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耳石癥的復位手法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又叫壺腹嵴頂耳石癥,俗稱耳石癥,多見于40~60歲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耳鼻喉科李哲生教授說,位置性眩暈約占眩暈門診的17%,據近年統(tǒng)計,發(fā)病率高于美尼爾病,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美國調查顯示,70歲以上老年人,大約50%出現過至少一次耳石癥。可自愈亦可復發(fā)。李哲生教授說,耳石癥一般都是在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躺下時,或半夜向一側翻身時突然發(fā)生?;颊咄蝗怀霈F天旋地轉,并伴有眩暈、惡心、嘔
2、吐等癥狀。這種眩暈只在某種體位或頭位時發(fā)生,如變換體位到另側,能迅速好轉,重復某種體位后癥狀又出現。眩暈一般持續(xù)時間不超過1分鐘;眩暈發(fā)作時無耳鳴、耳聾現象,病情多在數周或數月內自行緩解,個別人也可持續(xù)數年;病期中不頭痛,亦無其他中樞神經體征。李哲生教授說,耳石癥可能與頭外傷、耳科手術、病毒性迷路炎或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有關,但多數病因不明。懷疑是位置性眩暈,可通過頭位性眼震檢查、冷熱變溫等前庭功能試驗和純音聽力測試進行診斷。3發(fā)的位置,即
3、DixHallpick實驗的體位,因此,這個位置時引發(fā)的眩暈和眼震更為顯著。耳石從近壺腹的位置沉降到后半規(guī)管中部,內淋巴離壺腹流動,產生同側的眼震,伴隨眩暈癥狀。至少保持這種位置達30秒以上,或者直至眼震癥狀或眼震消失,這也意味著耳石已經從原來的近壺腹部沉到了后半規(guī)管的中部,而沉降的過程也是引發(fā)眼震以及眩暈的基礎,反過來說,隨著眼震和眩暈的消失,我們也可以推知耳石已經被移動到了新的位置,沒有了前庭激惹的癥狀,也就意味著耳石已經穩(wěn)定在新的
4、部位,而且,不再活動。因此,保持這個位置上需要給予足夠的時間,以便耳石充分沉降在半規(guī)管的中部,為下一步向總腳的移動奠定基礎。第3步:將頭逐漸轉正,繼續(xù)向對側轉45,使耳石移近總腳,保持頭位30秒以上。由于后半規(guī)管與上半規(guī)管共同享有一個單腳,因此,耳石被移動到總腳的時候,完全有可能誤進上半規(guī)管形成上半規(guī)管的結石癥。在這個位置時,切記不要把患者的頭部后垂過低,否則,容易造成耳石脫落到上半規(guī)管內。第4步:頭與軀干同時向健側轉90,使耳石回歸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