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醫(yī)兒科學,第一節(jié) 夏季熱,[概述],一、定義: 夏季熱又稱暑熱癥,是嬰幼兒在暑天發(fā)生的特有的季節(jié)性疾病,臨床以長期發(fā)熱、口渴多飲、多尿、少汗或汗閉為特征。,[概述],二、發(fā)病情況:1、季節(jié): 我國南方如華東、中南、西南等氣候炎熱發(fā)病者較多。 發(fā)病在6、7、8三個月,與氣溫升高、氣候炎熱有聯(lián)系; 氣溫愈高,發(fā)病愈多,且隨著氣溫升高而病情加重; 秋涼以后,癥狀能自行消退。2、年齡:本病多見于6個月至3
2、歲的嬰幼兒,5歲以上者少見。3、特點: ①本病若無合并癥,預后良好。 ②近年來,隨著生活和居住條件的改善,本病發(fā)病率有所下降,發(fā)病程度也有減輕趨勢,不典型病例增加。,病因病機示意圖,稟賦薄弱,腎氣不足 暑傷肺胃調(diào)護失宜,脾胃虛弱 不耐暑氣熏蒸病 后 體 虛 上盛下虛 病 因 病 機 病
3、證,[臨床診斷],1.診斷要點⑴ 發(fā)熱:①患兒表現(xiàn)為暑天漸漸起病,隨著氣溫上升而體溫隨之上升,可在38℃~40℃之間;②發(fā)熱隨著氣溫升降而波動,發(fā)熱期可達1~3個月;③發(fā)熱隨著氣候轉(zhuǎn)為涼爽,體溫自然下降至正常。⑵ 少汗或汗閉:①雖有高熱,但汗出不多;②僅在起病時頭部稍有汗出,甚或無汗。⑶ 多飲多尿:①患兒口渴逐漸明顯,飲水日增,24小時可飲水2000~3000ml,甚至更多;②小便清長,次數(shù)頻繁,每日可達20~30次
4、,或隨飲隨尿。,[臨床診斷],1.診斷要點⑷ 其他癥狀:①病初一般情況良好。②發(fā)熱持續(xù)不退時可伴食欲減退,形體消瘦,面色少華,或伴倦怠乏力,煩躁不安,很少發(fā)生驚厥。⑸ 理化檢查:①周圍血象部分患兒可呈淋巴細胞百分數(shù)增高外;②其他檢查在正常范圍。,[臨床診斷],2.鑒別診斷 夏季熱 疰 夏 季節(jié) 6、7、8 6、7、8 年齡 6個月至3歲
5、 兒童及成人 癥狀 高熱、汗閉、 身 困 乏 力 口 渴 多 飲 食 欲 減 退 多 尿 低 熱,[辨證論治],1.辨證要點 本病辨證根據(jù)患兒體質(zhì)狀況、臨床表現(xiàn),辨別是以暑氣熏蒸傷及肺胃氣陰為主,或損及腎氣。 疾病初起,平素體健多無病容,但有發(fā)熱、口渴多飲、多尿,納食如常,舌紅脈數(shù),多為暑傷肺胃; 疾病日久,平素體弱多病,或先天稟賦不
6、足者,除暑熱癥表現(xiàn)外,還見面色蒼白、下肢清冷、大便稀薄,多為上盛下虛。上盛下虛者病位在心腎,腎陽不足,真陰虧損,心火上炎,治應溫腎陽、清心火,溫下清上,并佐以潛陽。藥物治療同時可佐以食療,并須注意避暑降溫,必要時可易地避暑,有助康復。,[辨證論治],2.治療原則 本病治療,以清暑泄熱,益氣生津為基本法則。 清暑泄熱重在清肺胃、泄內(nèi)熱,宜用辛涼清暑之品,不可過用苦寒,以免化燥傷陰; 益氣生津應當養(yǎng)肺胃、助中氣,需選用甘
7、潤之品,不可多用滋膩,以防礙滯; 不可純用峻補氣陽,以免助熱。,[辨證論治],3.證治分類 (1)暑傷肺胃證候:入夏后發(fā)熱持續(xù),氣溫越高,體溫越高; 皮膚灼熱,少汗或無汗,口渴引飲,小便頻數(shù),甚則 飲一溲一,精神煩躁,口唇干燥;舌紅苔黃,脈數(shù)。治法: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方藥:王氏清暑益氣湯(《丹溪心法》)加減。 常用西瓜翠衣、荷梗解暑清熱; 北沙參(或西洋參)、石斛、麥冬益氣生津;
