卡多(Piscator)和布萊希特(Brecht)的劇作; 羅欽科和李西斯基的平面設計,特別是平面排版設計和大量采用攝影的方式,影響到許多歐洲國家的平面設計,特別在包豪斯的莫霍里一納吉的設計當中表現明顯; 在建筑上,俄國構成主義的影響在格羅佩斯、包豪斯第三任校長邁耶等人的設計當中非常鮮明。,俄國構成主義者把結構當成是建筑設計的起點,以此作為建筑表現的中心,這個立場成為世界現代主義建筑的基本原則。,1925
51、年,一批構成主義建筑家和左翼藝術陣線的成員在莫斯科組成一個新的前衛(wèi)藝術和設計集團“當代建筑家聯(lián)盟”,簡稱OSA ,主席是亞歷山大·斯寧,成員還有他的弟弟列昂尼·維斯寧、維克多·維斯寧兩人、巴什、梅爾尼科夫、伊里亞· 戈洛索夫和非常精明的伊凡·伊里奇·列昂尼多夫(Ivan llich Leonidov , 1902-1959) , 金斯伯格成為這個集團的刊物《當代建筑》 的主編,
52、這份刊物的一個重要撰稿人是勒·科布西耶。這份刊物大量介紹成員的設計作品,發(fā)表成員的理論文章,通過這份刊物,OSA 成功地把構成主義的觀點和立場在俄國國內和歐洲廣泛傳播開來。,俄國后期的構成主義基本集中在城市規(guī)劃上,涌現出一批新人,如弗拉基米爾·謝門諾夫(Vladimir semenov ,1874-1969)、尼古拉·米留辛(Nikolai Miliutin , 1889-1942) ,他們與金斯伯格合作,
53、提出自己的嶄新的都市規(guī)劃方案來,在很大程度上與勒·科布西耶的理想主義規(guī)劃相似。他們提出了放射性狀設計規(guī)劃(謝門諾夫莫斯科規(guī)劃,1935 年)和線性規(guī)劃(金斯伯格的“共產主義衛(wèi)星紅城”, 1929-1931 年,米留辛的斯大林格勒規(guī)劃設計,1929年)等等,對于日后社會主義國家的城市規(guī)劃起到很大的影響。今日北京的放射規(guī)劃,與謝門諾夫的莫斯科規(guī)劃同出一轍。,3)荷蘭的風格派運動所謂風格派(De Stijl),是指1917年,荷蘭
54、在以《風格》雜志為核心的基礎上,形成的以青年藝術家為成員的松散的藝術團體。成員包括畫家、設計師和建筑師。風格派基本上是一種美學運動,目的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普遍的形式語言,追求“普遍真理”。其組織者和核心人物有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 burg,1883—1931),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912—1944)和里特維爾(Gerrit Riveted,1888—1964)等。,一、風格派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其特征第一次世
55、界大戰(zhàn)的時候,荷蘭作為中立國一方面逃脫了戰(zhàn)爭的蹂躪,另一方面,它成了各國藝術家、設計師的庇護所。各國的藝術家,特別是前衛(wèi)藝術家在戰(zhàn)爭期間都來荷蘭避難,因而一時人才濟濟 。這樣,這些藝術家在戰(zhàn)爭期間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開始從單純荷蘭的文化傳統(tǒng)本身尋找參考,發(fā)展自己的新藝術。他們與荷蘭的一些藝術家一道對于荷蘭這個小工業(yè)國的文化、設計、審美觀念進行研究,深入探索和分析,從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以杜斯伯格為代表的藝術
56、家探索出了具有新時代、新特征的設計藝術風格。,從杜斯伯格等人的言論和這一時期的一些作品來看,荷蘭風格派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鮮明特征:第一,將傳統(tǒng)的建筑、家具和產品設計、繪畫、雕塑的特征完全拋棄,變成最基本的幾何結構單體,或者稱為“元素”(element)。第二,把最基本的幾何結構單體,或者元素進行結構組合,形成簡單的結構組合,但是,在新的結構組合當中,單體依然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和鮮明的可觀性,即個體的整體中,不因整體而失去個體的形態(tài)特征。
57、第三,造型與裝飾藝術中,除了對稱性以外,非對稱性是體現藝術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大多數的藝術家對非對稱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運用。第四,在造型上,非常特別地反復運用幾何結構,在色彩的使用上,重視基本原色和中性色。,二、風格派主要成員的設計風格派運動維持了約14年,主要成員有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 burg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萊克(Bart Van Der Leck,1876—1958)和里特韋爾Gerr
58、it Riveted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作為一個畫家,他青年時代經歷了一個全面接受早期現代主義各流派的階段,將其融會貫通,最后刻意追求以直線及紅、黃、藍為基本要素的幾何化風格圖形。,萊克是荷蘭繪畫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風格派運動形成以前,不僅在繪畫方面表現出了天才般的天賦,而且還用簡單的黑粗線組織空間,并用平涂形體的形象創(chuàng)作視覺傳達的設計。,如果說上述三位風格派代表人物在設計方面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平面設計中的話,那么,里特韋爾在風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談現代主義設計與后現代主義設計異同
- 論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設計的思維.pdf
- 現代主義文學
- 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比較研究.pdf
- 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美術的緊張.pdf
-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
- 后現代主義:關于現代主義的“說謊者悖論”——探討中國設計的出路.pdf
- 淺談現代主義設計時期的家具設計
- 現代主義家居產品設計.pdf
- 成人教育:在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之間.pdf
- 廣義的后現代主義
- 臺灣的現代主義繪畫.pdf
- 淺談現代主義建筑風格與后現代主義風格
- 后現代主義景觀
- 后現代主義論文
- 后現代主義pastmodernism
- 現代主義建筑探源.pdf
- 后現代主義概述
- 后現代主義廣告
- 現代主義建筑探源(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