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無心磨床的加工過程是一個隨機變化的復雜過程,加工精度隨加工中各參數的變化而變化。自動測量系統(tǒng)就是通過直接檢測工件的加工誤差來跟蹤加工過程中每一參數的變化,以便實現自動進給,構成一個全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達到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件磨削的質量,在線檢測技術被用于磨床磨削系統(tǒng),以構成一個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本課題以軸類零件的直徑測量為例,在現有的傳感器基礎上,綜合單片機技術和微機完成無心磨床外徑在線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
自動測量
2、系統(tǒng)是基于微機控制系統(tǒng)而建立的,應用的是自適應控制理論,測量裝置測得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的誤差信號,經放大和A/D轉換后輸入控制中心CPU,控制中心利用輸入信息與設定模型參數相比較,預測出未來時刻的加工誤差,采用PID控制,進而變?yōu)檩敵隹刂菩盘枺ㄟ^步進電機補償進給量,消除加工誤差,高加工精度。在正文中分別從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詳細闡述。
本課題正是針對無心磨削加工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在不改變磨床內部結構的基礎上,考慮無心磨削加工
3、的特殊情況,為了能夠對加工誤差進行自動檢測控制,采用了一種合適的測量方法和測量裝置,通過對無心磨床的適當改造,設計開發(fā)了磨削加工的微機測控系統(tǒng),從而很好地實現了零件加工精度的微機自動檢測控制。本文對機械加工的各種測量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為實現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等各方面的要求,采用了光柵傳感器來對加工工件進行非接觸式的在線測量。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利用單片機實現無心磨床上對工件進行在線測量,形成反饋,以進一步控制被加工工件的精度,
4、從而形成無人化、高精度、高效率生產模式。
另外,用PID控制磨床磨削加工可大大提高磨削精度。利用微機來改造舊機床,其結構簡單,實現容易,而且只需花費極少的費用便可使舊機床的精度大幅度地提高。這是國內改造舊機床的有效途徑之一。采用微機及其兼容機,由于其具有豐富的軟硬件資源和友好的界面接口,使得所設計的系統(tǒng)具有靈活性、通用性和可擴展性。本系統(tǒng)不僅可用于M1050A型無心磨床。稍作改變,即可用于普通機床的微機閉環(huán)控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無心磨床在線自動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麻花鉆直徑自動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PCB鉆頭棒材無心磨削直徑自動在線檢測技術及裝置研發(fā).pdf
- 發(fā)動機臺架試驗自動測量控制系統(tǒng)研究開發(fā).pdf
- 激光光斑測量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pdf
- 自動測量厚度控制系統(tǒng).pdf
- 熱態(tài)鍛件直徑尺寸自動測量系統(tǒng)開發(fā).pdf
- 測長機測量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可轉位刀片全自動周邊磨床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研究.pdf
- 無心外圓砂帶磨床自動上下料控制設計
- 無心外圓砂帶磨床自動上下料控制設計
- 插針外徑自動測量分選系統(tǒng)的研制.pdf
- 數控曲軸磨床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pdf
- 調頻電視發(fā)射機自動測量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
- 在線余氯測量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無心外圓砂帶磨床控制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論文答辯資料】
- 基于CODESYS陶瓷試樣磨床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pdf
- 多功能立式磨床的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pdf
- 同軸傳輸線內導體外徑自動測量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pdf
- 基于PLC的風量測量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