8、 知母、竹葉、黃連清熱瀉火; 粳米、甘草益胃和中。加減:煩躁明顯加蓮子芯、玄參清心安神; 高熱煩渴引飲用白虎加人參湯; 煩渴欲嘔,舌紅苔少為暑氣內(nèi)擾,用竹葉石膏湯。,[辨證論治],(1)暑傷肺胃辨證分析: 本證多見于疾病初期或中期。暑氣內(nèi)迫肺胃,耗氣傷津。暑傷肺氣為主者; 癥見發(fā)熱、汗閉、多尿為重; 暑傷胃津為主者,癥見口渴、多飲為重。,[辨證論治],3.證治分類 (2)上盛
9、下虛 證候:神萎或虛煩,面白肢冷,小便頻數(shù),大便稀溏;身熱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飲;舌淡苔薄,脈細無力。治法:溫補腎陽,清心護陰。方藥:溫下清上湯(《驗方》)加減。 常用附子下溫腎陽; 黃連上清心火; 龍齒、磁石潛浮越之陽; 石斛、蛤粉清熱護陰;補骨脂、菟絲子、覆盆子、桑螵蛸、益智仁溫腎固澀; 加減:煩渴舌紅,加淡竹葉、玄參、蓮子心清心火。,[辨證論治],(2)上盛下虛辨證分析: 本證見
10、于病程較長,素體虛弱者。 與暑傷肺胃證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患兒腎陽虧虛,因而見下肢清冷,小便清長,頻數(shù)無度,大便稀溏等癥。,其他療法,1.中藥成藥 生脈飲口服液:每服5ml,1日3次。用于暑傷肺胃證偏氣陰耗傷者。2.推拿療法 推三關(guān),退六腑,分陰陽,推脾土,清天河水,揉內(nèi)庭、解溪、足三里、陰陵泉,摩氣海、關(guān)元。1日1次,7日為1療程。用于暑傷肺胃證。3.針灸療法 取足三里、中脘、大椎、風池、合谷等穴,視病
11、情行補瀉手法。如下元不足者加用腎俞,針后加艾條灸。每穴2~3分鐘,每日1次,7次為1療程,一般治療1~2個療程。,[預防與調(diào)護],1.預防(1)改善居住條件,注意通風,保持涼爽。有條件者室內(nèi)安裝空調(diào)或易地避暑。(2)加強體質(zhì)鍛煉。預防各種疾病如泄瀉、疳證、肺炎、麻疹等,已病者病后要注意調(diào)理,及時恢復健康。2.調(diào)護(1)采用空調(diào)、冰塊等降低病室溫度,使之保持在26℃~29℃為宜。(2)飲食宜清淡,注意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補充,少喝白開水,
12、可用西瓜汁、金銀花露等代茶,或以蠶繭、紅棗、烏梅煎湯代茶飲。(3)高熱時可適當采用物理降溫。常溫水沐浴,幫助發(fā)汗降溫。注意皮膚清潔,防止合并癥。,,[思考與參考]如何理解夏季熱上盛下虛證?其證治如何?18.夏季熱上盛下虛證,上盛是指肺胃熱盛而言,下虛是指下元腎氣虧虛而言。本證是由于素體虛弱,疾病日久,導致脾腎兩虛,氣陽虧損。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土,運化失職,氣化不利,故可見一派下元腎虛以及脾虛之證。然而本病畢竟由于暑氣熏
13、蒸所致,肺胃熱盛,陰液耗傷,心火易旺,水不濟火,則陽易浮越。故導致熱淫于上,陽虛于下的上盛下虛之證。 本證的癥狀是發(fā)熱日久不退,朝盛暮衰,面色蒼白,口渴多飲,無汗,精神萎靡,虛煩不安,倦怠思睡,食欲不振,下肢清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治法溫下清上。方劑溫下清上湯。常用藥物為附片、黃連、磁石、龍齒、補骨脂、菟絲子、覆盆子、桑螵蛸、蓮須、天花粉、蛤粉。,,[思考與參考]對于小兒紫癜的診治,如何辨證和辨病相結(jié)合?
