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針灸對免疫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Adjustment of Immune System by Acupuncture,主講教師:方芳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問題一:針灸能否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功能?,問題二:針灸怎樣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問題三:針灸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機制?,免疫的定義,免疫(immunity)是機體識別和清除外來抗原(antigen,Ag)物質和自身變性物質,以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相對恒定所發(fā)生的一系列保護反應。,免疫
2、系統(tǒng)的功能,正常的免疫應答體現(xiàn)在三大功能: 1、防御感染(infection defence) 2、自身穩(wěn)定 (auto-stabilization) 3、免疫監(jiān)視 (immune surveillance) 識別自我和非我是基本的理論基礎!,抗傳染免疫和抗腫瘤免疫超敏反應(Ⅰ、Ⅱ、Ⅲ、Ⅳ型)(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關)免疫缺陷疾?。[瘤、AIDS),免疫功能紊亂與針灸適應
3、癥,炎癥(關節(jié)炎、肩周炎、結腸炎、敗血癥、糖尿病、腦卒中)超敏反應(Ⅰ、Ⅱ、Ⅲ、Ⅳ型)(哮喘)自身免疫性疾?。愶L關)免疫缺陷疾?。[瘤、AIDS),問題一兩個肯定的結論:1. 針灸具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2. 針灸促防衛(wèi)與調節(jié)免疫的作用是針灸治療作用發(fā)揮的重要途徑之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wǎng)絡是實現(xiàn)針灸作用效應的基本路徑!,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器官: 中樞:骨髓與胸腺。 外周:淋巴結、脾和粘膜免疫系統(tǒng)
4、免疫細胞 固有免疫細胞:單核吞噬細胞、樹突狀細胞、NK細胞、NKT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肥大細胞等 特異性免疫細胞:T細胞和B細胞免疫分子 特異性:抗原、抗體 非特異性:補體、細胞因子、黏附分子、HLA等等,一、針灸對免疫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一)針灸對免疫細胞與免疫分子的調節(jié) (二)針灸對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1)白細胞 (leucocyte):有時間規(guī)律、雙向調整作用 、
5、吞噬功能增強 。正常家兔針刺“足三里”穴,后30分鐘內有末梢血白細胞總數(shù)一個抑制相,然后上升,3小時到達高峰,逐漸下降,恢復正常。趨勢是增高的,以中性粒細胞增多明顯。針灸治療闌尾炎針后白細胞明顯降低;腫瘤患者、放療、化療,白細胞數(shù)量上升。針刺足三里、合谷等穴,白細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指數(shù)增強,可提高1、2倍。,1、針灸對免疫細胞的調節(jié),(2)吞噬細胞:單核與巨噬細胞 針灸對機體內的吞噬細胞的數(shù)量和
6、功能都有調整作用,這種作用與機體所處的功能狀態(tài)密切相關:,針刺環(huán)磷酰胺免疫抑制大鼠足三里穴,6天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指數(shù)與百分率升高;,Wu HG等人通過使用人的結腸黏膜組織作為抗原,誘發(fā)免疫反應建立小鼠潰瘍性結腸炎的模型,觀察電針結合灸法對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電針結合灸法能促進腸黏膜組織炎癥的消退及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凋亡。,(3)自然殺傷細胞 :活性與數(shù)量;(4)抗原提呈細胞 :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5)紅細胞
7、 :該細胞內具有免疫相關物質,如補體受體等,針刺腎俞穴可使人體紅細胞C3b受體升高,功能:(1)直接殺傷腫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細胞,在機體免疫監(jiān)視和早期抗感染過程中起重要作用;(2)分泌干擾素和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產生免疫調節(jié)作用。,針灸可以調節(jié)紅細胞膜的流動性:紅細胞膜流動性增強,其免疫功能越強。穴位特異性:內關強,足三里無作用,兩穴位有協(xié)同作用。,(6)B細胞:主要影響抗體生成與細胞因子的分泌;(7)T細胞 :(1)雙向性與調整性
