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模具設計(滅火器噴嘴)說明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b>  目錄</b></p><p>  1. 前言- 3 -</p><p>  2. 塑件分析- 5 -</p><p>  2.1 塑件材料選擇- 5 -</p><p>  2.2 塑件形狀- 6 -</p><p>  2.3 制品質(zhì)量- 6 -</

2、p><p>  2.4 尺寸精度- 6 -</p><p>  2.5 表面粗糙度- 7 -</p><p>  2.5.1 制品表面粗糙度的選擇- 7 -</p><p>  2.5.2 熱塑性塑料產(chǎn)生的常見性表觀質(zhì)量缺陷及產(chǎn)生原因- 7 -</p><p>  3. 注塑成型工藝條件- 10 -</p&

3、gt;<p>  3.1 注塑成型工藝簡介- 10 -</p><p>  3.2 注塑成型工藝條件- 11 -</p><p>  4. 擬定模具結(jié)構(gòu)形式- 12 -</p><p>  4.1 分型面位置的確定- 12 -</p><p>  4.2 型腔數(shù)量的確定- 12 -</p><p&g

4、t;  4.3 模架的選擇- 13 -</p><p>  5. 注塑機的選擇及校核- 14 -</p><p>  5.1 選擇注塑機- 14 -</p><p>  5.1.1 由公稱注射量選定注射機- 14 -</p><p>  5.1.2 由鎖模力選定注射機- 14 -</p><p>  5.2

5、注塑機的校核- 15 -</p><p>  5.2.1 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15 -</p><p>  5.2.2 鎖模力的校核- 15 -</p><p>  5.2.3 塑化能力的校核- 15 -</p><p>  5.2.4 噴嘴尺寸校核- 16 -</p><p>  5.2.5 定位圈尺寸校核

6、- 16 -</p><p>  5.2.6 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16 -</p><p>  5.2.7 模具厚度校核- 17 -</p><p>  5.2.8 模具安裝尺寸校核- 17 -</p><p>  5.2.9 開模行程校核- 17 -</p><p>  6.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 18 -&

7、lt;/p><p>  6.1 主流道- 18 -</p><p>  6.2澆口- 19 -</p><p>  6.3剪切速率的校核- 20 -</p><p>  6.3.1 主流道剪切速率校核- 20 -</p><p>  6.3.2 澆口剪切速率的校核- 20 -</p><p&g

8、t;  7.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計算- 21 -</p><p>  7.1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 21 -</p><p>  7.1.1 凹模的工作尺寸計算- 21 -</p><p>  7.1.2 型芯的工作尺寸計算- 23 -</p><p>  7.2型腔壁厚、支撐板厚度的確定- 24 -</p><

9、;p>  8. 脫模推出機構(gòu)的設計- 26 -</p><p>  8.1 在設計脫模推出機構(gòu)是應遵循下列原則。- 26 -</p><p>  8.2 脫模力的計算- 26 -</p><p>  8.3 設計塑件的推出機構(gòu)- 26 -</p><p>  9. 側(cè)向分型與抽芯機構(gòu)設計- 28 -</p>&l

10、t;p>  9.1抽拔距- 28 -</p><p>  9.2 斜導柱傾角:- 28 -</p><p>  9.3斜導柱的工作長度- 28 -</p><p>  9.4斜導柱抽芯機構(gòu)的設計- 28 -</p><p>  10. 排氣系統(tǒng)設計- 31 -</p><p>  11. 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設

11、計- 32 -</p><p>  11.1對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要求- 32 -</p><p>  11.2冷卻系統(tǒng)設計:- 32 -</p><p>  11.2.1 設計原則- 32 -</p><p>  11.2.2 冷卻時間的確定- 32 -</p><p>  11.2.3 塑料熔體釋放的熱量-

12、33 -</p><p>  11.2.4 高溫噴嘴向模具的接觸傳熱- 33 -</p><p>  11.2.5 注射模通過自然冷卻傳導走的熱量- 34 -</p><p>  11.2.6 冷卻系統(tǒng)的計算- 35 -</p><p>  11.2.7 凹模冷卻系統(tǒng)的計算- 35 -</p><p>  12

13、. 導向與定位機構(gòu)- 38 -</p><p>  12.1 導柱導向定位機構(gòu)- 38 -</p><p>  12.2 限位板定位機構(gòu)- 39 -</p><p>  13. 模具開合模動作過程- 40 -</p><p>  13.1 開模過程- 40 -</p><p>  13.2 合模過程- 40

14、 -</p><p>  14. 設計小結(jié)- 41 -</p><p><b>  致謝- 42 -</b></p><p>  主要參考文獻- 43 -</p><p><b>  1. 前言</b></p><p>  1.1 模具工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重要地位<

15、/p><p>  模具是工業(yè)生產(chǎn)的基礎工藝裝備。振興和發(fā)展我國的模具工業(y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guān)注。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和通訊等產(chǎn)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產(chǎn)制件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生產(chǎn)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產(chǎn)的最終產(chǎn)品的價值,往往是模具自身價值的幾十倍、上百倍。模具生產(chǎn)技術(shù)水平的高低,已成

16、為衡量一個國家產(chǎn)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效益和新產(chǎn)品的開發(fā)能力。</p><p>  從以下四個方面,可以看出模具工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p><p>  第一,模具工業(yè)是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的一個組成部分。屬于高新技術(shù)領(lǐng)域的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不能沒有做引線框架的精密級進沖模和精密的集成電路塑封模;計算機的機殼、接插件和許多元器件的制造,也必須有精

17、密塑料模具和精密沖壓模具;數(shù)字化電子產(chǎn)品的發(fā)展,沒有精密模具也不行。不僅電子產(chǎn)品如此,在航天航空領(lǐng)域也離不開精密模具。例如:形狀誤差小于0.1~0.3µ的空空導彈紅外線接收器的非球面反射鏡,就必須用高精度的塑料模具成形。因此可以說,許多高精度模具本身就是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的一部分。有些生產(chǎn)高精度模具的企業(yè),已經(jīng)被命名為“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p><p>  第二,模具工業(yè)又是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化的重要領(lǐng)域。用信息技

18、術(shù)帶動和提升模具工業(yè)的制造技術(shù)水平,是推動模具工業(yè)技術(shù)進步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CAD/CAE/CAM技術(shù)在模具工業(yè)中的應用,快速原型制造技術(shù)的應用,使模具的設計制造技術(shù)發(fā)生了重大變革。模具的開發(fā)和制造水平的提高,還有賴于采用數(shù)控精密高效加工設備。逆向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虛擬技術(shù)等先進制造技術(shù)在模具工業(yè)中的應用,也要與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shù)嫁接,實現(xiàn)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化。</p><p>  第三,模具工業(yè)是裝備工業(yè)的一個組成

