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歷史[整理]《國內近代史》隨想(李侃)隨想打印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近代史》筆記《中國近代史》筆記(李侃李侃)筆記筆記第一章第一章鴉片戰(zhàn)爭和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zhàn)爭和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鴉片戰(zhàn)爭前的中國與世界鴉片戰(zhàn)爭前的中國與世界一、清朝的衰:一、清朝的衰:1經濟經濟: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是清王朝統(tǒng)治下的一個獨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占著主要地位,農民不但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而且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yè)品。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在封建社會內部孕育的

2、資本主義萌芽逐漸增長。但是,在封建生產關系的桎梏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因素發(fā)展緩慢。2政治政治:18世紀下半葉,清王朝已經走上衰敗的道路。其吏治腐敗,軍備廢弛,財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農民與地主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廣大人民生活每況愈下,整個社會動蕩不安。自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農民的反抗斗爭連綿不絕。1796年爆發(fā)的白蓮教大起義,遍及鄂、川、豫、陜、甘五省,參加群眾數十萬,綿延近十年。1813年爆發(fā)的天理會起義,波及豫、魯、冀等省。3

3、軍事軍事:軍隊也很腐化,武備廢弛。鴉片戰(zhàn)爭前,清王朝擁有八旗軍22萬和綠營兵66萬。但無論是八旗還是綠營,都以腐敗不堪,軍官不理營務,克糧冒餉,花天酒地。士兵不勤操練。至于沿海的水師,大都老弱無用,戰(zhàn)船多半都是用薄板舊釘錠成,遇擊即破。這樣腐敗的軍隊根本沒有戰(zhàn)斗力。二、西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殖民擴張:二、西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殖民擴張:1戰(zhàn)前的世界戰(zhàn)前的世界:正當清朝國勢日趨衰微之時,歐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卻非常迅速。1640年,英國爆發(fā)資產階

4、級革命。18世紀,英國出現“工業(yè)革命”,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突飛猛進,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工業(yè)國家。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歐美大陸各國相繼發(fā)生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到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獲得長足發(fā)展。2西方的殖民擴張西方的殖民擴張:“掠奪是一切資產階級的生存原則”,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迅速發(fā)展,資產階級開始尋找新的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市場,開拓更為廣闊的殖民地。以英國為首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早就對中國

5、及東方各國懷有野心。16世紀末,英國殖民勢力開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東印度公司,以壟斷東方貿易。1793年,英國派遣馬嘎爾尼率使團來華,提出開放寧波、舟山、天津等地為商埠,割讓舟山附近的島嶼與廣州附近的地方,減輕稅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絕。爾后,英國兵船多次侵擾我國東南沿海。除英國之外,法國、美國等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亦將殖民擴張的觸角伸向東方,加緊向包括中國在內的遠東地區(qū)進行侵略擴張。俄國則致力于對中國領土的擴張。17世紀中

6、葉,武裝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和貝加爾湖以東地區(qū)。1689年,中俄兩國經過平等協商,訂立了《尼布楚條約》,1727年,又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這兩個條約規(guī)定了兩國東段和中段邊界。18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者不斷侵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我國領土,相繼吞并了西部哈薩克和北部哈薩克。西方資本主義的迅猛發(fā)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瘋狂的殖民擴張,使古老的中國面臨著一場空前的挑戰(zhàn)和危機。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反對英國侵略的戰(zhàn)爭反對英國侵略的戰(zhàn)爭一、鴉片泛濫和中國的禁煙

7、:一、鴉片泛濫和中國的禁煙:1清政府的閉關政策和中外貿易。清政府的閉關政策和中外貿易。①閉關政策:閉關政策:A內容內容:“閉關政策”指嚴格限制對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對來華的外國人的商務活動、居留期限和場所、活動范圍、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設立公行制度,獨攬一切進出口貿易的權利,限制對外貿易。B表現表現:限制通商口岸、限制出口通商的種類和數量。四關貿易:廣州、漳州、寧波、云臺山;公行制度:洋行公行十三行:官方特許的壟斷性商業(yè)組織

