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漁夫形象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漁夫漁夫”形象形象“漁夫”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是一個常見的形象。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維的“竹渲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韓愈的“頻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叩舷歌”(《湘中》)和張志和的“青蓑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等;

2、清朝翰林學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賦詩“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因而具有“煙波釣徒查翰林”的美譽,真是膾炙人口。人們甚至愿意把蔑視皇帝權威的嚴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釣徒”,至于另外在詩文中提到的“漁夫形象更是不勝枚舉。這么多的“漁夫”形象散布在漫長的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形成了中國文學中所特有的一種現(xiàn)象。那么,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文人學士對“漁夫”形象津津樂道呢一、漁夫形象的出處及內涵“漁夫”形象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一書中。在《莊子漁夫》

3、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個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對立的人物形象--漁夫(父)。作者具體寫了漁夫跟孔子的答對,結果是孔子“對漁夫禮拜有加”。這一典故在《論語》中不見,顯然是學識的隱士,這種隱士,“知其不可為而不為,知其可為亦不為”,顯然是道家“順應自然”思想的反映?!皾O夫”形象的另一個出處是民間關于姜子牙(姜尚)的傳說。不過這一傳說出現(xiàn)得比較晚。大約在魏晉時期,就有了周朝初年姜子牙在渭河上垂釣的傳說。他用無餌的直鉤在水面三尺上的半空中釣魚,并且

4、口中念念有詞:“負命者上鉤來!”(負命者:負有天命的人)后來終于被周文王得知,在他八十高齡的時候被任命為相(事見北宋《武王伐紂評話》)所以這一形象又具有有才能、有抱負的文人等待時機的意思。二、漁夫形象出現(xiàn)的背景傳統(tǒng)上,文人中普遍存在“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這其實是一種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混合的產物。古人信奉“舍生取義”,但當自己的理想、抱負無法實現(xiàn),即便“舍生”也難以“取義”的時候,我們的文人就相信起了老莊,不為外物役于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