19、部分。在1998年以前,許多人把機械工業(yè)當作一般的加工工業(yè)。1998年11月召開的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了加大裝備工業(yè)的開發(fā)力度,推進關(guān)鍵設備的國產(chǎn)化。將機械工業(yè)作為裝備工業(yè),把它同一般的加工工業(yè)區(qū)別開來,是對機械工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重新定位。模具作為基礎工藝裝備,在裝備工業(yè)中自然有其重要地位。因為國民經(jīng)濟各產(chǎn)業(yè)部門需要的裝備,其零部件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模具做出來的。</p><p>  第四,模

20、具工業(yè)地位之重要,還在于國民經(jīng)濟的五大支柱產(chǎn)業(yè)——機械、電子、汽車、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業(yè)的發(fā)展與之相適應。機械、電子、汽車工業(yè)需要大量的模具,特別是轎車大型覆蓋件模具、電子產(chǎn)品的精密塑料模具和沖壓模具,目前在質(zhì)與量上都遠不能滿足這些支柱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這幾年,我國每年要進口近10億美元的模具。我國石化工業(yè)一年生產(chǎn)500多萬噸聚乙烯、聚丙烯和其他合成樹脂,很大一部分需要塑料模具成形,做成制品,才能用于生產(chǎn)和生活的消費。生產(chǎn)建筑業(yè)用的

21、地磚、墻磚和衛(wèi)生潔具,需要大量的陶瓷模具;生產(chǎn)塑料管件和塑鋼門窗,也需要大量的塑料模具成形。從五大支柱產(chǎn)業(yè)對模具的需求當中,也可以看到模具工業(yè)地位之重要。 </p><p>  1.2 我國模具工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p><p>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民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對模具工業(y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為模具的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目前,中國有17000多個模具生產(chǎn)廠點,從業(yè)人數(shù)約50多

22、萬。許多模具企業(yè)十分重視技術(shù)發(fā)展。加大了用于技術(shù)進步的投入力度,將技術(shù)進步作為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此外,許多研究機構(gòu)和大專院校也開展了模具技術(shù)的研究與開發(fā)。</p><p>  中國塑料模工業(yè)從起步到現(xiàn)在,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有了很大發(fā)展,模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產(chǎn)48in(約122cm)大屏幕彩電塑殼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機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車保險杠和整體儀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

23、,已能生產(chǎn)照相機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數(shù)齒輪模具及塑封模具。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 CAE/CAM技術(shù)、模具的電加工和數(shù)控加工技術(shù)、快速成型與快速制模技術(shù)、新型模具材料[1]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在提高模具質(zhì)量和縮短模具設計制造周期等方面作出了貢獻。</p><p>  1.3 我國模具技術(shù)發(fā)展的趨勢</p><p>  隨著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模具技術(shù)的發(fā)展呈現(xiàn)以

24、下趨勢。</p><p>  (1) 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維化、智能化和網(wǎng)絡化方向發(fā)展 </p><p>  (2) 模具制造向精密、高效、復合和多功能方向發(fā)展 </p><p>  (3) 快速經(jīng)濟制模技術(shù)得到應用 </p><p>  (4)特種加工技術(shù)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p><p>

25、  (5)模具自動加工系統(tǒng)的研制和發(fā)展 </p><p>  (6)模具材料及表面處理技術(shù)發(fā)展迅速 </p><p>  (7)模具工業(yè)新工藝、新理念和新模式逐步得到了認同 </p><p>  另一方面,隨著先進制造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和模具行業(yè)整體水平的提高,在模具行業(yè)出現(xiàn) 了一些新的設計、生產(chǎn)、管理理念與模式。主要有:適應模具單件生產(chǎn)特點的柔性制造技術(shù);創(chuàng)造最

26、佳管理和效益的精益生產(chǎn);提高快速應變能力的并行工程、虛擬制造及全球敏捷制造、網(wǎng)絡制造等新的生產(chǎn)模式;模具標準件的日漸廣泛應用(模具標準化及模具標準件的應用將極大地影響模具制造周期,且還能提高模具的質(zhì)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廣泛采用標準件、通用件的分工協(xié)作生產(chǎn)模式;適應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環(huán)保要求的綠色設計與制造等。</p><p><b>  2. 塑件分析</b></p><p

27、>  2.1 塑件材料選擇</p><p>  滅火器在工作過程中,會有大量高壓氣體從噴嘴中噴出,這就要求噴嘴材料要有比較好的耐高沖擊性能。并且滅火器的噴嘴還會經(jīng)常經(jīng)受高溫和低溫,因此對材料的熱變形溫度和脆化溫度有一定要求。綜合考慮使用性能、加工性能、經(jīng)濟條件和原料情況,選擇材料PP1340。</p><p>  PP1340(嵌段共聚聚丙烯)在國內(nèi)有大批量的生產(chǎn),具有良好的成型性、

28、力學性能、表面光澤度和低成本等優(yōu)點,其性能如下表:</p><p>  表1 PP1340性能</p><p><b>  2.2 塑件形狀</b></p><p><b>  圖1 塑件圖</b></p><p>  該制件形狀為旋轉(zhuǎn)體,四面有四個通孔,形狀較為簡單:(如上圖)</p&g

29、t;<p><b>  2.3 制品質(zhì)量</b></p><p>  根據(jù)M=ρV(V=1/4πd²)</p><p>  查表1可得PP1340的密度:ρ=0.910g/cm3</p><p>  V=π/4D²H-π/4d²h</p><p>  =π/4(98²

30、-90²)×74×【π×90×74-4×(24²+24²×π/4)】/(π×90×74)+</p><p>  π/4(98²-34²)×8+π/4(50²-10²)×8+π/4(50²-34²)×10</p&

31、gt;<p>  ≈148942mm³≈149cm3</p><p>  故制品的質(zhì)量M約為136g</p><p><b>  2.4 尺寸精度</b></p><p>  由于改制件未標注公差,查(《塑料成型模具》P7表2-1-1、2-1-2)取MT5,B類公差。</p><p><b&

