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分級教學b級理論與實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B級理論與實踐</p><p>  摘要: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已被國內(nèi)眾多大學采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一所文理科專業(yè)及一本和二本專業(yè)并存的綜合性大學,2011級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也采用了分級教學的方法。本文主要就根據(jù)我校特點所做的分級教學,尤其是B級所依據(jù)的教學理論,和采用的分級方法、分級概況加以描述和闡釋。 </p><p>  關鍵詞:大學英語;分級教學

2、;B級;輸入假說;認知結(jié)構遷移理論 </p><p>  筆者所在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外語一部承擔著2011級全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教學任務。根據(j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英語教學理論,結(jié)合我校文理結(jié)合和一本二本專業(yè)并存的現(xiàn)狀,學院決定對2011級新生實施分級教學。 </p><p>  一、分級教學的理論基礎 </p><p>  (一)“輸入假說”理論

3、</p><p>  “輸入假說”理論由美國應用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他認為,人類只有獲得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時,才能習得語言,所謂“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語言學習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語言學習者現(xiàn)有水平的語言知識。只有當語言輸入為“i+1”時學習者才能理解大部分的語言,并有可能取得進步。相反,如語言輸入遠超出學習者的現(xiàn)有水平,即“i+2”,或者低于學習者的現(xiàn)有水

4、平,即“i+0”,學習者就不能獲得可理解性輸入,輸入不是太難就是太容易,這樣很難取得好的學習效果。Krashen的“輸入假說”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持。給現(xiàn)有語言知識水平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語言輸入,使各個水平的學生都能獲得“i+1”的輸入。學生在此狀態(tài)下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信心,避免了焦慮,從而在情感因素上也取得積極的效果。 </p><p> ?。ǘ┱J知結(jié)構遷移理論 </p><

5、p>  奧蘇貝爾于1968年在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認知結(jié)構遷移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結(jié)構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不受原有認知結(jié)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然包括遷移,遷移是以認知結(jié)構為中介進行的,先前學習所獲得的經(jīng)驗,通過影響原有認知結(jié)構的有關特征影響新學習。 </p><p>  認知結(jié)構遷移理論指出,學生學習新知識時,其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即以前學習的結(jié)果

6、和經(jīng)驗會對以后的學習產(chǎn)生影響,也就是學習遷移。原有認知結(jié)構可利用性高、可辨別性大、穩(wěn)定性強,就能促進對新知識學習的遷移;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可利用度不高、可辨別性不明顯、鞏固性不強,則會抑制對新知識學習的遷移。凡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促進作用,都叫正遷移;凡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或抑制作用,都叫負遷移。分級教學把原有知識掌握程度,即認知結(jié)構相當?shù)膶W生安排在一起組織教學,并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能夠促進正遷移的發(fā)生,抑制和減少負遷移的

7、發(fā)生,從而使新知識的學習順利進行。 </p><p>  二、分級教學的原則 </p><p>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墩n程要求》指出:“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以及各高校情況差異較大,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教學的實際需要。同時將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這是我國所有高等學

8、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經(jīng)過大學生階段的英語學習與實踐應當選擇達到的標準。一般要求是每個大學畢業(yè)生必須達到的目標。達到或未達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七級的大學新生可將一般要求作為大學階段英語學習的目標。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對那些學有余力、英語基礎較好、達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八級或九級的大學生新生分別設置的”。分級教學針對學習者不同的語言能力施行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則。 </p>

9、<p><b>  三、分級方法 </b></p><p>  我校非英語專業(yè)2011級本科生共2577人,經(jīng)過入學分級測試,根據(jù)分數(shù),每個學院分出1個A班,1個B班,及10個左右的C班,其中機電學院有兩個A班,沒有B班。2011級A級共8個班,學生243人,分屬光電、機電、信息、經(jīng)管I、經(jīng)管II、人文理學和自動化學院。B級共6個班,187名學生,分屬光電、信息、經(jīng)管I、經(jīng)管I

