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匯總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匯總一、身邊的材料一、身邊的材料1.我們將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成品成品成為物品物品。我們身邊的物品都是由材料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種一種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幾種幾種材料制成。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特性和不同的用途用途。2.材料的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jié)果就不同。材料可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3.從大自然中直接獲取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從大自然中直接獲取的材料叫天然材料,
2、如土、沙子、石頭、木頭、棉花、蠶絲、亞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天然材料。4.有的材料不是從大自然中直接得到的,而是由天然材料加工或合成得到材料叫人造材料。由天然材料加工或合成得到材料叫人造材料。如塑料(石油)、尼龍(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絲綢(蠶絲)、金屬(金屬礦石)、合金、人造纖維、石灰、磚瓦等都是人造材料人造材料。5.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為原料以天然材料材料為原料制成的。沒有天然材料就沒有人
3、造材料。沒有天然材料就沒有人造材料。6.天然纖維材料天然纖維材料:棉、麻、絲等。人造纖維材料人造纖維材料:尼龍、滌綸、腈綸棉等。7.我們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學纖維制成的,化學纖維是人造材料化學纖維是人造材料。8.玻璃是怎樣加工成的?玻璃是用含石英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純堿等混合后,在高溫爐中熔化高溫爐中熔化,經(jīng)過工人師傅成型,冷卻冷卻后制成的。9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目的、有計劃計劃、比較持久持久地感知客觀事物的行為。在觀察事物前,要清楚
4、觀察什么觀察什么,怎樣觀察樣觀察。10.比較是尋找各種事物之間的相同相同和差異差異的思維過程。11.分析是在頭腦中把客觀事物分解成各個部分各個部分,并找出各個部分各個部分關(guān)系的思維過程。12.陶瓷是陶器陶器和瓷器瓷器的統(tǒng)稱。二、塑料二、塑料1.廢舊塑料制品廢棄于自然界中,長期不能腐爛腐爛,就形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怎樣減少白色污染?減少使用塑料袋減少使用一次性飯盒○1○2.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3.○42.塑料的優(yōu)點
5、:防水輕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彈性。保溫便宜不生銹,色彩鮮艷不導電。塑料的缺點:易老化,遇熱易變形,不易降解,造成環(huán)境污染(白色污染)。3.塑料與棉花相比較,塑料(不具有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氣性)。4.隨著科學技術(shù)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人們會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5.你認識哪些新材料?合金、復合玻璃、合成纖維、納米材料、防彈材料合金、復合玻璃、合成纖維、納米材料、防彈材料、變色材料變色材料等。6.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天然材料已遠遠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因此
6、人們利用一些技術(shù)設計制造出許多人造材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新材料。7.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良好的性能良好的性能,如:鋁合金鋁合金,鈦合金鈦合金等應用與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和航天領域航天領域。8.田間塑料大棚主要是人們利用了塑料的保溫性保溫性。9.汽車的輪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膠橡膠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塑料做的。10.通常用塑料做電線的外皮,這說明塑料不能導電不能導電。11.光碟和樹脂眼鏡的鏡片是用塑料塑
7、料制成的。12.最近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晶粒微小,強度卻很高的納米材料納米材料。13.用納米材料制造的小機器人只有一粒塵埃塵埃那么大,可以在人體的血管里游泳游泳,清掃血管,治療疾病清掃血管,治療疾病。14.塑料可以代替鋼鐵鋼鐵作建筑材料,但是不能完全代替不能完全代替鋼鐵。3們的硬度?設計實驗方案并自己動手試一試。方法一:用互相劃的方法。方法二:用彎曲的方法實驗結(jié)論:鋼筋的硬度大,塑料的硬度小。三、傾聽聲音三、傾聽聲音1.聲音是人的耳膜能感覺
