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拔罐療法,概念,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吸、擠壓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之吸附于施術部(穴)位的體表而產生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瘀血,從而達到疾病治療作用的一種外治法。,罐法的源流,1.拔罐療法又稱瘀血療法,古稱“角法”,因古人以獸角做罐治病而得名。 2.晉代醫(yī)家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記載:以牛角制成罐來拔膿治療外科瘡瘍膿腫。 3.唐代王燾《外臺秘要》進一步闡述角法的應用:竹罐、水煮罐。,罐法的源流,4.《瑞竹堂

2、經驗方》:“竹筒吸毒法” 《外科正宗》:“煮竹筒法” 5. 清代名醫(yī)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對火 罐的出處、形態(tài)、適應病癥、操作方法 及其優(yōu)點做了詳細介紹。,罐法的作用原理,一、中醫(yī)理論對拔罐療法的認識 遵循中醫(yī)理論,在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學說的指導下,用罐具通過吸拔病變部位或特定經絡、穴位,將充斥于體表的病灶及經絡、穴位乃至深層組織器官內的風寒、瘀血、熱毒、膿血等排出體外,使邪出正復,氣血通暢,起到溫

3、經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除濕逐寒、協調臟腑、調節(jié)陰陽、扶持正氣及促進病體康復的作用。,罐法的作用原理,二、西醫(yī)理論對拔罐療法的研究 機械刺激:溫熱效應:解毒(風寒、瘀血、熱毒、膿血)生物作用(自家溶血),罐具的種類 (一) 傳統(tǒng)罐具,,玻璃罐,罐具的種類,(二)現代罐具 1.按排氣方法分類 抽氣罐、擠壓排氣罐 2.按罐具材料分類 塑料罐、橡膠管、有機玻璃罐 3

4、.按罐具型號大小及用途分類 微罐(鼻罐、耳罐)、肢罐、整體罐 4.按配用治療儀器分類 電熱罐、紅外線罐、激光罐、刺血罐、灸罐 5.按起罐方式分類 手動罐和自動罐,罐法的分類,按排氣方法分類 火罐、水罐、抽氣罐、 擠壓罐 按拔罐形式分類 單罐、多罐 、閃罐、 留罐、 走罐(推罐) 按綜合運用分類 藥罐、針罐 、 刺血(刺絡)拔罐,常用的拔罐方法,1、火罐法利用燃燒時火焰的熱力,

5、排去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借以將罐吸附在皮膚上,造成局部瘀血現象,達到溫通經絡、祛風散寒、消腫止痛、吸毒排膿為目的的一種技術操作。 具體操作方法有投火法、貼棉法、閃火法、架火法。,拔火罐法,★  拔火罐法具體操作方法: 投火法 貼棉法 閃火法 架火法,常用的拔罐方法,2、水罐法 此法一般適用于竹罐。先將竹罐置于沸水或藥液之中,煮沸1-2分鐘,然后用鑷子挾住罐底,顛倒提出液面,甩去水液,乘熱

6、按在皮膚上,即能吸住。,常用的拔罐方法,3、抽氣罐法 抽氣罐分為連體式和分體式兩類。將抽氣罐扣在施術部位,用抽氣筒將罐內空氣抽出,產生負壓,吸附于皮膚,適用于任何部位的拔罐。其優(yōu)點是吸附力可隨意調節(jié),不易破損,不會燙傷。其缺點是沒有火罐的溫熱刺激。,分體式,連體式,拔罐法的應用,1、閃罐:以閃火法或抽氣法使罐吸附于皮膚后,立即拔起,反復吸拔多次,直至皮膚潮紅發(fā)熱的拔罐方法,以皮膚潮紅、充血或瘀血為度。,適用于感冒、皮膚麻木、面部病癥、

7、中風后遺癥或虛弱病癥。操作手法純熟,動作輕、快、準;至少選擇3個口徑相同的火罐輪換使用,以免罐口燒熱燙傷皮膚。,拔罐法的應用,2、走罐:又稱推罐,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上涂一層潤滑劑,將罐吸拔于皮膚上,再以手握住罐底,稍傾斜罐體(后邊著力,前方稍提起),前后推拉,或做環(huán)形旋轉運動,如此反復數次,至皮膚潮紅、深紅或起痧點為止。,適用于急性熱病或深部組織氣血瘀滯之疼痛、外感風寒、神經痛、風濕痹痛及較大范圍疼痛等。選用口徑較大、罐壁較厚且光

8、滑的玻璃罐;施術部位應面積寬大、肌肉豐厚,如胸背、腰部、腹部、大腿等。,拔罐法的應用,3、留罐:又稱坐罐,即火罐吸拔在應拔部位后留置10~15分鐘。,適用于臨床大部分病癥。兒童拔罐力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在肌肉薄弱處或吸拔力較強時,則留罐時間不宜過長。,拔罐技術操作流程,一、適應范圍適應于頭痛、腰背痛、頸肩痛、失眠及風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癥狀;瘡瘍、毒蛇咬傷的急救排毒等。,罐斑的意義,罐斑-------皮膚發(fā)生顏色和形態(tài)的變化

9、表現為皮膚潮紅、紫紅或紫黑色瘀血,伴熱痛感,是體內病理的反映。,臨床應用及意義,*紫紅或紫黑色 :血瘀證或熱毒證(合并發(fā)熱或丹痧者) *水泡、水腫或水氣:體內濕盛,或感受潮濕 *無皮色變化,觸之不溫:虛寒證,臨床應用及意義,*微癢或皮紋:風證 *水泡呈血紅或黑紅色:久病夾濕血瘀證,常見并發(fā)癥及處理,暈罐 ⑴原因:①精神過度緊張,體質虛弱;②患者饑餓、疲乏或大病初愈之時;③夏季天氣悶熱,病室內空氣不流通。 ⑵臨床表現:患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