32、gt;  2.5 表面粗糙度</b></p><p>  2.5.1 制品表面粗糙度的選擇</p><p>  該制品為不透明制品,非配合表面和隱藏的面可取較大的表面粗糙度。同時可利用這種表面粗糙度的差異使塑件在開模時更加有力的包住型芯,而留在型芯上。制件各處具體的表面粗糙度在后文將陸續(xù)介紹。</p><p>  2.5.2 熱塑性塑料產(chǎn)生的常見性表觀質(zhì)

33、量缺陷及產(chǎn)生原因</p><p>  表2 熱塑性塑料常見表觀質(zhì)量缺陷及產(chǎn)生原因</p><p>  3. 注塑成型工藝條件</p><p>  3.1 注塑成型工藝簡介</p><p>  注塑成型是塑料先在注塑機的加熱料筒中受熱熔融,而后由柱塞或往復式螺桿將熔體推擠到閉合模具的模腔中成型的一種方法。它不僅可在高生產(chǎn)率下制得高精度,高質(zhì)量

34、的制品,而且可加工的塑料品種多和用途廣,因此注塑是塑料加工中重要成型方法之一。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的工作。</p><p>  圖2 注塑成型壓力—時間曲線</p><p> ?。?)物料準備:為了使注塑能順利地進行并保證產(chǎn)品得到質(zhì)量,在成型前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包括對物料的顆粒情況、外觀色澤,雜質(zhì)含量等進行檢驗,并測試其流動性,熱穩(wěn)定性和收縮率等指標。對于吸濕性比較強的塑料,應進行適當?shù)念A熱

35、干燥,為了保證順利脫模,部分塑料制品還需要選用脫模劑。</p><p>  (2)注塑過程:塑料在料筒內(nèi)經(jīng)過塑化達到流動狀態(tài)后,進入模腔內(nèi)的流動可分為注射,保壓,倒流和冷卻四個階段,注塑過程可以用圖2表示。圖中T0代表螺桿或柱塞開始注射熔體的時刻;當模腔充滿熔體(T=T1)時,熔體壓力迅速上升,達到最大值P0。從時間T1到T2,塑料仍處于螺桿(或柱塞)的壓力下,熔體會繼續(xù)流入模腔內(nèi)以彌補因冷卻收縮而產(chǎn)生的空隙。由

36、于塑料仍在流動,而溫度又在不斷下降,定向分子(分子鏈的一端在模腔壁固化,另一端沿流動方向排列)容易被凝結(jié),所以這一階段是大分子定向形成的主要階段。這一階段的時間越長,分子定向的程度越高。從螺桿開始后退到結(jié)束(時間從T2到T3),由于模腔內(nèi)的壓力比流道內(nèi)高,會發(fā)生熔體倒流,從而使模腔內(nèi)的壓力迅速下降。倒流一直進行到澆口處熔體凝結(jié)時為止。</p><p> ?。?)制件后處理:注塑制品經(jīng)脫?;驒C械加工后,常需要經(jīng)過適

37、當?shù)暮筇幚硪愿纳浦破返男阅芎吞岣叱叽绶€(wěn)定性;制品的后處理主要指退火和調(diào)濕處理。</p><p>  3.2 注塑成型工藝條件</p><p> ?。?)溫度;注塑成型過程中需要控制的溫度有料筒溫度,噴嘴溫度和模具溫度等。PP1340料溫度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p><p>  表3 溫度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p><p>  (2)壓力;注射成

38、型過程中需要控制的壓力包括注射壓力,保壓力和背壓力。根據(jù)經(jīng)驗值PP料的注塑壓力為40-70MPa。</p><p> ?。?)時間;完成一次注塑成型所需要的時間稱為注塑周期或稱總周期。它由充模、保壓時間、冷卻和加料(包括預塑化)時間以及開模、輔助作業(yè)(如涂擦脫模劑、安裝嵌件等)和閉模時間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注射時間和冷卻時間,在實際生產(chǎn)中注射時間一般為3-5秒,保壓時間一般為20-120秒,冷卻時間一般為30-

39、120秒。根據(jù)塑件的形狀、壁厚、材料等因素,注塑周期初定為60秒,后處理溫度110℃,保溫時間2小時。</p><p>  4. 擬定模具結(jié)構(gòu)形式</p><p>  當塑件的結(jié)構(gòu)和所用的材料滿足成型工藝的要求后,就需要考慮塑件的分型面位置,確定采用單型模腔還是多型模腔來進行生產(chǎn),這樣就初步確定模具的結(jié)構(gòu)形式,為后續(xù)的設計計算提供依據(jù)。</p><p>  4.1

40、分型面位置的確定</p><p>  模具上用來取出塑件和(或)澆注系統(tǒng)可分離和接觸的表面稱為分型面。</p><p>  分型面的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p><p>  分型面應選在塑件的最大截面處;</p><p>  不影響塑件外觀質(zhì)量,尤其是對外觀有明確要求的塑件;</p><p>  有利于保證塑件的精度要

41、求;</p><p>  有利于模具加工,特別是型腔的加工;</p><p>  有利于澆注系統(tǒng)、排氣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的設置;</p><p>  便于塑件的脫模,盡量使塑件開模時留在動模一邊;</p><p>  盡量減少塑件在合模平面上的投影面積,以減少所需鎖模力;</p><p><b>  便于嵌件的安

42、裝;</b></p><p>  長型芯應置于開模方向。</p><p>  綜合考慮以上幾點,設置分型面位置如下圖A。</p><p><b>  圖3 分型面的位置</b></p><p>  4.2 型腔數(shù)量的確定</p><p>  考慮到塑件比較大,且四周又有四個比較復雜的通

43、孔,因此型腔形似選擇一模一腔。一模一腔與多型腔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p><p>  塑件的形狀和尺寸精度始終一致;</p><p><b>  工藝參數(shù)易于控制;</b></p><p>  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設計制造、維修大為簡化。</p><p><b>  4.3 模架的選擇</b>&l

44、t;/p><p>  根據(jù)塑件的尺寸大小選擇模架P4,模架形式如下:</p><p><b>  a</b></p><p><b>  b</b></p><p><b>  圖4 模架</b></p><p>  5. 注塑機的選擇及校核</p&g

45、t;<p><b>  5.1 選擇注塑機</b></p><p>  5.1.1 由公稱注射量選定注射機</p><p>  塑件的體積:V=149cm3</p><p>  塑件的質(zhì)量:M=136g</p><p>  流道凝料V’=0.6V;</p><p>  實際注射量為