8、(2)對CD4+T細胞作用大,對CD8+T細胞作用不大(3)可調整 CD4+/ CD8+ 比值。,途徑:穴位刺激后,內源性阿片肽釋放,作用于淋巴細胞膜上的阿片肽受體,激活T細胞,合成分泌IL-2,加速激活T細胞,CD4+/CD8+的比值的臨床意義: 在正常的情況下,CD4+/CD8+的比值一般為1.5~2.0。 當比值降至1.0以下時,提示了輔助T 細胞受嚴重損害。艾滋病患者常有 CD4+/CD8+的比值明
9、顯降低;若比值大于2.0可見于部分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當 CD4+含量下降,而CD8+T含量增高,提示患有某種腫瘤的可能性。 為此結合其他相應病史、體征、可作為腫瘤的臨床輔助診斷.而在病理狀態(tài)下,T細胞亞群含量就相應起變化。當各比例失調、則表現(xiàn)為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導致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生。,針灸對肥大細胞的調節(jié)肥大細胞:肥大細胞廣泛存在于皮膚、呼吸道、胃腸道和泌尿生殖系黏膜、小血管或淋巴
10、管周圍,也存在于一些器官的被膜和周圍神經外膜與神經束膜的結締組織內,也見于疏松結締組織的小間隙內。肥大細胞能分泌肝素、組織胺和P 物質等多種化學介質和細胞因子。在對經絡穴位進行形態(tài)學研究時,越來越多的學者發(fā)現(xiàn)肥大細胞與穴位結構有密切關系。很多研究者發(fā)現(xiàn)穴位處的各層組織結構中都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經末梢和肥大細胞。針刺入腧穴后,能引起肥大細胞的變化,促使肥大細胞脫顆粒。,針刺肥大細胞脫顆粒后釋放的化學物質是炎性反應的基礎,針刺
11、為傷害性刺激,進入人體后,施行提插或捻轉手法,引起穴位局部組織的肌梭旋轉或提拉,造成輕微的損傷;或者針刺入穴位,直接刺中細小的血管,引起局部輕微的出血。這種刺激也可使分布于穴區(qū)的肥大細胞被激活,脫顆粒后釋放一些化學介質。其中P 物質、組織胺、5-羥色胺、緩激肽等為血管活性物質,能擴張毛細血管及微靜脈,使血管內皮基底膜暴露,血管通透性增強,組織液滲出。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針刺后會出現(xiàn)由針刺腧穴向經脈線走行的皮膚充血帶。,炎性因子激活神經- 內分
12、泌- 免疫網(wǎng)絡使針刺效應得以級聯(lián)放大,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的炎性介質不僅直接作用于血管和神經末梢,還能激活補體,在細胞因子的刺激下,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被激活,產生一系列免疫反應。 針刺后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的炎性因子刺激免疫系統(tǒng) 和神經內分泌相互作用,由此將局部的針刺效應擴大至全身。,由于肥大細胞被激活和引起血管反應,針刺局部的免疫也被激活。,穴區(qū)的這種炎性反應不同于機體在外來致炎物質作用下所作出的反應,它是在針刺這種有效的物理刺
13、激因素下,使正常情況下散在分布于組織中的肥大細胞在穴位區(qū)聚集并脫顆粒,釋放多種化學介質,引起血管反應,形成一個自生性炎癥區(qū),從而刺激機體引起一系列神經- 內分泌- 免疫反應,再將其生物有效信息通過上述網(wǎng)絡復雜系統(tǒng)進一步傳導、級聯(lián)放大。,1、針灸對免疫分子的調節(jié),(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抗原抗體反應激活補體系統(tǒng) 或者通過恒定區(qū)(Fc)與細胞膜表
14、面相應受體(FcR)引起K,Na內流,激活巨噬細胞,,eg: 1.針刺正常人“上巨虛”,IgG, IgM抗體在機體正常范圍內有所增加; 2. 針刺或艾灸中老年患者均能使其血清Ig增加; 3. 過敏性患者(如哮喘),針灸能下調血清IgG、IgE 4.反復呼吸道感染者,電針后IgA 、IgG,(一)針灸對免疫分子與免疫細胞的調節(jié),(2)補體(complement)
15、 補體是抗體發(fā)揮溶細胞作用的必要補充條件,補體激活后產生膜攻擊復合物,使得細胞溶解或鈣超載。是生物體較原始的免疫分子。,臨床研究表明,無論正?;蚴钱惓C體,針刺可使補體含量和效應都增加。,(3)細胞因子(cytokines) 是由細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質的統(tǒng)稱。IL-2:T細胞增殖活化分化過程中關鍵的調節(jié)分子 放療化療之后腫瘤患者外
