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審美化”語境下的新型文化媒介人芻議.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世紀以前,日常生活在西方哲學研究中幾乎處在一個無人關注的地位。直到20世紀,德國的現象學才真正將日常生活提到哲學高度。胡塞爾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許茨、海德格爾、赫勒等也從各自的研究視野出發(fā),發(fā)展和豐富了日常生活的思想。“日常生活”成為一個現代概念,則是從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開始,其關于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對后來關于日常生活研究都發(fā)生著積極的影響。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出現,則是在后現代語境下,與消費文化息息相關。英國社會學

2、家邁克·費瑟斯通首次提出“theaestheticizationofeverydaylife”,他認為,在后現代語境下,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層次分明的差異消彌了,德國美學家沃爾夫岡·韋爾施也認為,當前我們正經歷著一場美學的勃興,他在《重構美學》里闡述了“淺層審美化”和“深層審美化”兩種思想。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類似于西方后現代社會的生活場景在中國經濟發(fā)達的一線城市也相繼出現,消費社會

3、的文化觀念、生活方式從西方引進來。審美活動也已經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城市廣場、街心花園等社會空間與生活場也出現審美/藝術活動的身影。盡管目前中國社會還處在前現代、現代與后現代多元共生的格局中,日常生活審美化并不是整個中國社會的普遍現實,但伴隨著消費文化的日益成熟和發(fā)展,我們不可否認,中國城市、特別是一線大城市正在經歷著日常生活審美化這場深刻的生活變革。
  日常生活審美化與中國社會的轉型相關,同樣,

4、新型文化媒介人也與中國社會的轉型有著密切關系,他們擁有雄厚的文化資本,是符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并深諳市場操作規(guī)則,將藝術貫穿到日常生活中。新型文化媒介人是文化產業(yè)的經營型、管理型人才,在促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推動了日常生活審美化在中國的進程。
  新型文化媒介人依靠自己本身的文化資本,并借助媒體等平臺,在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之間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他們在消費社會中通過文化商品的策劃、生產、傳播,使審美與日常生活的界限日漸消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