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法律的秩序”何以可能——涼山彝族糾紛解決程序之初步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前學術界對于涼山彝族習慣法已有不少研究,但總的來說,主要關注點是:第一,涼山彝族習慣法的性質問題。眾多學者站在進化論的立場將涼山彝族習慣法視為“法律的早期形式”、“奴隸社會習慣法”的典型,試圖響應梅因的號召,通過研究這種“法律的早期形式”來探求法律已經表現或將來可能要表現出來的形式和特點。但缺乏摩爾根對古代社會式的敬畏之心,使得他們很難逃出法律的社會形態(tài)歸類之窠臼。第二,涼山彝族習慣法存在的合理性問題。學界對于這個問題的關注和國內近年

2、來法社會學、法人類學的興起有關,而方法上的更新也帶來了與前一種研究在研究對象和結論上的差異。學界此種探討已有相當的深度和廣度。 在我看來,對法律的研究首先關注的應該是社會秩序問題,法人類學的研究更應如此,本文正是嘗試從程序的視角對秩序問題進行回答。在糾紛發(fā)生后,兩個家支之間的關系一般已陷入了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tài),但只要進入了依習慣法調解的程序,糾紛幾乎都能歸于解決。那么,這種程序對于糾紛的解決具有什么貢獻?換句話說,這種程序是如何

3、在“無需法律的秩序”之形成過程中起到自己的作用? 本論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為問題與研究進路。介紹涼山彝區(qū)一些相關情況并將其社會歸結為“無須法律的秩序”。論證了從程序的視角考察“無須法律的秩序何以可能”的正當性。 第二部分論述涼山彝族程序法中的作為當事人的家支和家支“jjily”、作為控訴的“zy sse”和酒、“mop”的介入及其活動、作為結案程序的“ssot”儀式等四個程序。以案例的形式、結合人類學的相關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