8、;嚴格限制外商在華居住、行動。C目的目的:防止?jié)h人的反抗,其根本原因是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結構的限制“朕臨御多年,當以漢人為難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保滴酰〥原因原因:⑴防止鄭成功等的反清力量,害怕西方殖民者與漢人勾結威脅自己的統(tǒng)治;⑵對付西方殖民者的騷擾;⑶思想上保守、夜郎自大,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根本不需要外國的東西,對外貿易可有可無。⑷經濟上的自然性對閉關政策的實施提供了可能性。E評價評價:是在當時世界已經進入到自由資本

9、主義時代,中國國內資本主義萌芽已有一定發(fā)展,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已經侵入到中國的情況下。清政府頑固地推行閉關鎖國政策,所以,它不是順應時代潮流,而是逆時代潮流而行,對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危害甚大。它保護了落后的封建自然經濟,使中國失去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不利于本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妨礙了中國人學習西方、世界先進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更加助長了清朝統(tǒng)治者的頑固保守,不求進步力求維持現狀的反動思想。②中外貿易中外貿易:中外貿易逆差,以英國為例從1

10、8世紀中期起,在中國的對外貿易國里,英國居首位。中英貿易中,中國一直處于出超地位。在18世紀的100年中,英國輸送到中國的現銀達兩億多元。直到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在正當貿易方面,每年仍出超達二、三百萬兩白銀以上。長期以來,英商就是以大量白銀彌補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的。為改變這種狀況,他們一直想擴大英國工業(yè)品在中國的銷售市場。但問題是英國本上輸入中國的商品中沒有一樣是中國人歡迎的。英國最早輸入的王牌貨是毛織品,但東印度公司在1800年前

11、向中國販賣毛織品一直是虧本的。這一點外國資產階級也供認不諱:“我們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一毛織品貿易,這個詞必然是‘失敗’”。東印度公司運來中國的第二宗貨物是金屬品,以鉛料、錫料、銅料為主,還包括少量的金屬制品如刀子、鐘表等,但銷路有限,有時還虧本。惟一能保證獲利的是從印度運來的棉花,但數量不大,因為這與英國本國新興棉紡織業(yè)的需要相沖突,不能全部解決中英貿易上的逆差問題。2鴉片泛濫及對中國社會的腐蝕作用:鴉片泛濫及對中國社會的腐蝕作用:總:總

12、:18世紀上半頁,鴉片開始作為毒品輸入中國。最早由葡萄牙、荷蘭商人輸入,18世紀50年代以后,英國成為最大的鴉片販子,19世紀大量泛濫。①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扭轉中英貿易逆差、獲取高額利潤,堅持進行鴉片走私貿易,極力破壞中國的禁煙法令。②好處好處:A鴉片貿易能夠給鴉片販子帶來高額利潤。B是英國獲取巨大財政收入和推銷商品掠奪原料的重要手段。③中國因素中國因素:鴉片販子破壞中國的禁煙法令之所以能夠發(fā)生作用與中國的腐朽墮落有直接

13、關系。④后果后果:A在精神上、生理上,廣大中國人民受到了極大摧殘。B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使中國社會的經濟的發(fā)展受到了影響。C進一步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3林則徐領導下的禁煙運動和虎門硝煙林則徐領導下的禁煙運動和虎門硝煙①人民的呼聲人民的呼聲:鴉片泛濫的最大受害者是人民,他們對清政府的明禁暗弛表示不滿,受害最大的地區(qū)是廣東,很早人民就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1838年12月12日發(fā)生的廣州萬人大示威,清政府保護侵略

14、者鎮(zhèn)壓人民的策略這次大示威是人民群眾反抗侵略者的表現。②清政府內部馳禁派與嚴禁派的斗爭清政府內部馳禁派與嚴禁派的斗爭(18361838)。⑴馳禁派)。⑴馳禁派:馳禁派代表清王朝中腐朽的大地主、大官僚階層,他們與鴉片貿易存在密切的厲害的關系,他們不愿意放棄在鴉片貿易中所獲得的豐厚的經濟利益,他們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明禁暗運。首先由許乃濟提出禁煙效果不好為由,變通它法:A將鴉片變成一般商品B禁止官兵吸食C允許內地種植。他的論調是著眼于堵塞白銀外流