16、周血IL-2↑IFN:殺病毒、殺腫瘤的關鍵分子 針和灸都能夠不同程度的誘生該分子及提高它的效價。,TNF-α:早期炎癥相關細胞因子,引起中性粒細胞穿過血管內皮細胞;通過調控NF-κB促進其他炎癥因子的表達等等。 大量的臨床與實驗室的證據(jù)表明針灸刺激的量、刺激方式、及其持續(xù)時間和間隔時間長短均可影響TNF-α的合成與分泌。,,非特異性免疫應答
17、 是機體遇到病原體(pathogeny)后,首先并迅速起防衛(wèi)免疫作用的應答,又稱固有性(inherent)免疫應答,固有性免疫應答在感染早期執(zhí)行防衛(wèi)功能。瞬間固有免疫應答:0~4小時發(fā)生,組織屏障,固有巨嗜細胞吞噬,補體旁路途徑,中性粒細胞浸潤,殺死細菌;早期固有免疫應答:4~96小時發(fā)生,募集的巨噬細胞,促炎癥細胞因子刺激機體發(fā)熱、引起血凝封閉血管,中性粒細胞,NK\B1\NKT等細胞殺菌殺毒作用;適應性免疫誘導階段:96小
18、時之后,活化的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的抗原提呈功能。,(二)針灸對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1. 針灸對固有免疫功能的調節(jié),(1) 吞噬細胞:數(shù)量及功能; (2) 細胞因子:合成分泌與生物學活性; (3) 補體:含量與效價; (4) NK細胞:數(shù)量與活性,2. 針灸對特異性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特異性免疫應答是由T細胞或B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又稱適應性(adaptable)免疫應答即T細胞或B細胞識別(distinguish fr
19、om)抗原,并被抗原充分活化,進而生成效應細胞,對被識別的病原體施加殺傷和清除作用。,(1)針灸對特異性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T細胞,其他效應,,調節(jié)應答過程中細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從而調節(jié)免疫應答,改善(ameliorate)CD4+T/CD8+T細胞比值,(2)針灸對特異性體液免疫的調節(jié),抗原,B細胞活化,B細胞,B細胞增值,抗體,細胞因子,輔助性T細胞,漿細胞,,,,,,,,,,,,,,,,,促進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的
20、分化(differentiation ),促進B細胞的增殖proliferation),促進B細胞的活化activation,調節(jié)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合成,免疫功能紊亂與疾病,超敏反應(Ⅰ、Ⅱ、Ⅲ、Ⅳ型)(哮喘)自身免疫性疾?。愶L關)免疫缺陷疾?。ㄋダ希┠[瘤免疫,針灸與炎癥免疫,炎癥免疫相關性疾病,支氣管哮喘類風濕關節(jié)炎腦卒中肥胖,炎癥免疫的基本過程,病原體突破機體屏障結構,局部的巨噬細胞發(fā)揮吞噬作用,巨噬細胞被活化,釋放炎癥
21、因子(TNF與IL-8),引起中性粒細胞穿過血管內皮細胞,在炎癥部位浸潤,發(fā)揮殺菌作用。同時巨噬細胞釋放大量的促炎性細胞因子和其他低分子炎癥介質(白三烯、前列腺素與血管活化因子):局部血管擴張,補體、抗體等活性物質進入感染部位發(fā)揮抗感染作用;趨化性細胞因子引起更多的氮和中性粒細胞到達感染部位;刺激骨髓產生并釋放更多的中性粒細胞;因其血管內皮細胞和血小板活化,封閉血管;刺激發(fā)熱,抑制病原體生長。同時抗原加工提呈給T\B細胞,產生更
22、多的細胞因子,引起細胞活化、增殖,分化成效應細胞,T細胞通過穿孔素等殺傷病原體,B細胞分泌抗體殺傷病原體。,支氣管哮喘:現(xiàn)代醫(yī)學病因:過敏患者體內,IgE特異性增高,通過Fc段與肥大細胞和嗜酸粒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結合,使機體處于致敏狀態(tài)。當相同的抗原進入體內時,通過致敏性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表面的IgE抗體特異性結合,并使之脫顆粒,釋放生物活性介質(IL-1,5-HT,組胺,膠原酶),作用效應組織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過敏反應。,針刺
23、對支氣管哮喘作用,哮喘治療機制——細胞調節(jié) 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和T淋巴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屬于中醫(yī)學哮病范疇。 采用針刺肺俞、風門、大椎穴結合拔火罐治療哮喘,治療后過敏性哮喘病人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與分類計數(shù)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哮喘治療機制——細胞因子調節(jié),炎癥介質包括組胺、白細胞三烯、前列腺素,受到各種細胞因子的調控。其中以IL-4和IFN最為重要,
