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蜘蛛蘭(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石蒜科Amaryllidaceae)是我國廣泛栽培的、具有重要觀賞和藥用價值的一種二級保護植物。近年來,在其上發(fā)現(xiàn)了一種褐斑病,嚴重的影響了蜘蛛蘭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查閱現(xiàn)有文獻,有關蜘蛛蘭這種病害目前國內外尚未見研究報道。本研究通過采集重慶不同地區(qū)蜘蛛蘭褐斑病病葉標本,進行了組織分離純化、并經致病性測定、形態(tài)學及分子生物學鑒定明確致病菌、病原菌生物學特

2、性研究、藥劑的室內毒力測定,以及田間藥效試驗的研究,以期為制定安全經濟有效的病害綜合控制策略和技術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蜘蛛蘭褐斑病的主要癥狀及病原菌的分離:該病害主要侵染蜘蛛蘭葉片,病斑初期圓形、卵圓形或梭形,外緣有淡黃色暈圈,中部組織死亡呈褐色。隨著時間的增長病斑呈現(xiàn)梭形褐色長條大斑,有時幾個病斑聯(lián)合,致使葉片大部分組織枯死。通過組織分離法對褐斑處進行病原菌分離純化后,得到多個真菌菌株,根據柯赫氏證病律進行致病性測定,判定其中

3、兩個菌株為該病的病原物,分別命名為SLD1和SLD2。用這兩個菌株分別接種和復合接種后均使蜘蛛蘭葉片產生病斑,單獨接種引致的病斑略有差異,復合接種的癥狀與田間植株癥狀相同,并從接種各發(fā)病的組織中再分離得到原來的病原菌,由此最終確認這兩個菌株是引起蜘蛛蘭褐斑病的病原菌,而蜘蛛蘭褐斑病則是這兩種病菌復合侵染而致。 蜘蛛蘭褐斑病菌的形態(tài)學特征與鑒定:菌株SLD1分生孢子盤生于寄主植物表皮下,分散或合生,成熟后不規(guī)則開裂,淺盤狀,有剛毛

4、,褐色至暗褐色,表面光滑,至頂端漸尖。在PDA培養(yǎng)基上25℃培養(yǎng)菌落圓形,氣生菌絲較發(fā)達,白色,絨毛狀,邊緣較整齊,7-8d后,菌落中心表面長出橘紅色、具光澤且濕潤的分生孢子堆,這使得整個菌落呈淡粉色。分生孢子梗較短,呈柵狀排列于分生孢子盤底部,無色至褐色,基部分枝,光滑。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短圓柱形,無色,單孢,分生孢子內有1-2個油球,大小為16.0-24.5×4.8-6.0μm。菌絲無色,分隔非常明顯,直徑約1.2-2.4μm。實驗

5、室培養(yǎng)和田間調查未發(fā)現(xiàn)該病原菌的有性時期。 菌株SLD2分生孢子盤杯狀,散生或集生,初埋生后外露,黑色或暗褐色底層由厚壁、角狀、暗褐色細胞構成,盤表面產孢區(qū)細胞壁薄,色淡。在PDA培養(yǎng)基上25℃培養(yǎng)5d菌落圓形,氣生菌絲較發(fā)達,白色,短絮狀,呈輻射狀擴展,4-5d后菌落表面長出黑色油球狀或不規(guī)則狀、具光澤而濕潤的分生孢子堆,呈放射狀分布;隨培養(yǎng)時間延長,分生孢子堆大量產生,有的在菌落表面聯(lián)合成片。分生孢子梗較短,著生于分生孢子盤

6、基部,無色或淺褐色,分隔,不規(guī)則分枝。分生孢子紡錘形或倒棍棒狀,大小為15.6-27.5×4.5-7.6μm,直或稍微彎曲,5個細胞,各細胞之間分隔均為真隔膜,兩端細胞壁薄,無色,中間3個細胞呈橄欖褐色;頂部細胞無色,圓錐形,比次頂部細胞直徑明顯變小,頂端附屬絲2-3條,基部細胞無色倒圓錐形,中生式尾毛1根,約為附屬絲長度的1/4。菌絲無色,分隔,直徑約1.5-2.5μm。實驗室培養(yǎng)和田間調查未發(fā)現(xiàn)該病原菌的有性時期。 根據上述

7、特征,SLD1和SLD2分別屬于刺盤孢屬(Colletotrichum)和擬盤多毛孢屬(Pestalotiopsis)真菌。 病原菌的分子鑒定: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分別對菌株SLD1和SLD2核糖體DNA內轉錄間隔區(qū)(rDNA ITS)的特異性擴增,得到了長度分別為553bp和586bp的特異性片段(GenBank登錄號分別為:GQ119342和GQ119343),BLAST比對后,明確SLD1的無性時期為盤長孢狀刺盤孢

8、(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SLD2無性時期為韋斯梅擬盤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ismiae)。 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學特性:PDA培養(yǎng)基最適SLD1菌株生長,其產孢強度也最大;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最適產孢溫度為25℃;該菌在pH7-8范圍內可較好地生長,pH10.0最適產孢;該菌對葡萄糖、麥芽糖、蔗糖三種碳源及牛肉膏、蛋白胨西種氮源利用最好,葡萄糖和牛肉膏上產孢強度大;

9、光照時間對菌絲生長沒有影響,但能抑制產孢及孢子萌發(fā);菌絲的致死條件為60℃處理10 min;分生孢子在pH4.0-12.0均可萌發(fā),其最適萌發(fā)pH為7.0。 SLD2在PDA培養(yǎng)基上長勢最好,PSA培養(yǎng)基上產孢量最大;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最適產孢溫度為25℃;該菌在pH6.0時最適生長,其產孢強度也最大;該菌對葡萄糖、乳糖兩種碳源及牛肉膏、蛋白胨兩種氮源的利用效果最好,葡萄糖和牛肉膏上產孢強度最大;光照時間對菌絲生長沒

10、有影響,但利于產孢;菌絲的致死條件為55℃處理10min;分生孢子在HPDA培養(yǎng)基上萌發(fā)率最高;pH為6.5時最適孢子萌發(fā)。 控制蜘蛛蘭褐斑病的藥劑篩選:將供試的7種藥劑進行室內生物測定,除硫酸鏈霉素和井崗霉素沒有明顯抑制作用外,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武夷菌素、代森錳鋅和百菌清對兩種病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對SLD1的EC50分別為0.33917、0.82777、7.93466、46.8933和261.82750μg/mL,對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