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橈骨遠端骨折診療方案橈骨遠端骨折診療方案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994)(1)有外傷史,多為間接暴力所致。(2)傷后腕關節(jié)周圍腫脹,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壓痛明顯,腕臂活動功能障礙。(3)X線攝片檢查可明確診斷。2.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年)(1)有跌倒用手掌撐地的病史;或有腕關節(jié)掌屈著
2、地而受傷病史。(2)傷后有腕部腫脹,并出現(xiàn)“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遠端向掌側及尺側移位,腕關節(jié)畸形不顯著。(3)伸直型X線片上具有三大特征:①骨折遠端向背側及橈側移位;②橈骨遠端關節(jié)面改向背側傾斜,向尺側傾斜的角度也消失;③橈骨長度短縮,橈骨莖突與尺骨莖突處于同一平面。屈曲型橈骨骨折遠端向掌側移位。(二)骨折分型與分期1.分型(1)無移位型:骨折無移位,或可為輕度嵌入骨折,腕關節(jié)輕度腫脹,無明顯畸形,折端有環(huán)行壓痛,縱軸擠壓痛,前臂旋
3、轉功能障礙。(2)伸直型:遠端向背側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樣”畸形,腕背側可捫及骨折遠端骨突。(3)屈曲型:遠折端向掌側移位,可伴下尺橈關節(jié)脫位,腕關節(jié)掌側可捫及骨折遠端骨突,畸形與伸直型相反。(4)半脫位型:橈骨遠端背側或掌側緣骨折,可合并腕關節(jié)半脫位,腕關節(jié)腫脹,畸形呈半脫位,腕橫徑增寬。2.分期根據(jù)病程,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早期:傷后2周內,可進行手法整復治療,但初期常腫脹嚴重,可伴有張力性水泡。中期:傷后2~4周,腫脹逐
4、步消退,有明顯骨痂生長,骨折斷端相對穩(wěn)定,此時手法復位困難,如需要再次復位,應在麻醉下行折骨復位。晚期:傷后4周以上。骨折斷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當穩(wěn)定。此時無法手法復位、調整,如有影響功能的嚴重畸形,需手術治療。二、治療方案3整復方法(以右側為例):患者取坐位,患肘伸直,前臂旋后,掌心向上。術者一手握住患肢的拇指,另一手握住其余四指,助手握住患者肘部,行對抗拔伸充分牽引。然后術者左手握住患肢前臂,右手食指頂住骨折近端,拇指
5、將骨折遠端橈側向尺側按壓,糾正橈側移位。最后術者雙手食指頂住骨折近端,雙拇指將橈骨遠端大力向背側按壓,以糾正掌側移位。固定方法:基本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法,不同點在背、掌側夾板位置互換,遠端掌側、橈側塊達掌指關節(jié),尺側、背側塊平腕橫紋,手掌部放置棉墊后包扎固定,使腕背伸15~30。前臂固定體位、時間,攝片、換繃等均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法。(3)半脫位型橈骨遠端骨折①整復方法背側半脫位:助手握住肘部,術者握住腕部拔伸充分牽引后,術者一手維持牽引,
6、一手用掌部環(huán)握患者腕部近端,用拇指將遠端骨折塊及脫位部向掌側推擠復位,牽引下徐徐將腕關節(jié)掌屈,使伸肌腱緊張,防止復位的骨折片移位。掌側半脫位:手法與背側脫位型相反。②固定方法背側半脫位同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掌側半脫位同屈曲型橈骨遠端骨折。固定時間均為4~6周。(4)無移位型橈骨遠端骨折無需手法復位,只需將前臂進行杉樹皮夾板固定,患肢屈肘90前臂旋后位固定。夾板制作與固定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時間3~4周。2.小夾板外固定法:采用“郭氏正骨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