24、在IgE的合成、氣道炎癥的調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A、針刺哮喘患者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足三里、三陰交、孔最等穴發(fā)現(xiàn):針刺能使哮喘患者過高的IL-4和IgE降低。B、穴位貼敷能有效地提高患者體內干擾素水平。C、電針能抑制TNF的合成和分泌,從而阻斷炎癥介質的釋放,減輕氣道炎癥反應,緩解氣管平滑肌痙攣。D、通過耳穴貼壓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耳穴貼壓具有改善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E、哮喘中,采用天灸治
25、療,同時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的T淋巴細胞亞群,發(fā)現(xiàn)天灸能使哮喘患者過低的CD8+升高,增大的CD4+/CD8+比值減小。,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針刺對類風關作用,RA是一個累及周圍關節(jié)為主的多系統(tǒng)性炎癥性的自身免疫病。,發(fā)病機制,抗原被巨噬細胞吞噬T淋巴細胞激活——B細胞激活——漿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關節(jié)炎癥反應和破壞,病理,基本病理改變是滑膜炎血管炎可發(fā)生在關節(jié)外的任何組織,針灸治療RA
26、免疫機理,1、對體液免疫的影響:針灸對RA患者的體液免疫亢進有抑制作用,可使增高的IgA、IgG、IgM下降或恢復正常;還可升高補體C3,降低免疫復合物水平。2、對細胞免疫的影響:針灸治療可使RA 患者的淋巴細胞轉化率和E玫瑰 花結形成率增高,即提高淋巴細胞免疫功能;還能提高RA患者的NK細胞活性;也能顯著提高實驗性RA 大鼠的紅細胞免疫粘附活性;對RA患者的低IL-2狀態(tài)還有良好的調整作用。3、針灸可能通過抑制炎癥與增加內源性
27、阿片肽調整免疫功能。,外周炎癥會引起白細胞等免疫細胞增多,炎癥過程中,內含阿片肽的免疫細胞(主要是白細胞,被認為是外周內源性阿片肽的主要來源)在粘附分子等導向下聚集于足爪炎癥組織,在有效刺激下白細胞等釋放阿片肽;同時,炎癥反應使背根節(jié)神經元增加阿片受體的合成和軸轉移,使阿片受體存在于炎癥局部周圍感覺神經末梢;阿片肽通過激活其相應受體,發(fā)揮其生物學效應。,既能有效抑制炎性介質、又能有效降低局部感覺神經興奮性,應該是控制慢性炎性痛的最有效措
28、施,但目前對RA疼痛等治療上,非甾體抗炎藥僅抑制炎性介質,免疫抑制劑則發(fā)現(xiàn)存在干預免疫細胞而影響鎮(zhèn)痛效應的情況。,針灸與卒中,缺血性卒中繼發(fā)腦損傷的病理生理:影響這一過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大量細胞因子產生、 細胞內Ca2+超載、 自由基連鎖反應、 興奮性氨基酸的神經毒性作用、 一氧化氮的細胞毒作用、基因表達與蛋白質的磷酸化、 內皮細胞損害等 ?,F(xiàn)在的研究認為,腦梗死后缺血性腦損傷是典型的非感染性炎癥損傷,炎癥介質釋放是其重要機制之
29、一。腦組織炎癥反應過程最基本的標志是小膠質細胞的激活和白細胞浸潤,滲出的中性粒細胞能夠釋放各種潛在毒性物質。,缺血性卒中,核因子κB(NF-κB)是腦梗死后反應最早的炎癥因子, 編碼和調控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 IL-6、 ICAM-1、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 E G F) 、 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 等炎癥因子。 TNF-α、 IL-6等也通過調控NF-κB,在補體介導參與下促進MMPs表達, MMPs能直接降解細胞外
30、基質增加血管壁通透性, 進一步促進炎癥細胞進入腦組織和釋放各種炎癥因子, 形成血管源性和細胞源性腦水腫, 加重腦梗死后繼發(fā)性腦損傷。,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動脈粥樣硬化 (AS) 是卒中的危險因素。 關于AS的發(fā)病機制有多種學說,如脂質浸潤學說、 損傷反應學說和免疫學說等。但在這些學說的指導下應用調脂、 抗凝、 擴血管等治療并沒有完全遏制卒中發(fā)病率的上升勢頭。 最近研究表明: AS可能是一種慢性炎癥狀態(tài)
31、,且炎癥反應貫穿了從脂紋形成到斑塊破裂的全過程,即認為AS是以大、中型動脈內膜纖維變性為特征的慢性血管炎癥性疾病。因此AS既不是一種退行性疾病,也并非不可避免。 研究表明, 各種促炎和抗炎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T N F)、白介素(IL)-6、IL-8、IL-10、細胞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細胞黏附分子 (VCAM-1)等形成的炎性反應網(wǎng)絡在AS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炎性細胞因子在AS發(fā)生發(fā)展中的相互作
