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甲真菌病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致病菌包括皮膚癬菌、酵母菌(主要是念珠菌)和非皮膚癬菌的霉菌等。據(jù)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甲真菌病的發(fā)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1%,皮膚真菌感染的30%和所有甲病的50%。甲真菌病治療困難,療程長,易于復發(fā)和再次感染,一直是皮膚科治療上的棘手問題。甲真菌病不僅僅是變色、變形、變厚,而且還影響甲的功能和指/趾端功能。甲真菌病長期不愈,在人體也形成了一個潛在的真菌傳染源,隨著病甲的到處搔抓而使身體其他部位發(fā)生新的

2、感染灶,而且通過接觸傳播,也可引起其他人的感染,繼發(fā)細菌感染可發(fā)生丹毒,蜂窩織炎,膿血癥等全身癥狀嚴重的疾病。
   隨著現(xiàn)代化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會交往活動的日益廣泛,甲真菌病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表明,甲真菌病對患者生理功能及日常生活、精神情緒及心理狀態(tài)、社會活動和家庭活動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病程越長、病甲累及范圍越廣、病甲數(shù)越多,治療效果越差,患者生活質(zhì)量受影響的程度也

3、越大。因此積極明確甲真菌病的病因,對早期防治甲真菌病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原發(fā)感染患者的直系親屬中有甲真菌病,雖然在同一家庭中可能存在交叉感染,但有研究表明夫婦雙方中一方患甲真菌病,而另一方受感染的機會很小,而父母有感染者,子女的感染率明顯增高。而且不同的原發(fā)感染者其病程的長短,以及病甲的臨床表現(xiàn),對藥物治療的反應,均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可能與某些基因的易感性有關(guān)。
   國外有少量的研究表明HLA-DRB

4、等位基因與紅色毛癬菌感染的甲真菌病相關(guān),Asz-Sigall D等和Garcia-Romero MT等的研究結(jié)果分別表明HLA-DR6(HLA-DRB1*06)與HLA-DR8(HLA-DRB1*08)可能是混血墨西哥人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的拮抗基因和易感基因;Zaitz C等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HLA-DR53(HLA-DRB4)是巴西北歐猶太人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的拮抗基因。
   HLA-DRB基因是HLA-Ⅱ類基因中的一種,HLA

5、-Ⅱ類基因位于人類第6號染色體HLA復合體著絲點的一端,包括數(shù)十個基因座位,經(jīng)典的Ⅱ類基因一般指HLA-DR、HLA-DP和HLA-DQ,大約占1.0Mkb。DR亞區(qū)包括1個DRA基因及9個DRB基因,其中DRB1、DRB3、DRB4、DRB5是功能基因,DRB2和DRB6~9是假基因。DRB1恒表達,而DRB3、DRB4、DRB5座位則存在于不同的單倍型上,其位點的表達主要決定于與之連鎖的DRB1等位基因的型別。已知HLA是人體多態(tài)性

6、最豐富的基因系統(tǒng),截至2006年7月,已確定的HLA復合體等位基因總數(shù)達到2641個,其中HLA-DRB1等位基因多達527個。HLA-DRB等位基因的多態(tài)性體現(xiàn)在不同人種、民族、地域人群中等位基因的分布各不相同。
   由于國外的研究均局限于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表明HLA-DRB等位基因與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相關(guān),但有明顯的地域和人種差異,且缺乏其他菌種感染的資料,而國內(nèi)尚無相關(guān)研究。所以我們收集本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無系統(tǒng)疾忠的

7、甲真菌病患者,并采用聚合酶鏈反應-序列特異性引物(PCR-SSP)方法,尋找蘇皖籍漢族人群甲真菌病患者的易感或拮抗基因,以期從基因水平揭示甲真菌病的致病機制,為預防及治療甲真菌病感染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理論基礎。
   1.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127例無系統(tǒng)疾患者甲真菌病的調(diào)查分析
   1.1 目的:了解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無伴發(fā)系統(tǒng)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的一般情況、臨床類型、致病真菌菌種構(gòu)成及其分布。
 

8、  1.2 對象和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來我院皮膚科門診(非軍人門診)就診的127例無伴發(fā)系統(tǒng)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的一般信息,采集病甲標本,同時對標本進行真菌學檢查、培養(yǎng)及鑒定。
   1.3 結(jié)果:
   1)患者的一般情況共收集患者127例,其中男60例,女67例,男∶女為1∶1.12。年齡3歲~83歲,平均年齡(38.94±15.51)歲。職業(yè)以辦公室人員54例(42.52%)最為常見。

9、   2)家庭成員感染情況127例患者中有54例(42.52%)患者的一級親屬同時患有甲真菌病。96例已婚患者中,僅有15例患者的(15.63%)伴侶同時有甲真菌病。x2=18.507,P=0.000<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病甲情況
   60例男性患者中,指甲感染4(6.67%)例,趾甲感染35(58.33%)例,指趾甲感染21(35.00%)例;67例女性患者中,指甲感染6(8.96%)例,趾甲感

10、染46(68.66%)例,指趾甲感染15(22.39%)例。趾甲感染共117例,病程從1周~50年,平均(8.33±0.91)年,指甲感染共46例,病程從1月~50年,平均(7.23±1.40)年。
   4)病甲臨床表現(xiàn)在46例病變指甲和117例病變趾甲中,各種臨床表現(xiàn)分別為指甲:近端甲下型0例(0.00%)、白色淺表型11例(23.91%)、全甲毀損型9例(19.57%)、遠端側(cè)位甲下型26例(56.52%);趾甲:近端甲下