10、I、人文理學和自動化學院。其余2 147名學生組成62個C班。新生分級考試使用的是百分制試卷,根據(jù)分數(shù)進行分班,A級學生的分數(shù)在62分以上,B級學生的分數(shù)在55至62分之間,C級學生的分數(shù)在55分以下。前三個學期期末都有相應的升降級政策對學生進行級別調(diào)整。 </p><p><b>  四、B級級別描述 </b></p><p>  B級為分級測試分數(shù)在55至62分之

11、間的學生,共三個學期大學英語必修課,分別用大學英語2、3、4來代表,即跳過大學英語1的課程,直接從大學英語2開始,教材使用相應的第二冊。大學英語2的總評成績分數(shù)乘以系數(shù)1.2生成虛擬的大學英語1的成績,并獲得相應學分,也就是B級的學生在沒有升降級的前提下將在三個學期內(nèi)獲得C級學生四個學期所獲得的學分,即大學英語課程的全部學分。B級學生在第三個學期期末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p><p><b>

12、  五、課程內(nèi)容 </b></p><p>  B級前兩個學期均為每周4學時,外教和中國老師各2學時,共64學時。第三個學期前10周為外教和中國老師各2學時,第11至16周的周4課時都由中國老師授課。即三學期共192學時,其中中國老師108學時,外教84學時。自主學習部分要求學生在課下利用自主學習平臺學習,必修內(nèi)容根據(jù)B級學生整體狀況確定,要求學生每學期完成30小時的必修內(nèi)容學習。平臺上其它內(nèi)容為選修

13、,學生可根據(jù)需要學習和利用。 </p><p><b>  六、教材使用 </b></p><p>  精讀部分三個學期使用的教材分別為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版)》 第二、三、四冊。泛讀部分三個學期使用的教材分別為《全新版大學英語閱讀教程(第二版)》第二、三、四冊??焖匍喿x使用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快速閱讀(第二版)》

14、第二、三、四冊。以上三種教材在中國老師課堂上使用,外教課堂使用的教材為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視聽說》第二、三、四冊。同時外教還教授其它自主內(nèi)容。   七、升降級制度 </p><p>  為了適應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改變和本著公平的原則,我校2011級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設立升降級制度。升降級制度只發(fā)生在前三個學期,具體規(guī)則如下:第一學期,B級學生總評不及格且補考也未通過的學生降到C級;B級學生可以也根據(jù)自己

15、的學習狀況申請自愿降到C級;B級學生總評85分以上的學生,可以申請升到A級,申請后參加筆試,筆試通過即可升到A級,自動獲得相應學分,筆試不通過或未報名則不升級。第二學期的規(guī)則與第一學期一樣。第三學期沒有升級,只有補考未通過降到C級和申請自愿降級。 </p><p><b>  八、教研組 </b></p><p>  教研室把各級別任課老師按擔任教學級別分成ABC三個

16、教研組,并選出組長,負責組織和管理相應級別的教學。B級教研組由擔任B班教學的四位中國老師組成,定期召開教研會議,討論交流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座談,并承擔B級所有測試的命題工作。 </p><p>  以上是我校2011級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大學英語分級的理論指導、做法,以及B級的具體教學安排。經(jīng)過近三個學期的探索實踐,無論是分級教學還是其中的B級教學都漸入佳境,筆者和同事還將繼續(xù)優(yōu)化分級教學的實踐,將更好的經(jīng)

17、驗帶給兄弟院校,更重要的是,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分級教學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p><p><b>  參考文獻 </b></p><p>  [1]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p

18、><p>  [2]Krashen,S.D. Principles and Pra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 d:Pergamon,1982. </p><p>  [3]奧蘇泊爾,皮連生譯.有意義學習中后繼學習對先前學 習的促進作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p><p>  [4]奧蘇伯爾

19、等,佘星南、宋鈞譯.教育心理學――認知觀 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p><p>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p><p>  [6]杜秀蓮.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新問題新策略[M].山東:山 東大學出版社,2011. </p><p>  [責任編輯:李 佳]</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