32、用, 是AS研究中的一個新領域,也是研究熱點,已引起研究者關注。,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雖然理論上應用各種炎癥因子抑制劑可治療腦梗死,然而在臨床試驗中抗炎治療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抗炎治療是否可作為卒中治療的新策略呢?抗炎治療應包括哪些方面,如何選擇抗炎治療時機? 此一系列問題應該引起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yī)師的關注。,針灸與免疫缺陷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相關性疾病,腫瘤衰老艾滋病,主要途徑:改善患者失調的CD4+/CD8+T細胞比例,提
33、高該值比例,提高CTL細胞的比例使紊亂的細胞免疫得到一定的糾正。,針刺抗腫瘤,改善癥狀,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緩解疼痛綜合征減輕放化療的不良反應,腫瘤患者、放療、化療,白細胞數(shù)量上升 ;改善骨髓抑制,恢復造血功能,穴位刺激后,內源性阿片肽釋放,產生鎮(zhèn)痛作用,針灸抗衰老,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延緩衰老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態(tài)成為當今醫(yī)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衰老的免疫表現(xiàn):體液免疫表現(xiàn):抗外源性抗原抗體產生能力下降,自身抗體產
34、生增多。IL-2、NK活性降低。T 細胞的亞群、活化、細胞因子的產生和作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調節(jié)機制,針灸能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如提高T細胞總數(shù)、CD3+、CD4+ 數(shù)量及CD4+/CD8+比值;使NK細胞活性顯著上升;可使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明顯升高,這對清除免疫復合物、促進免疫粘附和吞噬等都有一定作用。對體液免疫功能具有良性雙向調整作用,既可使老年機體降低的免疫球蛋白顯著升高,又可使升高的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
35、降;還可使補體C3、C4含量增高,使全血B淋巴細胞轉化刺激指數(shù)明顯升高,免疫復合物陽性率下降。,艾灸的作用,1、艾灸可促使被抵制的造血功能得以恢復和增強,以及使附著于血管壁及儲存于“血庫的白細胞進入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外周白細胞數(shù)量增加。2、艾灸的溫熱刺激可促使白細胞內的某些酶系統(tǒng)活性增強,以及激活其他免疫因素,而直接或間接地增強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白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3、艾灸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能力、改善丘腦-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的內分泌
36、功能,降低機體過敏狀態(tài),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況,增強防御能力。,針灸治療艾滋病,艾滋病與免疫:CD4+T細胞是HIV的主要靶細胞,CD4分子是HIV的受體。HIV的攻擊導致CD4+T細胞數(shù)量減少和功能缺陷,引起細胞免疫為主的免疫功能障礙。,主要在國外開展,通過動物實驗和亞臨床實驗證實針灸對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有極大的幫助。據(jù)報道,200例的AIDS患者,經針灸治療后全身癥狀明顯改善,淋巴結腫大縮小,各種精神癥狀緩解。1982年,美國伯恩的
37、林肯醫(yī)院較早開展針灸治療HIV。馬薩諸塞Someville針灸中心已成為全美最大的AIDS針灸治療中心。,二、針灸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作用機制,針灸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應該包括以下四步: 第一,針刺信息的外周傳入; 第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傳入信息的整合; 第三,神經內分泌以及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調動(神經-內分泌-免疫三者構成的環(huán)路激活); 第四,各種效應物質(神經遞質、內分泌激素、多肽類物