11、型4例(3.42%)、白色淺表型14例(11.97%)、全甲毀損型15例(12.82%)、遠端側(cè)位甲下型84例(71.97%)。合計病甲近端甲下型4例(2.45%)、白色淺表型25例(15.34%)、全甲毀損型24例(14.72%)、遠端側(cè)位甲下型110例(67.48%)。
   5)培養(yǎng)陽性率46份指甲標本培養(yǎng)陽性為35例(76.09%);117例趾甲標本培養(yǎng)陽性為85例(72.65%)。指甲,趾甲培養(yǎng)陽性率對比卡方檢驗x2=

12、0.201,P=0.654>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6)培養(yǎng)結(jié)果
   共收集指/趾甲標本46例和117例,其中真菌培養(yǎng)陽性有120(73.62%)例,在培養(yǎng)陽性的標本中,皮膚癬菌為101(84.17%)例,其中紅色毛癬菌89(74.17%)例,為主要的感染菌種,紅色毛癬菌混合感染13(10.83%)例,酵母5(4.17%)例,非皮膚癬菌的霉菌1(0.83%)例。
   1.4 結(jié)論:
  

13、1)本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無伴發(fā)系統(tǒng)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男女比例1∶1.12,職業(yè)以辦公室人員(42.52%)最為多見,單純指甲或趾甲感染者的年齡以21~30歲最常見,而指趾甲同時感染者的年齡以41~50歲最為常見。
   2)在無伴發(fā)系統(tǒng)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中,宿主的遺傳易感性占有顯著意義。
   3)在無伴發(fā)系統(tǒng)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中,病甲的臨床表現(xiàn)以遠端側(cè)位甲下型最為多見,以近端甲下型最為少見。
   4)本次研究

14、培養(yǎng)陽性率為73.62%,指/趾甲培養(yǎng)陽性率無顯著差異。
   5)本院就診的無伴發(fā)系統(tǒng)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中主要致病菌為皮膚癬菌,雖然單純酵母和非皮膚癬菌的霉菌感染比較少,但混合感染有一定比例,所以在臨床治療中,對于此類患者,尤其是久治不愈者,真菌學檢查的意義更顯重要,必要時選擇兼顧皮膚癬菌、酵母菌、霉菌的廣譜抗真菌藥。
   2.HLA-DRB等位基因與蘇皖籍漢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關(guān)性初步研究
   2.1 目的

15、:探討HLA-DRB等位基因與蘇皖籍漢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關(guān)性。
   2.2 方法:采用聚合酶鏈反應-序列特異性引物(PCR-SSP)方法對48例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患者、14例須癬毛癬菌甲真菌病患者和48例健康對照者進行HLA-DRB等位基因分型。根據(jù)每一等位基因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計算該等位基因的陽性數(shù),用基因頻率估算式:等位基因頻率=等位基因數(shù)/等位基因總數(shù)(例數(shù)×2)計算各等位基因頻率。采用x2檢驗對甲真菌病患者組與對照組的HLA-

16、DRB等位基因逐一進行關(guān)聯(lián)分析,應用SPSS for windows13.0版軟件包處理數(shù)據(jù),以P<0.05為顯著性差異判斷標準,同時計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
   2.3 結(jié)果:
   1)一般情況
   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患者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齡17~78歲,平均年齡(35.56±14.71)歲;須癬毛癬菌甲真菌

17、病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32.29±14.00)歲;對照組按照性別年齡與紅色毛癬菌組一一配對(年齡之間差距≤2歲)共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齡17~76歲,平均年齡(35.60±14.36)歲。
   2)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組與健康對照組共檢出DRB1等位基因13個,包括:DRB1*01、*03、*04、*07、*08、*09、*10、*11、*12、*13、*14、*15、*16;須癬

18、毛癬菌甲真菌病組共檢出DRB1等位基因10個,包括DRB1*01、*03、*04、*07、*09、*11、*12、*13、*14、*16,未檢出DRB1*08、*10、*15。
   3) H LA-DRB1各等位基因在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組和健康對照組的比較P值均≥0.05。
   4)須癬毛癬菌甲真菌病患者組中HLA-DRB1*14等位基因陽性數(shù)為5,基因頻率為17.86%,健康對照組中HLA-DRB1*14等位基因陽

19、性數(shù)為3,基因頻率為3.13%,兩者基因頻率相比較,P=0.005<0.05。HLA-DRB1*15在須癬毛癬菌甲真菌病患者組與健康對照組間的陽性頻率數(shù)分別為0和16,其基因頻率分別為0.00%和16.67%,兩者基因頻率相比較,P=0.021<0.05。
   5) HLA-DRB3、DRB4、DRB5各等位基因頻率在紅色毛癬菌甲真菌病患者組與健康對照組間的比較,P值均≥0.05。
   6) HLA-DRB3、DRB

20、4、DRB5各等位基因頻率在須癬毛癬菌甲真菌病患者組與健康對照組間的比較,P值均≥0.05。
   2.4 結(jié)論:
   1) HLA-DRB1等位基因可能與蘇皖漢族人群甲的紅色毛癬菌感染無明顯相關(guān);
   2) HLA-DRB1*14可能是甲須癬毛癬菌感染的易感基因,而HLA-DRB1*15可能是甲須癬毛癬菌感染的拮抗基因;
   3) HLA-DRB3、DRB4、DRB5等位基因可能與蘇皖漢族人群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