46、:V實=149×1.6=238.4 cm3;</p><p>  實際注射質(zhì)量為:M實=1.6M=136×1.6=217.6g;</p><p>  根據(jù)實際注射量應小于0.8倍公稱注射量原則, 即: </p><p><b>  0.8V公≧ V實</b></p><p>  V公= V實/0.8

47、</p><p>  =238.4÷0.8</p><p><b>  =298 cm;</b></p><p>  5.1.2 由鎖模力選定注射機</p><p>  F鎖F脹=A分·P型 =·P型</p><p>  =1/4×3.14×112

48、2×25×10</p><p>  =246.18 (KN)</p><p>  式中 F鎖:注射機的鎖模力(N); A分:塑件和澆注系統(tǒng)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之和;P型:型腔壓力,取P型=25MP ; D取的是塑件的最大直徑。</p><p>  結(jié)合上面兩項的計算,初步確定注塑機為國產(chǎn)注射機SZ-320/1250,其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

49、</p><p>  表4 國產(chǎn)注射機SZ-320/1250技術(shù)參數(shù)表</p><p>  5.2 注塑機的校核</p><p>  5.2.1 最大注塑量的校核</p><p>  為確保塑件質(zhì)量,注塑模一次成型的塑件質(zhì)量(包括流道凝料質(zhì)量)應在公稱注塑量的35%~75%范圍內(nèi),最大可達80%,最小不小于10%。為了保證塑件質(zhì)量,充分發(fā)揮

50、設備的能力,選擇范圍通常在50%~80%。</p><p>  V =298 cm; V=416 cm;</p><p>  298/416×100%=71.6% 滿足要求。</p><p>  5.2.2 鎖模力的校核 </p><p>  在確定了型腔壓力和分型面面積之后,可以按下式校核注塑機

51、的額定鎖模力:</p><p><b>  F>K A·P</b></p><p> ?。?.2×1/4×3.14×1122×25×10</p><p><b> ?。?95.42KN</b></p><p>  因此鎖模力滿足要求。<

52、;/p><p>  式中 :F注塑機額定鎖模力:1600KN; K安全系數(shù),取K=1.2; </p><p>  5.2.3 塑化能力的校核</p><p>  由初定的成型周期為60秒計算,實際要求的塑化能力=</p><p>  即:217.6/60=3.63(g/s),遠小于注塑機的塑化能力22.2(g/s),說明注射機能完全滿足塑

53、化要求。</p><p>  5.2.4 噴嘴尺寸校核</p><p>  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模具的主流道襯套始端的球面半徑R2取比注射機噴嘴球面半徑R1大1~2 mm,主流道小端直徑D取比注射機噴嘴直徑d大0.5~1 mm,如圖4所示,以防止主流道口部積存凝料而影響脫模,所以,注射機噴嘴尺寸是標準,模具的制造以它為準則。</p><p>  圖5 噴嘴與澆口套

54、尺寸關(guān)系</p><p>  由于本次選擇的注塑機噴嘴球半徑為18mm,噴嘴口直徑6mm。選擇澆口套時同時考慮到相關(guān)標準選擇R2=20mm,D=8.5mm。</p><p>  5.2.5 定位圈尺寸校核</p><p>  模具安裝在注塑機上必須使模具中心線與料筒、噴嘴的中心線相重合,定位圈與注塑機固定模板上的定位孔呈間隙配合(H8/e8)。定位圈的高度,對小型模

55、具為8mm~10mm,對大型模具為10mm~15mm。此外,對中小型模具一般只在定位模板上設置定位圈,對大型模具可在動、定模板上同時設置定位圈。本次設計的模具只在定模板上設置定位圈,定位孔直徑為150mm,定位圈的高度為8mm。定位圈形式如下圖所示:</p><p><b>  圖6 定位圈</b></p><p>  5.2.6 模具外形尺寸校核</p>

56、<p>  注塑模外形尺寸應小于注塑機工作臺面的有效尺寸。模具長寬方向的尺寸要與注塑機拉桿間距相適應,模具至少有一個方向的尺寸能穿過拉桿間的空間裝在注塑機的工作臺面上。本書中拉桿內(nèi)間距410×410mm,模具外形尺寸設計為355×450mm,滿足要求。</p><p>  5.2.7 模具厚度校核</p><p>  模具厚度必須滿足下式:</p&g

57、t;<p><b>  H H H</b></p><p>  150mm436mm550mm</p><p>  式中:H——所設計的模具厚度 436 mm; H——注塑機所允許的最小模具厚度150 mm;H——注塑機所允許的最大模具厚度550 mm;</p><p>  5.2.8 模具安裝尺寸校核</p>

58、<p>  注塑機的動模板,定模板臺面上有許多不同間距的螺釘孔或“T”形槽,用于安裝固定模具。模具固定安裝方法有兩種:螺釘固定,壓板固定。采用螺釘直接固定時(大型模具常用這種方法),模具動,定模板上的螺孔及其間距,必須與注塑機模板臺面上對應的螺孔一致;采用壓板固定時(中,小模具多用這種方法),只要在模具的固定板附近有螺孔就行,有較大的靈活性。</p><p>  該模具外形尺寸為355×45

59、0屬中,小型模具,所以采用壓板固定法。</p><p>  5.2.9 開模行程校核</p><p>  所選注塑機為雙曲肘鎖模機構(gòu),最大開模行程不受模具厚度影響。模具有側(cè)向抽芯,抽芯距離是s為4mm,所需開模行程H側(cè)顯然小于H1+H2。所以開模行程</p><p>  H=H1+H2+(5~10)mm</p><p>  H=100+148

60、+(5~10)mm﹤258mm﹤S</p><p>  式中S——注塑機移模行程360mm;H——推出距離100mm;H——流道凝料與塑件高度148mm。</p><p>  6.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p><p>  澆注系統(tǒng)的作用是將塑料熔體順利地充滿到型腔各處,以便獲得外形輪廓清晰、內(nèi)在質(zhì)量優(yōu)良的塑件。因此要求充模速度快而有序,壓力損失少,排氣條件好,澆注系統(tǒng)凝

61、料易于與塑件分離或切除,且在塑件上留下澆口痕跡小。</p><p>  在設計澆注系統(tǒng)時,首先選擇澆口的位置,流道及澆口位置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p><p> ?。?)流道應盡量少彎折,表面粗糙度為R0.8~1.6。</p><p> ?。?)應考慮到模具是一模一腔還是一模多腔,澆注系統(tǒng)應按型腔布局設計,盡量與模具中心線對稱。</p><