8、到(空氣振動空氣振動),也就是物體振動引起空氣壓張的變化。2.(實驗題實驗題)鼓錘敲鼓,鼓面(振動)(振動),鼓面上的豆子(振動)(振動)。豆粒跳動(越高)(越高),鼓聲(越大)。越大)。物體出聲時的共同現(xiàn)象:物體發(fā)聲時都在振動物體發(fā)聲時都在振動。得出結(jié)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3.(實驗題實驗題)物體停止發(fā)聲時共同現(xiàn)象:振動也停止振動也停止。得出結(jié)論得出結(jié)論: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
9、生的,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4.各種物體發(fā)聲時,都在來回運動,這種往復運動可以用“振動振動”來表示。只要有聲音就一定有物體在振動。5.使物體停止發(fā)生的方法是:停止振動停止振動。6.(實驗題實驗題)演奏者如何使鑼鼓停止發(fā)聲呢?答:用手按在樂器上使它停止振動用手按在樂器上使它停止振動。7.鋼琴彈完一區(qū),停止演奏后還能聽到琴聲,為什么?答:鋼琴雖然不彈了,但琴弦仍在振動,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所以琴聲還能持續(xù)一會兒。但琴弦仍在振動,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
10、的,所以琴聲還能持續(xù)一會兒。8.風聲是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產(chǎn)生的。9.人說話時,聲帶聲帶在振動。10.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不同不同。11.我們周圍的聲音不是單調(diào)的,而是各種各樣的各種各樣的。四、物體傳聲四、物體傳聲1.聲音的傳播都需要(介質(zhì)介質(zhì)),也叫媒體、媒介媒體、媒介。木頭、水、空氣等都是聲音傳播的介質(zhì),聲音可以透過固體、液體、氣體固體、液體、氣體傳到我們的耳朵里。2.固體固體傳聲效果最快最好,氣體氣體傳聲效果最慢最差。鋼鐵中:鋼鐵
11、中:5000m∕s水中:水中:1440m∕s;空氣中:空氣中:340m∕s3.聲音是以聲波聲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四面八方)傳播的。水波是向(水平)(水平)方向傳播的。4.游泳時頭在水下能聽到聲音嗎?答:能,水能傳播聲音水能傳播聲音。5.在月球上聲音能傳播嗎?為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員怎樣通話?答:不能,不能,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月球上沒有空氣,聲音無法傳播。用無線電話互相通信無線電話互相通信。6.為什么地球上可以聽到聲音,聲音可以通過什么
12、傳播到我們的耳朵里?答:地球上有空氣地球上有空氣,聲音可以通過聲音可以通過空氣空氣傳播到耳朵里傳播到耳朵里。7.為什么在古代,人趴到地上聽一會兒就知道遠方有人來了沒有?答:因為土地能夠傳聲土地能夠傳聲,而且比空氣傳播聲音要快,遠處腳步聲通過土地通過土地傳過來,使我們聽到聲音。8.當你走到小河邊,水面的小魚便立即游開,這是怎么回事?答:因為聲音能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聲音能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腳步聲通過大地和水通過大地和水傳給小魚,小魚聽到腳
13、步聲便游開了。9.(實驗題實驗題)把書卷成筒,對著筒喊話,為什么聲音傳得遠?答:這是因為它能使聲波集中向前方,不讓它向四面分散,因此傳得遠。10.把鬧鐘放在玻璃罩里,抽去空氣,聽不到鈴聲,為什么?答:是因為玻璃罩里沒有空氣,聲音無法傳播。所以只能看見鈴錘在敲鈴,聽不到鈴聲。11.醫(yī)生通過聽診器能聽到心臟跳動的聲音,是通過固體固體(聽診器)傳聲到醫(yī)生耳朵里的。12.把耳朵貼在鐵軌上,就可以斷定是否有火車要來,這說明火車的聲音是通過固體鐵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匯大全
- 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各課知識點
-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jié)
-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英語知識點小結(jié)
-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jié)
-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總結(jié)
- 三年級科學知識點大全(上冊、教科版)
- 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及復習題
- 三年級科學知識點大全(上冊、教科版)
-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精要
-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匯總冀教版
- 新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資料
- 閩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知識點
- 2019版冀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課知識點
- 冀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及復習題大全
- 三年級下冊知識點歸納
- 2021青島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
- 三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
-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知識點歸納
- 三年級科學知識點大全(上冊、教科版)-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