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熱能存儲是應對能源危機、提高熱能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采用有機相變材料的相變潛熱進行能量存儲具有安全穩(wěn)定、相變過程近似恒溫等優(yōu)點,得到迅速發(fā)展。然而,有機相變材料導熱系數(shù)低(~0.2W/(m·K))的缺陷嚴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圍。目前,將高導熱的顆粒添加到有機相交材料中制備復合相變材料是增強其傳熱能力最受關注的方法。石墨因其導熱系數(shù)高(>100 W/(m·K))、密度小等特點,日益成為添加物的首選材料。
首先利用真空吸附法制備不同飽
2、和吸附量膨脹石墨(EG)/十六醇復合相變材料,綜合運用SEM、XRD、FT-IR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形態(tài)、結構和化學穩(wěn)定性,對比研究了吸附量對導熱系數(shù)的影響。EG的多孔結構對液態(tài)相變材料具有較強的吸附定型作用,吸附量越大,導熱系數(shù)越小。以十二酸為基體材料時變化趨勢相似。超聲震蕩(300W,10s)得到的石墨納米片(GNS)對導熱系數(shù)的強化效果優(yōu)于EG。在此基礎上,通過控制超聲震蕩時間得到不同面向尺寸的GNS,研究了GNS的添加量、尺寸和溫
3、度對十六醇基復合相變材料導熱系數(shù)的影響。導熱系數(shù)隨著GNS添加量的增加均近似線性增長,面向尺寸越大,強化效果越好。Nielsen模型在形狀因子A取100至180時可以較好的預測實驗值。導熱系數(shù)對溫度幾乎無依賴性。此外,對比研究了石墨的形狀和種類對復合物傳熱特性的影響,片層狀的鱗片石墨效果最好,多孔碳最差,二維平面結構的石墨烯(GNP)強化效果優(yōu)于碳納米管。綜合對比以上各種石墨材料強化導熱效果,雖然基體材料不同,超聲震蕩30min得到的G
4、NS-30導熱強化效果與GNP相當。
其次,針對上述導熱強化效果最好的兩種石墨材料(EG、GNS),實驗中利用DSC對相關樣品的相變溫度(T)、相變潛熱(L)進行測試,并解釋了相變潛熱變小的原因。石墨的加入對相變溫度的的影響無明顯規(guī)律,相變焓減小,小于計算值。GNS的尺寸對相變溫度和相變焓的作用規(guī)律不明顯。
最后本文搭建了相變傳熱實驗臺,采用時間-溫度法分別測試純十六醇及復合相變材料儲熱單元的相變傳熱過程,探究石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面向儲能應用的納米復合相變材料固液相變傳熱特性實驗研究.pdf
- 膨脹石墨-石蠟復合相變蓄熱材料實驗研究.pdf
- 復合相變材料蓄熱特性實驗研究.pdf
- 石墨滲金屬材料相變過程中的傳熱特性研究.pdf
- 填充相變材料的復合擱架的蓄冷與傳熱特性研究.pdf
- 復合相變材料儲能特性實驗研究.pdf
- 飛行器相變復合材料的石墨烯改性及傳熱機理研究.pdf
- 復合相變水泥板的制備及其傳熱特性研究.pdf
- 相變材料回填的地埋管的傳熱特性研究.pdf
- 相變墻及相變窗的傳熱特性研究.pdf
- 相變材料的熱物性測量和流動傳熱特性研究.pdf
- 含多孔骨架儲能材料的相變傳熱特性研究.pdf
- 石墨泡沫炭基相變儲能材料傳熱分析.pdf
- 液氮-水相變傳熱傳質(zhì)特性分析與實驗研究.pdf
- 金屬基相變復合蓄熱材料的實驗研究.pdf
- 溝槽尺寸對環(huán)隙內(nèi)流動及其傳熱特性影響的研究.pdf
- 相變微膠囊流體的儲熱及傳熱特性實驗研究.pdf
- 溝槽尺寸對環(huán)隙內(nèi)流動及其傳熱特性影響的研究(1)
- 填料微觀特性及其表面改性對PTFE復合材料摩擦學性能的影響.pdf
- 相變蓄熱-冷換熱器的傳熱特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