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方 劑 學(xué),,和解劑,凡具有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腸胃等作用,治療傷寒邪在少陽、肝脾不和、腸胃不和等證的方劑,統(tǒng)稱和解劑。屬八法中“和法”。適用范圍:少陽病證,肝郁脾虛、肝脾不和證,腸胃不和證。分類: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寒熱。,第一節(jié) 和解少陽,適用病證:傷寒邪在少陽證。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脈弦等。代表方:小柴胡湯、大柴胡湯、蒿芩清膽湯、達(dá)原飲等。,少陽病,病位:半表半里

2、病勢:太陽傳少陽──正氣受損病變特點:正邪相爭,膽火上炎,氣機阻滯,津液壅滯用藥特點:,小柴胡湯,出自《傷寒論》組成: 柴胡半斤(24g) 黃芩三兩(9g) 人參三兩(9g) 甘草炙,三兩(9g) 半夏洗,半升(9g) 生姜切,三兩(9g) 大棗擘,十二枚(4枚)功用:和解少陽。 主治:1、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2、熱入血室證。婦人中風(fēng),經(jīng)水

3、適斷,寒熱發(fā)作有時。3、瘧疾、黃疸以及內(nèi)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煎服法:水煎服。,小柴胡湯,主證證候病機分析:,小柴胡湯,小柴胡湯,使用注意:陰虛血少者禁用。隨癥加減:,大柴胡湯,出自《金匱要略》組成: 柴胡半斤(15g) 黃芩三兩(9g) 芍藥三兩(9g) 半夏洗,半升(9g) 生姜切,五兩(15g) 枳實炙,四枚(9g) 大棗擘,十二枚(4枚) 大黃二兩(6g)功用:和解少陽。 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

4、,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煎服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溫服。,大柴胡湯,主證證候病機分析:,大柴胡湯,大柴胡湯,隨癥加減:兼黃疸者,可加茵陳、梔子以清熱利濕退黃;脅痛劇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素以行氣活血止痛;膽結(jié)石者,可加金錢草、海金沙、郁金、雞內(nèi)金以化石。,蒿芩清膽湯,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組成: 青蒿腦錢半至二錢(4.5-6g) 淡竹茹三錢(9

5、g) 仙半夏洗,半升(9g) 赤茯苓三錢(9g) 青子芩錢半至三錢(4.5-9g) 生枳殼錢半(4.5g) 陳廣皮錢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錢(9g) 功用: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主治:少陽濕熱證。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黏,甚則干嘔呃逆,胸脅脹疼,小便黃少,舌紅苔白膩,間見雜色,脈數(shù)而右滑左弦者。煎服法:水煎服。,蒿芩清膽湯,小柴胡湯與蒿芩清膽湯比較,蒿芩清膽湯,配

6、伍特點:清里為主,同時和解少陽,和清化濕熱痰熱相結(jié)合。 隨證加減: 熱重,嘔多,加黃連、蘇葉;濕重,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 小便不利,加車前子、澤瀉、通草。,第二節(jié) 調(diào)和肝脾,適用病證:肝脾不和證。癥見脘腹胸脅脹痛,神疲食少,月經(jīng)不調(diào),腹痛泄瀉,手足不溫等。代表方: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等。,四逆散,出自《傷寒論》組成: 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干 柴胡 芍藥各十分(6g)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

7、1、陽郁厥逆證。手足不溫,或腹痛,或泄瀉下重,脈弦。2、肝脾氣郁證。脅肋脹悶,脘腹疼痛,脈弦等。煎服法:水煎服。,四逆散,四逆散主治證候分析:1、陽郁厥逆證 2、肝脾氣郁——脅肋脹滿,脘腹疼痛,脈弦,四逆散,四逆散,隨癥加減: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溫肺散寒止咳 心悸者,加桂枝以溫心陽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 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 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除下重 氣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氣

8、解郁 有熱者,加梔子以清內(nèi)熱,四逆散 附方,柴胡疏肝散組成: 四逆散去枳實加枳殼、陳皮、香附、川芎 功用:疏肝型氣,活血止痛主治:肝氣郁滯證。脅肋疼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曖氣,脘腹脹滿,脈弦。,逍遙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dāng)歸去苗,銼,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術(shù) 柴胡去苗,各一兩(30g)功用: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

9、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 煎服法:共為粗末,每服6-9g,煨姜、薄荷少許,共煎湯溫服,日三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亦有丸劑,每服6-9g,日服2次。,逍遙散,逍遙散,配伍特點:補肝體,助肝用,體用并調(diào),肝脾同治,氣血津液兼顧。加減變化: 肝郁氣滯較甚者,加香附、郁金、陳皮 血虛甚者,加熟地 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梔子,逍遙散 附方,加味逍遙散(又名丹梔逍遙散)組

10、成:逍遙散加丹皮,梔子。 病機:肝郁血虛,化火生熱。功效:疏肝清熱,和血調(diào)經(jīng)。主治:肝郁血虛,內(nèi)有郁熱證。潮熱晡熱,煩躁易怒,或自汗盜汗,或頭痛目澀,或頰赤口干,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少腹脹痛,或小便澀痛,舌紅苔薄黃,脈弦虛數(shù)。,逍遙散 附方,黑逍遙散組成:逍遙散加生地或熟地。 功效:疏肝健脾,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 主治:肝郁血虛證。臨經(jīng)腹痛,脈虛弦。,痛瀉要方,出自《丹溪心法》組成: 白術(shù)炒,三兩(90g) 白芍藥炒,二兩(60g)

11、陳皮炒,一兩五錢(45g) 防風(fēng)一兩(30g)功用:補脾柔肝,祛濕止瀉。主治:脾虛肝旺之痛瀉。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后痛緩,舌苔薄白,脈兩關(guān)不調(diào),脈左弦而右緩者 。 煎服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痛瀉要方,主治證候病機分析: 肝旺 → 乘脾 → 腹痛 肝脾不和 ↑↓ 脾虛 → 生濕 → 泄瀉,,痛瀉要方,加減變化: 久瀉者,加炒升麻以升陽止

12、瀉。 舌苔黃膩者,加黃連、木香以清熱燥濕,理氣止瀉。,第三節(jié) 調(diào)和腸胃,適用病證:腸胃不和之寒熱錯雜、虛實夾雜、升降失常證。癥見心下痞滿,惡心嘔吐,腸鳴下利等癥。代表方: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組成: 半夏洗,半升(12g) 黃芩 干姜 人參各三兩(9g) 黃連一兩(3g) 大棗擘,十二枚(4枚) 甘草炙,三兩(9g)功用:寒熱平調(diào),消痞散結(jié)。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

13、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煎服法:水煎服。,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配伍特點:寒熱并用,辛開苦降,補瀉兼施。 加減變化: 濕熱蘊結(jié)中焦,嘔甚而痞,中氣不虛,或舌苔厚膩者,可去人參、甘草、大棗、干姜,加枳實、生姜以下氣消痞止嘔。,半夏瀉心湯 附方,生姜瀉心湯組成:半夏瀉心湯減干姜二兩,加生姜四兩而成。 功用:和胃消痞,宣散水氣。 主治:水熱互結(jié)痞證。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鳴下利者。甘草瀉心湯組成:半夏瀉心湯加炙甘草用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