14、小兒紫癜的診治,宜辨證與辨病相結(jié)合。紫癜在兒童多見于過敏性紫癜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早期多有風熱表證,辨證為風熱傷絡(luò);病情進一步發(fā)展,邪熱由表入里,入營入血,迫血妄行,表現(xiàn)為皮膚瘀斑密集,甚則融合成片,色深紫紅,或見衄血、便血,辨證多為血熱妄行。若伴有關(guān)節(jié)腫痛,舌紅苔黃膩,為夾有濕熱痹阻,可加用四妙丸;若伴有腹痛、嘔血、便血,為熱傷胃絡(luò),可用清胃散加減;若有腎臟受損,見肉眼或鏡下血尿、蛋白尿,為腎陰虧損,血熱稽留,可用六味地黃丸
15、加大薊、小薊、白茅根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型多為血熱妄行;慢性型多為氣不攝血或陰虛火旺。大黃、仙鶴草、羊蹄根、花生衣等具有一定的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可在辨證治療的基礎(chǔ)上,適當選用。,,[思考與參考]試從衛(wèi)氣營血傳變規(guī)律,簡述皮膚黏膜淋巴結(jié)綜合征的病機。35.皮膚黏膜淋巴結(jié)綜合征的病機:溫熱邪毒初犯于肺衛(wèi),蘊于肌腠,釀生發(fā)熱。迅速入里,熱盛化火,內(nèi)入肺胃,陽熱亢盛,熾于氣分,熏蒸營血,動血耗血,見壯熱不退﹑皮膚斑疹﹑口腔黏膜及眼結(jié)膜充
16、血等癥。熱毒痰邪凝阻經(jīng)絡(luò),臖核腫大疼痛;熱盛傷津,致口干﹑舌紅﹑草莓舌。熱熾營血,血液凝滯,運行不暢,造成血瘀諸癥。病之后期,熱勢去而氣虛陰津耗傷,疲乏少力,指趾皮膚脫皮。 試就清瘟敗毒飲的藥物組成,從治療皮膚黏膜淋巴結(jié)綜合征氣營兩燔證的角度分析其方義,并說明常用加減方法。36.清瘟敗毒飲組成:生石膏,知母,水牛角,黃連,黃芩,梔子,桔梗,赤芍,丹皮,玄參,生地黃,連翹,甘草,竹葉。方中水牛角、赤芍、丹皮,清泄營分之毒,涼血散瘀;生
17、石膏、知母大清氣分之熱;黃芩、梔子瀉火;玄參、生地黃清熱養(yǎng)陰。 大便秘結(jié)加用生大黃瀉下救陰;熱重傷陰酌加麥冬﹑鮮石斛﹑鮮竹葉甘寒清熱,護陰生津;腹痛泄瀉加黃連﹑木香﹑蒼術(shù)﹑焦山楂清腸燥濕;頸部臖核增多明顯加用夏枯草﹑蒲公英清熱軟堅化瘀。,,[思考與參考]試分析脾腎兩虛在佝僂病發(fā)病中的作用。35.本病的病機主要是脾腎兩虛,常累及心﹑肺﹑肝。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齒為骨之余,髓之所養(yǎng);發(fā)為血之余,腎之苗;腎氣通于督脈,脊
18、骨為督脈所主。若先天腎氣不足,則骨髓不充,骨骼發(fā)育障礙,甚至骨骼畸形。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脾虛則全身失于濡養(yǎng),又可影響心,致心氣不足;脾虛失抑,肝木亢旺,母病及子,衛(wèi)外不固而產(chǎn)生多汗﹑夜驚等一系列癥狀。所以,脾腎兩虛在本病發(fā)病中起關(guān)鍵作用。 試從補腎地黃丸的藥物組成,從治療佝僂病腎精虧損證分析其方義,并列舉常用加減法。36.補腎地黃丸由紫河車、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淮山藥、茯苓、肉蓯蓉、巴戟天、菟絲子、遠志、澤瀉、丹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