62、;p> ?。?)單型腔模具投影面積較大時,在設計澆注系統(tǒng)時,應避免在模具的單面開設澆口,不然會照成注射時模具的受力不均。</p><p> ?。?)設計澆注系統(tǒng)時,應考慮去除澆口方便,修正澆口時在塑件上不留痕跡。</p><p> ?。?)一腔多模時,應防止將大小懸殊的塑件放在同一副模具內(nèi)。</p><p> ?。?)在設計澆口時避免塑料熔體直接沖擊直徑型芯及

63、嵌件,以免產(chǎn)生彎曲、折斷或移位。</p><p> ?。?)在滿足成型排氣良好的前提下,要選取最短的流程,這樣可以縮短填充時間。</p><p>  (8)能順利的引導塑件熔體填充各個部位,并在填充過程中不致產(chǎn)生塑料熔體渦流、紊流現(xiàn),使型腔內(nèi)的氣體順利排出模外。</p><p> ?。?)在成批生產(chǎn)塑件時,在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前提下,要縮短冷卻時間及成型周期。</

64、p><p> ?。?0)若是主流道型澆口,因主流到處有收縮現(xiàn)象,若塑件在這個部位要求精度較高時,主流道應留有加工余量或修正余量。</p><p> ?。?1)澆口的位置應保證塑料熔體順利地流入型腔,即對著型腔中寬暢、厚壁部位。</p><p> ?。?2)盡量避免使塑件產(chǎn)生熔接痕,或使其熔接痕產(chǎn)生在塑件不重要的部位。</p><p><b&

65、gt;  6.1 主流道</b></p><p>  主流道是連接注塑機的噴嘴與分流道(或澆口)的一段通道,通常和注塑機的噴嘴在同一軸線上,斷面為圓形,有一定的錐度,目的是便于冷料的脫模,同時也改善料流的速度,因為要和注塑機相配,所以其尺寸與注塑機有關(guān)。</p><p>  本次設計的主流道襯套如下圖,其主要參數(shù): 錐角=6°;內(nèi)表面粗糙度Ra=0.63;小端

66、直徑D=d+(0.5~1)mm=8.5mm;主流道襯套始端的球面半徑R=R+(1~2)mm=20mm;取主流道長度l=58mm;材料為碳素工具鋼T8A。</p><p>  其中:d=6mm是注塑機的噴嘴口直徑,R=18mm是注塑機的噴嘴球半徑。</p><p><b>  圖7 主流道襯套</b></p><p><b>  

67、6.2澆口</b></p><p>  澆口是連接分流道與型腔的一段細短的通道,它是澆注系統(tǒng)的關(guān)鍵部分,澆口的形狀,數(shù)量,尺寸和位置對塑件的質(zhì)量影響很大,澆口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塑料熔體流經(jīng)的通道,二是澆口的適時凝固可控制保壓時間。澆口的類型有很多,有點澆口,側(cè)澆口,直接澆口,潛伏式澆口等,各澆口的應用和尺寸按塑件的形狀和尺寸而定,本次設計的模具為單型腔模具,比較簡單,采用無分流道和冷料穴的圓環(huán)

68、形澆口,澆口形狀為圓環(huán)形,如下圖:</p><p>  圖8 澆口形狀和位置</p><p>  這種交口的特性: 它在單型腔模具中,塑料熔體直接流入型腔,因而壓力損失少,進料速度快,成型比較容易,,傳遞壓力好,保壓補縮作用強,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制造方便。圓環(huán)形澆口中間的錐形型芯起分流作用,進料均勻,在整個圓周上取得大致相同的流速,空氣也容易順序排除,無熔接縫,尺寸可作為矩形澆口看待。其缺

69、點是去除澆口比較困難。</p><p><b>  澆口尺寸的確定:</b></p><p>  環(huán)形澆口外徑:D2= D+2×l×tan=8.5+2×58×tan3=14.58mm</p><p>  環(huán)形澆口寬度:w= (D2- D1)/2=2.29mm</p><p>  主

70、流道錐角:=3°;主流道小端直徑:D=8.5mm;主流道長度:l=58mm;環(huán)形澆口平均直徑:D均;環(huán)形澆口內(nèi)徑:D1=10mm;環(huán)形澆口外徑:D2;塑件厚度:t=8mm</p><p>  6.3剪切速率的校核</p><p>  生產(chǎn)實踐表明,當注射模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剪切速率R=5×10~5×10S、澆口的剪切速率R=10~10S時,所成型的塑件質(zhì)量最

71、好。對一般熱塑性塑料,將以上推薦的剪切速率值作為計算依據(jù),可用以下經(jīng)驗公式表示:</p><p><b>  R=</b></p><p>  式中 q——體積流量(CM/S);R——澆注系統(tǒng)斷面當量半徑(CM)。</p><p>  6.3.1 主流道剪切速率校核</p><p>  Q=0.8Q/T =238.

72、4÷1.5=158.9 (CM/S)</p><p>  T注射時間:T=1.5(S); </p><p>  R主流道的平均當量截面半徑:R==0.478(CM) </p><p>  d 主流道小端直徑 , d=0.85 (CM); d主流道大端直徑,d=1.061(CM)</p><p>  R== 3.3×

73、158.9/(3.14×0.4783)=1.53×10 S</p><p>  5×10<1.53×10<5×10 (滿足條件)</p><p>  6.3.2 澆口剪切速率的校核</p><p>  R= =3.3×158.9/(3.14×0.533)=1.12×103 S</p

74、><p>  其中:澆口面積S=/4×(D22-D12),當量面積S=R 所以R=5.3mm。 </p><p>  單從計算上看,交口剪切速率偏小。但由于模具比較特殊,為一模一腔,無分流道,壓力損失少,進料速度快,成型比較容易,,傳遞壓力好,所以澆口的剪切速率是合適的。</p><p>  從以上的計算結(jié)果看,流道與澆口剪切速率的值都落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證

75、明流道與澆口的尺寸取值是合理的。</p><p>  7.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計算</p><p>  模具中確定塑件幾何形狀和尺寸精度的零件稱為成型零件。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型芯、鑲塊、成形桿和成型環(huán)等。成型過程中成型零件受到塑料熔體的高壓作用,料流的沖刷,脫模時與塑件間發(fā)生摩擦。因此,成型零件要求有正確的幾何形狀、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較低的表面粗糙度,此外還要求成型零件具有合理的結(jié)構(gòu)和良好的

