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昆蟲復雜多樣化的色彩模式一直是生態(tài)學進化研究的興趣點所在,因為它們的出現與自然選擇息息相關。在鱗翅目昆蟲中,家蠶(Bombyx mori)是最適合識別鑒定負責顏色模式基因的模式生物,因為家蠶既存在許多體色突變體,又有基因組序列和高密度連鎖圖。家蠶體色突變體是研究昆蟲體色形成機制的寶貴生物資源。本文以家蠶黃體色抑制突變體i-lem為研究對象,利用轉錄組測序技術比較i-lem與黃體色突變體lem在轉錄水平上功能基因和生理代謝通路的差異,通過
2、定位克隆技術篩選 i-lem突變體的候選基因,以期對家蠶 i-lem突變發(fā)生的分子機制及其對色素合成調控相關的功能進行探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轉錄組測序方面
1.成功構建了i-lem和lem兩個轉錄組測序文庫,Clean reads占Raw reads的比例為98.7%,Q30均高于96.2%,Total Mapped Reads占Clean reads在85.5%左右,其中Uniquely Mapped Read
3、s占Clean reads82.0%左右,Error rate和GC content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說明文庫的質量合格。
2.2個文庫間共發(fā)現86個差異表達基因,其中35個上調表達、51個下調表達。對差異表達基因進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分別富集到58個GO term和14條顯著性Pathway,所涉及基因的上下調表達可能影響蠶體內多個生理代謝途徑。
3. GO分析和KEGG代謝途徑中的差異表達基因主要分為
4、兩大類:表皮蛋白編碼基因和參與昆蟲先天性免疫應答系統(tǒng)的基因。28個表皮蛋白編碼基因和PAH、Serpin-4等9個昆蟲先天性免疫應答系統(tǒng)相關基因以及他們參與的代謝通路,是i-lem突變體與lem突變體之間的主要差異。
二、i-lem定位克隆方面
1.以ah09(+i-lem/+i-lem;lem/lem)和l82(i-lem/i-lem;lem/lem)作為親本,配制回交BC1M代群體,共收集358頭用于i-lem的
5、定位克隆研究。利用四眠期幼蟲體色差異鑒別出159頭i-lem突變型(淺黃)個體和199頭lem突變型(深黃)個體。利用11個可用分子標記在定位克隆群體中成功構建了i-lem連鎖圖譜,該圖譜包含72個交換個體,i-lem基因鎖定區(qū)域的物理距離約為170 kb,包含11個預測基因。
2.利用GO注釋、Smart網站、家蠶基因芯片數據信息以及RT-PCR分析結果表明,預測基因BMgn009799編碼的蛋白屬于醛酮還原酶(AKR)家族
6、,該基因在i-lem突變體與野生型之間擴增出不同長度的轉錄本。在+i-lem/+i-lem中轉錄出含7個外顯子的ORF,長度為1026 bp,編碼341 aa;而i-lem/i-lem中僅轉錄出長為270 bp的ORF,只包含第1和第7兩個外顯子,編碼89 aa的縮短型多肽,即BMgn009799在i-lem突變體缺失了外顯子2-6。
3.根據文獻報道,當墨蝶呤還原酶(SPR)發(fā)生功能障礙時,醛酮還原酶(AKR)或羰基還原酶(
7、CR)可以替代SPR參與四氫生物蝶呤(BH4)等蝶呤類色素的合成代謝途徑,而lem的突變表型(墨蝶呤大量沉積于體表)正是由于BmSPR的功能不足所致。因此,我們推測BMgn009799編碼的AKR家族成員很可能參與i-lem蠶體內的蝶呤類色素合成代謝途徑。
綜上,我們將定位區(qū)域內的預測基因BMgn009799鎖定為i-lem突變候選基因。i-lem突變蠶(i-lem/i-lem;lem/lem)通過編碼活性更高的AKR在BH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em及i-lem基因突變型家蠶體表色素組分差異研究.pdf
- 家蠶淡墨突變體的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pdf
- 家蠶新突變體4齡幼蟲致死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pdf
- 小麥脆稈突變體基因初步定位與轉錄組分析.pdf
- 擬南芥ess突變體定位克隆及遺傳分析.pdf
- 三個水稻矮稈突變體的表型分析與基因定位克隆.pdf
- 家蠶“明”死卵突變體l-em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pdf
- 家蠶暗化型(mln)與石蠶(st)突變體的定位克隆及其候選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小麥葉色突變體轉錄組學分析與基因定位研究.pdf
- 中條山丹參突變體的轉錄組分析研究.pdf
- 家蠶縮蠶突變體突變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家蠶白化突變(al)的定位克隆及其形成機制研究.pdf
- 玉米突變體庫構建及株型突變體鑒定與基因定位.pdf
- 大豆子葉折疊突變體cco的轉錄組分析及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家蠶綿繭突變體差異蛋白組學分析及黃血抑制基因I的精細定位.pdf
- 油菜突變體庫構建與激素反應基因克隆分析.pdf
- 家蠶吡哆醛激酶基因定點突變及突變體功能研究.pdf
- 甘藍型油菜stb1突變體曲莖性狀的QTL定位與轉錄組分析.pdf
- 擬南芥白化突變體EMS30的基因定位與分析.pdf
- 水稻穎殼異常突變體gda的分析與基因定位.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