38、質等)的產生并發(fā)揮作用。 針刺信息通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活動,使機體在更高一級的水平上進行更為復雜的調節(jié),以維持機體各種功能的統(tǒng)一和協(xié)調。,手術截斷動物針刺部位的傳入神經,或藥物封閉植物神經的傳出沖動,針刺不再引起白細胞和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功能的增強;辣椒素處理新生小鼠,永久損毀初級感覺神經的C類纖維,電針對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作用被消除;,針刺信息的外周傳入,神經-內分泌-免疫網(wǎng)絡,該網(wǎng)絡是1977年由Besedovsky作
39、為假說提出的,之后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已逐步揭示出, 許多神經內分泌介質、激素及某些內啡肽與免疫系統(tǒng)的淋巴因子、單核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質,它們及其受體之間存在的交叉反應構成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調控的渠道。,概念:神經系統(tǒng)通過其廣泛的外周神經突觸及其分泌的神經信息物質共同調控著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而免疫系統(tǒng)通過免疫細胞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和激素樣物質反饋于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的細胞表面都有相關受體接收來自對方的各種信息。這種雙向的
40、復雜作用使兩個系統(tǒng)內和系統(tǒng)之間得以互相交通和調節(jié),共同維持機體的穩(wěn)態(tài)。,(1)神經遞質、神經肽以及內分泌激素除了對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有著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調節(jié)作用外,還對免疫系統(tǒng)有著多種調節(jié)作用。(2)免疫細胞上除了含有免疫學范疇的眾多受體以外,還存在著神經遞質、神經肽以及內分泌激素的大量受體。(3)免疫細胞不但可以分泌細胞因子參與免疫調節(jié),還可以分泌神經遞質、神經肽以及肽類激素參與機體的調節(jié)。(4)免疫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不僅對免疫系統(tǒng)有
41、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還對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發(fā)揮著廣泛的調節(jié)作用。(5)在機體處于嚴重應激的狀態(tài)下,機體可以產生一種免疫抑制因子,該物質對免疫功能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有著廣泛的影響。,免疫抑制性物質:兒茶酚胺、糖皮質激素、前列腺素。免疫促進類物質:生長激素、甲狀腺素、胰島素、雌激素。雙向作用:乙酰膽堿、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內啡肽、5-HT。細胞因子:IL-1、IL-2、IL-6等。,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對免疫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免
42、疫細胞上存在的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受體:激素受體:糖皮質激素受體、 兒茶酚胺 受體神經遞質:阿片樣受體、密膽堿受體,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對免疫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用抗ACTH和r-內啡肽的熒光抗體染色,發(fā)現(xiàn)人外周血淋巴幾乎100%呈現(xiàn)陽性。這些結果說明免疫細胞可以產生某些內分泌激素。目前發(fā)現(xiàn)免疫細胞合成的激素與神經遞質達10余種。激素:ACTH神經遞質:阿片肽細胞因子:前列腺素、IL-1、IL-2、IL-6等,免疫系統(tǒng)對神經-內分泌