76、加工工藝性,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表面硬度。</p><p>  7.1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p><p>  在計算型腔和型芯工作尺寸之前,對塑件各重要尺寸應按機械設計中最大實體原則進行轉(zhuǎn)化,即塑件外形尺寸(名義尺寸)為最大尺寸,其公差△為負值;塑件的內(nèi)腔尺寸(名義尺寸)為最小值,其公差△為正值;中心距尺寸為公稱尺寸,其公差為正負△/2。</p><p>  

77、7.1.1 凹模的工作尺寸計算</p><p>  凹模的徑向尺寸計算公式:</p><p>  L=[Ls(1+k)-X△]0+δ</p><p>  式中 :Ls——塑件外型徑向公稱尺寸; </p><p>  K——塑料的平均收縮率;</p><p>  △——塑件的尺寸公差;</p><p&

78、gt;  δ——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應尺寸公差的1/3~1/6。</p><p>  凹模的深度尺寸計算公式:</p><p>  H=[Hs(1+k)-X△]+δ0</p><p>  式中:Hs——塑件高度方向的公稱尺寸。</p><p>  經(jīng)查得PP的收縮率K=0.6%;塑件未注尺寸公差,所以按MT5B類公差選取,查模塑件尺寸公差表

79、的其單項公差為1.34。</p><p>  塑件尺寸(需要精度計算的尺寸)如下圖:</p><p><b>  圖9 塑件圖</b></p><p><b> ?。?)型腔徑向尺寸</b></p><p>  模具最大磨損量取塑件公差的1/6;模具的制造公差δz=△/3,X取0.75</p&

80、gt;<p>  1)34→34+0.76</p><p>  (Ls)-δz=[(1+s)Ls+x△]0-δz</p><p>  =[(1+0.6%)×34+0.75×0.76]0-0.25</p><p>  =34.770-0.25</p><p>  2)50→50-1.34</p>

81、<p>  (LM1)+δz0=[(1+S)Ls1-X△]+δz0</p><p>  =[(1+0.6%)×50-0.75×0.84] +0.45</p><p>  =49.67+0.450</p><p>  3)98→98-1.34</p><p>  (LM2)+δz0=[(1+S)Ls2-XΔ]+δ0

82、</p><p>  =[(1+0.6%)×98-0.75×1.20]+0.450</p><p>  =97.69+0.450</p><p>  4)102→102-1.34</p><p>  (LM2)+δz0=[(1+S)Ls2-XΔ]+δ0</p><p>  =[(1+0.6%)

83、15;102-0.75×1.34]+0.450</p><p>  =101.61+0.450</p><p><b> ?。?)型腔深度尺寸</b></p><p>  模具最大磨損量取塑件公差尺寸1/6;模具制造公差δz=△/3;取X=0.65,</p><p>  1)10→10+10.760</p

84、><p>  (Hm1)0-δ=[(1+S)Hs+ΔX]0-δz</p><p>  =[(1+0.6%)×10+0.65×0.48]0-0.25</p><p>  =10.370-0.25</p><p>  2)18→18-1.34</p><p>  (HM1)+δz0=[(1+0.6%)

85、15;18-0.65×0.58]+0.450</p><p>  =17.73+0.450</p><p>  3)39→39-1.34</p><p>  (HM2)+δz0=[(1+0.60%)×39-0.65×0.76]+0.450</p><p>  =38.74+0.450</p><

86、;p>  4)82→82-1.34</p><p>  (HM2)+δz0=[(1+0.60%)×82-0.65×1.20]+0.450</p><p>  =81.71+0.450</p><p>  5)4→4-1.34</p><p>  (HM2)+δz0=[(1+0.60%)×4-0.65

87、5;0.44]+0.450</p><p>  =3.74+0.450</p><p>  7.1.2 型芯的工作尺寸計算</p><p>  型芯的徑向尺寸計算公式:</p><p>  l=[Ls(1+k)-X)△]0-δ</p><p>  式中: Ls——塑件內(nèi)部徑向公稱尺寸</p><p&

88、gt;  K——塑料的平均收縮率</p><p>  △——塑件的尺寸公差</p><p>  δ——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應尺寸公差的1/3~1/6。</p><p>  凹模的深度尺寸計算公式:</p><p>  h=[Hs(1+k)-X△]-δ0</p><p>  式中:Hs——塑件高度方向的公稱尺寸。<

89、;/p><p>  經(jīng)查得PP的收縮率約為0.6%塑件未注公差按MT5B類公差選取,查模塑件尺寸公差表的其單項公差為1.20。</p><p>  (1)型芯的徑向尺寸:</p><p>  模具最大磨損量取塑件的1/6;模具的制造公差δz=Δ/3;取X=0.75。</p><p>  1)10→10+1.20</p><p&

90、gt;  (Ls1)-δz=[(1+s)Ls+x△]0-δz</p><p>  =[(1+0.6%)×10+0.75×0.48]0-0.40</p><p>  =10.420-0.40</p><p>  2)34→34+1.20</p><p>  (Ls2)-δz=[(1+s)Ls+X△]0-δz</p>

91、;<p>  =[(1+0.6%)×34+0.75×0.76]0-0.40</p><p>  =34.770-0.40</p><p>  3)90→90+1.20</p><p>  (Ls3)-δz=[(1+s)Ls+X△]0-δz</p><p>  =[(1+0.6%)×90+0.75&#

92、215;1.20]0-0.40</p><p>  =91.440-0.40</p><p> ?。?)型芯高度尺寸:</p><p>  模具最大磨損量取塑件公差的1/6,制造公差δ=Δ/3;取X=0.65</p><p>  1)8→8+1.200</p><p>  (Hm1)0-δ=[(1+S)Hs+ΔX]0-

93、δz</p><p>  =[(1+0.6%)×8+0.65×0.48]0-0.40</p><p>  =8.360-0.40</p><p>  2)82→82+1.200</p><p>  (Hm2)0-δz=[(1+S)Hs2+xΔ]0-δz</p><p>  =[(1+0.6%)

94、15;82+0.65×1.20]0-0.40=83.270-0.40</p><p>  7.2型腔壁厚、支撐板厚度的確定</p><p>  塑料模具型腔在成型過程中受到塑料熔體的高壓作用,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如果型腔和側(cè)壁厚度過薄可能因強度不夠而產(chǎn)生塑料變形甚至破壞;也可能因剛度不足而產(chǎn)生翹曲變形,導致溢料飛邊,降低塑件尺寸精度并影響順利脫模。</p>&l