15、解決封建國家的財政困難,其意符合外國鴉片販子和本國各種牽連的要求,這種論調是與中國人民為敵的。⑵嚴禁⑵嚴禁派:嚴禁派代表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和官吏,他們看到煙毒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危害和對封建國家造成的危機,從維護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出發(fā)主張嚴禁鴉片。罪有代表的是黃爵滋的上書,他認為過去禁煙成效不大是因為官吏不力。他認為應采取“重治吸食,嚴禁鴉片”的主張。⑶道光⑶道光:林則徐給皇帝的上書中有“若猶泄泄視之,數十年之后,中原幾無御敵之兵,且無

16、可充餉之銀”道光皇帝的態(tài)度由搖擺不定轉向強硬。③禁煙斗爭:禁煙斗爭:⑴林則徐反對侵略的策略思想⑴林則徐反對侵略的策略思想A動員人民群眾與侵略者起來進行堅決斗爭。林則徐在沿海發(fā)現當地人民對侵略者十分忿恨,民心可用,但是他在組織團練上,要由開明紳士來組織。在組織水兵、壯兵時要“駕駑必須得法”。B對侵略者要勸之以理,誡之以威。從維護國家利益出發(fā),認為禁煙是正義的,他也認識到禁煙不能局限在說理范圍內“英人欺弱畏強”又增集兵炮,加強海防C區(qū)別對待

17、,以夷制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都以各國的利益出發(fā),林則徐采取“奉法者來之,抗法者去之?!钡目谔?。目的是分化瓦解侵略者以減少壓力還提出“茍以悔改,盡許回頭”的口號。D待以守為戰(zhàn),以逸待勞。根據雙方力量對比提出的,因為英國有各種武器,相對其武力較弱,而不能與英軍打突擊戰(zhàn)??偅贿@些思想大都代表了當時中國的最高策略思想,,大多沒有實行。⑵英國阻止禁煙的手段:⑵英國阻止禁煙的手段:A包砒煙販,阻撓禁煙B違抗具結,通過美國煙販更加猖獗C故意制造

18、糾紛,進行戰(zhàn)爭挑釁。二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沿海官兵、人民)二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沿海官兵、人民)1穿鼻海戰(zhàn)穿鼻海戰(zhàn):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中、英之間在虎門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戰(zhàn)斗。清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維喜事件發(fā)生后,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督查理?義律既抗拒交出林案正兇,又阻止英船自愿具結。清欽差大臣林則徐于九月十七日下令,嚴索林案正兇,限令英國商船3日內,或具結入口,或開回本國,不得滯泊伶仃洋面。此前九月初九英國商船“擔麻士葛”號,不聽義律亂令,前

19、來具結,保證“永不夾帶鴉片”,隨即被引入黃埔,進口貿易。林則徐本著“奉法者來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則,保護其安全,并傳見船主彎喇,面加獎勵。這為正當貿易的英國商人開一先例。九月二十八日,又一英國商船“撒克遜”號.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是歐美資產階級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鎖鏈。從此,中國在西方資本主義的強力驅使下,被卷進了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戰(zhàn)后十年的中國社會戰(zhàn)后十年的中國社會一、戰(zhàn)后中國社會的變化一、戰(zhàn)后中國社會的變化

20、1中國社會戰(zhàn)后的變化中國社會戰(zhàn)后的變化①.政治上政治上: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它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fā)生根本的變化。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統(tǒng)一的國家;戰(zhàn)后,中國的領土開始被割裂,國家主權(領土主權、海關主權、司法主權等)遭到破壞,中國已經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②經濟上②經濟上:戰(zhàn)前,中國在經濟上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的國家;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向中國傾銷

21、商品,掠奪原料,逐漸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中國逐漸被納入世界殖民主義體系,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社會矛盾的變化③社會矛盾的變化: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戰(zhàn)后,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2、從此,中國人民肩負反帝反封建的雙重任務。中國歷史進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時期。2中國社會經濟的變化:中國社會經濟的變化:①近代城市的出現①近代城市的出現:戰(zhàn)后,在東南沿海出現了最早的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其中以上海發(fā)展最快,自50年代起,上海的出口貿易占全國出口的一半以上,取代廣州而成為全國對外貿易的中心。1845年11月,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強迫清政府地方官吏議定土地章程,在上海劃定一個區(qū)域作為英國人居留地,這是外國侵略者在中國設立租界的