43、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中樞神經系統(tǒng),針灸,激素、神經遞質,免疫遞質、神經遞質,激素、免疫遞質,內分泌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促腎上腺皮質釋放激素,阿片類物質、乙酰膽堿,糖皮質激素,針灸對免疫的良性雙向調整作用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wǎng)絡系統(tǒng)密切相關。有賴于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完整性,外周用密膽堿阻斷副交感神經功能,多種免疫反應低下,此時電針無調節(jié)作用。手術截斷動物針刺部位的傳入神經,或藥物封閉植物神經的傳出沖動,針刺不再引起白細胞和網(wǎng)狀內皮
44、系統(tǒng)功能的增強。,最近NATURE上文章: 1.針刺治療敗血癥通過小強度電流刺激迷走神經可以減少敗血癥小鼠體內的炎癥和器官損傷。 2.摘除腎上腺后,上述效應消失了。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多巴胺類物質,無論在外周還是中樞,無論傳入還是傳出纖維,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完整是針灸防衛(wèi)免疫效應的必要條件!據(jù)此,有學說認為針灸調節(jié)免疫的作用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網(wǎng)絡實現(xiàn)的!,針灸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作
45、用機制,針灸調整免疫功能的特點是具有整體性,即針灸穴位可以在不同水平上同時對機體多個器官、系統(tǒng)功能產生影響。這與中醫(yī)的理論特點是相一致的。途徑:1、通過激活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 2、經過交感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免疫功能; 3、神經系統(tǒng)通過內源性阿片肽介導免疫功能的調節(jié),這種作用是互補的; 4、經過迷走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外周免疫細胞。,TGF-β,IL-10,TNF-α,P物質\5-HT\ α-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性腦血管疾病的免疫紊亂與針灸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
- 毛蚶多糖(aslp)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
- UMSCs對急性肝衰竭小鼠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pdf
- 針灸治療急性腦血管疾病
- 地黃免疫調節(jié)作用實驗研究.pdf
- 乳酸菌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pdf
- 米糠肽及其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pdf
- 真菌多糖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初步研究.pdf
- 紫菜多糖對免疫低功小鼠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pdf
- 百應膠囊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pdf
- 細菌裂解物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pdf
- 人參皂苷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應用
- 韭子對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新型免疫佐劑——CpG DNA對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pdf
- 仙人掌多糖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pdf
- 開口箭多糖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乳鐵蛋白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pdf
- 體外誘導產生無能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pdf
- 牛膝多糖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強啡肽對扁玉螺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