95、t;p>  型腔壁厚、支撐板厚度的確定從理論上講是通過力學的強度及剛度公式進行計算的。由于注塑成型受溫度、壓力、塑料特性及塑件復雜程度的影響,所以理論計算并不能完全真實的反映結(jié)果。通常在模具設計中,型腔及支撐板厚度不通過計算確定,而是憑經(jīng)驗確定。經(jīng)驗數(shù)據(jù)表如下:</p><p>  表5 壁厚S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p><p>  表6 支撐板h厚度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p>&l

96、t;p>  模具設計時上表查到得數(shù)據(jù)只是作為驗證性的數(shù)據(jù)。選擇標準模架后,需要結(jié)合塑件具體尺寸來驗證型腔壁厚和支撐板厚度的合理性。</p><p>  8. 脫模推出機構(gòu)的設計</p><p>  在注塑成型的每一個循環(huán)中,都必須使塑件從模具型腔中或型芯上脫出,模具上這種脫出塑件的機構(gòu)稱為脫模機構(gòu)(或稱推出、頂出機構(gòu))。</p><p>  8.1 在設計脫模

97、推出機構(gòu)是應遵循下列原則。</p><p>  推出機構(gòu)應盡量設置在動模一側(cè)。</p><p>  保證塑件不因推出而變形損壞。</p><p>  機構(gòu)簡單、動作可靠。</p><p>  推出塑件的位置應盡量設在塑件內(nèi)部或隱形面和非裝飾面上。</p><p><b>  合模時能正確復位。</b&g

98、t;</p><p>  8.2 脫模力的計算</p><p><b>  脫模力計算公式</b></p><p>  Fc=10×fc×α×E×(Tf-Tj)×t×h</p><p><b>  式中 :</b></p>&

99、lt;p>  fc——脫模系數(shù),即在脫模溫度下塑件與型芯表面之間的靜摩擦因數(shù),它受塑件熔體經(jīng)高壓在鋼表面固化中粘附的影響;</p><p>  α——塑料的現(xiàn)行膨脹系數(shù)(1/℃);</p><p>  E——在脫模溫度下,塑料的抗拉彈性模量(MPa);</p><p>  Tf——塑料的軟化溫度(℃);</p><p>  Tj——脫模

100、時塑件溫度(℃);</p><p>  t——塑件的厚度(mm);</p><p>  h——型芯脫模方向的高度(mm)。</p><p>  脫模力計算中物理參量的準確確定是困難的,各參數(shù)隨著溫度而變化,脫模力的準確計算式很困難的它與塑料的拉伸彈性模量、熱膨脹系數(shù)、模具溫度、保壓壓力、冷卻時間、開模時型腔壓力以及推桿速度等工藝條件有關(guān)。</p>&l

101、t;p>  8.3 設計塑件的推出機構(gòu)</p><p>  本次設計的塑件軸向尺寸較大,包住型芯的軸向尺寸達90多毫米,脫模力顯然會很大,不宜設置推桿頂出機構(gòu)。但本塑件有一個特點——底部壁厚有個凸起。如果在底部設置推板推出機構(gòu)的話,此凸起可大大增加了推板與塑件的接觸面積,也增加了推出位置的剛性,保證塑件不被損壞。</p><p>  因此推出機構(gòu)設置為推板推出機構(gòu),推板位置如下圖。&

102、lt;/p><p><b>  圖10 推板位置</b></p><p>  推板的形狀和結(jié)構(gòu)則根據(jù)選擇的模架具體決定。推板有四個推桿推動,推桿選擇直徑為20mm的標準推桿,其尺寸如下圖:</p><p><b>  圖11 標準推桿</b></p><p>  9. 側(cè)向分型與抽芯機構(gòu)設計</p

103、><p>  在塑件上凡是脫出方向與開模方向不相同的側(cè)孔或側(cè)凹除少數(shù)淺側(cè)凹可以強制拖出外,都需要進行側(cè)向抽芯或側(cè)向分型方能將塑件順利脫出。本次設計的塑件四周有側(cè)孔,必須采用側(cè)向抽芯機構(gòu),用側(cè)向抽芯機構(gòu)抽出側(cè)型芯。</p><p>  設計側(cè)向抽芯機構(gòu)應注意以下幾點:</p><p>  鎖緊楔的斜角大于導柱傾斜角,通常大2~3。,否則無法帶動滑塊;</p>

104、<p>  滑塊在完成抽芯動作后,留在滑槽內(nèi)的滑塊長度不小于全長的2/3;</p><p>  不能使頂桿和活動型芯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重合,防止滑塊和頂出機構(gòu)復位時互相干涉;</p><p>  為保證塑件留在動模上,開模前必須抽出測向型芯,因此要采用定距拉緊結(jié)構(gòu)。</p><p><b>  9.1抽拔距</b></p>

105、<p>  為順利的脫出塑件、側(cè)型芯或滑塊從成型位置外移到不妨礙制品平行推出的位置,此移動的距離稱為計算抽拔距。在設計時還應加上2~5mm的安全距離作為實際抽拔距。</p><p>  本塑件抽拔距計算公式為: </p><p>  S=4mm+2~5mm</p><p>  9.2 斜導柱傾角:</p><p>  傾斜角

106、的大小關(guān)系到導柱所承受的彎曲力和實際達到的抽拔力,也關(guān)系到斜導柱的工作長度、抽芯距和開模行程。本設計塑件側(cè)壁較薄,需要的抽拔力不大;從尺寸上考慮,側(cè)孔高度48mm,側(cè)孔深度為4mm,考慮安全距離后實際抽拔距僅為為6~9mm。故選擇斜導柱傾角為7°。</p><p>  9.3斜導柱的工作長度</p><p>  斜導柱的有效工作長度L主要與抽芯距S、斜導柱傾斜角有關(guān)。其計算公式為

107、:</p><p><b>  L=S/cosα</b></p><p><b>  =49/cos7</b></p><p><b>  =49.4mm</b></p><p>  式中:取抽芯距S=49mm。</p><p>  通常斜導柱的有關(guān)參數(shù)

108、計算主要是掌握傾斜角、抽芯距、斜導柱工作長度及開模行程的關(guān)系計算。其他一般憑經(jīng)驗確定</p><p>  9.4斜導柱抽芯機構(gòu)的設計</p><p> ?。?)斜導柱 斜導柱的材料采用45剛,淬火后硬度為35HRC。斜導柱與固定板用H7/m6 配合。由于斜導柱主要起驅(qū)動滑塊作用,滑塊的平穩(wěn)性由導滑槽與滑塊間的精度保證,因此滑塊與斜導柱間可采用間隙配合H11/h11 或留0.5~1mm 的間