23、開端。在租界里外國侵略者排斥中國的主權,實行獨立于中國的行政系統(tǒng)和法律制度,使租界成為“國中之國”,成為他們進行政治和經濟侵略的基地。②買辦勢力和早期產業(yè)工人的出②買辦勢力和早期產業(yè)工人的出現鴉片戰(zhàn)爭后,在通商口岸出現了一批為外國商行推銷商品和收購土貨的買辦商人,他們與外國侵略者有密切的聯系和共同的利害關系,經濟上又有相當的實力,受到清朝地方大吏的器重,買辦商人開始在政治舞臺上顯露頭角。鴉片戰(zhàn)爭后不久,在五口通商地區(qū)的外國資本主義企業(yè)中

24、,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一批近代產業(yè)工人。其人數雖然不多,但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顯示了中國社會階級關系的新變化。3思想與學風的轉變思想與學風的轉變:鴉片戰(zhàn)爭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在思想文化領域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轉變。在封建士大夫集團中,出現了一批注意研究現實問題,主張向西方學習,倡言改革,以強國御侮的有識之士,林則徐、魏源等是其主要代表人物。①林則徐①林則徐: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還在鴉片戰(zhàn)爭前,在主張鴉片,堅持抵抗外

25、國侵略的同時,林則徐就派人積極了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情況,搜集有關資料,翻譯西書,編成《四洲志》。②魏②魏源:魏源則根據《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獻資料,綜述各國歷史、地理及中國應采取的對外政策,編寫成《海國圖志》一書,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第二章第二章太平天國及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及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起義一、洪秀全和金田起義一、洪秀全和金田起義1、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原因:、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原因:①國

26、內外形勢①國內外形勢: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傾銷,破壞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區(qū)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鴉片輸入的年年激增,使白銀外流、銀貴錢賤等問題比戰(zhàn)前更為嚴重。清政府為了支付戰(zhàn)費和賠款,借端進行搜刮,亦使百姓負擔更為加沉重。再加上劇烈的土地兼并,沉重的地租剝削和連年災荒,廣大勞動人民陷于失業(yè)、破產、饑餓、死亡的困境,社會矛盾日益激化。鴉片戰(zhàn)爭后十年間,漢、壯、苗、瑤、彝、回、藏等各族人民的起義和抗租抗糧等斗爭,不下100多次,幾

27、乎遍及全國,天地會勢力更遍及長江和珠江流域。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發(fā)生發(fā)展起來的。②洪秀全理論的形成②洪秀全理論的形成:1843年,多次的科場失意的洪秀全,在極度的憤懣不平中閱讀了傳教士梁發(fā)數年前贈給他的基督教布道小冊子《勸世良言》。該書內容宣傳拜上帝,敬耶穌,反對崇拜偶像邪神,鼓吹天堂永樂、地獄永苦等教義。洪秀全讀后反應強烈,決意按照書中的啟示,祈禱上帝,自行施洗,以示“去舊從新”,并開始從事傳教活動,他的同學馮云山和族弟

28、洪仁玕等首先受洗。③組織基礎③組織基礎:1844年,洪秀全、馮云山離開花縣,輾轉到廣西貴縣賜谷村一帶傳教,農民受洗禮入教者100多人。不久,馮云山轉入桂平山區(qū)活動,在貧苦群眾中開展艱苦的宣傳、組織活動。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在紫荊山區(qū)建立起一個被稱為“拜上帝會”的組織,團聚了會眾2000多人。此期間,洪秀全亦先后撰寫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等作品,把基督教教義和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宣傳天父上帝是中外古今共同的獨一真神,批評了相陵相奪相

29、斗上殺的世道人心,主張建立像唐虞三代那樣的“大同”社會。自后,他們進一步積極開展宣傳和組織發(fā)動工作,不斷擴大影響,壯大組織。2、起義的爆發(fā)、起義的爆發(fā):經過積極的醞釀和準備,起義的條件基本成熟。1850年春夏間,洪秀全發(fā)布金田“團營”令。1851年1月1日,洪秀全率眾在金田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氣勢磅礴的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從此開始了。一、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一、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1.從今田起義到永安建制從今田起義到永安建制:金田起

30、義后,即遭清軍圍追堵截,經過半年多的輾轉反側艱苦奮戰(zhàn),于同年8月,攻克了永安州。在永安,太平軍進行休整補充,并頒行了天歷,制訂各種制度。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頒布封王詔令: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東王節(jié)制,太平天國的中央政權組織初步形成。2.定都南京定都南京:太平軍在永安停留了半年多的時間,清軍3萬多人亦陸續(xù)開到永安,形成了對州城的包圍。1852年4月5日深夜,太平軍

31、順利突圍,而后直逼省城桂林。因清軍防守嚴密,久攻不下,太平軍遂轉進全州。6月3日,太平軍攻打全州,馮云山不幸中炮身亡。太平軍隨即撤離全州,出廣西入湖南。先克道州,建立土營。6月,攻打湖南省城長沙,不克,西王肖朝貴陣亡。隨后,太平軍輕取岳州,組成水營。1852年底,太平軍入湖北。1853年1月,攻克武昌三鎮(zhèn)。2月,洪秀全、楊秀清統(tǒng)率大軍,水陸并進,蔽江東下,以摧枯拉朽之勢,連克江西九江、安徽安慶、蕪湖等地。3月8日,太平軍兵臨南京城下,3

32、月20日占領南京,改稱天京,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3.北伐和西征:①定都天京后的北伐和西征:①定都天京后的斗爭形勢:斗爭形勢:太平軍占領南京后,清政府命欽差大臣向榮率清軍17000余人到達南京城東孝陵衛(wèi),成立“江南大營”;另一欽差大臣琦善率直隸、陜西、黑龍江馬步各軍約萬人至揚州,成立“江北大營”,圍困天京。太平天國從金田起義后,僅僅經過兩年多的戰(zhàn)斗,便席卷了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六省,最后奠都南京,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33、這是因為太平天國起義是一次反對清朝反動統(tǒng)治的正義戰(zhàn)爭,它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再加上太平軍嚴明的組織紀律和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從而使起義獲得了迅猛發(fā)展。②北伐和西征:②北伐和西征: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立即分兵北伐和西征,對清政府統(tǒng)治區(qū)實行了大規(guī)模的主動出擊。⑴北伐:⑴北伐:A目的目的:北伐的總目標是直搗清朝的都城北京。B過程過程: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等率軍約一萬九千人,自揚州出發(fā),開始北伐。10月,北伐軍進攻天

34、津受阻,屯據靜海、獨流。1854年2月,北伐軍南撤至山東連鎮(zhèn)待援。在自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林、李二部分別在連鎮(zhèn)、高唐州為清軍圍困,雖經艱苦奮戰(zhàn),終因彈盡梁絕,敵眾我寡,為清軍攻陷,北伐亦告失敗。C北伐的影響及教訓北伐的影響及教訓:太平軍的北伐,是太平天國史上英勇悲壯的一頁,它兵鋒直抵清朝的心臟地區(qū),嚴重地打擊了清朝統(tǒng)治,給北方人民的反抗斗爭造成了有利的形勢。由于北伐軍孤軍深入,得不到后方的有力支援,又沒有主動聯系和發(fā)動群眾,因而最后陷于失

35、敗。⑵太平軍的西征:⑵太平軍的西征:A西征的目的西征的目的:太平軍在北伐的同時,還派兵西征。西征的戰(zhàn)略目的在于確保天京,奪取安慶、九江、武昌三大軍事據點,控制長江中游。B過程過程:1853年6月,胡以晃、賴漢英、曾天養(yǎng)(壯族)等率太平軍溯江西上,當月克安慶,9月,下九江。此后,西征軍分為兩支。一支由胡以晃率領,專意經略皖北。一支由韋俊率領,自九江沿江西上,再克武漢三鎮(zhèn),隨后入湖南,先在岳州大敗曾國藩湘軍,欲攻長沙,后因湘潭失利被迫放棄攻

36、打長沙計劃。7月,湘軍反撲,先后攻下岳州和武漢三鎮(zhèn),進逼九江。1855年1月,太平軍派石達開率大軍西援,先在湖口、九江大敗曾國藩湘軍,而后三克武漢三鎮(zhèn),進軍江西,短短三個月,江西大部落入太平軍手中,迅速扭轉西征戰(zhàn)場局勢。在江西大捷時,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又在天京外圍組織了一場激烈的破圍戰(zhàn),大敗清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解除了威脅天京三年之久的軍事壓力。C西征西征的作用的作用:太平天國通過三年多激烈的軍事斗爭,在長江中下游,取得了重大成就,控制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