109、隙。由于制品圓周側(cè)壁上的四孔均為通孔,注塑壓力對其影響較小,故彎導柱實為圓柱形導柱上改制,起楔緊和拔塊兩個作用,方便了機械加工。彎導柱形式如下圖:</p><p><b>  圖12 彎導柱形式</b></p><p> ?。?)滑塊 本書中滑塊與型腔采用整體式結(jié)構(gòu),形狀結(jié)構(gòu)如下圖:</p><p><b>  圖13 滑塊<

110、/b></p><p> ?。?)導滑槽 對導滑槽與滑塊的配合要求是運動平穩(wěn),不宜過分松動,亦不宜過緊,燕尾槽精度較高,但制造比較困難,本塑件采用T型導滑槽(如上圖所示)。</p><p> ?。?)滑塊定位裝置 分型抽芯結(jié)束后,當滑塊與斜銷相互離開時,滑塊必須停留在剛分離開的位置上,以便合模時斜銷能順利進入滑塊斜孔,為此必須設滑塊定位裝置。本模具采用彈簧鋼球定位(如下圖),到位

111、后鋼球落入凹槽內(nèi),彈簧鋼絲直徑可取1~1.5mm,以鋼球代替止動銷,不但結(jié)構(gòu)簡單,且將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壽命較長。</p><p>  圖14 滑塊定位裝置</p><p>  10. 排氣系統(tǒng)設計</p><p>  塑料注塑模具的型腔,在熔融塑料填充過程中,除了模具型腔內(nèi)有空氣外,還有因塑料受熱而產(chǎn)生的氣體,尤其在高速注射成型產(chǎn)生的氣體更多,排氣系統(tǒng)對確保塑

112、件成型質(zhì)量起著重要的作用,排氣方式有以下幾種。</p><p><b>  利用排氣槽。</b></p><p>  利用型芯、鑲件、推甘等的配合間隙;利用分型面上的間隙。</p><p>  對于大中型、深型腔塑件為了防止塑件在頂出時造成真空而變形,需設進氣裝置。</p><p>  本書設計的模具不是大型模具,并且分

113、型面位于熔體流動末端(如下圖),可直接利用分型面間隙排氣,不必專門設置排氣槽和進氣槽。</p><p>  圖15 排氣位置(分型面)</p><p>  11. 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設計</p><p>  模具成型過程中,模具溫度會直接影響到塑料熔體的充模、定型、成型周期和塑件質(zhì)量。模具溫度過高,成型收縮大,脫模后塑件變形大,并且還容易造成溢料和粘膜;模具溫度過低,則熔

114、體流動性差,塑料輪廓不清晰,表面會產(chǎn)生明顯的銀絲或流紋等缺陷;當模具溫度不均勻時,型芯和型腔溫差過大,塑料收縮不均勻,導致塑料翹曲變形,會影響塑件的形狀和尺寸精度。綜上所述,模具上需要設置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以達到理想的溫度要求。PP推薦的成型溫度為160-220℃,模具溫度為40~80℃ 。</p><p>  11.1對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要求</p><p> ?。?) 根據(jù)塑料的品種確定是對模具

115、采用加熱方式還是冷卻方式;</p><p>  (2)希望模溫均一,塑件各部同時冷卻,以提高生產(chǎn)率和提高塑件質(zhì)量;</p><p> ?。?)采用低的模溫,快速,大流量通水冷卻效果一般比較好;</p><p>  (4)溫度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應盡可能做到結(jié)構(gòu)簡單,加工容易,成本低廉;</p><p>  (5)從成型溫度和使用要求看,需要對該模具進行冷

116、卻,以提高生產(chǎn)率。</p><p>  11.2冷卻系統(tǒng)設計:</p><p>  11.2.1 設計原則</p><p> ?。?)盡量保證塑件收縮均勻,維持模具的熱平衡;</p><p> ?。?)冷卻水孔的數(shù)量越多,孔徑越大,則對塑件的冷卻效果越好;</p><p> ?。?)盡可能使冷卻水孔至型腔表面的距離相等

117、,與制件的壁厚距離相等,經(jīng)驗表明,冷卻水管中心距B大約為2.5~3.5D,冷卻水管壁距模具邊界和制件壁的距離為0.8~1.5B。最小不要小于10。</p><p> ?。?)澆口處加強冷卻,冷卻水從澆口處進入最佳;</p><p> ?。?)應降低進水和出水的溫差,進出水溫差一般不超過5℃</p><p>  (6)冷卻水的開設方向以不影響操作為好,對于矩形模具,通

118、常沿寬度方向開設水孔。</p><p> ?。?)合理確定冷卻水道的形式,確定冷卻水管接頭位置,避免與模具的其他機構(gòu)發(fā)生干涉。</p><p>  11.2.2 冷卻時間的確定</p><p>  在對冷卻系統(tǒng)做計算之前,需要對某些數(shù)據(jù)取值,以便對以后的計算作出估算;取閉模時間3S,開模時間3S,頂出時間2S,冷卻時間30S,保壓時間20S,總周期為60S。<

119、/p><p>  其中冷卻時間依塑料種類、塑件壁厚而異,一般用下式計算:</p><p><b>  t=㏑[·]</b></p><p>  =62/(3.142×0.07)㏑[8/3.142×(200-50)/(80-50)]</p><p><b>  = 73(S)</

120、b></p><p>  式中:S——塑件平均壁厚,S取6mm; </p><p>  ——塑料熱擴散系數(shù)(mm/s),=0.07;</p><p>  T——成型溫度160-220℃,T取200℃;</p><p>  T——平均脫模溫度,T取80℃;</p><p>  T——模具溫度40~80℃,T取50℃

121、。</p><p>  由計算結(jié)果得冷卻時間需要73 S,這么長的冷卻時間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本模具型芯中的冷卻管道擴大為腔體(如下圖),使冷卻水在型芯的中空腔中流動,冷卻效果大為增強。參照經(jīng)驗推薦值,冷卻時間取30S即可。</p><p>  圖16 型芯冷卻水路</p><p>  11.2.3 塑料熔體釋放的熱量</p><p>  Q =

122、nG C(t-t)</p><p>  =60×217.6×10×1.9×(220-60)</p><p>  =3969.02KJ/h</p><p>  式中:n——每小時注射次數(shù), n=60 (次);</p><p>  G——每次的注射量(KG),G=217.6×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